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对马海战(二)

“报告司令官,刚刚收到信浓丸号发回的电报,发现了俄国舰队。”

听到副官永田泰次郎中佐的报告,刚刚被从睡梦中唤醒的东乡平八郎顿时精神一振,立刻道:“哦,快把电报给我看。”

永田泰次郎将电报的文稿递过去,而东乡平八郎己迫不急待的一抢了过来,展开观看。而一分多钟以后,东乡平八郎连说了几个“好”字,又问永田泰次郎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天气怎么样。”

永田泰次道:“凌晨5点。天气到是还好,但风大、浪大。”

东乡平八郎立刻道:“好,马上将电报送给秋山参谋,发电通知大本营‘发现敌舰,联合舰队马上出击,本日天气晴朗,浪大’。下令全体舰队集合,准备开拔。”

联合舰队是在5月5日从佐世保港口出发,不过联合舰队不可能总是在海上漂着,联合舰队选择朝鲜半岛南端的镇海湾为临时的驻泊地,这里距离对马海峡只有100多公里的路程,大约只需要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要比佐世保港近了一倍有余。平时联合舰队的主力,第一、第二战队都停泊在镇海湾里,其他几支舰队则轮流在对马海峡附近巡逻,并且在对马海峡以南的海域设置了6条警戒线,搜寻俄国舰队的行踪。

不过这几天的时间,大概是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一生中最难熬的时间。虽然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判断俄国舰队会走对马海峡,但也不敢打包票,事实上这样重大的事情,谁都不敢有绝对的把握,因此尽管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将联合舰队都布置在对马海峡,但同时也在对马海峡到台湾之间的海域、岛屿布置了大量的侦察船、侦察点,寻找并监视俄国舰队的行踪。并且随时都准备离开对马海峡,在其他海域阻截俄国舰队。

但这个时代的侦察、通讯能力实在是太落后了,因此尽管安排下了大量的侦察船、侦察点,但还是无法准确的掌握俄国舰队的行踪,到也不是没有发现俄国舰队的行踪,而是得到得消息太多、太乱,又自相矛盾。一会儿发现俄国舰队己经到了对马海峡;一会儿又发现俄国舰队打算绕道轻津海峡;反反复复,真真假假。

而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却被弄得昏头转向,因为他们对每一条消息都必须认真对待,一面查阅地图;一面分柝消息的真假,但有的假消听起来就像真的一样,有两次东乡平八郎都差一点沉不住气,准备将舰队拉走,好在是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得到了澄清的信息。

不过对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巨大的煎熬,而东乡平八郎毕竟年龄大一些,还能免强沉住气,但秋山真之本来就有些神精质,这时几乎都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到5月12日凌晨3点左右的时候,在济州岛东南一带巡逻的侦察船信浓丸号在左舷发现了一艘汽轮的灯光,舰长成川揆大佐立刻下令向灯光的方向靠近,大约1个多小时以后,信浓丸号接近到灯光约5、600米左右,可以看清三桅两烟囱的轮廓,以及船舷上模糊的红色十字架标志。

成川揆确定这是一艘医疗船,顿时就警觉起来,因为敌人的医院船决不可能单独行驶,因此附近必有舰队!但是周围一片黑暗,雾气弥漫之下什么也看不见。成川揆考虑了一下以后,确定冒险继续前进侦察,于是信浓丸号超越到医务船的前方,突然在左舷约1500米的距离上,发现了疑似数十艘军舰和无数的煤烟。

成川揆在激动之余,立刻先给镇海湾的联合舰队总部发出了一条电报“发现疑似敌舰队的煤烟!” 然后继续抵进侦察,以求更准确的结果,10分钟之后,成川揆终于解够看清了,确实都是军舰,而且距离最近的己不足1000米,于是成川揆一边下令信浓丸号向东南避退,一边继续发报“发现敌舰队,地点203,似正向对马东水道而去。”

这一条电报是致关重要的,确认了俄国舰队是走对马海峡,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的判断是正确的。

虽然信浓丸号的电报并不是直接传到镇海湾,因为这个时代的无线电技术十分落后,还不足以让信浓丸号直接将电报发到镇海湾里,因此最先收到电报是第4警戒线上的第3战队,然后由第3战队的旗舰笠置号将电报转发给停泊在镇海湾里的联合舰队旗舰三笠号,并传到了东乡平八郎的手里。

终于得到了俄国舰队的确切消息,不仅是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连不少刚起床的士兵也都十分兴奋,毕竟等了这好几天,士兵们也都有些不耐烦了,现在俄国舰队总算是来了,可以痛痛快快的和俄国人打一仗了。

5点4 0分,三笠号再次收到了笠置号的电报,再次确认,俄国舰队仍然再向对马海峡的方向行驶,原来收到了信浓丸号的电报之后,笠置号立刻赶向信浓丸号所报的地点,并且发现了俄国舰队。

东乡平八郎立刻下令,命第2舰队首先出湾,在对马海峡口拦截俄国舰队。第2舰队是联合舰队的主力舰队,包括6艘接近万吨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平均航速超过20节,东乡平八郎是希望第2舰队快速赶到预设的拦截阵地,以防俄国舰队跑捭。

其实这个时候俄国舰队距离对马海峡还有约150公里的路程,而且考虑到俄国舰队的航速只有8节,因此至少需要12个小时左右,而联合舰队只需要3、4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对马海峡,完全没有必要派第2舰队先行一步。这也说明东乡平八郎这时也有些进退失据了。

6点30分,联合舰队的第1舰队终于做好了准备,三笠号清理掉了中甲板上多余的煤炭,以头舰的位置驶出镇海湾。率领着剩余的舰队以15节航速单纵列航进。

――――――――分割线―――――――――分割线――――――――

5月12日上午8点,虽然海面上的风浪仍然很大,并还有少许的薄雾,但毕竟是天色大亮,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官罗日杰斯特温斯基中将在旗舰苏沃洛夫公爵的指挥室里即使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在舰队的右舷,有一艘军舰的侧影。

当然这艘紧随着俄国舰队的己不是信浓丸号了,而是另一艘侦察船和泉号,这两艘侦察船是在日本设置的第4警戒线进行的交接,由和泉号继续紧跟俄国舰队。

这时参谋谢苗诺夫上校向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建议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应该击沉这艘军舰。这艘军舰应该是一艘改装的侦察船,战斗力不会很强,只派两艘巡洋舰足够击沉这艘军舰了,也不会影响我们的速度。”

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想了一想,摇了摇头,道:“不用了,如果只是一艘军舰,是决不敢靠得我们这么近的,而且现在的雾还很大,因此在这艘军舰后方的雾中,很有可能有敌主力舰队,而且我们能够用来出击的巡洋舰只有阿芙乐尔号和斯维特拉娜号,其它巡洋舰的火力、速度和运动能力都不足,很容易落入到陷阱中。我认为还是不管它算了,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全力突破对马海峡,赶到海参崴。”

谢苗诺夫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道:“不过看来日本舰队己经准备好在对马海峡拦截我们,所以我们要突破对马海峡并不容易,要不要改道。”

罗日杰斯特温斯基苦笑了一声,道:“己经来不及了,如果改道,至少要增加1000公里的路程,我们的燃煤是不可能支撑我们改道到达海参崴的;而且日本军舰的速度比我们快,就算是我们改道,日本舰队也会追上我们,或者无论我们走轻津海峡还是宗谷海峡,日本的舰队也能够极时的赶到拦截我们,那时还是免不了要激战一场。”

虽然罗日杰斯特温斯基的材智并不算高,但也并不是无能之辈,基本的海军素质是有的,因为日本舰队的速度在俄国舰队之上,而且通向海参崴的几条海道,对马海峡、轻津海峡、宗谷海峡,基本都是在日本的周边海域,日本舰队不仅对这一带的海域十分熟悉,还有大量的商船、岛上瞭望点,因此要想真的躲过日本舰队的拦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和日本舰队必有一战的话,最好的战场其实就是对马海峡。

对马海峡是日本本州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一道海峡,总宽度约200公里左右,但由海峡中间的对马岛一分为二,成为两条水道,靠近朝鲜半岛的一侧为朝鲜海峡,宽约60公里;靠近日本的一侧为对马海峡,宽约100公里。而相比之下,轻津海峡的宽度约为20公里,宗谷海峡约40公里,因此在对马海峡交战的回旋余地要大得多,毕竟俄国舰队的目标并不是击败日本舰队,而只是突破日本舰队的拦截,到达海参崴。而且行程至少近了1000公里,这也是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执意选择走对马海峡的原因。

第五九五章 济南众态(五)第三零二章 制定计划第五七七章 进攻沈阳(一)第四六九章 战前(一)第七十九章 陆军编制(三)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一九一 访问天津(三)第六三三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六)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战(三)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区(二)第四七五章 外交争斗(四)第三一七章 锦州(五)第二三七章 作战计划(五)第三五四章 大战之前(一)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九十三章 安置营(九)第六十四章 工业(一)第三二四章 海参崴(七)第二七四章 朝鲜半岛危机(上)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战(五)第四零四章 旅顺攻略(一)第二五六章 公审大会第六一一章 满洲里战役(四)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三章 制度(二)第五二六章 反围剿(六)第四四六章 辽阳之战(八)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乱(八)第七十七章 陆军编制(一)第七二零章 上海谈判(七)第二三五章 进驻胶州湾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区第四八二章 登陆作战(四)第六三九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一)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四七一章 迎击俄军(八)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战(四)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赛(六)第五八八章 农场巡视(三)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动(五)第二六八章 进城(四)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二零九章 奇袭库伦(三)第六四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二)第三八七章 对马海战(十三)第五二六章 反围剿(六)第一六六章 新舰下水(二)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三三六章 李鸿章来访(十三)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一零六章 电报(下)第一七零章 德国之行(二)第三六九章 军队整编(下)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五七三章 谈判(一)第五三七章 袁世凯复出(上)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三)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三)第五十八章 上海新区(十一)第二十八章 锦州告急(七)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六十章 远东战争结束(下)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开(三)第四三一章 战争再启(二)第三四五章 欧洲危机(二)第五三九章 联合军演(四)第三九八章 谈判(六)第四章 制度(三)第六章 设伏计划第一七六章 南洋巨富(三)第一九二章 登陆爪哇(四)第五九九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上)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二八八章 年终会议(四)第四八五章 登陆作战(七)第二九零章 渔人行动(二)第四章 收关行动(四)第五二九章 谈判(七)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三零九章 二进胶州(二)第五四一章 镇南浦登陆(一)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一二七章 外调(一)第二零七章 战争规则(二)第一一五章 农村调查第五四六章 镇南浦登陆(六)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岛(三)第一八二章 护侨行动(四)第七三一章 决策(五)第六五九章 远东远征军(六)第三一九章 骑军(三)第四九八章 舆论再变(一)第四九三章 袭取海参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