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德国之行(七)

除了贸易谈判、土地置换和留学生问题之外,华东**和德国的文化交流也在如期进行。而且辜鸿铭很快就将这次文化交流变成了他个人的独角戏,而让访问团中其他参加文化交流的学者都成了他的陪衬。

在12月26日,在华东**访问团的文化小组在柏林大学和德国学者进行交流的时候,辜鸿铭作了题为【东西方文明的异同】的演讲,并且还是以全德语进行演讲,在演讲中,辜鸿铭一方面历数了东西方文化、文明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又着重指出了西方文化、文明中的缺陷,而如何才能弥补这些缺陷,辜鸿铭给出的答案是东方的儒家思想。这个演讲的内容也引起了德国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而且尽管这时柏林大学己经放了假,但由于这是中国和欧洲进行的第一次文化交流活动,加上这几年德国对华东**的舆论报导也比较正面,另外远东战争的胜利也给这次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了不少份量,德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国民大多也都崇尚武力,尊重强者,因此最终还是吸引了500余名学生来听辜鸿铭的演讲。

其实东西方文化、文明各有所长,都有精华和糟迫,只是现在西方的科技、社会发展水平均要高于东方,因此在文化、文明方向,西方的话语权也要大于东方,但这并不等于西方文化、文明中的缺限就消失了。

政治家当然喜欢将本民族的文化、文明标榜成最完美、毫无缺陷的,以此来增加国家的凝聚力,提振国民的士气与信心,但作为学者,却在西方的盛世中看到了危机,毕竞西方文化、文明的缺限、危机不仅存在,而且还是十分严重的,因此许多西方学者都在试图寻找解决西方社会的缺限、危机的办法,有的从制度着手,有的则在宗教中去寻找,有的则希望通过教育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还有的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强有力的****的身上。

而辜鸿铭给出的答案,德国的学者们未必都认同,但确实是给这些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至少可以做为一个参考。当然也有些听演讲的学者、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情绪较重,不仅不能认同辜鸿铭给出的答案,同时还认为辜鸿铭的这个答案毫无意义,一个劣等民族的思想,怎么可能解决西方文化、文明中的缺限和危机呢!因此在辜鸿铭演讲结束之后的提问环节,纷纷发言质问,有些人的发言甚致还相当激烈。

不过辜鸿铭对此也早有准备,将这些人的质问一一的反驳,而且说得有理有俱有节,不卑不亢,毕竟学术交流可不是骂大街,讲究要说道理、摆事实,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因此辜鸿铭的反驳不仅将质问的人说得哑口无言,并且还借反驳之机,进一步证明了他的答案是正确的,至少是有一定的正确性。而还有一些比较持客观态度的学者、学生们,则对辜鸿铭的学识、机智、渊博十分佩服。

其实东方文化也好,儒家文明也好,都有自身的缺限和不足之处,但在座的德国学者基本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都所知不多,虽然有些人也研究过东方文化,儒家文明,但不过是支鳞半爪,缺乏系统的认知,学生就更是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基本一无所知。其实在这个时代,整个西方社会基本都没有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学者,在旧时空里,实际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社会、学术届才有人系统的去研究东方文化,并涌现出一批比较知名的汉学家,费正清(英文名约翰金费尔班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但东方文化实在太过博大而复杂,要远超过西方文化,许多人穷尽毕身也未必能够窥见全面,而西方学者往往又受到西方文明的先入为主之见,因此在研究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既使是像费正清这样的学者,在其著作中也会出现不少错误观点。

而辜鸿铭曾在欧洲留学达14年之久,是这个时代极少有的学贯东西的学者,这也让辜鸿铭在与德国学者的辩论中占尽了便宜,因为德国学者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知之甚少,根本不知道东方文化,儒家文明的缺限所在,有时还会引用一些错误观点;而辜鸿铭对东西方文化、文明的优劣都是洞若观火,在辩论中自然也就能避实就虚,而对一些东方文化、文明的错误观点也一一进行了解释和澄清,这也让在场大多数学者、学生都觉得只是了解了这么多东方文化、文明的情况,这次听演讲就是不虚此行了。

第二天,德国的各大报纸几乎都全文刊登了辜鸿铭的演讲内容,由于辜鸿铭就是用的德语演讲,因此内容也基本没有偏差,将辜鸿铭想要表达的意思全部都表达清楚了,没有出现翻译的偏差。而辜鸿铭也顿时名声大造,这时又有报纸将辜鸿铭毕业于德国知名学府莱比锡大学,并在这里获得了文学、哲学两个博士的经历给报导出来,这下更是引发德国学术界、教育界的热情,这样一位学贯东西、知识渊博、反应机智的东方学者,原来曾在德国的大学中就读,并获了博士学位,自然是让德国学术界、教育界觉得脸上有光,而此之前,辜鸿铭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就读的经历,则被德国媒体给忽视掉了。

随后在29日、31日,辜鸿铭又在柏林大学以【中国人的气质】、【中国是文明型国家】为题,进行了2场演讲,而到场来听辜鸿铭演讲的学者、学生、社会名流极多,几乎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第三场演讲,有近一半的人是站着听完了。

同时德国其他各地的知名大学也都纷纷给德国外交部发电,邀请华东**使团的文化小组去进行学术交流,当然也都点名要求辜鸿铭亲自到场,因此一时之间,辜鸿铭到成了访问团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光芒完全盖过了其他人。

不过随着元旦来临,德国全国要休息三天,因此访问团也暂时停止了活动,留在公寓里庆贺在异国他乡度过的新年,华东**是采用以公历为主,兼顾农历的历法,按照旧时空的规则,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开始,称为元旦,农历新年称为春节,农历元月15定为元宵节。这套历法规则,从华东**成立之初时就开始实施了,访问团的工作人员、学生也都己习惯将公历1月1日视为新年开始,而在国内时辜鸿铭曾对这套历法制度进行过吐槽,认为以西方历法为主,这是本末倒置,但这时却没有半点不满之意,欣欣然和众人一起欢庆新年到来。

当然在元旦假期中,访问团也没有全部放松,而且将前一阶段访问的成果发电向国内报告,同时又制定安排了假期结束之后的访问行程计划,其实不仅仅是文化小组受到了大量的邀请,访问团也接到了奥匈帝国、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邀请,希望访问团能在结束德国的访问之后,再去他们的国家进行访问。

虽然这个时代的交通和以前相比,己有了大幅提高,但从中国来欧洲一趟也并不容易,而且从中国来个访问团也是十分难得,在10年前李鸿章访问欧洲时,共计出访了德国、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五个国家,现在华东**刚刚取得远东战争的胜利,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远胜过当年的李鸿章,因此欧洲各国才都纷纷邀请华东**的访问团来本国访问,也算是一件盛事。

但英法二国并没有向华东**的访问团发出邀请,毕竟两国刚刚和华东**打完仗,而且还是惨败,一时都拉不下脸来,另外二国指责日本和华东**改善关系,并以此为由制裁日本,现在如果邀请华东**访问团来本国访问,那又算什么事呢!但英法二国都不想直接和华东**对抗,而是采用扶植代理人牵制华东**的策略。毕竟距离太远,鞭长莫及,而华东**的实力,也不是轻易能够击败的,何况现在二国在东南亚地区都有大量的殖民地,万一真把华东**给惹急了,这些殖民地都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因此适当改善和华东**的关系,其实对二国也是有利的。现在英法二国的**都在评估邀请华东**访问团的利弊得失。

而远东战争的另一个参与方荷兰,已向华东**访问团发出邀请,毕竟荷兰的实力太弱小,无力和华东**相抗衡,因此还是尽快改善和华东**关系为好,反正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今天打仗,明天讲和是常态了。

现在的这个情况到是访问团没有想到的,不过这不是访问团能够决定的情况,因此只能发电回青岛请示,反到是文化小组己经搞定了第一批访问大学的名单,辜鸿铭在德国留学5年,当然那些大学是真正的名牌,那些是野鸡大学,首批访问时共计6所大学,分别是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图宾根大学,而首站当然就是辜鸿铭的母校莱比锡大学。

第一零六章 电报(下)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五九六章 济南众态(五)第三九五章 全面开战(四)第五十七章 歼灭(二)第五七七章 进攻沈阳(一)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抚(五)第六十六章 德国使团(六)第三七零章 谈判团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四三四章 进京(一)第三二一章 骑军(五)第三一零章 备战(四)第四五三章 新闻发布(二)第六十五章 德国使团(五)第五七二章 预备会议(七)第十九章 接管济南(十二)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区(四)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三九二章 全面开战(一)第一零二章 拦截(上)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三一四章 军队扩编计划(二)第八十七章 安置营(三)第四八零章 统一商界(二)第四九四章 联盟终结(下)第四九七章 袭取海参崴(六)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一二六章 反击(下)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六零七章 东北战事再起(五)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应(二)第六一五章 满洲里战役(八)第六三二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四)第二八三章 旅顺口作战(三)第三一五章 锦州(三)第二一四章 青岛攻略(三)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六十四章 工业(一)第八十七章 战前准备(四)第一九四章 巴达维亚(二)第二三一章 总结(上)第三一四章 军队扩编计划(二)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七十五章 来访者(三)第二一七章 青岛战役(二)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六一零章 满洲里战役(三)第五三一章 调查报告(下)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五二五章 反围剿(五)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二五一章 八国联军分裂第十三章 怪异的军舰第一一零章 造舰(五)第二四四章 天诛(一)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四十一章 造舰计划(五)第二二八章 后续影响(三)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区(十)第六一四章 满洲里战役(七)第二十三章 作战计划第二七一章 根据地(十三)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动(八)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赛(四)第七十八章 陆军编制(二)第一八零章 军事交流(二)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选择(三)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议(上)第五七四章 交收东三省条约第六零八章 满洲里战役(一)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争(下)第一四二章 北仓之战第三六五章 媒体(三)第八十七章 战前准备(四)第三二三章 海参崴(六)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区(七)第二一三章 青岛攻略(二)第四十二章 出击第二九四章 渔人行动(六)第四零五章 旅顺攻略(二)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七十九章 陆军编制(三)第五九一章 济南众态(一)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区(十二)第三一三章 军队扩编计划(一)第七十六章 来访者(四)第二五五章 工作组(三)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五七二章 预备会议(七)第二零一章 作战计划第五八九章 农场巡视(四)第三九二章 全面开战(一)第七十三章 进攻赤峰(上)第一八三 商务招标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