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三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五)

双方领头的军舰在这时都己经发现了对方,距离约为30公里。同时双方的舰队均己将速度提升到14节以上,最多半个小时,双方就将进入交战距离。

虽然岳阳舰的位置在整个舰中都比较靠后,但舰载雷达的对海扫描范围可以达到45-50公里,因此整个战场的情况仍然都尽在岳阳舰雷达的监控之下。而这时王海龙在岳阳舰上下令,道:“直升机升空。”

这次海战双方投入的军舰都在25艘以上,只靠舰载的无人机己经难以控制得住这样大的场面,必需要直升机升空对战局进行监控,再加上少量无人机辅助才行,毕竞岳阳舰携带的直20有较强的对海扫描雷达和机载计算机,并且有2名驾驶员,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增加1-2名机组成员,以便于在空中监控战斗,将战场的详细信息参数传给岳阳舰,由岳阳舰负责整个战斗的指挥工作,因为只有岳阳舰上的机算机才能处理这样复杂的战斗局面。

虽然现在华东政府的直升机燃油己所剩不多,不足穿越时的3成左右,但在这种时候是不能省的,这次岳阳舰携带了可以让直升机5次升空,并保证每次升空滞留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燃油量。不过王海龙还是坚持到战争发生之前的最后一刻才下领直升机升空,也是为了节约航空燃油。

接到了王海龙的命令之后,航空组组长张纪周立刻下令给正在岳阳舰的直升机机库里值班的驾驶员李岩刚、刘贺扬,还有一名空中指挥员喻文芬三人,立刻起飞,然后招呼舰载地勤人员,将直升机推出机库。

这时直升机当然己经准备就绪,燃油加满,不过由于直升机不用直接参战,因此没有挂载**和机载6管炮,仅仅只安装了一架侧门机枪,也可以减轻不少载重。

李岩刚、刘贺扬坐进驾驶室里,首先打开直升机的自检程序,一分钟后自检结束,李岩刚道:“直升机自检正常正常,沙鸥请求起飞。”

张纪周在舰载的指挥室里道:“同意起飞。”

李岩刚立刻启动发动机,直升机顶的螺旅桨迅速的旋转起来,然后缓缓的从岳阳舰尾的直升机停机坪升起。

刘贺扬一边开启直升机的各功能开关,一边道:“这一下子由全手动转换成了全自动,我还一下子真有些不习惯啊。”

李岩刚道:“别那么紧张,这次咱们的任务不重,只要监控好战场就行了,也不用参战,指挥战斗的事情也不归我们负责。”

刘贺扬打开直升机的雷达,道:“就是因为又不参战、又不指挥才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去开螺旅桨飞机,听说双座型的螺旅桨飞机己经服役了,可以挂载空中**,还配了机枪,可惜轮不到我们。”

原来李岩刚、刘贺扬现在都是航空小组的成员,担任固定翼飞机的飞行员,并且参加了东北战场的战斗,执行过驾机侦察的任务,但在远东战争重启之后,五艘现代军舰的直升机驾驶员全部归队,重新驾驶直升机参战。

这时喻文芬也调整好了自己的显示屏界面,道:“我说你们俩就别发劳搔了,东北战场的仗己经打完了,你们俩去了也没有用,好歹在这边还有几场战斗可以打,这就是一场,等英法远征军到了,还有大仗可打,你们啊,就知足了吧。看着点雷达,我要把信号传回去。”

时间不长,直升机上升到了3500米的高空,也改为平飞,向双方舰队的中间点飞去。

通过直升机传回来的这些信息,现在可以在显示屏上两支用图示代表的舰队,正在不断互相靠陇。这时两支舰队的首舰距离己拉近到了15千米以内,不过两支舰队形成的直线并非是完全平行,甚致是就排成了一条直线,而且形成了一个大夹角角度,大约有170度,而且横向之间大约有2500米左右的距离。但双方的舰队在互相靠近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调整着自行的航行路线。

王海龙忽然拿起话筒,道:“干将号注意,干将号注意,保持现在的航向,不要调整,保持现在的航向,不要进行调整。”

干将号的舰长夏锐辰道:“明白。”

王海龙点了点头,而陈小江有些不解道:“老王,你这是准备干什么?”

王海龙道:“马上就知道了。”

这时双方舰队的距离在不断的拉近,很快就进入到10千米以内,经过了调整之后,双方的舰队基本呈平行状态,但横向间的距离还有大约2000米。

王海龙的目光紧盯着显示双方距离的数字,就在这个数字减少进9000米的时候,王海龙再次拿起话筒,下令道:“干将号注意,干将号注意,右转90度,右转90度;填弹,准备射击,射程8千米。”

夏锐辰立刻道:“明白。”然后在干将号的指挥室下令:“右转90度,填弹,准备射击,射程8千米。”

干将号的机舵组马上转动舵盘,操纵军舰转向,而各炮塔、炮位上的士兵也都赶忙将炮弹从弹药库中提出,塞进炮膛,又按照射程,装好***,然后关好炮栓。

“人民军的海军现在就开始转向了,是不是早了一点,瞭望台,通报距离。” 欧文放下了望远镜,颇有些意外的样子。

时间不长,瞭望台报告:距离9200米。

欧文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在9000米的距离转向,抢占“t” 字横头,确实是太早了。在这个时代,军舰的交战距离在7000米以内,虽然英国海军在训练时,也练过8000米、9000米,甚致是10000米距离的射击,但在实战中还是执行7000米**击的原则。

这到不是火炮的性能不足,在这个时代200毫米以上的舰用主炮都可以确保1000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而战列舰主炮的有效射程,更是可以达到15000米,而限制军舰交战距离的主要原因,是观瞄设备,而这个时代的观瞄设备主要还是光学设备,说白了就是玻璃制品,误差很大,而且在军舰上只能靠平视观瞄,无法在高点观察炮弹的落点而修正射击参数,因此交战距离只能控制在7000米以内。而人民军的舰队在9000米的距离时就开始转向,抢占“t” 字横头,以这个时代的海战观点看,确实是操之过急了。

不过现在轮到远东舰队选择,虽然撤侨舰队转向过早,但毕竟是抢到了“t” 字横头,如果远东舰队还不转向,至少在表面上陷入全面挨打的局面,而且在这个距离内,只论火炮的射程也够了,尽管准头是没有保证的,但海战的精准度本来就不是很靠谱的,万一撤侨舰队的人品爆棚,蒙中几发呢?

如果远东舰队也跟着撤侨舰队一起转向,无疑就是被撤侨舰队拖着鼻子走,而且这样打起来,只能拼人品,英国海军训练水平高,舰员素质好的优势就不能得以发挥了。当然也不排除这就是撤侨舰队的战术,既然自身的实力不足,那么就不能按步就班的用常规打法,因此不如剑走遍锋,用一些非常规的战术,企图在乱中求胜。想到了这一点,欧文立刻决定,舰队的航速不变,仍然直线前进,决不能被对方拖着鼻子走。

而就在这时,在欧文的头脑中也迅速的计算着,现在要进入英国军舰的交战距离,大约还要向前行驶约2000米,而驶完这个距离大约需要4分的时间,但这段时间内己足够让人民军的2-3艘军舰转向,也就是说,在远东舰队开始转向时,将会面临对方2-3艘军舰的打击,而对方的前两艘战列舰是装备了8门主炮,因此实际是要面对4-5艘军舰的打击。

到了那个时候。远东舰队虽然不是面临着在对马海战的第一阶段,日俄交战时,日本联合舰队在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前进行“敌前大回转” 那样险恶的局面,但也相差得并不多。因为当时日本联合舰队里,也只有4艘战列舰,因此远东舰队也不一定要坚持必须进入7000米以内才转向的原则,而是根据战场情况而定,如果在此之前,撤侨舰队的炮击准度不高,则还是坚持进入7000米以内再转向,反之则提前转向,不过转向的时机,就要好好的把握。

于是欧文下令:“保持航速、航向不变。” 同时又下令旗舰老人星号的前主炮填弹,准备射击,一但撤侨舰队开火,立刻还击。不管打不打得准,至少不能只挨打不还手。

第八十章 水灾(五)第二零六章 正面进攻(四)第四十四章 导弹与炮弹第七三零章 决策(四)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战(一)第七十章 工作开展第二零二章 作战计划(下)第二九四章 渔人行动(六)第二零三章 正面进攻(上)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六十二章 德国使团(二)第二八四章 会谈(下第七二五章 台湾来客(上)第六一六章 皇帝与太后(下)第二十六章 接管济南(十九)第五十一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二)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三九四章 全面开战(三)第四九六章 发展大计(上)第三一五章 锦州(三)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四章 收关行动(四)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第一三三章 外调(七)第二九六章 胁迫(一)第五四八章 镇南浦登陆(八)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二十七章 夜话(下)第二三七章 访日舰队(八)第三九一章 新闻发布会(五)第四三零章 战争再启(一)第四一一章 旅顺攻略(八)第八十三章 八国联军的动向(下)第三二九章 最后的准备(一)第三十三章 市长上任(五)第九十四章 安置营(十)第二三七章 访日舰队(八)第三二六章 海参崴(九)第一五八章 天津见闻(三)第八十九章 天津战役(二)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战(七)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三九九章 谈判(七)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第三二二章 骑军(六)第三二九章 最后的准备(一)第一八七章 德国海军战略(五)第八十五章 安置营(上)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抚(九)第三十九章 造舰计划(三)第二六六章 根据地(八)第四十四章 锦州之战(二)第一一九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五)第三二四章 海参崴(七)第三六五章 媒体(三)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争(上)第一二八章 外调(二)第五三九章 美国调停(上)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二二一章 谈判(三)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赛(一)第一零三章 拦截(中)第三一九章 海参崴(二)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二十四章 接管济南(十七)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一)第二五零章 美国舰队来访(上)第二七二章 阴岛(三)第一六九章 备战计划第二十六章 夜话(上)第二三二章 访日舰队(三)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一九二章 登陆爪哇(四)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三八九章 对马海战(十五)第三一五章 锦州(三)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动(三)第二零五章 正面进攻(三)第四二八章 空中侦察第一三四章 外调(八)第一五六章 对日谈判(上)第二零四章 惩罚行动(上)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三)第一六九章 德国之行(一)第一四七章 徳国之行(四)第三九七章 谈判(五)第一五一章 徳国之行(八)第二一六章 爪哇之战(六)第五二五章 反围剿(五)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六七八章 大获全胜(九)第二八三章 会谈(上)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抚(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