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 张作霖归附(上)

“张君,对前几天我们提出的建议,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田中先生,你的这个建议,我实在是不能接受啊!”

“哦!为什么?现在海外华人己经占据了东北地区,正在挤压你们的生存空间,如果在这个时候,你们还不奋起反抗,那就只能等着被海外华人消灭了。”

“呵呵!田中先生,正是因为现在的东北地区都己是华东政府的天下了,你们日本军队号称全世界最强,但也都不是人民军的对手,我们和人民军对抗,岂不只是死路一条吗?我张某人虽然不怕死,但也要为我手下的几千弟兄们考虑,因此我们绝不能接受日本的建议。”

“八嗄,张君,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讥讽我们日本军队吗?”

“小川,住嘴。”田中义一立刻阻止了同伴的发作,转向张作霖道:“张君,很抱歉,是我的同伴有些着失态了。”

张作霖道:“田中先生、小川先生,我决没有看不起日本军队,而且我也知道这次日本军队被人民军击败,也是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并不能说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就不如人民军,但现在的事实就是日本军队被人民军击败了,己经退到了朝鲜境内,而我们这些地方巡检军队还有多绺子山寨的人员,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即使全部联合起来,也不是人民军的对手,因此我只能拒绝田中先生的建议。”

日本军队虽然被逐出了东北地区,但仍然在东北地区保留了大量的间谍活动,这时在从事收集情报、破坏人民军的后勤交通线,收买土匪、清廷军官与人民军为敌等行动,而时任陆军参谋的田中义一少佐就是其中一员。

沈阳被人民军占领之后,日本要求潜伏在东北地区的间谍暂时隐藏,不要釆取过激行动,但要在暗中聚集力量,等待反击的时机。而田中义一则来到了八角台,找到张作霖,提议由张作霖出面,招集辽东、辽西的土匪,组成联军来对抗人民军,并表示日本可以给他们*支武器。

田中义一对张作霖可算是有救命之恩的,在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张作霖被日军以俄国间谍罪名捕获,己决定将其处死,而正好这时田中义一经过,看到张作霖时感觉此人日后必定会有所作为,于是就向上级请示,释放了张作霖,并且又说服了张作霖,在日俄战争期间为日军出力,两人就是从那时相识。而张作霖也多次率军配合日军作战,偷袭俄军的后勤地、交通线,为日军出了不少的力。

后来人民军参战后,田中义一又要求张作霖与人民军为敌,但这次张作霖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对日军的命令要么是阳奉阴违,要么是出工不出力,而不久之后,日军就被人民军击败,并被逐出东北地区,也管不了张作霖,因此对他也无可奈何。

田中义一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张君,你是否打算投靠海外华人?”

张作霖盯着田中义一,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是的,因为我没有别的选择,如果我不投靠华东政府,只有彼他们毁灭。”

田中义一笑了笑,道:“张君,你果然很诚实,10天以前,你出兵袭击苑四、苑五兄弟,把他们俘虏,并派你手下的汤玉麟、张四飞,送到海外华人那里。”

被田中义一说破了,张作霖到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知道日本间谍在东北地区几乎无孔不入,因此自己派汤玉麟、张四飞到人民军那里去,肯定是瞒不住日本人的。不过张作霖并不害怕,毕竟现在日本在东北地区己经没有什么力量了。于是也笑道:“田中先生,你们的消息还是那么灵通啊。”

田中义一正色道:“张君,作为朋友,我要提醒你一点,在这个时候不要轻易的决定,最好还是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张作霖怔了一怔,道:“田中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田中义一道:“我可以告诉你,英法两国己经决定参战了,而俄国和我日本也在重新集聚军队,准备再度参战,因此这一场战争的胜负还很难预料,因此你最好还是给自己留点余地。”

张作霖沉呤了一会儿,才道:“田中先生,我感谢你的好意,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火燎眉毛先顾眼前’,英国也好,法国也好,都远在天边,但华东政府就在我的身边,如果换了是你,你又能做什么选择?”

田中义一呵呵笑道:“张君,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很理解你的想法,因此也不会再强求你接受我的建议。”

张作霖听了,到是有些意外,但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气,毕竟现在他也不想和日本撕破脸,不过张作霖虽然和日本接触不多,但也知道日本人恐怕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心的,但嘴里还是道:“多谢田中先生的好意。”

田中义一又道:“不过我希望张队长投靠了海外华人之后,还是能够继续和我们保持联系,不要断绝了往来。”

张作霖也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田中义一的意思,就是叫自己投靠了人民军之后,仍然在暗中和日本保持来往,并且向日本提供人民军的情报。不过张作霖认为这样和日本保持一定的联系,对自己也是有必要的,毕竟现在的局势太过复杂,以张作霖的眼光根本就看不出最终谁胜谁负,因此在这个时候和各方面都保持必要的联系,多头下注,将来无论是谁控制东北,自己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张作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也是有很大的风险,但张作霖认为,只要自己的行动小心,还是可以躲过这些风险的。

于是张作霖道:“那是自然,我张某人可不是忘了朋友的人。”

田中义一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样就好,我们就先告辞了。”

张作霖也没有挽留,亲自将田中义一一行人送出去,才和田中义一告别。

走出一段路之后,小川才道:“田中君,难到我们这次来找张作霖,就这样结束了。”

田中义一道:“不这样结束又能怎么样,如果张作霖执意要投靠海外华人,我们又能够把他怎么样。”

小川怔了一怔,又认真的想了想,终于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道:“我们现在确实是拿张作霖没有什么办法。”

田中义一道:“那不就结了吗?我们即然拿张作霖没有办法,而且张作霖又是聪明人,不会轻易的被我们几句话忽悠,或者是被一点小利所诱惑,因此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我就已经十分满意了,其实我也来没有想过张作霖会答应我的建议,这本来就是一个障眼法,我的目地就是让张作霖继续和我们日本保持联系,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张作霖,获得一些海外华人的情报,另外我们在东北的活动,也可以得到张作霖的掩护。张作霖毕竟是地头蛇,在东北地区的关系多,有他提供掩护,对我们在东北地区的行动是有利的。”

小川听完之后,这才恍然大悟,道:“田中君,还是你考虑得周全啊。”

而送走了田中义一等人之后,在张作霖回到自己的指挥部里,把自已手下的要员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相、张四飞等人都招集到一起,张作霖道:“明天我亲自去沈阳,和人民军面谈我们归附的事宜。”

部众们听了,也都大吃了一惊,因为张作霖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突然了,以前从来还没有和众人商议过,孙烈臣首先道:“雨亭,你是否再考虑一下。现在就去沈阳,是不是冒险了一点,要不还是让玉麟和四飞再去一趟,或者是我替你去一趟,探探人民军的口风再说。”

汤玉麟也道:“是啊,老疙瘩,你是一家之主,那能轻易就去沈阳,虽然说上一次我和四飞去了,和人民军谈得不错,但谁知道他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可要小心一去不回啊。”

张景惠道:“就是,就是,我觉得刚才那个日本人说的也不错,现在他们的胜负还未定,咱们还是要替自己留点余地,现在就投靠到人民军那边去,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张作霖道:“各位说的都有道理,只是我们没有时间,本来我也是打算再观望一段时间再说,但现在人民军已经攻下了沈阳,而英国、法国的军队还没有来,因此下一步人民军的行动肯定是要对各绺子下手,争取在英国、法国的军队到来之前,先灭几个大绺孑,这个时候咱们再不投靠过去,说不定人民军首先就会把枪口对着我们。”

张四飞道:“那也不用老疙瘩你亲自去啊,还是我和二虎(汤玉麟)去就行了,最多让烈臣大哥带我们去,到时候就对他们说你病了不能来就是了。”

张作霖笑道:“那怎么行,人民军可不是三岁的孩子,那里这么好忽悠的,我己经决定了,大家都不用说了,玉麟、四飞,你们两准备一下,明天跟我一起动身。”

孙烈臣道:“雨亭,这次也让我跟你一起去吧,我也想见识一下人民军的风采。”

张作霖也知道孙烈臣是不放心自己,又想了一想,也点了点头道:“好吧,烈臣大哥要去,那就跟着一起去吧。”

第二二四章 舞会(上)第五九七章 济南众态(六)第一九四 访问天津(六)第四三九章 辽阳之战(一)第三一六章 锦州(四)第一八三 商务招标第九章 俄国求和(下)第十三章 五年规划(四)第二零五章 从军(三)第六零九章 朝见风波(一)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区(六)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战(一)第二十七章 锦州告急(六)第四七六章 山海关之战(五)第四五五章 山海关(一)第二三四章 作战计划(二)第五四一章 俄国服软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十二章 军舰出击第五七六章 谈判(四)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抚(三)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五七五章 谈判(三)第六零四章 东北战事再起(一)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赛(一)第二零九章 战争规则(四)第一七零章 德国之行(二)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一八五 商务招标(三)第二十六章 夜话(上)第三八二章 对马海战(八)第五九五章 济南众态(五)第九十二章 安置营(八)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二三五章 作战计划(三)第二一九章 谈判(一)第一一四章 失踪(下)第二一九章 青岛战役(三)第一五七章 访徳使团(四)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四七三章 外交争斗(二)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三一六章 锦州(四)第二百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六)第二六三章 反扑(三)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一一零章 抓捕(上)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三章 收关行动(三)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九)第五六五章 阴谋(三)第二六零章 根据地(二)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区(九)第二三六章 访日舰队(七)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战(六)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六八零章 结束战争(一)第三六零章 大战之前(七)第三七一章 余波未平(八)第六四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二)第一八四 商务招标(二)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七十章 海军顾问(上)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三六零章 大战之前(七)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五十六章 歼灭(一)第二五八章 公审大会(三)第五六九章 预备会议(四)第二一一章 奇袭威海卫(五)第一三二章 外调(六)第一零一章 新根据地(四)第二五八章 访问(下)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十七章 海军编制(一)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四九八章 舆论再变(一)第一七零章 投资考察(一)第六八五章 结束战争(六)第一零五章 电报第三一零章 二进胶州(三)第一八零章 军事交流(二)第三六零章 大战之前(七)第三二六章 海参崴(九)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一九五 访问天津(七)第五十七章 歼灭(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一四一章 震动(下)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一四五章 访问(五)第七十一章 工作开展(下)第四十八章 登陆作战(下)第二九零章 仲裁结果第三零二章 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