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谈判破裂(四)

穿越者的上海办事处位置在十六铺北部,上海县城小东门外。是一幢两层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

十六铺码头曾是上海最著名的码头,位于上海县城以东的黄浦江沿岸一带地区,原来是防御太平军进攻,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则由铺内各个商号共同承担。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但最终只划分到了16个铺。而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这也就是十六铺这个名称的来由,并一直沿用到穿越之前。

在鸦片战争以前,十六铺地处上海最热闹的地方,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各地商贾开店设庄,从事沿海和长江流域埠际贸易业务,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停靠的船一只接一只,岸上商贾集中、各行齐备,各种商号、店铺、仓库林立,车来人往。

虽然随着上海租界的设立和建设,十六铺的位置过于深入內6,地域狭窄,展空间有限,而且黄浦江航道水浅,不能停泊大中型船泊等弱点也逐渐显露出来,而且上海地区的重心也转移到租界区内,十六铺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但毕章是老字号,同时由于十六铺不在租界区,也得到了上海地方官员的重点扶持,而且中国商人,多半会在十六铺经营,因此现在的十六铺地区依然是上海重要的码头和商业区之一。在旧时空的2o世纪3o年代,上海著名的风云人物杜月笙,在14岁的时候初到上海,就是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里当学徒的。

这所房屋原来是赵维忠在上海的一名商业朋友所有,因为生意需要资金,于是想将这所房屋出售,而赵维忠看中这所房屋的地段,想卖下来做自己在上海的商铺,不过房屋出售的价格出了赵维忠所能承受的范围,本想回天津再借些钱,而这时穿越者需要在上海购买一处房产,做办事处用,于是赵維忠便将这所房屋推荐给穿越者。

负责找房的刘澜涛看过之后,认为房屋所在的地段不错,属于上海重要的商业区,而且无论是离上海县城还是租界都不远,并临近码头,交通便利,而房屋分上下两层,楼顶还有一间小搁楼,共有12间房,在楼下前后还有一个过百平米的小院子,前院出门直行约3oo米便是码头,因此将来还可以做商业经管用,完全符合穿越者的要求,于是将这所房屋买下来。

但现在一下子挤进来5o余人,房屋就显得十分拥挤了,不过昨天向天津方面报告谈判破裂之后,执委会就派出一艘318艇从青岛赶到上海,接谈判团回去,预计在明天凌晨时分就可以到达,因此只在房屋里对付一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来到了房屋以后,秦铮马上招集主要人员开会,主要是布置下一阶段上海的工作安排。先是确定留在上海工作的人员,虽然在谈判之前,穿越者向上海派来了工作组,但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为谈判进行前期工作,并不是确定要留在上海,而且现在留在上海,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为下一阶段穿越者是肯定要动战争,万一各国羞恼成怒,而迁怒于留下来的人员,后果如何还真不好说,因此秦铮决定按照个人的自愿原则,而绝不强求,同时表示工作组里唯一的女性杜颖怡必须离开上海回天津,不能把女人留在危险的地方。

刘澜涛和李红兵先表态,愿意留在上海,他们两人都是军人,知道这个时候穿越集团确实需要有人留在上海工作,因此都愿意承担这个危险的工作。

秦铮对他们的表现也十分满意,到底是军人,有勇于承担的勇气。

这时工作组的另一个人高磊也表示愿意留在上海,这到是让秦铮有些意外,因为高磊正是穿越者中第一批受法律处罚的三人之一,从严格意义上说,高磊现在还在服刑期,并未刑满。不过在旧时空里,他家三代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高磊对上海的情况,以及上海的历史十分了解,因此在招募工作组时,高磊也主动报名参加。

而现在穿越者正需要人尽其用的时候,那怕是对服刑人员也是一样,其实受罚的三人也并沒有真正蹲监服役,而是戴罪工作,因此让高磊加入了工作组。而高磊现在十分清楚,自己属于有历史污点的人,将来想在穿越集团中立足,不被边缘化,就必须要有突出的表现,虽然留在上海会有一定的风险,但对自己积累资历,是大有好处的,于是也要求留在上海。

工作组的最后一名成员陈兆声本来是不想留在上海,但其他三人都选择留下,也不好意思要求离开,于是也选择留下来。

见工作组的所有人都决定留下来,秦铮也十分高兴,因为现在穿越集团需要这样敢做为、敢担当的人,而不是等着开金手指、点科技树。

这时李三杰道:“政委,我也想留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

秦铮怔了一怔,这到是真有些出乎他的预料,秦铮并没有考虑让李三杰留在上海,因为李三杰虽不是执委会成员,但也是穿越集团的领导层之一,是少有的旧时空的国家干部,他的资历和经验,都是穿越集团所需要的,如界他留在上海生什么意外,可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李三杰道:“政委,不是我不相信这几位同志的工作能力,但我们在上海的工作主要是争取舆论阵地,并且保持和各国领事馆的沟通,我们不能再依靠李鸿章和各国联络,而这些工作都是属于外交工作,因此在这方面这几位同志显然都缺少经验,而且现在天津也沒有多少紧急的工作,我觉得我还是留在上海要好一些。”

其实李三杰要求留在上海,也是有自己的考量。虽然在旧时空里,外交部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但在目前的穿越集团中,外事部属于偏边缘化的部门之一。因为现在的穿越集团还并没有太多的外交关系,而且一些重大的外交事务,如和徳国协商合作,这次谈判都是由执委会出面处理。当然,这些事务都是关系到穿越集团重大战略的事情,当然不可能让外事部来主导。但这一来外事部也就成了现在穿越集团里可有可无的角色,只是以前有***在前面顶着,因此处事部多少还有一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

而就在上海谈判之前,***经过自己的努力运作,获得了行报纸、建立通讯社,成立广播电台三个项目,一时也搞得风声水响,十分热闹。现在的***虽然不能说是炙手可热,但起码也是逆袭成功了,彻底摘掉了酱油部门的帽子。

但外事部却十分悲催的现,***摆脱了垫底的位置,而自己却成了新一代酱油部门称号的有力竞争者,这一下外事部的上下人员也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这么混下去,外事部可就真成了***第二了。

这次上海谈判,也被外事部视为扩大自己话语权的重要一次机会。不过虽然李三杰到了上海以后,也积极的活动,但整个谈判过程都是以秦铮为主导,李三杰只是辅助,能够挥的作用有限。因此李三杰的心里也暗暗有些着急,这样展下去,就算是谈判成功了,外事部的成绩也有限。

当然李三杰这么积极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外事部,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政治前途,现在的执委会、行政部都是临时设置机构,一年之后将会成立新的、正式的领导机构,如果自己想在一年后的正式领导机构中还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在这一段时间里作出显著的成绩来。

而现在谈判破裂,李三杰却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李三杰是穿越集团的领导层,自然知道在谈判破裂之后,穿越集团是肯定会动进攻北京的军事行动。不过李三杰也清楚,军事手段都是为政治服务,而现在穿越集团的军事实力也沒有可以强到见谁灭谁的地步,最终的目地还是通过外交施压,逼迫各国在谈判桌上接受穿越者的条件。因此下一步穿越集团将会在军事、外交两个战场上双管齐下,缺一不可。而秦铮做为穿越集团目前的领导人之一,是肯定会回天津去主持大局,如果自己留在上海,那么在上海就是自己的级别最高,成为上海工作的主导者,而且自己也有充份挥的空间,那么取得的成绩,自然也都是自己的。

李三杰也不是沒有想到过,留在上海的不确定因素很大,有一定的风险,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形成旧时空里完善的国际准则。但李三杰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认为意外的可能性并不大,这主要还是现在的穿越集团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毕竟这个时代总体来说不是丛林法则,实力才是最大的保障,因此人民军在战场上打得越好,自己在上海也就越安全,而且风险越大,得到的收益也就越大,这个风险还是值得冒的。

第八十一章 陆军编制(五)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一五四章 新农村建设(五)第四五六章 处罚(下)第四二六章 停战期(七)第二九六章 胁迫(一)第五章 上岸第四四零章 进京(七)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十三章 五年规划(四)第五七三章 预备会议(八)第一二八章 分矿计划(上)第三六六章 余波未平(三)第三七二章 德国的收获(下)第一四七章 徳国之行(四)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三十二章 年度总结(二)第三章 收关行动(三)第一零四章 布局海外(上)第四三七章 进京(四)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乱(七)第五四一章 镇南浦登陆(一)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战(八)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二)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第二四八章 天诛(五)第四九零章 登陆作战(十一)第二五一章 创业(四)第五六一章 美国(四)第一七四章 德国之行(六)第四一二章 旅顺攻略(九)第五九五章 济南众态(五)第五九七章 济南众态(六)第二二二章 谈判(四)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五二六章 谈判(四)第三六二章 徳国特使(十)第一七七章 德国之行(九)第二二一章 谈判(三)第二十七章 锦州告急(六)第二一一章 奇袭库伦(五)第四五九章 山海关(五)第五六八章 进驻县城(一)第一五五章 新农村建设(六)第三十一章 袭击第六一二章 朝见风波(四)第四三九章 进京(六)第七二二章 归国(二)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五五四章 接受谈判(六)第一零九章 造舰(四)第三三九章 李鸿章来访(十六)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区(四)第二零七章 战争规则(二)第二四八章 创业(一)第八十五章 安置营(上)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二二一章 青岛战役(五)第一七七章 德国之行(九)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四一三章 旅顺攻略(十)第二八五章 年终会议(一)第二一四章 奇袭库伦(八)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一六九章 备战计划第六二六章 登陆日本(八)第二二八章 后续影响(三)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三三二章 李鸿章来访(九)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战(四)第一三五章 外调(九)第六三一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三)第四五五章 处罚(上)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三二八章 奉天会战(下)第六章 无畏号战列舰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一五一章 徳国之行(八)第二二一章 青岛战役(五)第三五八章 徳国特使(六)第五十七章 歼灭(二)第七二五章 台湾来客(上)第二六九章 根据地(十一)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抚(六)第四九四章 联盟终结(下)第四二三章 进攻北京(二)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四八一章 统一商界(三)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区(七)第四九零章 登陆作战(十一)第七十九章 水灾(四)第一二七章 绿林大会(下)第三六九章 军队整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