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电报

不过转过头之后,船就是逆水航行,因此尽管动力加大到全功率,但船速仍然上不去。

这艘船的设计航速是15节,但由于船龄太长,己超过15年,再加上维持不善,现在只能免强达到12节,在顺水航行时,可以超过13节,但在逆水时,只能达到10节多一点。因此尽管黄进功急得只跺脚,但船速只有这么多,急也没有用。

而黄进功的着急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座船的后方,人民军护航舰队的柘城号、虞城号两艘驱逐舰已经追上来了。

原来安庆水师的1艘木质蒸汽船,2艘木帆船投降之后,只剩下黄进功的座船逃走,罗岳的目标是全歼敌军,以警示长江沿岸的各省大员,而且这艘船上挂着主将的旗号,明显就是安庆水师的旗舰,因此自然更是不会放黄进功的座船逃走,于是下令4艘巡逻艇去接收安庆水师的投降战船,又命柘城号、虞城号去追赶黄进功的座船,并且要求尽力迫降这艘战船,毕竞能够迫降敌方的旗舰,意义重大。

柘城号、虞城号的设计速度都是22节,即使是逆水航行,也能超过20节,因此速度远比黄进功的座船快,而且黄进功的座船领先的距离也不多,还不到1000米,这个距离在舰船行驶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柘城号、虞城号就己经赶了上来,和黄进功的座船齐头并进

虽然柘城号、虞城号都只能算是小型军舰,但和黄进功的座船相比,却可以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两艘军舰一左一右,将黄进功的座船夹在中间,距离只有100多米。其实如果是可以将黄进功的座船击沉,那么己经足够击沉4、5次也够了。不过虽然不能用炮轰,但两艘军舰侧舷的三门马克沁机枪这时也全都一起开火,向黄进功的座船猛烈射击,一直间打得黄进功的座船甲板上一阵“乒乓”乱响,木屑、玻璃四射飞溅,而在甲板上的士兵自然也是被打得死伤一遍,横七竖八的躺满了整个船甲板。只有少数头灵活,反应机敏的士兵极时的躲进舱室内,才侥幸逃得一条性命。

机枪的射击足足持序了1分多钟才停了下耒,黄进功的座船甲板上己是一片狼藉,空无活人,这时柘城号、虞城号才向它喊话,要求清军投降。

这时黄进功和恩庆都抱着头,蹬在驾驶室的地上,刚才那一轮射击,将驾驶室的窗户玻璃全部打碎,幸好是两人当时反应机敏,极时的蹬下,才在人民军的这一轮射击中幸存下来,仅仅只是被飞溅的玻璃划破几道伤口,但驾驶室里共计有10余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他们两人的反应速度,中弹身亡、受伤的有6、7人,有2个人甚致是被直接爆头。而驾驶室里一共才多大地方,因此两人的身上、脸上都被溅上了不少鲜血、甚致还有**。不过两人却是躲在地上,一动不动。

而听到柘城号、虞城号的喊话之后,另一个幸存的军官颤声道:“黄提督,咱们还是投降吧,不然可就是死定了。”

黄进功迟疑了一下,看了恩庆一眼,道:“恩大人,你看吲?”

这时恩庆早己被吓破了胆,也赶忙道:“对,对,趁早投降了,否则就迟了。”

见恩庆也主张投降,黄进功也就不再犹豫,赶忙扯下白色的门帘,充当白旗,从破碎的窗口挂了出去。并且大叫道:“投降、投降,我们投降。”

在柘城号上,有眼尖的人己看到驾驶室的窗口中挂出的白布,立刻道:“他们打出白旗了,他们投降了。”

于是虞城号暂时保持和黄进功的座舰距离不变,而柘城号则靠陇过去,两船靠舷之后,从柘城号上下去20余名士兵,登上黄进功的座舰,大声招呼船上的清兵都甲板上来受降。

黄得功等人见了,这才从驾驶室里钻出来,向人民军投降。而人民军士兵将大倍份投降的清兵都押到柘城号上,只留下少量能够确保战船能够开动的操作人员,然后押着战船返回。

等柘城号、虞城号押着黄进功的座舰和本队汇合之后,运输船也都己经重新启航赶来,在一艘运输船上,这次随船队出行的记者们纷纷在甲板上架着相机拍照,另外投降的三艘船也都在舰队傍边下锚停泊,同时几艘军舰也放下小船,去救援在江水中挣扎的清兵。

柘城号将黄得功和恩庆押到永城号上,由罗岳对两人进行审问。而到了这个时候,两人也不敢强硬,老老实实的招供自己是奉了安徽巡抚恩铭的命令,来拦截运输船队。其实这也是在罗岳的预料之中,如果不是恩铭这样的地方大员下令,借几个胆子给这两个人也不敢来拦截华东**的运输船队。

这时战果统计也出来了,共计俘虏了334名清兵,4艘战船,人民军无一伤亡,仅仅只有15人受伤。不过罗岳这时也有些头疼起来,不知怎样处置这些俘虏,因为这次罗岳要视查所有的灾民安置营,至少要1个月的时间,总不能带着这些俘虏去视查吧,而且三艘驱逐舰的配置人员也只有100-110人,加上安排部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都己是满员状态,每艘军舰最多也就只能再容纳10多个人,而4艘巡逻艇就更不用说,每艘艇上只有65-70名艇员,四艘艇的全部舰员加起来也没有俘虏多。当然如果将俘虏分散到各艘运输船上,到也不是不行,但这些运输船最终是要分散到各个灾民安置营去,总不能把这些俘虏也都带到各个灾民安置营去吧。

经过罗岳的再三考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些俘虏包括俘虏的战船都送到上海去监押,毕竞带来不可能,又不能都杀了,放了更是不甘心,只能都送到上海去。另外这批俘虏、包括战船都送到上海之后,李松晨肯定是可以借机大作文章。

当然首先要向上海方面发一份电报说明情况,这时华东**的无线电报技术己有了重大的进步,电报传送距离可以达到1000公里,当然无线电报机的体积仍然十分巨大,永城号这样的小军舰是安装不了的,这次出航,在两艘运兵船上各安装了一部。

而就这时,一艘运兵船上给罗岳送来一份上海发来的长文电报,罗岳看完之后,也不由得有些变色,原来电报紧急通知罗岳,在安徽省西北部的颖州府出现了一个名叫红莲教的宗教组织,借水灾之机,在灾民中大力的招收教徒,聚众起义,据说现在收集的教众人数己超过10万人,并占据了颖州府的首府阜阳、太和、颖上、蒙城等地,并且还曾经一度到华东**管辖的河南东南部陈州、归,现在似乎有南下进入庐州府的迹像,因此让罗岳到达庐州府的灾民安置营之后,注意红莲教的动向,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庐州府多停留一段时间,等红莲教的事态平息之后,再继续视查的行程。

同时,电报中还简单介绍了一些红莲教的情况。红莲教又称红白莲教,其实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而大部份的农民起义都会依托某个宗教,因为只有借助宗教的名议,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信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掩人耳目,躲避官府的追查,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依托太平道;东晋年间的孙恩卢循起义,依托的是五斗米教;近代以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则是依托拜上帝会。而从元代开始,白莲教就成大部份农民起义所依的宗教组织,因此甚称是农民起义的专用宗教。

白莲教原本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并在南宋初期形成的一个固定宗教,后来又吸收部份道教,民间信仰的成份,并在元未时和波斯传入中国的摩尼教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大杂烩一般的宗教组织。

而正是由于白莲教是融合了各种宗教成份,也就决定了其组织结构松散,但教义经卷也比较通俗易懂,另外宗教规则也遍世俗化,比较能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因此常被利用做组织农民起义的宗教工具。并且白莲教还衍生出大量的分支、旁支教派,居统计白莲教的分支、旁支教派不下百个,而且这些分支、旁支教派各不相属,教义颇多歧异,组织、仪轨和活动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且也良莠不齐,但总体来说,教众主要来自下层社会,并或多或少地带有白莲教的印记,在民间也一般笼统地称为白莲教。广义一点算的话,在历史中比较著名的教会,义和团、红枪会、小刀会等,都可以算是白莲教的分支。

在庚子年间,有大量白莲教的分支、旁支教派都参加了义和团运动,而在义和团失败之后,大部份的分支、旁支首脑们都躲到民间潜伏起来。而这次长江大水,六省均受灾,受灾地域广泛,灾民超过千万人,因此潜伏在民间的白莲教的分支、旁支教派首脑们又看到了机会,于是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最终决定在长江沿省分头起事。而选择在安徽省颖州府起事的,就是红莲教。

第四十三章 导弹命中第五六五章 美国(八)第六七七章 大获全胜(八)第六十七章 德国使团(七)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五九六章 济南众态(五)第四九六章 发展大计(上)第二二四章 舞会(上)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议(上)第三九二章 新闻发布会(六)第十章 五年规划(一)第六七三章 大获全胜(四)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一六一章 对日谈判(六)第一七九章 军事交流(一)第四零四章 旅顺攻略(一)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乱(七)第三二八章 奉天会战(下)第七一五章 上海谈判(二)第一七五章 南洋巨富(下)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十章 接管济南(十三)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三三九章 李鸿章来访(十六)第五八八章 农场巡视(三)第二九三章 开荒(一)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一三三章 外调(七)第二五五章 工作组(三)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战(七)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六一零章 朝见风波(二)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三一九章 骑军(三)第二十二章 锦州告急(一)第四二九章 撤军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一四五章 徳国之行(二)第三五六章 徳国特使(四)第五六九章 预备会议(四)第一五四章 新农村建设(五)第一五九章 对日谈判(四)第八十二章 灾民(二)第二一七章 青岛战役(二)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动(五)第三七一章 德国的收获(上)第一六一章 农业部的运作(二)第一三五章 海军假期(六)第二九二章 情报机构(下)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盘第三三八章 工业成就(四)第三十八章 联军进攻第五二七章 攻占哈尔滨(二)第四二七章 停战期(八)第五零三章 调查(下)第四十章 叙旧(上)第四一五章 辽河之战(一)第六零七章 东北战事再起(五)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三一四章 锦州(二)第二五二章 创业(五)第二十四章 挟持人质第八十章 战前(上)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三六一章 徳国特使(九)第六十九章 工业(六)第二三五章 进驻胶州湾第四七九章 统一商界(一)第七章 诱敌战术第二零七章 奇袭威海卫第九十八章 新根据地(一)第三五三章 徳国特使(一)第四四二章 进京(九)第六八三章 结束战争(四)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三二一章 骑军(五)第六五二章 撤侨(四)第五一九章 突击行动(下)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四一九章 辽河之战(五)第七十一章 工作开展(下)第七一五章 上海谈判(二)第三六七章 余波未平(四)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三九一章 对马海战(十七)第二四五章 天诛(二)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三九五章 全面开战(四)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十九章 接管济南(十二)第一三三章 外调(七)第五十七章 歼灭(二)第四七三章 山海关之战(二)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