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五)

刚一到海参崴,罗岳就收到了军委的通知,这才知道自己返回青岛的任务是参加鸭绿江防线之战,在朝鲜半岛登陆,在日军的背后插一刀。

罗岳对此当然没有什么异议,毕竞这种登陆作战也只有启用海军陆战队才能胜任,而且现在远东战场上基本没有什么大战要打了,对现在的自己来说,经历的战斗越多越好,一来是积累资历;二来则是增加经验,而且对在朝鲜半岛登陆,罗岳也认为成功的机率很大,这到不是盲目自信,因为在旧时空里,朝鲜半岛登陆本身有成功的范例,而且尽管现在日军又聚集了30万军队,但大部份都是新兵,虽然不算是乌合之众,但战斗力并不强;另外海军陆战队经过了两次登陆战的磨练之后,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另外罗岳还收到一封家书,这才知道妻子己经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当然现在母子均平安,周唯颖也停止了工作,在家里安心的休息恢复,让罗岳不要挂念,安心工作。在战争期间,罗岳和家里基本没有书信来往,只是每个月会互相发份电报,互道平安,这是因为家里怕影响罗岳的工作,毕竟罗岳在前线是在进行生死之战。直到现在远东战区的局势平静下来,正好周唯颖也生产,这才给罗岳写了一封信。

看完信之后,罗岳的心里也不禁有些愧疚,虽然自己是因为执行公务在外征战不能回家,而且妻子也能理解自己的工作,尽管家里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足,但由于自己的任务关系,周唯颖肯定会为自己的安危担心受怕,因此自己也确实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不过正好可以借这次机返回青岛的机会,回家看看妻子和孩子,一家人团聚几天。罗岳治军很严,对自己也同样严格要求,但并不是严厉到不近人情,以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在不违反大原则的情况下,给自己开个便利之门还是可以的。

最后还有一份文件,是由鲁登道夫率领的德国军事观察小组要到远东战区观摩战况,了解战争过程,并观察战场,要求罗岳做好接待和安排的工作,并且在不影响战争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德国军事观察团提供便利。

罗岳当然知道鲁登道夫是谁,不过他对鲁登道夫并不怎么感冒,因为鲁登道夫毕竟只是一战的名将,而整个一战过程,军事技术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军事理论却还停留在日俄战争的阶段,尽管在一战末期出现了新军事理论的苗头,但到底还是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最终这些新军事理论在二战期间大放异彩。因此尽管鲁登道夫基本可以算是一战最出色的陆军指挥官,但本质上还是一名旧式的军人,而罗岳显然是对二战中那些军人更感兴趣一些。

不过罗岳对鲁登道夫也没有什么恶感,相反对他还有些佩服,毕竟在一战后期,确实是鲁登道夫一个人在支撑着德国的大局,而德国最终失败,主要原因还是国力不足,并不是鲁登道夫的能力不够。而且有青岛方面的命令,在大面上也是要过得去的,当然,罗岳不会在海参崴久留,最迟明天就要上船出发,因此罗岳立刻命人马上安排时间,接见德国军事观察小组的成员。

这时德国军事观察小组己经到达海参崴有2天时间,没有继续前进去哈尔滨,就是在这里等罗岳,虽然罗岳刚要离开远东战区,但他仍然保留着远东战区司令的职务,因此于情于理德国军事观察小组都应在这里等罗岳到来。而且这两天时间里,军事观察小组也没有白白浪废,而是都在考查海参崴的战场,对俄国在海参崴和勒富岛上修建的防御工事、炮台也都进行了认真的勘测。

鲁登道夫是陆军军人,对海军并不在行,对登陆作战更是一窍不通,但他对俄国留下来的防御工事却是评价颇高,虽然俄军守卫海参崴的兵力不足,但要攻破海参崴的防御,也不是容易事情,由其是从海上进攻,虽然鲁登道夫不懂海军,但舰炮打不过岸防炮的道理,鲁登道夫还是懂的。而人民军毕竟是攻破了这个坚固的要塞,因此人民军显然是采用了有效的战术。

当然鲁登道夫虽然不懂海军,但他的小组中却有海军方面权威的人员,就是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上校,他在德国是与舍尔齐名的海军新锐。因此鲁登道夫向施佩询问,如果由他来指挥海军,如何攻破这座要塞,施佩将两手一摊,表示除非自己能再8艘以上的战列舰,并付出至少2艘战列舰被击沉的代价,才有可能从海上攻破这座要塞。他对人民军海军是如何攻破海参崴要塞,也充满了兴趣。

得知罗岳己经回到了海参崴,并且要会见德国军事观察小组,鲁登道夫和小组成员们也都换了军装,整整齐齐的来见罗岳。

双方见面之后,鲁登道夫和施佩都十分意外,因为罗岳看起来太年轻了,最多也就是30岁左右的样子,而且挂的还是少将军衔,鲁登道夫和施佩都德国军界的新锐,而且军衔都是上校,前者今年40岁,后者44岁了,因此这相比之下,罗岳确实是太年轻了一点。

不过两人也敢因此而轻视罗岳,这不仅仅是因为外交礼仪,而是因为在罗岳的指挥下,人民军不仅攻下了海参崴,而且一路向西一直打到了哈尔滨,从而一举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走势,就凭着这份战绩,罗岳就担得起少将军衔。鲁登道夫和施佩都是标准的军人,只认战绩,而不论其他。

双方互相客气了一番之后,鲁登道夫就迫不急待的问起战争的经过。正好罗岳在总结战争,因此也向他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然对德国人的介绍是有所保留的,罗岳当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对于进攻海参崴之战,罗岳重点介绍人民军在战前对海参崴的侦察,对海参崴的水文、海拔高度、炮台位置,火炮分布都了解得十分清楚,并进行精准的计算,而在战斗中,充份利用这些侦察的数据,趁夜间进攻,首先集中火炮,摧毁俄军的重炮,解决了俄军对军舰威胁,然后逐个的清除俄军的炮台,最终登陆。

其实人民军取得登陆战的胜利,主要是靠*摧毁俄军的重炮,而军舰的火炮在夜间射击,是靠无人机己经舰载雷达提供射击参数,因此才轻松的取得了登陆战的胜利。当然这些话是不会说的。

鲁登道夫和施佩都是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军人,当然听得出来,罗岳的话里打着埋伏,如军舰在夜间怎样射击,就算是收集的数据齐全,可以采用肓射或叫地图射击,但军舰在海上是如何定位?而且就算能定好位,但军舰在海上飘浮不定,再加上火炮射击的后座力,是不会停留在一个位置,人民军又是如何测量、修正军舰的位置呢?这些事情罗岳可都没有说。当然两人也明白,这些应该是属于华东政府的军事机密,或是秘密技术,罗岳当然不会透露,因此两人也没有问,毕竟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随后罗岳又介绍穆棱河之战,这一次是鲁登道夫的本行,因此鲁登道夫也听得十分认真,并且在笔记本上不断的记录,罗岳每说一个地点,鲁登道夫都要叫翻译在地图上找到位置,还会测量距离。还不时提问,而且问得相当专业,基本都有关建点上,罗岳也颇为佩服,果然不愧是未来的名将,而对鲁登道夫的问题,罗岳也尽可能回复,不过有些不能说的内容就笑而不答,鲁登道夫也十分识趣,这时就会停止下来,不会问个没完。

历听罗岳讲完之后,鲁登道夫的目光中也充满了敬佩的神彩,纵观整个战斗过程,罗岳对战机的把握相当精准,几次关建的战机都被罗岳牢牢抓住,因此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果错过其中一个,结果就有可能被改写了。而有这样敏锐的眼光,精准的判断力,鲁登道夫以前认为只有拿破仑才能做到。

听鲁登道夫将自己与拿破仑相比,罗岳也连声称“不敢当”,因为拿破仑也是罗岳最敬佩的外国名将之一。其实在穆棱河之战中,罗岳能够准确的战机,一方面是罗岳的判断力;而另一方面则是人民超强的情报侦察能力,除了侦察兵之外,还有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再加上先进的通讯系统,才使罗岳能够极时的发现战机,并立刻做出反应,达到先敌制胜的效果,其实所谓料事如神的名将,其判断也全都是建立在精准的情报,以及分柝基础上,那种掐指一算就什么都明白了,只存在于小说当中。

不过罗岳也没故意抬高自己,而是将这一切归功于人民军有固定翼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才能了解俄军的动向,同其实这样说也不能算错。

第十三章 怪异的军舰第五六三章 阴谋论(上)第三四三章 军事计划(下)第二七六章 战争开始(五)第一九四 访问天津(六)第六七零章 大获全胜(一)第三十三章 联军的实力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四二四章 停战期(五)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一二八章 外调(二)第六十章 远东战争结束(下)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二三四章 访日舰队(五)第一八八章 护侨行动(十)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争(下)第五十六章 歼灭(一)第六六八章 台湾海峡之战(九)第二六一章 根据地(三)第三十七章 造舰计划(一)第一七三章 德国之行(五)第三零八章 备战(二)第十九章 接管济南(十二)第五七七章 进攻沈阳(一)第七二七章 决策(一)第三二五章 李鸿章来访(二)第五十一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二)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选择(二)第二四七章 天诛(四)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二八九章 渔人行动(一)第三十四章 导弹战术(上)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动(二)第四三零章 进攻北京(九)第一零三章 拦截(中)第二二二章 青岛战役(六)第七十七章 规划(三)第三十一章 市长上任(三)第二三四章 作战计划(二)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三三一章 海归(二)第四六三章 围歼日军(七)第二二一章 谈判(三)第二三七章 作战计划(五)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一六八章 回访日本(下)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三六八章 军队整编(上)第二六三章 反扑(三)第一三一章 德国舰队(三)第三十八章 联军进攻第四九九章 各方态度(二)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战(上)第五二七章 攻占哈尔滨(一)第六一零章 满洲里战役(三)第四零七章 旅顺攻略(四)第三四四章 财政工作报告(一)第十七章 接管济南(十)第五二六章 谈判(四)第一七五章 德国之行(七)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四十五章 锦州之战(三)第五二四章 反围剿(四)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战(一)第六百章 济南众态(九)第四四零章 辽阳之战(二)第三九零章 新闻发布会(四)第二五八章 访问(下)第五三九章 美国调停(上)第二十五章 接管济南(十八)第九十五章 陆军改制(上)第一九七章 访问英法(八)第一二九章 外调(三)第五九一章 济南众态(一)第三十二章 市长上任(四)第六五八章 远东远征军(五)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三三二章 李鸿章来访(九)第三十八章 造舰计划(二)第二十四章 锦州告急(三)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八十章 水灾(五)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四二三章 进攻北京(二)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四十章 火炮阵地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三八九章 新闻发布会(三)第四九七章 袭取海参崴(六)第四一三章 旅顺攻略(十)第三零八章 再进胶州(一)第四五九章 围歼日军(三)第四四九章 辽阳之战(十一)第三零六章 南线,北线(四)第一九零 访问天津(二)第四章 收关行动(四)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语(上)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