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会谈(上)

周萍又道:“还有一件事情。”

秦铮笑道:“还有什么事情?”

周萍道:“现在我们控制地域越来越大,军队也越来越多,需要的医务人员也会越来越多,现在的人手完全不够,因此我们卫生部还需要培养大量的医务人员。”

秦铮有些奇怪,道:“不是己经分拔给卫生部一批本土的妇女进行医务培训吗?还缺人手吗?”

周萍道:“分配给卫生部的本土妇女几乎都不识字,而且基础太差,基本都是文盲半文盲,就算经过扫盲教,展成就也有限,现在基本只是当护士培养,但医务人员可不能全是护士,还要有医生,不过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并不容,必须从小开始接受专业教育才行。”

秦铮怔了一怔,马上就明白过来,笑道:“你们卫生部是盯上了希望学校啊。”

周萍道:“那是自然,医务人员都是要从孩子抓起。”

秦铮道:“十来岁的孩孑,从现在培养起,至少也需要五年才上岗吧。”

周萍道:“谁说都是十来岁的孩孑,学校里十四五岁的孩子也不少啊,我们卫生部的想法是,将十二三岁以上的孩子选出一批人,单独组成一个班,从现在开始培养,平时还是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学习文化知识,但每周上二到三次医学知识专业课,甴卫生部派人去教学,课程量慢慢的逐步增加,这样最多两三年就可以进入实习阶段,经过一二年实习,就可以正式就业,而再经过两到三年的积累经验,差不多就可以自己坐诊了,这是最快的培养度了。”

秦铮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道:“这样的安排我觉得可行,好吧,我一并跟老夏、老肖他们说说,然后再做决定吧。”

休息了一夜之后,秦铮在第二天一早,就接见了张佩纶。

上一次张佩纶访问天津,就是由秦铮主要付责接待,因此两人比较熟悉,这次再相见之后,也少了许多客套,互相见礼之后,张佩纶又直接了当的向秦铮提出,希望清廷能够加入这次会谈,一并解决八国联军的问题,同时也请求穿越者能够在这次谈判中帮助清廷,尽力减少清廷的损失。

听了张佩纶的话之后,秦铮的心里也有底了,清廷果然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只想着减少一点损失,也就是说赔款是肯定要赔的,只是把少赔当赢。不过穿越者自然不会让清廷如愿,因为既然有穿越者参与,当然不能赔款,否则这将成为穿越者的一大污点,另外就是要充份利用清廷的这种心态,多为穿越者争取利益,至少要将山东纳入到穿越者的管辖范围来才行。

于是秦铮道:“幼樵先生,我们本来就是华夏族裔,自然会全力帮助中华故土,解八国联军之危,不过我们虽然己经回归中华,但仍然还是海外华裔,尚未得到朝廷认同,如此一来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我们希望朝廷能够正式下旨,承认我们的身份,然后才好谈其他的事情。”

张佩纶是有名的才子,当然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到是出过一些回归中华的故族,甚致在清廷都有几例,最著名的是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领渥巴锡率领部众回归祖国。

不过张佩纶也清楚,这伙海外华人是完全不同于土尔扈特部,这当然不仅仅是汉族和蒙古族的区别,而且土尔扈特部在回归之前实际和清廷一直都有朝贡关系,而这伙海外华人则更像是突然从海底冒出来的,以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伙海外华人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可怕了,连清廷都不得不感到恐惧。

但对目前的清廷来说,这伙海外华人的回归还是有益的,至少可以压一压洋人的气焰,而且迫使洋人做出让步,减少清廷的损失,起码让清廷能够重新回到北京。因此张佩纶道:“此事自然,不过依我大清旧列,若有故族回归,先当上表请附,朝廷而后再下旨招抚,当年土尔扈特部众归国,更是如此,因此贵部不访先上表请附,在下回上海转由李中堂转呈朝廷,再听候朝廷裁诀,如何?”

其实上不上表到没什么,不过这样一来到是让穿越者弄得太被动,到向是穿越者真的是求着要归复清廷一样,老实说穿越者现在只需要清廷的一个确认而己,根本就懒得赔清廷虚以委蛇,因此完全没必要按照清廷的步调来走,只是话要说委宛一样。于是秦铮道:“幼樵先生,你所说的程序是在平常的和平时期,而现在是非常时期,恕我不客气的说,现在皇帝和太后都逃到西安,大清实际己成为都一个流亡政府,还讲那么多程序做什么,我看最好是事急从权,请朝廷尽快确认我们,这样才好进行谈判。否则等我们先上表朝廷,然后再由朝廷议论裁诀,等到最后确定下来,旷以时日,恐怕连谈判都己经结束了。”

张佩纶心里吓了一跳,秦铮的这一番话是说得相当的不客气,虽然清廷是被八国联军赶出了北京,但在名议上却是用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西狩”,意思是到西方去打猎,而在四十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也是被英法联军打得逃出北京,躲到承德,而当时用的词是“北狩”,意思完全一样,只是承徳在北京以北。而秦铮毫不掩饰的指出,清廷现在是一个流亡政府,这么直白的表达也让张佩纶很有些不适合。

而且秦铮的话里还颇有些危胁的味道,大有如果清廷不给穿越者一个确认,穿越者就会扔开清廷,单独和洋人谈判,如果是在乾隆时代,秦铮的这一番话恐怕就会惹得朝廷大怒,当场就会拒绝这伙海外华人的归复,不过张佩纶很清楚,现在的清廷早己不是康乾盛世的时代了,根本没有拒绝的本钱。因此张佩纶只好道:“此事在下不能做主,需要转告李中堂,由李中堂来定夺。”

秦铮点了点头,道:“好吧,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迟疑,因此还请幼樵先生尽快通告李中堂,并让李中堂尽快决定。”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张佩纶也知道这件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后面是谈不下去的,因此只好起身向秦铮告辞,并约定明天再谈,然后立刻赶向电报局,给李鸿章电,并且请求李鸿掌章尽快回复。

而秦铮则来到执委办公室,向夏博海、肖建军、王云鹏、徐济等人汇报了双方会谈的内容。

肖建军先道:“清廷对我们身份的确认,真的是那么重要吗?我认为关建还是看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军纪,搞好军民关系,有沒有清廷的确认根本无所谓,现在我们在天津、青岛不是就做得很好吗?这两个地方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我们还没有得到清廷的确认,而疏离我们。”

夏博海笑道:“清廷对我们身份的确认只是我们追求的一部份目地,而最主要的目地是告诉清廷我们的态度,不要让清廷还心存幻想,认为可以控制我们,也是为下一步我们要求清廷将山东划为我们的领地做一个预案,只是这个要等李鸿章来谈。”

王云鹏道:“如果清廷坚持不给我们身份确认,或者只给我们身份确认,但拒绝把山东划给我们呢?那么我们怎么办,马上就和清廷撕破脸吗?”

夏博海笑了一笑,道:“一步一步来吧,马上和清廷撕破脸当然是下策,先要求清廷给我们身份的确认,我们就带着清廷一起去谈判,如果清廷拒绝把山东划给我们,也有两个选择,一是谈判成功,要求八国联军退出北京,而由我们接管北京;二是谈判破裂,我们以武力攻占北京。这样北京在我们手里,我们就有足够的资本和清廷讨价还价了。”

王云鹏怔了一怔,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司令员要求保持战备,原来就是为了北京。”

夏博海道:“这只是目地之一吧,总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武装力量。”

秦铮道:“我想要清廷给我们身份确认并不算太难,毕竟现在清廷没有别的选择,而且对清廷也没有什么损失,无非就是在面子上过不去一点,不过清廷并不是一个死要面子的王朝,何况现在都逃到西安去了,面孑早就丢光了,也就不在乎再丢这一点,不过让清廷把山东划给我们,这个难度很大,毕竟这在清廷是沒有先例的。”

肖建军道:“割让了那么多土地,还有什么先例不先例的。”

秦铮道:“那不一样啊,因为土地是割让给敌国,而我们在名议上是清廷的子民,只要清廷承认了我们的身份。在清廷的历史上,只有清初的三藩才有资格裂土割据的,因此估计最大的可能是封给我们一个山东巡抚,这样在名议上是清廷的臣属,当然在清廷看来,这样也有利于逐步控制我们。”

夏博海道:“什么形式并不重要,我们也有足够的应对方法,还是那句话,一步一步来,而且先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五三章 徳国之行(十)第三二一章 骑军(五)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区(五)第四四二章 辽阳之战(四)第六八四章 结束战争(五)第六八三章 结束战争(四)第三三零章 海归(一)第三四三章 军事计划(下)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赛(二)第四五二章 新闻发布(一)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六三五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七)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动(四)第六十四章 德国使团(四)第一四七章 徳国之行(四)第四九零章 登陆作战(十一)第二六五章 进城(一)第八十章 陆军编制(四)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六)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语(中)第七一一章 腰带计划(下)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六五三章 撤侨(五)第四十七章 锦州之战(五)第四七九章 登陆作战(一)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区(十二)第五八八章 农场巡视(三)第七十一章 工作开展(下)第一七八章 南洋巨富(五)第二三五章 作战计划(三)第二七五章 朝鲜半岛危机(下)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二六七章 根据地(九)第一零一章 巡视(六)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六零六章 东北战事再起(四)第六二五章 登陆日本(七)第一四零章 震动第二十三章 锦州告急(二)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区(六)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十一章 遭遇日舰第四四二章 进京(九)第二五一章 创业(四)第十二章 五年规划(三)第五七八章 进攻沈阳(二)第二七三章 战争开始(二)第五六九章 进驻县城(二)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区第十六章 接管济南(九)第四八一章 统一商界(三)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动(一)第十六章 接管济南(九)第五十三章 上海新区(六)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战(五)第三二四章 海参崴(七)第四二三章 进攻北京(二)第三一四章 军队扩编计划(二)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战(三)第五四四章 镇南浦登陆(四)第六三八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第一三一章 外调(五)第四八八章 登陆作战(九)第一二六章 反击(下)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一二三章 学校(二)第一九五 访问天津(七)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应(五)第二三零章 访日舰队(一)第三十五章 陆军盘点第三八三章 对马海战(九)第七十六章 规划(二)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动(十一)第四五六章 山海关(二)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五五六章 接受谈判(八)第四七八章 山海关之战(七)第八十章 陆军编制(四)第八十一章 灾民(一)第一章 收关行动(一)第三零七章 备战(一)第一八五 商务招标(三)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区(七)第五七九章 进攻沈阳(三)第二十六章 锦州告急(五)第五二四章 反围剿(四)第五一八章 突击行动(上)第二三七章 作战计划(五)第四五二章 新闻发布(一)第八章 俄国求和(上)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动(十一)第六五九章 远东远征军(六)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二二四章 舞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