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

赵平站在舰桥上,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拿着望远镜,举目远眺,看着军舰的四周均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水,与蓝天相映,广阔无边,涯际无限。

其实这时赵平己经当了4年多的海军士兵,早就已经看惯海上的景像,己由当初的新奇惊叹变得无波无澜,宠辱无惊,不过现在赵平的心态己与以前不同,现在他是河间号巡洋舰的舰长,因此胸中颇有些澎湃起伏之意,站在舰桥上,也有几分顾盼自雄之感。

由于赵平己在河间号上服役了九个月的时间,其中有六个月是以副舰长的身份,对军舰上的一切事务都十分熟悉,而且河间号毕竞只是一艘3500吨的中小型军舰,编制人员只有240人左右,尽管也补充了一部份舰员,但大部份还是和赵平熟识的,由其是关建位置上,基本都有老人管理。因此尽管赵平是刚当上舰长并没有进行全舰的磨合,但也能够出航执行任务。

当然,赵平是第一次以舰长的身份指挥军舰执行任务,也难免会有不周之处,而且新补充的舰员也缺乏经验,因此难以发挥全舰的战斗力,不过这次赵平的任务并不是作战,只是拦截所遇到的英法二国的商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借机磨合全舰,积累经验。

赵平负责执行拦截任务的海域在琉球群岛以南,帕劳岛以北,菲律宾以东,北马里亚纳群岛以西,纵横距离均为2000公里左右,这一带海域来往的商船主要是英法二国在东南亚、东亚殖民地与美洲大陆之间的贸易来往。随行的还有一艘莱阳号驱逐舰。

而就在赵平站在舰桥上感概万分的时候,忽然在瞭望台上传来瞭望员的呼喊声:“舰长,发现一艘英国商船,2点钟方向,距离大约28.6公里。”

赵平听了,赶忙将望远镜举在眼前,向瞭望台指示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一艘飘扬着米字旗的英国商船。于是赵平立刻下令:“右转60度,加速20节,前进。”

河间号立刻转向加速,向商船所在的方向行驶过去。大约20分钟之后,双方的距离己拉近到了15公里以内,赵平又下令向商船发出“减速,向我靠陇,停船” 的旗号。

而商船早己经也发现了河间号,不过河间号发出信号之后,商船并没有回复,而是立刻转向加速,企图逃离。河间号自然是不会让商船逃离,也立刻转向追赶。

商船的速度当然是不可能和军舰相比,尽管河间号在人民军列中,只是做为低配的巡洋舰,但航速也达到了22节,并能够稳定的以20节的航速行驶10小时以上,而商船的速度一般只有15-18节,因此根本没法相比。

经过了大约20分钟的追逐,双方的距离拉近到了10公里以内,而在此期间,河间号又连续两次向商船发出了“减速、停船” 的旗号,并且还加上了“否则我舰将开炮” 的旗号,但商船依旧是置若罔闻,仍然奋力但又是徒劳的逃离。

见商船还没有停船的意图,赵平决定不再和商船纠结下去,命令舰首的双联155毫米主炮开火,向商船进行警告性的射击。

“轰轰轰轰!”

在商船的左右,连续升起了5、6根水柱,当然每根水柱离商船都有300米以上的距离,这是由于没有现代军舰的指引,在这个距离上,根本无法做到精确射击。不过赵平下令开火的目地并不是要击沉这艘商船,而是对他们进行警告。

当然,既使河间号开火之后,既使商船仍不减速,河间号也不会轻易的击沉商船,这一点在出击之前是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商船不反击,就严禁军舰击沉商船,毕竟以军舰的速度,是肯定可以追上商船的,无非是时间的问题,而且既使是追不上商船也什么关系,大不了再去找下一艘商船,毕竟在这个时代,海上的商船有的是。

不过在河间号开火之后,那商船终于开始减速,因为商船并不知道河间号是真的没有打中,还是有意不击中的,万一河间号是真打呢?谁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何况就算是对手不是真打,但只凭速度,最多一个小时就可以追上自己,因此还不如减速停船,看对方打算做什么,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又是大约20分钟之后,河间号行驶到距离己经停止了行驶的商船大约300米的位置,航速下降到了8节,以并以商船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而且军舰上的10门50毫米速射炮都对准了商船。虽然50毫米口径的火炮不足以对商船造成致命的威胁,但可以形成足够的威摄力。

这艘商船的体形要比河间号要大得多,排水量估计在8000-10000吨之间,但在河间号面前,就像一头巨鲸面对一条虎鲨,尽管鲸鱼的体型要比虎鲨大得多,但在虎鲨面前却毫无抵抗之力。同时河间号向对方发出了“我方登舰,禁止抵抗” 的旗号。

随后河间号上放了了3艘小艇,每艘艇上装载着20名士兵,赵平也亲自登上第3艘小艇,准备亲自登上这艘商船。

小艇靠近商船之后,士兵抛出钩索,挂在船舷边,然后向船上攀爬。尽管这时在商船的甲板上已集中了近30名船员,至少有近半的人员手里拿着枪支,但在河间号的炮口威胁下却没有人敢轻举妄动,任何人民军的士兵轻易的登上了商船,并放下绳梯,让面的同伴能更轻易的爬上商船。

等到赵平登上商船的时候,人民军战士己经占领了商船甲板上的各个要点,船员们被迫集中在架驶室前,虽然还有不少人手里拿着枪,但枪口都己经下垂,其实原本还有几名船员还试图举枪和人民军对持。但被一名身穿白色制服,年龄约50岁左右的人伸手按了下去,看来此人就应该是这艘商船的船长。

见赵平的制服不同于其他士兵,那名穿白色制服的男子上前几步,道:“我是这艘的船长,乔治*杰克逊,你们的长官是谁,我希望能和他说话。”

船长说的是英语,而在人民军海军里,英语是士兵,由其是军官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一来海军是高技术、国际化的军种,而英语这时基本就已是国际通用语言;二来英国海军经验、技术、理念都是世界领先的,是其他国家学习的对像,因此各国海军都必须学习英语。

赵平在从军之前,就己经能够识文认字,有一定的古文能力,因此他加入海军之后,就立刻开始学习英语,省去了字习识字的步骤,而4年的学习时间,再加上赵平自己的努力,现在也算是有所成就,一般性的交流、阅读基本是没有问题,而整个河间号上,英语水平能和赵平相比的没有几个人,这也是赵平要跟着士兵登舰的原因之一,总要有个能和对方进行语言交流的人。

见对方的船长首先发问,赵平也上前两步,道:“我是华东政府人民军海军河间号巡洋舰的舰长赵平,现在城宣布,你的船己经被我军俘虏,希望你们服从我们的命令,不要做无谓的反抗,我可以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否则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杰克逊船长沉声道:“华东政府?啊,我听说过,是从清国分裂出来的一个政府。我不管你们是什厶政府,但我们是大英帝国的商船,如果你们劫持这艘商船,就是与大英帝国为敌,等着大英帝国的报复吧!既使是你们的政府……哦,我想起来了,我们之间似乎正在发生战争?好像英国己经派亚洲地区派出了舰队……”

赵平点了点头,看来这个船长的消息太落后了,道:“你说的没有错,现在我们华东政府和英国确实是敌对国家,而且英国和法国也组成了联合舰队,和我们作战,不过己经被我们击败了。”

“什么?这不可能。” 杰克逊船长道:“大英帝国的海军不可能被击败。”

赵平也懒得和他在这个问题上纠结,道:“船长先生,你还是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吧,英国的报复,既使是有也是以后的事情,但现在这艘船己经是我们的俘虏,因此希望你们能够有个俘虏的样子,到现在我们仍然保持着克制,也并不希望发生流血,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也决不会迟疑的。”

杰克逊船长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我明白了,请您放心吧,我们会服从你们的命令。”然后转头对船员们道:“放下武器,不许抵抗。”

其实在海上混生活的人都知道,在海上遇到拦截,由其是正规国家军队的拦截,如果逃脱不了,最好是不要反抗,束手就擒,等着国家从外交层面上解决,由其是这时杰克逊船长仍然坚信英国海军是不会被华东政府击败,相反会以全面的优势全面辗压华东政府的海军,而等英国海军获胜之后,英国政府自然会为自己这艘商船讨回公道所有的损失都会由华东政府赔偿。因此在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和对方对着干,暂时忍耐一定时间就够了。

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乱(十)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一四五章 徳国之行(二)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三五九章 徳国特使(七)第一五五章 访徳使团(中)第三二三章 海参崴(六)第五百章 舆论再变(三)第三一四章 军队扩编计划(二)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四十四章 导弹与炮弹第四六二章 围歼日军(六)第五七六章 情报分柝第一一九章 农村调查(五)第二二四章 舞会(上)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一三六章 外调(十)第三八四章 对马海战(十)第五二一章 反围剿(一)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五五八章 地主联盟(二)第二六二章 反扑(二)第五九九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上)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二一四章 奇袭库伦(八)第一四零章 震动第一六六章 新舰下水(二)第二三三章 访日舰队(四)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二零一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七)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一九六章 巴达维亚(四)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战(六)第五六四章 美国(七)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五九六章 济南众态(五)第三八一章 对马海战(七)第二六九章 根据地(十一)第一二六章 反击(下)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赛(六)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三五五章 大战之前(二)第五三零章 调查报告(上)第四零七章 旅顺攻略(四)第四九九章 舆论再变(二)第四八三章 登陆作战(五)第四九八章 各方态度(一)第一七四章 南洋巨富(上)第五二七章 谈判(五)第四六四章 迎击俄军(一)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击(四)第二九四章 渔人行动(六)第三十四章 换装(上)第五二九章 攻占哈尔滨(四)第三二九章 最后的准备(一)第一四五章 徳国之行(二)第四七八章 山海关之战(七)第一三一章 外调(五)第一六六章 农业技术第一零七章 造舰(二)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战(一)第四二二章 停战期(三)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乱(四)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四二九章 进攻北京(八)第二十三章 锦州告急(二)第四七二章 战前(四)第七十六章 来访者(四)第六七九章 大获全胜(十)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区(七)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四)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区(四)第三十四章 导弹战术(上)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五四一章 镇南浦登陆(一)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四)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十章 备用计划第七十三章 义和团(下)第四二六章 进攻北京(五)第五十九章 歼灭(四)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区(一)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五八零章 进攻沈阳(四)第八十二章 八国联军的动向(上)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开(三)第二六四章 反扑(四)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战(四)第十章 接管济南(三)第六七八章 大获全胜(九)第六二六章 登陆日本(八)第七二七章 决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