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墨菲定律

比如其中一个面临一个问题,要将巨量的水泥砂浆在尽量短时间内完成,而且高度不是四丈,是翻了几倍,高达十丈的操作面高度。

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在十丈高度以上的浇筑问题。

以前用的龙门架,都是经过特殊设计,想要加高到十丈,现有的设计无法完成。

幸亏现在没开工,也幸亏早点发现问题。

如果等到进场以后才发现工具不能使用,那可就是大事件。

事实证明,有些事情,越是担心他会发生,就越有可能发生。

大工地上一般也就是三两层的建筑,所以没有太高的危险,同时都是小规模建筑,不存在超限的情况。

尽管此前在学院尝试过大型单体建筑的实验,但是体量不是一个档次,所以没有特殊情况。

这次为了要修建好,队伍在完成基础的训练之后,在学院新圈了一块地,进行一比一的实验。

当然,学院修建好之后,也不会浪费,将会作为大礼堂使用。

如此大手笔,别说是工部了,内阁诸位大佬都感觉可怕。

也就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造价成本低,如果换成是当初的金丝楠木结构,想要单独建一个,也要百万两银子的消耗,谁都不会傻到要去做。

虽然此前建极殿皇极殿等建筑的规模都不算小,但是那是木质结构,修建的方法有根本的区别,比如不存在搅拌水泥和频繁吊装以及运送的问题。

十余丈的龙门架,对刚才的结构和强度都有新的需求。

好在,重量还不是那么离谱,用大一号的钢材进行双倍固定以后,尚能使用。

而最困难的,就是要在十丈的高度上搭建脚手架,而且脚手架不仅仅用来走人,还要让工人们一趟趟的反复推着斗车来倒混凝土。

以前的建筑,只需要用木材作为支撑柱子搭建脚手架即可,但是他们有着负重的要求,所以要用到钢管。

在此之前,因为钢管生产有困难,所以方书安宁可使用角钢,也没有想过使用钢管。

但是在脚手架的问题上,再也没有逃避的可能,所以在项目开始之前,方书安已经给开平钢铁下了订单,要求他们生产一些钢管出来。

大明所在的时代,生产钢管的成本不少,而且还不是无缝钢管。

就这样,他还是下了订。总不能因为有生产难度,就放弃使用,以后其他地方使用机会还多着呢。

生产好钢管之后,以后进行大型工程搭建脚手架都能用到,怎么说也不是一次性的产品。

最主要的是,方书安想着通过钢管的工艺,让钢铁厂有所准备,将来的某些产品,不可避免的要使用钢管。

钢管解决脚手架问题,也终于能开始尝试在超高作业面上进行水泥砂浆浇筑的工作。

在进行了五天的预备以后,在一个稍微有些凉的早上,随着刘青一声令下,人们总算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体水泥建筑的建造。

几十个搅拌机,排成整齐的阵地,边上提供动力的脚踏翻车有两组,每组搅拌完成一锅钢筋混凝土,便会休息,由另一组进行替换。

看现场的壮汉们,都脱了衣服,光着膀子进行操作。

以往翻车上有三四个人就行,今天为了加快速度,并且保证砂浆的质量,人们采用增加一倍的操作,将翻车做成六个人操作,如此一来,整个搅拌过程也就不存在力道不足的问题。

加满料之后,搅拌机哗哗开启,一会儿功夫,一锅砂浆搅拌完成。

“出料!”

随着现场指挥挥着旗子大喊,伴随着哨响,砂浆倾泻出来,进入一个个斗车。

身强力壮的汉子们,拉上斗车,就向龙门架走去。

龙门架的平面很大,一次能装上三到四辆斗车。

十个龙门架一起工作,一次就能上去三四十车砂浆。

没有振动棒,人们只能利用钢管不断抽插,保证砂浆能很好的流动,不会产生缝隙。

随着一车车的水泥倒上去,在刚开始的紧张之后,渐渐步入正常。

刘青紧张的心情总算是放下。

因为现在的工艺水平,还达不到完全无立柱的状态,所以人们会在中间浇筑几根巨大的柱子,而为了方便建造,施工并没有采用单独搭建柱子箱体的方法,而是将内部也搭建了脚手架,可以直接在上边进行浇筑活动。

四十个搅拌机,每个一次就能出产三方的砂浆,也就是一次能运送将近一百二十方的砂浆上去,单纯柱子的话,基本上一次就能完成一根柱子。

比起柱子来,圈梁和角梁以及关键部位用到的砂浆就要多很多。所以每出货一次,基本上也就是一尺的高度。

一天下来,从天亮到天黑,大概也就是能完成一丈的浇筑。

高强度的工作,即便是翻车会有人替换也都是累的一身汗。

至于说其他人,即使不用一直要干活,但是一趟一趟的也很累。刘青知道人们辛苦,专门准备了大量的酸梅汁和茶汤等等,点心也糕饼也是无限量供应。

要是吃的供不上,能量不够,那肯定不行。

第一天平安无事,第二天也就习惯了,两天时间,眼看着建筑从无到有,从一点点变成两丈高的建筑,那对人的刺激绝对是前无古人。

来参加的人都算是相对表现好的工人,但是比较起此前修建阶梯教室的那些,还是差了点。

那些人磨合的时间更久,也不会出多少问题。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越是像要加快速度,就越会碰上问题。

就在第四天,刘青也就来的晚一点,事故就发生了。

五六丈高的脚手架,在第一批车上去的时候就塌了!

当即有十几车人掉了下去!

他赶到现场的后,那里已经乱成一团。

方书安闻言,也赶到现场,突然出现垮塌的事情,那是巨大的安全事故。

他一脸冰冷,一声不发的在现场查看。

“书安,你小心点,那里还有安全隐患。”张田余拉着方书安,不想让他进入现场。

“不想我进去,你们就告诉我事故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有人能告诉我么?”

他很生气,却不知道该向谁发火。看上去是直接责任人的问题,但是主要的责任也在他自己。是他将浇筑的手段带到大明,但是啊,并没有将那些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带回来。

高空作业,尤其是在高空还有重物的集中作业,本就容易出危险的事情,当初没有搞好安全措施,安全生产教育也没有到位。

要是早点将那些意识关注到位,根本就不会发生类似的意外。

事情的调查结果出来的很快,原因还显而易见,并不是任何地方的质量问题。

不管是脚手架本身或者是其他部件,都没有明确的缺陷。

最后倒塌的原因,不是因为损坏,而是产生了共振!

在没有普遍物理知识的大明,想要给人们讲解这样初级物理知识都无法办到。

事发时候,人们一起上的龙门架,又一起到了作业面。

为了要有气势,空中作业的指挥让人们一起出发。这就是要命的地方了,因为头天傍晚刚刚将作业面加上来。所以脚下才的是一层全新的脚手架。

而随着整个脚手架的加高,本身的固有频率便产生变化。

再加上人们喊着口号,几乎整齐划一的开始推车。

于是乎,悲剧也就发生了,随着人们迈步的力道整齐划一,渐渐引起整个脚手架的震动,在到达一定频率之后,甚至整个架子都要跳舞的感觉。

最后,随着人们意识到时候,已经晚了。

轰隆隆声响,少半脚手架直接垮塌。

经过抢救,伤亡一人,重伤六人,还有十几个轻伤。

刘青站在方书安面前,不知道该怎么说。张田余看着也是着急,好不容易让刘青挑大梁,谁知道就发生这样的事情。

以后的事情怎么办,还能不能由他继续指挥,那些都是问题。

“书安,咱们找找问题,重头再来就是。都到了现在的程度,浇筑的事情不能停啊。”张田余看见两个人都不说话,最后还是他出言打破沉默。

“不,该停还是要停,既然出了事故,我们就应该发现其中的问题,赶紧解决掉。如果是带病作业,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

方书安知道,此次是大事故,但是并非不可避免,找个时间停一停,将所有事情从头理顺一番,没有什么不好。

他们的想法不错,可惜别人知道后,可不想让事情轻易的过去。

方书安接手三大殿,并且要用水泥砂浆替换金丝楠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热点话题。

现在倒好,话题上的项目,还出了巨大的质量问题!

问到味儿的官员,管它什么问题,先冲进来,把水搅浑再说。

此前还以为方书安他们赢定了,谁能想到,在这样紧要的关头,竟然出了人命,竟然还有别的可能!

工部送上去的折子,将方书安喷的一无是处。似乎他就是大明的妖星,只要能解决好他,别的都不是问题。

而至于其他人,尤其是督察院,那奏章可是一张接着一张,势必要将方书安搞下去。

似乎在他们的眼里,让三大殿倒塌和失败的都将会是方书安。

可惜啊,工部忘记了,当年着火的时候,不是嘉靖就是万历年间,跟方书安可是没有关系,现在说成是不祥之人,那不是两个皇帝一起骂?

内阁对于这样的事情,尽数留中不发,甚至连上报都不给泰昌。

毕竟这不是多大的事情,哪里修建个东西还没有点小意外了?

不过,内阁能这样做,有些人却并部想让事情简单的过去,尤其是李鋕和林如楚。

两人一个是左都御史,一个是工部尚书。他们手下的人都要闹翻天了,为了维持正常的管理,两人还是将事情拿到桌面上进行讨论。

“陛下,最近朝野对三大殿能否建好,都是忧心忡忡。”作为工部分管的事情,林如楚先开口。

“怎么。又是谁要用回去金丝楠木了么?”

泰昌对于那些人的诉求,还是心中有数,他们想的跟本就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要单纯的和方书安抬杠。

“回陛下,那倒是没有,只是近日用作实验的建筑发生意外,不少伤亡发生,所以下边的官员们认真议论过后,都认为如此有风险的项目,不该在皇宫当中进行。”

“陛下,御史们也都如此,他们认为,大殿还没有正式修建,就发生垮塌,说明是上天不允许,所以啊,现在用水泥做柱子的行为,是逆天而行。”

李鋕一番话,神神叨叨的,瞬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李卿,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御史们的意思?”

泰昌的问话,李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话确实不是他说的,但是那些人又都是他的人。

虽然说自从着火事情之后,不少御史都开始夹起尾巴,低调做人。但是么,仍然有一些人,还是要千方百计的发现问题。

“什么逆天而行,这样的话,以前别人说过几次?当年嘉靖爷时候,三大殿坏了,人们都说是什么老天爷作弄,后来修建完成,不是也没什么?等到后来,又在先帝眼前烧了,那和先帝有什么关系?这样无稽之谈,以后趁早不要说!”

泰昌是什么人,他当然清楚,那些神鬼直说,大部分是用在宗教信仰的场合,或者说是用来让老百姓们信服。

若是鬼神之说有用,那孝敬好鬼神就是。

李鋕和林如楚说着自己部下反应的问题,而内阁其他人却一个人都没有出言反对,这样的情况,让泰昌很是意外。

换做以往,双方早开始争辩起来。

现在看的话,是几个意思?

气氛有些诡异,泰昌意识到以后,两人也发现这个问题。

今日就他们自己在说,那边一边反驳都没有,事情有古怪。

“方卿啊,内阁怎么说?”

方书安颔首说到,“陛下,此事涉及到我那孙子,所以还是由徐大人来说比较好。”

方从哲将徐光启推出来。

585 仇敌的合作595 马祥麟的新火枪406 没人权的方小喽啰195 舆论之威382 我没有,别人也不能有。598 扩建舰队215 相似的遭遇391 难得一醉方休308 杀鸡取卵的鸡184 跟踪意外收获598 扩建舰队239 虽千万人吾往矣505 准备大量收购052 妖孽中的极品妖孽194 眼见为实596 征服香料岛250 看菜下碟458 最好的选择499 开平煤钢联合体206 深宫吵闹声264 辽东订单和对外贸易593 大明国立银行275 马匹比人耀眼544 史可法的计划165 偶遇老爷子121 明军脱胎换骨468 神秘的四大斋453 卫生用品的古今妙用023 少爷真的这么快455 闹饷与哗变058 两军对垒跳大神?431 白面老者青釭剑580 互相踢皮球496 书是值钱的东西!023 少爷真的这么快364 一根手指的威力365 逛街的最高境界264 辽东订单和对外贸易113 可移动大阵061 大局定,乱民平220 李选侍的待遇525 从内部倒塌519 多生孩子好打架321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495 老军户的新机会302 有故事的人403 并非铁板一块578 ?奈何敌人太狡猾124 城破之!376 青霉素旋风260 首支国家级投资基金289 结成大阵408 虎墩兔疑云347 别问要求,问就是活的、男的395 问还是不问?都是个问题!588 罢考!291 孙传庭的心思598 扩建舰队048 命里相克(求个收藏、推荐票)354 开学典礼也要靠忽悠222 集资办学538 偏离了初心035 吓得建奴跪地求饶351 当中有什么蹊跷!012 罗马砂浆234 二次诡计284 徐门张氏364 一根手指的威力561 巨大的造价差416 不吃白不吃549 杀手的选择253 太不像话了!169 放榜日544 史可法的计划258 扭转局面502 联合培养276 中牟县问题所在522 究竟是谁在利用人心!173 魏忠贤062 以工代赈167 这怎么能是作弊?455 闹饷与哗变445 扶上马,送一程264 辽东订单和对外贸易095 惺惺相惜的满桂和毛文龙577 可恨的明军166 进考场507 现代化白酒的秘密289 结成大阵311 东厂与百年皇权463 下毒的真相497 先印他一百万424 女装吧159 范仁宽你是何意387 为何都不吃猪肉了?383 考验讲故事的水平216 风雨起172 幕后黑手454 突然紧张的气氛405 死等不是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