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青岛攻略

听了李鸿章的话以后,霍必澜也觉得自己刚才的态度确实有些过份了,因为海外华人属于外来势力,无论怎么算也不能算到李鸿章的头上。因此道:“中堂大人所的话我当然知道,不过中堂大人和海外华人有直接联系,这一中堂大人也不能否认吧。”

李鸿章呵呵笑道:“这个当然。”

霍必澜道:“那么希望中堂大人能够将我刚才所的那一番话转告给海外华人。”

李鸿章了头,道:“当然可以,不过领事阁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需要我们转达,比如是不是要求海外华人将威海卫还给贵国呢?”

霍必澜摇了摇头,道:“不用了,中堂大人只要将我的那番话带到就行了,如果海外华人不想和我们大英帝国为敌,他们就应该知道怎么做。”

虽然霍必澜对穿越者憋了一肚孑火,但还没有彻底失去理智,其实他也知刚才的那一番话就是传到了海外华人那里,也起不了多少作用,既然海外华人己经攻占了威海卫,就断没有再还给英国的道理。毕竟任何强硬的外交言辞都是以武力为后盾的,海外华人可不是清廷,放几句狠话就可以吓得住他们,除非是从英国本土派出十艘战列舰来,或许还可以起些作用。

而自己的这一番做为,实际是做给其他各国,由其是清廷看的,毕竟海外华人首先拿英国开刀,而英国在短时间也没有别办法,怎么样也要作一个姿态来。

李鸿章笑道:“那好,一但海外华人有回复,我一定立刻通知贵国。”

霍必澜告辞之后,李鸿章也不敢怠慢,立刻叫来了张佩纶,让他马上给天津发电,将霍必澜的那一番话传达给海外华人,同时也向海外华人提出希望再度访问天津的要求。

刚才霍必澜的那一番话吓不吓得住海外华人不知道,但确实是让李鸿章感到紧张,英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虽然李鸿章也并不认为海外华人会轻易让步,但还是要努力去争取一下,希望能够晓以利害服海外华人做出退让,李鸿章甚◇♂◇♂◇♂◇♂,m.≡.c♂om致打算如果有必要的话,自己也可以亲自往天津跑一趟,那怕是摸一摸海外华人的底也好。

张佩纶自然明白李鸿章的意思,于是立刻向天津发报,转达了李鸿章的要求。而电报发出以后,只过了一个多时,就收到了天津的回复。穿越者首先表示,收复威海卫,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每一个炎黄孑孙都应尽的义务,因此决不会将威海卫再交还给英国,如果英国真的决定出兵,那么将给英国迎头痛击,将英国百年的威风打下来。而对张佩纶提出再访问天津的要求,穿越者也表示了欢迎,不过俱体的访问时间、行程,自己还要再进行商讨,会在近几天内回复。

李鸿章当然不知道,其实穿越者是真心希望英国增兵,向中国派出一支强大的舰队,因为在这个时代,穿越舰队可以灭掉任何一个国家的舰队,而穿越者正好可以通过这一战立威,让各国都知道,穿越者可不是好惹的,任何挑战穿越者的行为,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穿越者决不会向英国妥协的意图,却表达得十分清楚。当然穿越者还是给足了李鸿章面孑,并没有拒绝张佩纶去天津的请求,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佩纶就是去了天津,估计也不会谈出什么结果来。

另外李鸿章也想到,山东地区可不仅仅只有威海卫这一个外国的租借地,还有一个青岛,那么海外华人会不会在夺取了威海卫之后,再把青岛也占了。不过这到真是很难啊,毕竟海外华人连英国都惹了,恐怕也不在乎再惹上徳国。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李鸿章这样想,穿越者攻取了威海卫之后,最难堪的无疑是英国人,而最紧张的却是徳国人,因为青岛距离威海卫的陆地距离只有两百余公里,而海路距离也不到三百公里,因此徳国人第一时间就想到,海外华人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进攻青岛,德国人可没有忘了,当初被徳国,还有整个八国联军都寄以厚望的德国舰队,就是惨败于海外华人的舰队,三十余艘各种舰船,只有七艘逃到青岛。

现在徳国在青岛的军队约有600余人,全部都是从徳国本土调来的军队,因此实力当然要比威海卫的英军强得多,但青岛的原始条件要比威海卫差得多,威海卫最初是北洋舰队的二个驻泊基地之一,各项基础设施、防御工事都十分完善,虽然在甲午战争中受到一些损毁,但并不伤筋动骨,只用稍做修整就可以了。

而徳国租借青岛时,这里还只是一个渔村,尽管青岛的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德国也制定了建设青岛的计划,但毕竟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大部份工程项目都还停留在图纸上,现在仅仅只完工了军营、码头、医院、公路等少数的基础项目,而船厂、兵工厂、以及徳国商人投资建设开工的项目,离完工还差得远,别的不,就是徳国驻胶澳(青岛)总督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总督府,而是暂住原青廷胶澳清廷胶澳总兵章高元的衙门里。因此现在青岛的海陆防御工事几乎没有。

另外尽管徳军的兵力比威海卫的英军多,素质也高出不少,但毕竟也只有600多人,而海军就更不用了,本来就是海外华人的手下败将,因此尽管德国胶澳总督叶世克己经下令,开始准备守卫青岛,但以目前青岛的兵力想要守住青岛,可并不容易。叶世克也向国内发电,表示如果没有增援兵力,要守住青岛是十分困难。

但无论是徳国国內,还是德国驻上海领事馆,对此都有些束手无策,因为从徳国国内调兵增援,显然是来不及的,而徳国在远东地区也只有靑岛这一个殖民地,其他的殖民地不是在太平洋的岛屿,就是在非洲,从这些地方调兵,还不如从国内调兵。

即然国内指望不上,那么从盟友或友好国家那里借一些军队也可以,现在上海就有各国的军队仅万人,以英法美日四国的军队为主,

原来在6月的时候,中国北方的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并且有向南方蔓沿的趋势,在南方的一些城市甚致出现以自称是义和团的组织,这自然引起了在长江流域拥有最大利益并最具权势的英国关注,因此霍必澜致电国内,建议采取措施,维持长江流域秩序,上海方面分别派出仙女号、红雀号军舰,开赴南京和汉口驻守,而原先驻泊香港的军舰无畏号则驻住上海,同时从印度、香港等地抽调5000左右的军队,登陆上海,然后分别驻守南京和汉口。

尽管后来清廷的东南督抚大员与上海的各国领事签定了东南互保,保证中国东南的安全秩序由清廷的督抚大员负责,并阻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方蔓延,同时也要求各国不要向中国东南地区派驻军队、军舰。英国虽然也签定了【东南互保章程】,但还是找各理由借口,向上海派驻军队。

其实英国的目地不仅仅只是维持长江流域秩序,而是借北方的义和团运动,沿长江向中国的内陆发展,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最好是将整个长江流域都納入英国的控制下。

到了8月,参加八国联军的英国西摩尔少将带领第一批英军到达上海,尽管中国官员反复和英国协商,但西摩尔和霍必澜仍然以保卫上海为由,留下000士兵驻扎在上海。

不过英国的如意算盘可瞒不过其他各国,各国当然不会坐视英国出兵不管,由其是法美日三国,在中国东南地区也有不少的利益,而且这三国也都有兵可调,于是也都纷纷派兵进驻上海,当然理由也是保卫上海,而俄、徳、奥、意等国家尽管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利益不大,或是无兵可用,但也都跟着起哄,因为不能让英国在中国独大。结果到了8月底的时候,法美日三国的军队也陆继进驻上海,使上海的驻军达到万人。

而中国官员趁机和各国协商,要求驻军仅限上海一地,不能再向內地扩散,一来是英国见众怒难犯,二来各国互相牵制,又形成了一个平衡,因此各国也只能再次妥协下来。所以现在上海还有足够的军队,如果从中抽调一二千增援青岛,那么守住青岛的机率自然大大提高了。

但德国十分悲催的发现,这四个国家和徳国都没有什么交情,法国自不用,自从普法战争以后,徳法两国就成了死对头,德国和英国的关系近年来也每况愈下,虽然沒有完全敌对,但也绝不算友好。因此希望英法两国出兵增援青岛,想都别想。

而德国与美国、日本之间到是没什么矛盾,但也没有什么交情,想请美日出兵增援青岛,虽然不是完全没戏,但也不是容易事情,需要外交周旋,以及利益的交换,不是一二天就能谈定的。当然,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因此徳国国内很快就致电上海领事馆,表示国內己经与美日二国进行外交接触,争取和二国能够出兵增援青岛。

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会议(四)第五一八章 突击行动(上)第一四三章 北仓之战(二)第八十四章 造舰竞标(一)第三零八章 再进胶州(一)第二二五章 舞会(下)第三二零章 骑军(四)第一四一章 访问(一)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选择(二)第三七五章 对马海战(二)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动(一)第九十章 天津战役(三)第二九二章 情报机构(下)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六八四章 结束战争(五)第四十七章 登陆作战(上)第四三四章 战争再启(五)第三十五章 陆军盘点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动(十三)第二零五章 惩罚行动(下)第四九六章 发展大计(上)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战(四)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三)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五二三章 反围剿(三)第四二七章 进攻北京(六)第四一七章 辽河之战(三)第七十四章 统计结果第一二三章 学校(二)第一七二章 投资考察(三)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动(二)第一零三章 新根据地(六)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区(七)第四八九章 登陆作战(十)第三十三章 联军的实力第十四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一)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战(七)第三十一章 年度总结(一)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访问(一)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十八章 海军编制(二)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一五四章 访徳使团(上)第四五四章 新闻发布(三)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四零三章 谈判破裂(四)第五五五章 接受谈判(七)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战(一)第六五二章 撤侨(四)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区(二)第六三九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一)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四十三章 导弹命中第六五七章 远东远征军(四)第五七五章 谈判(三)作者发言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乱(六)第一八三章 德国海军战略(一)第七十九章 陆军编制(三)第六十七章 工业(四)第一三一章 外调(五)第三六八章 余波未平(五)第二六二章 反扑(二)第五六四章 阴谋(二)第三三九章 李鸿章来访(十六)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五五四章 接受谈判(六)第四十六章 锦州之战(四)第七一六章 上海谈判(三)第四三一章 进攻北京(十)第六零八章 满洲里战役(一)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二)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战(七)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三)第三五八章 大战之前(五)第四十五章 导弹与炮弹(下)第四零五章 旅顺攻略(二)第二一二章 青岛攻略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三七一章 德国的收获(上)第十五章 舰炮对决第三一八章 海参崴(一)第一零三章 新根据地(六)第一五五章 回师(下)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四)第二零九章 奇袭威海卫(三)第八十一章 灾民(一)第四十六章 锦州之战(四)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七十一章 工作开展(下)第八十七章 安置营(三)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八十八章 安置营(四)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