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二)

这样计算,华东政府撤侨舰队主力舰为6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除岳阳舰之外,其他5艘战列舰的吨位在12500-13500之间,2艘装甲巡洋舰吨位为7500吨左右。

而英国远东舰队的主力舰是8艘战列舰,主力舰的数量上,双方是一样的。而远东舰队的8艘战列舰中,6艘老人星级是一级战列舰,吨位为12900吨,与撤侨舰队的6艘战列舰基本相当;远东舰队的2艘百夫长级是二级战列舰,吨位为10200吨,和撤侨舰队的2艘是装甲巡洋舰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只是比拼双方主力舰的战斗力,远东舰队至少不会弱于撤侨舰队。

当然再好军舰也是要人来操作架驶,而欧文认为这方面远东舰队是肯定要强于撤侨舰队的,因为英国海军的人员素质、训练水平,绝对都是全世界最好的。

基于这些因素的比较,欧文认为双方的实力对比为6:4,远东舰队早占有一定的优势,当然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但也足以和撤侨舰队一战了,因此欧文认为应该打这一仗。

欧文中将的评估报告传回国内,英国海军部也很快进行了审阅,最终认为这份评估报告的结论可信,同意远东舰队出战。

收到了国內的命令之后,欧文也十分满意,这时远东舰队的各军舰都己回归新加坡基地,正在进行出战前的检修,基地里也在为各军舰准备弹药、燃煤、水、食物等物资。

而作战的地点欧文也选好了,就设在纳土纳群岛一带,这里是从南海到达爪哇的必经之路,距离远东舰队的基地只有约500公里,从基地出发,只需要16-20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非常方便,而且纳土纳群岛一带海域的岛屿众多,英国在这里殖民多年,对海况,水文都十分熟悉,因此也有利于远东舰队在这一带海域设伏,袭击撤侨舰队,就算是最终不敌,也可以凭地理熟悉而从容撤退。

于是欧文派出了大量侦察船,在沿途布置,等待撤侨舰队到达,而远东舰队的主力军舰均在港中停泊,随时准备出击。而在几天以后,欧文收到婆夷洲英国殖民当局的通报,原来是撤侨舰队要在婆夷洲的古达港停泊休整,询问是否允许。

欧文考虑之后认为,虽然在古达港停泊休整,可以让撤侨舰队的舰员们恢复疲劳,保持精力,但这可以让自己的侦察船盯上撤侨舰队,从而掌握撤侨舰队的行踪,因此还是值得的。而且现在古达港的守备空虚,如果撤侨舰队以武力进犯,古达港根本就抵抗不住,到是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撤侨舰队在古达港停泊,同时又命令在古达港附近的侦察船立刻靠陇,严密监视撤侨舰队的行踪。

华东政府的撤侨舰队在古达港停泊了两天时间,补充了一些水和新鲜食品,并且和张振勋安排在古达港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了解爪哇的情况。

本来在华东政府爪哇护侨行动之后,荷兰殖民当局对华人的压迫也大大减轻,而且根据华东政府和荷兰达成的协议,华人可在总督府下设的8个部门中占2席,20个理事席位中5席,1个法官席位,以及3成的警察体系。因此在爪哇的行政话语权也有了大幅的提高,政治地位提高,权力増加,也使当地的华人敢于投资、购买产业,同时还吸引了不少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人到爪哇来发展,

大量华人涌入,让爪洼的经济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得到高速的发展,由其是在近2年的时间,虽然远东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但爪洼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相反还因为战争,带来了大量的需求,因此爪洼地区无论是中转贸易量还是出口,都大幅的提升。而荷兰殖民当局的租收自然也随之大幅提高,基本将三年前的赔偿都补充回来。

不过巴达维亚总督府对这一结果却并不感到高兴,相反还十分恐慌,因为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华人在爪洼的势力越来越。

如果是在以前,这当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大不了过几年再闹一次排华,就当是把羊养肥了,可以剪羊毛,吃羊肉了,但现在华人的背后有华东政府支撑,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随意对付华人。因此巴达维亚总督罗斯布鲁也不禁忧心匆匆,一度还想辞职不干了。

不过随着华东政府和英法两国彻底恶交,英法组建远征军,对华东政府作战,连荷兰政府也加入了远征军。罗斯布鲁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华东政府当然不是远征军的对手,而三年以前和华东政府签定的条约也就可以撕毁了,巴达维亚要重新收回华人的权力,让一切都恢复原样。

当然,这3年以来,华人显然是已经养肥了,也可以动手剪羊毛,吃羊肉了。有这个想法的可不是罗斯布鲁一个人,因为这几年来,华人在爪洼确实开避了不少的新产业,在总督府里许多官员,还有不少荷兰商人都盯着这些华人产业,并且在私下里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分配华人的产业了。

不过由于荷兰人过于贪婪,因此尽管华人的产业有大幅的增加,居然还不够分的,于是有几个理事开始急燥起来,于是招集了一些土著和雇佣兵,打算背着罗斯布鲁不知道抢先动手,先把自己看中的几个庄园抢到手里再说。

但现在华人在爪洼的力量己非以前,除了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之外,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除了人民军驻守在爪洼的一个连之外,还有相当职业军人的华人护卫队约600人,以及有民兵性质的安保队1200余人,武器全部是由华东政府提供,并由驻爪洼的人民军负责训练,不仅装配精良,训练水平也不差,另外还有200余名警察,在爪洼地区,可算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

有理事带人强抢华人的产财,华人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并予以凌厉的还击,将强抢华人产财的人打得落花流水,并当场击毙数十人,还俘虏了两名理事。同时爪洼华人工会**张秩君,华东政府驻爪洼代表邵辉都向总督府提出严正的抗议,要求总督府必须作出合理解释和妥善处理,否则爪洼华人工会和华东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

罗斯布鲁收到了抗议之后也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手下有人竟然这么大的胆子,敢背着自己不知道就动手行抢,枉自还在费尽心思的制定华人产业的分配计划,要是谁都抱着先抢到先得的想法,那凯不是乱了套吗?

而且罗斯布鲁心里十分清楚,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远征军才刚刚离开欧洲没多久,要到达爪洼至少需要2个月的时间,而华东政府的舰队只要不到20天的时间就能到达爪洼,现在就动手,不是找死吗?因此罗斯布鲁也向张秩君和邵辉再三保证,这只是一个意外,自己会严惩照事者,并保证决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等等。对挑头的理事,则剥夺理事职务,并收监拘留,进行审判。同时又发布公告,表示远东战争与爪洼无关,总督府会维持巴达维亚的现状不变,请华人不必担心等等。

张秩君和邵辉也都对此表示满意,这才算是将这一事件平息下来。而随后罗斯布鲁又警告总督府的成员及商人,在远征军未到达之前,任何人都不许轻举妄动,否则后果自负。而且就算是现在抢到了华人的产业,总督府也不予承认,在远征军到达之后,按拟定的分配方案执行。

虽然这次恶意抢夺华人产业的事件平息下来,总督府也发布了公告,但还是有不少荷兰人耐不住性子,在私下里明目张胆的威胁华人,别得意的太早了,别看现在不敢动你们,但只等远征军一到,你们的这些产业就都归我们了。

其实华人对远征军的悄息,多少也都知道一些,只不过大部份华人都摇这场战争与自己无比,你们打你们的,我做我的生意的想法。但现在荷兰方面己经过事情挑明了,华人才知道在这场战争中,自己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

于是不少华人也都慌了神,毕竟在东南华人的记忆中,排华事件都还有极深刻的恐惧印像,这并不是华东政府一次护侨行动能够消除的,甚致有少数人在私下里抱怨华东政府,不该去招惹英法两国,结果还连累了自己。

于是有不少华人都去拜访张秩君,希望他能出面与巴达维亚总督府进行协商,表示爪哇华人可以出让一部份利益,如退出殖民政府,取消华人工会,解散护卫队、安保队等,甚致是帮助荷兰驱逐华东政府都可以,只求总督府能放华人一马。

不过在这个时候,张振勋的家族非常坚定的站在华东政府这一边,张秩君努力的劝说来话的人,爪哇华人能有今天的地位,全是华东政府的努力,因此一定要相信华东政府,并坚决支持华东政府。而且华人的权益是好不容易才争取来,决不会轻易放弃。正好这时华东政府派出了撤侨舰队,张秩君也趁机大肆扬,当然现在他可还不敢说舰队是来撤侨的,只说华东政府已经派舰队到爪洼来了,并没说是干什么的。

不过这一来到是让不少华人安心下来,毕竟华东政府在三年前的那次护侨行动,确实是给许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何况张振勋的家族在东南亚也素有威望,因此爪哇的局势又恢复到微妙的平衡上。

第四五零章 辽阳之战(十二)第一八一章 护侨行动(三)第三八七章 新闻发布会(一)第六十一章 德国使团(一)第六七九章 大获全胜(十)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二十九章 市长上任(一)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三)第二九九章 革命者(四)第一六八章 回访日本(下)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一二六章 绿林大会(上)第三十五章 导弹战术(下)第四十四章 导弹与炮弹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乱(七)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会议(二)第二一一章 奇袭威海卫(五)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八十七章 战前准备(四)第一四八章 进攻杨村第五七二章 预备会议(七)第九十七章 巡视(二)第二一五章 青岛攻略(四)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动(五)第二九六章 胁迫(一)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一二四章 学校(三)第六六七章 台湾海峡之战(八)第一零三章 拦截(中)第二零九章 战争规则(四)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区(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抚(一)第四六零章 围歼日军(四)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一九二章 访问英法(三)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战(下)第二十七章 夜话(下)第五二九章 攻占哈尔滨(四)第四十章 叙旧(上)第五四零章 美国调停(下)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四一九章 辽河之战(五)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战(八)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二)第十一章 遭遇日舰第五九二章 济南众态(二)第一二九章 外调(三)第三三八章 李鸿章来访(十五)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二十四章 锦州告急(三)第三九六章 谈判(四)第九十八章 巡视(三)第四五一章 辽阳之战(十三)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岛(三)第二七四章 朝鲜半岛危机(上)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访问(五)第二百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六)第二九一章 情报机构(上)第四五一章 辽阳之战(十三)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三三三章 海归(四)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动(六)第四二六章 进攻北京(五)第二七一章 根据地(十三)第二九零章 渔人行动(二)第四七二章 山海关之战(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抚(一)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压第一九九 中标者第七十八章 陆军编制(二)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乱(七)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四九七章 袭取海参崴(六)第一六九章 备战计划第二十七章 锦州告急(六)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一六七章 新舰下水(三)第二三五章 作战计划(三)第一八三章 德国海军战略(一)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七二七章 决策(一)第七十二章 义和团第三七一章 德国的收获(上)第八章 接管济南(一)第六三八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一五四章 新农村建设(五)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五三七章 联合军演(二)第四十章 造舰计划(四)第五十一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