不知为何,看到兄长视死如归的模样,静姝捂嘴笑了:“哥哥费心了!原不值得哥哥如此周折!”
叶静川本以为自己这番算计会惹恼妹妹,却没想到静姝不怒反笑。
静姝又道:“哥哥今晚陪我小酌一杯可好?”
“自是求之不得!”叶静川如释重负,“前几日从南方运来了几坛青梅酒,今日正好试试!”
静姝乐了,青梅酒香甜,自己今夜想必可以睡个好觉。
相府内,于相夫人梁氏苦口婆心:“你如今和离也有一年,我看礼部丁尚书的嫡次女才貌双全,与你甚是般配。你这挑挑拣拣看了大半年了,京城门当户对的贵女也就这些了。母亲是越来越看不懂你,难不成她们还不如那叶静姝?”
于渊成心中本就扎着一根刺,如今母亲又不偏不倚地踩了上来,顿时有些上火:“母亲看着办吧,儿子先告退了!”
梁氏只觉头脑一晕,骂道:“混账东西!又不是我成亲,我怎么看着办?”
于相本来已行至门外,听见里面的动静,转身去了偏院,心中暗想,改日要和儿子促膝长谈,早日定下亲事,免得家宅不宁。
今夜,叶静姝只饮了半壶,兄长便下令收了酒壶。此刻微醺的静姝躺在床上,想着下午见到的乔姑娘,暗自郁闷。
若是个妖冶的女子,自己还能恨上一恨,可那么个飒爽女子,自己倒真的恨不起来。更何况这与那女子有何干系,只怨那朝秦暮楚的卫景辰。
自己如何才能早些忘却?莫非要去寻觅一段新的恋情?明日倒可以在府里的侍卫中物色一番,许是有些潇洒美少年。
想到这,头脑不太清醒的静姝咯咯笑出了声。守夜的玲珑听见动静,从外间走了进来:“小姐醒了?”
静姝酒后有些口渴,便道:“我渴了,取些温水来!”
玲珑闻言,便出了房门打水。
屋外的卫景辰凭借白天的观察,小心地避过侍卫,悄无声息地摸到了静姝屋外,正巧听见屋门吱呀一声开了,便趁机闪了进来。
床幔后,隐约可见人影,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卫景辰悄然走到床前,隔着床幔轻声唤了一句:“静姝!”
床幔后的叶静姝觉得自己大概醉了,居然听见了卫景辰的声音,翻了翻身,换个方向继续睡下。
卫景辰只得又唤了一声,叶静姝腾的一声坐起:“谁?”
叶静姝不由有些害怕,屋内此时只有自己一人,莫不是遇上了灵异事件。
卫景辰并不知她所想,轻声回道:“卫景辰!”
叶静姝揪起的心松了下来,可心跳却更快了,努力冷静下来,质问道:“卫侯爷,你怎敢夜闯女子闺房?”
卫景辰有些惭愧:“有些话想说与你听,那日你离开阳关前便想……”
门吱呀又开了,玲珑拎着茶壶进了屋,卫景辰慌忙寻了个藏身处。
叶静姝这下彻底醒了酒,对玲珑说道:“我有些饿了,给我煮碗绿豆粥来!”
玲珑应下,倒了杯水递了进来,又出门去煮粥。
床幔后,叶静姝喝了口水稍稍平复心情,对着床尾的空气说道:“卫侯爷有话,便现在说吧。”
卫景辰心知时间不多,索性开门见山:“我心悦姑娘久矣!一日不见,思卿如狂!”
叶静姝有些懵,卫景辰如此直白,真真超出了她的认知。
既是难得相见,叶静姝直抒胸臆:“卫侯爷可是鲜少接触女子?静姝自知容貌粗鄙,不然也不至于和离归家。侯爷与我相处不到两月,为何会看上无才无貌的静姝?”
卫景辰未料静姝有此一问,思索后答道:“卫家家宅兴旺,子嗣众多,家中不乏女眷,府中也不缺婢女。女子容貌于我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并非情之所倚。诚然,我对姑娘并非一见钟情。但姑娘奔赴边关的胆识,关怀伤者的悲悯,无一不让我动容。遇见姑娘我才知何为相思。”
卫景辰的几句话听得叶静姝面颊绯红,把头埋入被子里羞涩不已。蓦然想到今日下午见到的女子,静姝好奇:“你领那乔姑娘回来,又是为何?”
卫景辰有些惊讶静姝竟知晓此事,如实告知:“王言詹若是我卫家军人,我早砍了他的脑袋。如今,我救了乔南玉,也算是得罪了王家,我自有所图,却无关情爱,晚些你便知晓。”
静姝见他说得坦荡,忐忑地问出深藏的心结:“卫家可会接受一个和离的妇人?”
卫景辰似乎明白叶静姝在边关时,为何将自己拒之门外:“我卫家男儿尚能对自己的婚事做主。”
叶静姝突然有些羞赧,卫景辰并未提到婚姻之事,自己这一问倒显得突兀了。
差不多该走了,卫景辰不舍地问道:“我常来见你可好?我们隔着纱幔说说话便好。”
叶静姝很想说好,理智却告诉她要矜持,硬生生地把一个好字咬在了唇间。
听到院中传来脚步声,卫景辰赶紧从后窗跳出,瞬间消失了。
玲珑端来了绿豆粥,叶静姝心情甚好,居然用了大半碗。
如此这般,镇南侯夜夜翻墙而来,静姝想着法子与他独处,静姝觉得自己的心中快要失了清明。
一夜,静姝想从纱幔后走出,卫景辰却一本正经地说道:“若是见了面,我只怕控制不了自己!”
静姝自是又羞又恼,羞的是卫景辰怎能义正言辞地说着让人脸红心跳的话语,恼的是自己如今越来越不能自持。
白日里回想,静姝有些愤愤,自己一个现代青年居然被一个古人撩拨得心痒难耐,得想个法子扳回一城。
叶静川发觉妹妹最近气色极佳,面色红润,以为她想开了,很是欣慰。
主院内,李氏却日渐憔悴,在战战兢兢中度日如年,她不知那日在自己谈到崔家时,侯爷为何突然提起王言詹之事?
家宴以后,侯爷偶尔去娄姨娘房中,平日宿在书房,从未来过自己这里,李氏不得不多想。如果侯爷知道了真相,自己可还有命看到女儿出嫁?
就在侯府内几人欢喜几人愁时,宫里传了旨,十日后,太后六十生辰,恰逢边关大捷,永庆帝决定为母亲大办宴席,朝中五品以上官员皆携家眷入宫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