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停战期(四)

肃亲王善耆被革去王爵,降为庶人,发配西安服役五年,在清廷朝野引起极大的轰动,对一名亲王作这样严厉的惩罚,在清廷历史上并不多见,但华东政府对此却是无感,一来是现在华东政府的重心都在东北战场上,根本没空去理清廷那点破事;二来对华东政府来说,袭击上海新区的事情,可不是革除一个肃亲王就能解决的,而是等到最后,一起算帐。

5月23日,华东政府军事小组招开会议,对前一阶段的战斗情况进行总结,并确定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及作战安排,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配套工作。虽然总体的作战目标和计划早己经确定下来,但由于战场环境千变万化,因此在每个战争节点上,都需要对下一步进行详细的计划布置。尽管华东政府参战的时间不长,到现在也才11天,扣除停战的3天,满打满算才打了8天的仗,但第一阶段重创日俄海军,取得绝对制海权,在辽东半岛取得立足点这两个目标,却己经全部实现了,现在就要对下一步进行详细的规划安排。

会议首先由肖建军代表军委,作了军事报告。虽然现在是由军事小组对战争全面负责,但军事小组主要是宏观和战略层面上的工作,以及总体的组织协调;而具体的战术计划,作战方案,兵力调备等专业工作,还是由军委负责制定并执行,军事小组对其进行审批和监督。

“在这8天时间里,我们在两条战线上和日军共计进行了12场规模不等的战斗,根据前线回馈的信息,总结日军的作战特点有:1是作战勇敢,士兵不怕死,而且相当顽强,即使是处于劣势情况下,也不轻易放弃,2是主动投降的军人极少,即使是必败的局面下,绝大多数日本士兵都宁可选择战死,也极少有放弃投降的;3是士兵的个人素质高,训练精良、实战经验丰富,战术动作都运用得相当熟练合理,单兵的作战能强,由其是刺刀战能力强,4是战术较为呆板,缺少变化,只强调士兵的勇敢精神,而忽视战术的运用,进攻时兵力过于集中,并未充份展开,进攻的层次、弹性、火力掩护都不足;防守时的战壕、火力布置都有明显的失误;5是火力不足,无论是炮兵火力,还是步兵火力,都有所不足,由其是对炮兵的运用,以及步炮协同都较差。”

“这几点情况,和我们所认知的这个时代的日军作战能力基本吻合,因此以后和日军作战,要充份发挥我们在火力上的优势,由其是善于运用炮兵,并加强步炮的协同作战。而在近身作战时,则要发挥团体配合作战的优势,这些战术要点,都己经在部队中进行推广,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当然,也还要加强士兵的敢打敢拼精神教育,该和日军拼命的时候,也决不能手软。”

“目前我们在东北战场共有两条战线,一是辽河沿岸,我们将其称为西线;另一个旅顺方向,我们将其称为南线,目前两条战场都己停战,我们计划将在5月28日重新开启战争,最迟不超过5月30日。西线战场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是辽阳,一来是辽中离辽阳只有50公里左右的距离,又是现在日军总指挥部的所在,因此我们攻占辽阳,可以加快日军彻底瓦解的速度,二来现在日俄两军在沈阳至铁岭一线对持,一但日军撤军或是溃败,俄军必会趁虚复夺沈阳,而我们攻占辽阳,也可以堵住俄军南下的道路,形成我们和俄军在辽阳至沈阳一线对持局面。”

“未来辽阳地区的战斗会异常复杂,很有可能会出现我们及日俄三方混战的局面,而现在我们在西线投入的兵力只有一个军,大约7万人左右,是肯定不够的,因此军委决定增派第3军、第4军进入西线战场作战,这样我们在西线的兵力可以达到20万左右,现在己经有一部份军队到达锦州。”

这时商其松道:“根据我们収到的情报,现在日本很有可能正在和俄们进行停战的协商,打算联手和我们作战,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资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我们暂时无法判断,但从常理来推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并相当大的。因此我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不能不考虑这一个因素。”

王云鹏插言道:“不过根据外事部的报告,这几天俄国领事己经两次向外事部提出,希望和我们联手,共同向日军发动进攻,不知道我们该不该相信俄国人?”

秦铮道:“我认为俄国人很可能是在两面下注,毕竟从表面上看,现在是我们和日本人在火拼,所以俄国认为这个时候对自己有利,因此同时和我们、日本两方面进行谈判,看那方面获得的利益更大。不过日俄联手是对我们最不失利的局面,我认为在彻底击败日军之前,尽量还是要稳住俄国。在不损害我们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对俄国做出一些让步。”

王云鹏道:“但让步的限度在那里,外事部也希望能够有一个与俄国谈判的原则。”

夏博海沉呤了一会儿,才道:“我认为谈判的原则是让俄军进攻沈阳,我们进攻辽阳,先把日军撤底击败,东北的归属问题,可以下一步再谈判。”

徐济超皱了皱眉,道:“我觉得这个让步太小了一点吧,俄国能够接受这样的让步吗?”

夏博海笑道:“如果是在和平时期,俄国人当然是不会接受这样的让步条件,但现在是战争时期,归根到底都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的,就算我们向俄国承诺,我们一起联手赶走日本,然后我们把整个东三省都让给俄国,你以为俄国会相信这一套吗?相反,我们和俄国同时夹击日本,取胜的机率极大,俄国可以重新夺回沈阳这个重要的战略要点,不仅能扭转他们目前在东北的不利局面,而且还能用一场胜利缓和国内的矛盾,对俄国来说己经是赚大了,而日本又能向俄国承诺什么实际的利益呢?”

秦铮也道:“我也认为这个条件刚刚好,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和俄国谈判,不过我们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要对日俄联手有足够的预案。”

夏博海道:“老肖,你继续说吧。”

肖建军点了点头,道:“现在我们在辽西己经组织了20万的后勤人员,但如果要在西线集中20万军队,则至少还需要调动30万后勤人员到辽西去,这样庞大的人员需要统一的管理,另外西线集中了3个军,也要有人来协调配合,因此军委决定成立东北战区司令部,以方便统一管理整个东北地区的作战、人员、物资的调度安排,司令部设在锦州,由*担任司令。”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前线的人才是最了解前线的情况,我同意成立东北战区司令部,不过司令部暂时设在锦州,距离辽中约150公里,还是远了一些,并不利于指挥官了解前线的情况。”

肖建军道:“司令部设在锦州是暂时的安排,一来锦州是目前西线战场的物资集中地,司令部设在有利于物质的安排调度;二来从锦州到辽中,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等攻占了辽阳以后,计划将司令部直接迁到辽阳去。”

夏博海道:“好吧,先就这样安排吧。”

肖建军接着又道:“我们为了这场战争而应急制造的三种武器,装甲列车炮,自行火炮、汽车牵引炮都经过战争的考验,证明非常有效,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三种武器,我们是很难取得前期的胜利,而在后面的战斗中,我们还要继续充份发挥这三种武器的作用,不过下一步是在辽河东岸作战,我们己经开始在辽河上架设铁路桥,但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因此装甲列车炮暂时不能使用,但自行火炮、汽车牵引炮都都可以渡河作战,而为了弥补装甲列车的不足,军委建议,将装甲部队调到西线参战,以加强军队的突击能力。另外部队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武器,现在装甲列车还有两列正在建造中,汽车牵引炮到是够用了,但最好能够再制造几门自行火炮,我记得我们应该还有几辆载重车辆。”

夏博海道:“同意,好钢要用在刃上,这次战争关系到我们整个集团的命运,因此只要能打赢这场战争,什么牌都要打出去。装甲部队可以立刻派过去,制造自行火炮的事情,需要查一下载重车辆的情况才能确定,只要是有空闲的车辆,一定会再进行改装。”

肖建军道:“还有,我们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无人机的高空侦査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过现在我们的无人机,以及油料都有限,而战争的消耗太大了,因此军委认为可以将飞行科研小组调到西线参战。”

秦铮皱着眉道:“飞行科研小组只是一个试验性质的机构,现在就让他们去辽东参战,适合吗?”

肖建军拿出一份文件,道:“这是飞行科研小组提交给军委的报告,如果报告的內容属实,那么我认为让他们去辽东参战,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可以作为无人机的有效补充,完成日常的高空侦查任务,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充当轰炸机使用。”

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区(一)第三三七章 工业成就(三)第二七五章 战争开始(四)第一六三章 庆贺大会第六六八章 台湾海峡之战(九)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议(下)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四九六章 发展大计(上)第五六八章 进驻县城(一)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七十四章 来访者(二)第四九三章 袭取海参崴(二)第四九四章 袭取海参崴(三)第四四七章 辽阳之战(九)第三二四章 海参崴(七)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六一四章 满洲里战役(七)第五四六章 镇南浦登陆(六)第三十八章 谈判(中)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一三零章 外调(四)第二七七章 五人会议(一)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三)第六六三章 台湾海峡之战(四)第四七三章 外交争斗(二)第五七零章 进驻县城(三)第一三三章 海军假期(四)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二百 中标者(下)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动(一)第五二七章 攻占哈尔滨(二)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十)第二八三章 会谈(上)第五三六章 联合军演(一)第六二九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一)第二八三章 旅顺口作战(三)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四零章 美国调停(下)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二五六章 公审大会第一五三章 新农村建设(四)第二七三章 战争开始(二)穿越舰队简介一054A型护卫舰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八十二章 婚礼第三三三章 海归(四)第一八八章 护侨行动(十)第五十四章 舰队汇合(二)第七十九章 陆军编制(三)第二六五章 进城(一)第五六六章 预备会议(一)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访问(五)第五一九章 穆棱河之战(十五)第一三六章 外调(十)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一八七 封存第五九零章 农场巡视(五)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应(二)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四)第四章 制度(三)第五三二章 新机构第四七四章 外交争斗(三)第三七四章 对马海战(一)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一八九章 登陆爪哇(一)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动(九)第四六二章 围歼日军(六)第二五零章 鉴定图纸(下)第六六零章 台湾海峡之战(一)第七二二章 归国(二)第一二五章 天津会议第八十六章 战前准备(三)第三零三章 南线,北线(一)第四十章 叙旧(上)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二零六章 正面进攻(四)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战(三)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三十六章 换装(下)第一四一章 震动(下)第三六零章 徳国特使(八)第一零一章 新根据地(四)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乱(七)第十二章 接管济南(五)第三一七章 锦州(五)第六一六章 归途第五十四章 舰队汇合(二)第一二九章 分矿计划(下)第三十二章 市长上任(四)第二二四章 青岛战役(八)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争(上)第四四三章 辽阳之战(五)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第五八八章 农场巡视(三)第一五八章 天津见闻(三)第一九五章 访问英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