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

见众人没有异议,高世则接着道:“现在咱们家的人基本都在工作了,我要求每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努力的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有什么困难,需要大家帮助的,可以要求招开家庭会议,大家来一起想法。大家看怎么样?”

刘惟正道:“这个办法是好,但我们现在各有各的事情,而且也不是都在青岛工作,能够全部聚集在一起可不容易啊,所以我建议按我们陆家为单位,要招开家庭会议的时候,先把要讨论的事情说清楚,然后每家岀一名代表来参加会议就行了。”

韩瑜道:“还是应该把事情分成两类,一个重大紧急事件,需要所有人都参加商议讨论;一个是一般重大事件,这可以由代表参加。”

高世选道:“我到是觉得对要求招开家庭会议的条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才行,不然什么事情有资格招开家庭会议,什么事情沒资格招开家庭会议,重大紧急事件、一般重大事件的介定是什么,总有一个范围才行。”

刘阔海道:“要不成立一个家庭委员会之类的组织,要招开家庭会议的话先申请,然后甴委员会来审核家庭会议的级别,并且通知其他人,现在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家庭,这一摊子事情可也不少,总也要有人来招呼一下吧。”

高世祚摇了摇头,道:“如果能成立家庭委员会当然是好,但家庭委员会的成员怎么确定,是一家派一个还是大家竞选,而且家庭委员会的成员到底算专职还是兼职呢?如果是兼职现在大家都有工作,能够用在家庭委员会上的精力实在是有限啊,如果是专职,那么家庭委员会成员的工资怎么开,还有家庭委员会的责权怎么介定,奖罚怎么处理,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啊。”

众人七话八言的讨论发言,高世则的脑门上却有些冒汗了,因为讨论的方向己经偏离了他的预想,高世则这次招集众人,主要并不是讨论什么家庭会议的问题,这才知道主持会议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不过他毕竞己有行政院工作2年的经验,还是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立刻道:“成立家庭委员会的问题太复杂了,不是短时间能够讨论得出来,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吧,我建议大家都可以回去认真的考虑,而且不能只提问题,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咱们再另选时间来讨论。但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和大家商量,这才是一件大事。”

其他人听了,也都停止了讨论,刘惟正道:“世则哥,是什么事情,说吧。”

高世则道:“是这样的,虽然咱们家的成年人都有工作了,但要么是在政府机关,要么是在工厂里,发展的方向太单一了,常言说得好,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认为我们家应该有人出来经商。”

众人听了,也都有些意外,刘成和道:“世则,你怎么会想到经商的。”

高世则道:“我们家的人多,这是好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坏事,因为无论是在政府机关里,还是在工厂里,都不会让我们家有多人占据高位,这一来就肯定有大部份人只能在平庸的位置上混,因此我们才应该多向发展,让大家都有出头之日,而经商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别外如果我们家有人想在政府里有发展,往往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说的当然不是指行贿受贿,而是招商引资或者是公益事业,这靠我们工资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经商才能解决大量的资金来源。”

其他人也听得频频点头,招商引资、公益事业往往都是政府官员的重要政绩之一,因此如果某个官员和一些大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当然是有极大的助力,而企业也可以通过官员,获得在国家政策范围以内的,如减税、批地、补贴一类的优惠条件,因此即使是双方明来明往,完全是走公事面,不搞私下交易,也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高世则又道:“现在我们政府也支持穿越者个人创业,就我知道有不少穿越者为了解决资金、人手不足的问题,而互相搭伙创业,像上海新区的负责人杨育新的老婆准备开一个服装公司,就找了4个穿越者入股,才凑齐了启动资全,而我们家的人多,资金也可以大家一起凑,就当是入股,根本不用像别人创业那么费心费力。另外现在正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

高世杰道:“大哥,有什么机会。”

高世则道:“政府已经从德国的奔驰公司、戴勒姆公司购买了汽车的全套技术,但目前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建厂,现在行政院里有一种意见,就是引入民间资金,但也有人担心汽车的投资回收期太长,私人负担不起这样的投资,也有人怕技术外流。而我们家就不同了,首先是我们家的人多,大家凑一凑应该是可以凑出一大笔钱来,启动这个项目应该是完全足够了,而且每年都还可以保证一定的追加投资,而且我们一家都穿越者,肯定要比本土人可靠,因此我想如果由我们家出面,和政府合资开一个汽车公司,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汽车的商业前景有多大,就不用我说了,如果我们家这次能够把这个项目拿下来,那么我们就是未来的中国奔驰、中国大众,中国雪铁龙啊!我这次招集大家聚集,就是商量这件事情。”

这一番话也说得众人热血沸腾,光就是未来的中国奔驰,就足以令人展开美好的想像了。

刘惟正立刻道:“我支持世则哥的建议,搞个汽车公司,不仅仅是利益的问题,而且公司的董事会还可以兼任家庭会议的功能,完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高世杰道:“成立汽车公司我到不反对,但能不能成为中国的奔驰公司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汽车公司的投资恐怕不小,我们家能不能支持得住,我们全家最多也就能凑出十几万银元来,以后每年最多也就能再追加1万银元左右,看起来是不少,但要搞汽车公司恐怕是不够的,而且需要多久才能有收益,如果还没有收益的时候,我们家就先支持不住了,那么我们家在政府里可就是名声扫地了,以后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高世祚道:“我不同意二哥的意见,做什么事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怕风险,那么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这年头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怕什么?咱们家有这么多人,只要是大家团结齐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所以我觉得可以干。”

其他人也都纷纷发言,不过大多数人都支持高世祚,毕竟未来的中国奔驰,确实是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时高世则道:“老二,你的担心也有道理,不过我对这个时代的汽车还是有一些了解的,首先是投资汽车工业并不需要太大的投资,这个时候不管是奔驰公司,还是戴勒姆公司,其实都是小工厂,奔驰公司在1894年一共只卖出了125辆汽车,能有多大的规模?因此有十几万的前期投资,再加每年有1、2万的追加投资也完全是足够的,我们不是政府,没必要一口吃一个胖孑,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先从小工厂开始做起,一步一步的做大做强,旧时空的奔驰公司不也就是这样成长为业界的巨头吗?”

“至于投资回收的问题,其实所需要的时间也并不算长,因为现在奔驰公司、戴勒姆公司都己经成批量的生产出了成品汽车,因此我估计最多两年,我们也能够生产可以出售的汽车,如果快的话,也许只用一年多就够了,虽然和我们那个时代的汽车相比,现在的汽车还十分原始,但确实是可以使用了,而且价格也不高,大约在2000德国马克左右,折算成银元也就是4000-5000银元,我想这个价格大多数穿越者都能够担负得起的,就算只有1000名穿越者购买汽车,再加上政府的采购,以及被我们带动起来的本土人,销售量也是很可观的,只要保证一年买出去200辆车,那么营业收入就可以达到100万银元左右,因此其中的利润也是绝对可以保障的。当然也不能说是完全就没有风险,但我认为这是绝对可以搏一把的。”

听了高世则的这一番话,刚才还有些犹豫的人也终于下定了决心,毕竟这个诱惑还是十分巨大的,而高世则又转向4位老人,道:“爸,您几位老人家怎么看呢?”

高顺祥点了点头,道:“这可是好事情啊,我是支持你们的,如果要筹钱的话,也算我们一份,我们也不要股份,全当是给你们帮忙的。”

刘成和也道:“是啊,这才是做的正经事,咱们自己创业造汽车,你们都要争一口气,一定给我做好,老高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出钱也算我一份,等你们真的造出汽车来,我们老哥俩要第一个坐。”

见两位老人都同意了自己的这个建议,高世则也松了一口气,终于是把这件事给定下来了。

第四八五章 登陆作战(七)第五七七章 进攻沈阳(一)第三四零章 李鸿章之死(一)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四八九章 登陆作战(十)第四七九章 登陆作战(一)第五六七章 阴谋(五)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零四章 拦截(下)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三十二章 袭击(下)第四十章 叙旧(上)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六一一章 满洲里战役(四)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一零五章 布局海外(下)第二章 制度(一)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岛(四)第二六九章 进城(五)第三九一章 对马海战(十七)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四六九章 战前(一)第二四七章 天诛(四)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赛(四)第一一七章 农村调查(三)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五三九章 联合军演(四)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一一四章 接管天津(六)第一三六章 海军假期(七)第二四六章 天诛(三)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战(三)第五三八章 联合军演(三)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战(二)第五六六章 阴谋(四)第四三零章 战争再启(一)第二十五章 接管济南(十八)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五七八章 进攻沈阳(二)第二八零章 五人会议(四)第十八章 接管济南(十一)第三二九章 李鸿章来访(六)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二零一章 作战计划第二二零章 青岛战役(四)第二三四章 访日舰队(五)第六章 无畏号战列舰第五六九章 进驻县城(二)第一八五 商务招标(三)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七十五章 规划(一)第六二三章 登陆日本(五)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四十八章 锦州之战(六)第五五四章 接受谈判(六)第三五九章 徳国特使(七)第五十章 上海新区(三)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三七一章 余波未平(八)第三十八章 联军进攻第三四三章 军事计划(下)第六百章 济南众态(九)第六十章 大沽口会议第三零三章 南线,北线(一)第三三三章 海归(四)第四七一章 迎击俄军(八)第六六三章 台湾海峡之战(四)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七十五章 规划(一)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动(十一)第五六四章 阴谋(二)第五七四章 交收东三省条约第四六九章 迎击俄军(六)第一七八章 德国之行(十)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战(四)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四三二章 战争再启(三)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二八章 攻占哈尔滨(三)第四八零章 登陆作战(二)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三一四章 锦州(二)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第六十七章 工业(四)第三九二章 新闻发布会(六)第二五二章 八国联军分裂(下)第四九零章 登陆作战(十一)第二九零章 仲裁结果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一零二章 新根据地(五)第五三七章 联合军演(二)第五七八章 进攻沈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