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外调(七)

袁世凯苦笑了一声,道:“刘主任,你要的交待我可给不了,现在我是两江总督,管的只是两江三省的事情,朝廷能够给你们什么交待,不是我份内的事情,不达据我所知,朝廷己有意和你们谈判讲和,负责之人是张香涛,因此到时候你们只管去找张香涛要交待便是了。”

刘瑞杰道:“既然是如此,那么袁大人这次来希望我们顾全大局,又能够给我们什么保证呢?如果清廷再给我们使个什么绊子,我们又找谁去”

袁世凯道:“我能够给华东**的保证是,在两江之地,只要是我在位一天,就绝不会再出现拦截你们的运需船队的事情,对你们的救灾行动,也不会干涉,并且尽力支持。不过像宗室权贵勾结日本的事情,我是无力阻止,但如有消息,必会通造给你们,好让你们有所准备。”

刘瑞杰道:“袁大人的这些保证,要我们顾全大局,只怕是还不够吧。”

袁世凯道:“袁某也知道是不够,但袁某职权所限,也只能有这些保证,再有多了,袁某自问力不能己,纵然答应下来,又能如何。何况袁某的这些保证虽然不多,但可以使华东**以后不必再为南方之事分心,这也算是有所收获吧。”

刘瑞杰心里一动,也有些明白袁世凯的言外之意,因此也点了点头,道:“好吧,袁大人的提议,我会如实的转告回去,由青岛那边决定。”

袁世凯也点了点头,道:“好,袁某就静候佳音。不过袁某还有两个提议,也请刘主任一并转告青岛方面。”

刘瑞杰道:“还有什么提议?”

袁世凯道:“我这次去南方上任,需要穿过河南之地,还希望华东**能够行个方便,让道放行,沿途所需费需用之特,袁某必当如数支付。”

刘瑞杰道:“好,不过不知袁大人这次去南方上任,随行会带多少人马呢?”

袁世凯沉思了半响,才道:“总计2、3000人吧。”

刘瑞杰道:“那么还有一个提议是什么?袁大人就一并提出来吧。”

袁世凯道:“好。袁某这次南下出任两江总督,管辖之地为江西、安徽、江苏三省,但现在安徽全境己被华东**所占据,当然是不会交还出来,袁某也不敢厚着脸皮求华东**让出,但安徽位于江西、江苏之间,将两省隔断,袁某上任之后,行政管治也多有不便之处,因此袁某有个想法,希望以长江为界,用江苏省的徐州府、海州、扬州府、淮安府、通州、太仓州、松江府之地,交换安徽省的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太平府之地,不知华东**意下如何。”

说着,袁世凯从怀中取出地图,铺在桌面上,将交换之地,一一指给刘瑞杰看。原来安徽、江苏两省都是跨越长江两岸的省份,袁世凯的这个计划其实就是用江苏省的江北之地,交换安徽省的江南之地。因为正如袁世凯所说,安徽省正好是位于江西和江苏之间,现在华东**占据了安徽省,确实是让袁世凯到任之后非常难做,管理、施政相当不便,但袁世凯也知道,想要华东**将安徽省吐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自己掌握的武力要比华东**更为强大,因此袁世凯思来想去,终于想出来这个以地易地的计划。

由于安徽省己被华东**占据,再加上现在上海也被华东**占据,因此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地方实际己陷入华东**的三面包围之内,以华东**的渗透能力,估计早晚都会让华东**慢慢的掏空了,那还不如趁着现在还在清廷的控制之中,价值尚在,用来和华东**交换安徽省的江南之地。

总体来看,这两块交换的地区面积、人口、位置重要性都大体相当,而且一但交换成功了,其实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袁世凯得到安徽省的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太平府之地后,就可以和江苏省的江南之地相连,将自己的辖区连成一片,这样管治、施政就要方便得多了,由其是袁世凯己经打算在江南再开创一片新的基业。

而华东**得到江苏省的徐州府、海州、扬州府、淮安府、通州、太仓州、松江府等地之后,可以将领地直接连通到上海,太仓州、松江府原本是江南之地,但上海位于松江府内,太仓州则位于上海以北,并包括崇明岛,袁世凯将这两地列入这次交易的范围,也是增加自己的筹码,让华东**接受这个交易的机率更大一些。

这个土地的交易如能完成,双方在长江下游实际就是以长江为界,华东**控制江北,清廷退据江南,这样径渭分明,各居疆界。当然这个交易是不能让清廷知道,而是袁世凯和华东**的私下交易,不过这次袁世凯去南方,本来就是奔着割据一方的目地去的,而且清廷也就是1、2年的寿命了,因此袁世凯也根本不怕被清廷知道。

当然,这个交易也是袁世凯和朱尔典两人协商之后的结果,因为现在英法等国在中国的主要势力范围都在江南地区,因此江北之地也可以完全放弃掉,在华东**灭掉清廷之后,就以长江为界,让华东**控制江北,而在江南扶植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和华东**相抗衡。

看完地图之后,刘瑞杰也大体明白袁世凯的用意,在他看来这个建议确实不错,华东**并没吃亏,而且将江北之地,连同上海都全部连成一片,虽然将江南之地都让给了清廷,但华东**控制了长江水道,另外还有上海地区,因此将来真的发动进攻江南的战斗,跨越长江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让袁世凯借道河南通行,就更不是事了,不过就是2、3000人,还怕袁世凯在河南省内闹事不成。

不过这只是刘瑞杰的个人想法,他当然没有板决断的权力,于是点了点头,道:“好,袁大人的用意,我都明白了,我会尽快报告给青岛行政院,让行政院决定。”

袁世凯也点了点头,又道:“不过袁某的任命己下,恐怕在北京停留的时日不多,因此还请刘主任多多进言,让青岛那边尽快的做出决议。袁某也好安心啊。”

刘瑞杰道:“我明白,会把这些情况都写在报告里,袁大人请尽管放心吧。”

见要说的事情都巳经说完了,袁世凯也知道要刘瑞杰现在拍板决定不现实,只能等着青岛那边的决议,因此也起身告辞。

三天之后,袁世凯收到了华东**的回复,同意袁世凯提出的借道河南南下,并交换土地的方案。

其实各国准备扶植袁世凯在南方割据的计划,早己被华东**查觉,因为法国驻汉口领事弗南招集各国商人筹积资金,准备在南方扶植一位强有力的清廷官员,在北方大乱时,保证南方的秩序,以及在北京英国公使朱尔典频频与袁世凯见面协商的事情,都并不是什么隐密的事情,收集到这些信息之后,再加以分柝,也就不难得出各国这是打算扶植袁世凯在南方做自己的代理人。

不过华东**经过讨论之后,认为这个计划其实是对华东**有利的,首先袁世凯去了南方,肯定会带他的北洋新军南下,而北洋新军是目前清廷唯一一支有一定战斗力,并成建制的军队,因此这支军队随袁世凯一起南下,可以大大削弱清廷在北方的实力。而且稳住了袁世凯,华东**就可以全心全力的在北方作战,消灭清廷、统一北方,不用担心南方会牵扯自己的精力。

这当然不是说华东**就怕了北洋新军,只是将束发动灭清的战争,统一北方之地的战斗是越简单、越轻松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华东**的消耗,将省下来的资源都投入到战争结束之后的地方管理、建设、治理上。毕竟灭亡清廷并不难,难的是在灭掉清廷之后的国家治理,不仅需要大量的治理人材,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物,因此当然要尽力减少在战争中的消耗。

致于让袁世凯去了南方也并不足为虑,虽然袁世凯确实是目前清廷能力最强的大臣,无论是施政还是治军都有一套,但现在袁世凯仅仅只是两江总督,而在长江以南还有两湖总督、浙福总督、两广总督、云南总督、川陕总督等,因此一但清廷灭亡,南方地区必然是陷入军阀割据,各占一方,互不相让的局面,而袁世凯即使是有各国的扶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整合南方的全部势力,当然华东**不会留给袁世凯太多的时间;二来华东**拥有绝对的制海权,一但发动对南方的战争,可以从海上发动进攻,令南方顾此失彼,进退失据,从而占据主动。

而交换土地当然也是对华东**有利,毕竞统治的地区连成一片,当然要比分散开好管理,至于让道给袁世凯通行,当然就更不成问题了,因此行政院最后做出决定,可以答应袁世凯的要求。

第一八三 商务招标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三九二章 全面开战(一)第一四二章 北仓之战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乱(四)第四三五章 进京(二)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第四三九章 辽阳之战(一)第六一零章 满洲里战役(三)第一三二章 外调(六)第八十四章 造舰竞标(一)第六七二章 大获全胜(三)第二零二章 英国干涉(四)第六十五章 德国使团(五)第十四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一)第六五零章 撤侨(二)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开(一)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二十五章 责任问题第六十章 大沽口会议第六五一章 撤侨(三)第一九三章 巴达维亚(一)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纲(下)第一八三章 德国海军战略(一)第五零三章 调查(下)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岛(一)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战(九)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动(十一)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二零八章 奇袭库伦(二)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一三零章 海军假期(一)第五四一章 俄国服软第五九九章 济南众态(八)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第三六一章 徳国特使(九)第六六三章 台湾海峡之战(四)第四三一章 进攻北京(十)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七十章 海军顾问(上)第四七六章 山海关之战(五)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六五零章 撤侨(二)第二六二章 根据地(四)第一八零章 军事交流(二)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一)第四十五章 导弹与炮弹(下)第一七零章 投资考察(一)第八十三章 成师第一七一章 投资考察(二)第三一零章 备战(四)第八十二章 八国联军的动向(上)第四十章 叙旧(上)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九)第二十一章 海军编制(五)第十章 接管济南(三)第六六一章 台湾海峡之战(二)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争(下)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三十四章 换装(上)第二零三章 从军第一一三章 失踪(上)穿越舰队简介一054A型护卫舰第二三五章 访日舰队(六)第二八一章 五人会议(五)第一五五章 回师(下)第四三五章 进京(二)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四八三章 登陆作战(五)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第一四六章 北仓之战(五)第五六一章 美国(四)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动(六)第二十七章 锦州告急(六)第五七七章 袁世凯来访(一)第四一八章 辽河之战(四)第二四六章 第一家族(五)第二五三章 工作组第七章 德国策划结盟第三八一章 对马海战(七)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一九九 中标者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战(四)第四三四章 战争再启(五)第二十六章 接管济南(十九)第二十八章 锦州告急(七)第一九四 访问天津(六)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一四八章 徳国之行(五)第八十八章 天津战役(一)第五二二章 反围剿(二)第七十八章 陆军编制(二)第四六七章 迎击俄军(四)第四九一章 激烈博弈(五)第八十五章 安置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