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海红旗16

岩崎达人苦笑了一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过在决定放弃明石号的时候,岩崎达人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为现在秋津洲号的航速要比须磨号慢了差不多快有两节,因此如果对方追上了明石号还不肯罢手,或是分出一艘军舰来追赶秋津洲号、须磨号,那么就只能再牺牲掉秋津洲号了,毕竟在秋津洲号和须磨号之间,显然是速度更快的须磨号逃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现在须磨号己经超出了秋津洲号大约五百多米的位置。

于是岩崎达人十分平静的扶了扶自己的军帽,对副官道:“向须磨号发旗语,让他们全速前进,不要管我们,到了大沽口之后,立刻把今天的战况回报给国内,这一至关重要。”顿了一顿,岩崎达人沉声道:“转向90度,迎战敌舰,

传令兵立刻向信号下令,让旗手给须磨号发令,而岩崎达人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指挥室的其他日本军官,道:“各位,大家就准备为天皇陛下尽忠吧。”着,岩崎达人高举双臂,大呼道:“天皇陛下,万岁。”

指挥室里的其他日本官兵也都纷纷举起双臂,一起高呼:“天皇陛下,万岁。”

虽然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到发动侵华战争时那样全面军国主义化,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十分浓烈了,由其是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清廷,更是让日本国民的信心膨胀,而在甲午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日本海军更是充满了好战的狂热情绪,为日本建功立业,开拓疆土,为天皇尽忠,那怕是玉碎也在所不惜的思想在海军当中,颇为流行。因此尽管指挥室里的日本官兵都知道,岩崎达人决定牺牲秋津洲号,以确保须磨号能够逃回到大沽口去,谁都知道调头与敌舰作战必死,但岩崎达人带头高呼“天皇万岁”,成功的激发起了官兵们殉道般的狂热情绪,每个人都充满了斗志,炮手就位,舵手操舵转向,就连岩崎达人也走出了有装甲保护的指挥室,来到露天舰桥上,指挥作战。

在露天舰桥上指挥战斗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虽然有视野开阔的有利条件,但却沒有一保护设施,一但指挥官发生意外,将会导致全舰的指挥混乱,影响士气,在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提督丁汝昌就是在露天舰桥上指挥战斗,结果日舰炮弹击中打碎舰桥甲板,丁汝昌左腿及脚为铁木击伤,右脸、头颈部及右臂被火焰灼伤。尽管在战斗中丁汝昌一直坚守在甲板上,但己无法指挥全军作战了,在随后的战斗中,北洋水师就是在无统一指挥下进行战斗,这也是大东沟一战北洋水师败阵的原因之一。

虽然有关于丁汝昌开战受伤还有另一种法:是由于舰桥年久失修,被定远舰的火炮发射时的后座力震塌,无论是那一种,都明在沒有保护的露天舰桥上指挥战斗,显然是太危险了,因此在甲午战争以后,各国海军都规定舰长必须在指挥室里指挥战斗。同时在后期设计的军舰中,都设计了有装甲保护,尽可能满足视野的指挥室。

而现在岩崎达人来到舰桥上指挥作战,显示出他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同样也是激励全舰官兵的士气。

秋津洲号的舰体缓缓的转向,而刚刚登上舰桥的岩崎达人还有随行的其他日本官兵们却都看到了令自己毕生难忘的一幕。

虽然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一战中阵亡,但还是有少数人存活了下来,当时在秋津洲号上服役的瞭望长少尉野东三郎在其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当时我们都己经抱定了全舰玉碎的决心,也要阻止岳阳舰追上须磨号,当舰长登上舰桥的时候,岳阳舰距离我们只有五千多米,那一天的天气很好,因此我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在岳阳舰的前甲板上,忽然冒出了大量的浓烟,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岳阳舰上突然失火了,但接下来我看见一个椎形前端,长圆柱一样的东西从岳阳舰的前甲板下升起出来,看起来有一些像炮弹,但比正常的炮弹要长得多,而且全部升起来之后,未端还冒出很长的橘黄色火焰,一直飞升上天空,然后呈抛物线运行,从我们的头上飞了过去,击中了在我们前面的须磨号,看起来有些像焰火中的冲天炮一样。当时我们这些在甲板上、舰桥上的人都看呆了,以至于须磨号被击中发出的巨大的爆炸声都像没有听到一样,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武器,炮弹竟然可以不从炮膛中打出来,而且尾部还喷着火焰。虽然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话,但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样的对手实在太可怕了,根本不是我们能够战胜的。”

野东三郎只是如实的记录下自己看到的一切,但他却沒有想到,在若干年之后,自己的日记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被公布,成为研究者们研究穿越舰队的历史中,一份相当重要的材料,为称为【野日记】,研究【野日记】,甚致发展成为一门学问。

当然野东三郎的日记同样也是充满争议的,许多反对者们都认为野东三郎的日记不实,怀疑是后人伪造,或者是认为当时在激烈的战斗中,导致野东三郎看错了,因为按照野东三郎的记录,这种武器就是决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时候的导弹。

而被掩盖的事实就是,岳阳舰发射了一枚海红旗16导弹,击沉了须磨号。

虽然王海龙决定,让襄阳舰留下来对付明石号,而岳阳舰绕道继续追击秋津洲号、须磨号。但王海龙也考虑到,对方的航速虽然不及自己,但却有两艘军舰,而自己只有一艘,如果对方的两艘军舰分头逃跑,或者是再牺牲一艘军舰来保全另一艘,那就有些麻烦了,岳阳舰还做不到先击沉一艘日舰,然后再去追赶另一舰日舰。于是王海龙请示了司令部之后,终于得到了批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导弹。

得到了司令部的绶权,岳阳舰上的官兵们自然都兴奋不己,因为这才是岳阳舰的作战方式,只用火炮算什么?只是岳阳舰的指挥部要决定,到底使用什么导弹。

岳阳舰、襄阳舰都是装配了两种导弹: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其中两舰装配的反舰导弹相同,都是两座四联装斜臂发射的鹰击8轻型反舰导弹。而防空导弹才是两舰除了雷达、电子系统之外,最大的差别。

襄阳舰装配的是一座八联装的海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采用斜臂发射,导弹全长米,弹径156毫米,翼展0.55米,全量84.5公斤,战斗部重14公斤,最大射程1千米,最大作战高度6000米,具有拦截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能力,最大速度.6马赫。只俱备防空能力。

而岳阳舰装配的侧是三十二枚海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采用最先进的垂直发射方式,导弹全长5.5米,弹径0.4米,全重0.7吨,战斗部重65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最大作战高度5千米,同样具有拦截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能力,最大速度4.5马赫,并且俱备区域防空能力。

一艘像岳阳舰这样的军舰,可以对直径60公里范围进行监控,能够在直径50公里范围内进行防空保护。再加上反潜能力和雷达、电子系统的优势,因此综合作战能力远远超出了襄阳舰,当然是除了舰炮之外。

能够使用导弹作战,自然是首选用鹰击8,因为鹰击8本身就是反舰导弹,而且战斗部也远大于海红旗16,精度高,威力大。

但王海龙和岳阳舰上的指挥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商议之后认为,先前司令部考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穿越舰队的火炮威力严重不足,加上军舰自身的防护力颇弱,因此在这个时代作战,主要还是依靠导弹,不过整个穿越舰队携带的导弹有限,远远少于炮弹,而反舰导弹就更少,只有岳阳舰、三亚舰、襄阳舰、怀化舰各配八枚鹰击8反舰导弹,打须磨号这样的舰,使用鹰击8确实有些不划算。

而穿越舰队中的防空导弹数量相对就要多一些,以海红旗16为例,岳阳舰、三亚舰、昆明舰各备三十二发,因此还是使用海红旗16更好一些,鹰击8还是留着打价值更大的目标。另外使用海红旗16,也带有相当的试验性质,如果防空导弹能有效的打击这个时代的舰船,那么穿越舰队的选择余地也就大多了,因为昆明舰上还装配了三十二枚威力更加强大的海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

虽然海红旗16是防空导弹,但俱备拦截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能力,因此实际也能够用来攻击海面的非导弹目标,简单来就是把一艘军舰当掠海飞行的导弹来打就行了。而且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电子对抗和干扰能力基本为零,因此使用海红旗16来攻击须磨号,完全绰绰有余。

不过岳阳舰的指挥部也做了两手准备,如果用一枚海红旗16还不足以击沉须磨号,那么再用一枚,而如果海红旗16没能击中须磨号,就只能使用鹰击8了。

果然,海红旗16导弹发射之后,从空中划过了一道巨大的抛物线,跃过秋津洲号的头,从空中落下,准确无误的击中了须磨号。

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抚(五)第五七二章 北洋议事(二)第五八四章 张作霖归附(三)第三零六章 南线,北线(四)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战(五)第二一四章 青岛攻略(三)第二三五章 访日舰队(六)第六六三章 台湾海峡之战(四)第一五零章 徳国之行(七)第四九五章 舆论风向第四二五章 进攻北京(四)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争(上)第五八五章 青岛密约(五)第二零五章 从军(三)第三五五章 大战之前(二)第十四章 接管济南(七)第六十五章 德国使团(五)第七十六章 水灾(一)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二五七章 访问(上)第二三七章 遇袭(上)第三五六章 大战之前(三)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三七八章 对马海战(五)第二零四章 惩罚行动(上)第十五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二)第四二二章 停战期(三)第七二八章 决策(二)第六零八章 满洲里战役(一)第五九四章 济南众态(四)第六七六章 大获全胜(七)第一六四章 年终(上)第七三零章 决策(四)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四九零章 登陆作战(十一)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抚(十一)第二十四章 锦州告急(三)第三零二章 制定计划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战(十二)第二八六章 年终会议(二)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二五九章 根据地(一)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战(二)第五六九章 预备会议(四)第一四一章 访问(一)第六一一章 满洲里战役(四)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第一九五 访问天津(七)第三十六章 海军编制第六二四章 登陆日本(六)第一四八章 进攻杨村第五三一章 调查报告(下)第五七一章 预备会议(六)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七二六章 台湾来客(下)第七十三章 来访者(一)第五九四章 济南众态(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赛(三)第二二三章 青岛战役(七)第五二八章 攻占哈尔滨(三)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选择(二)第七十三章 进攻赤峰(上)第二零九章 奇袭威海卫(三)第一九九章 英国干涉(一)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三七八章 对马海战(五)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区(五)第十四章 接管济南(七)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二三四章 作战计划(二)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战(四)第二六八章 进城(四)第一八九章 登陆爪哇(一)第八十四章 灾民(四)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六一三章 朝见风波(五)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战(五)第三三七章 李鸿章来访(十四)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九十三章 安置营(九)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战(五)第二六三章 反扑(三)第四三九章 辽阳之战(一)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乱(四)第五九八章 济南众态(七)第一八四章 德国海军战略(二)第二零三章 从军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动(七)第五三二章 新机构第三七二章 德国的收获(下)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一五七章 对日谈判(二)第五八四章 张作霖归附(三)第七章 移交第二零六章 正面进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