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论潮

二月二十八,三字经正式发售。

内城的几个大瓦子开始了意料之中的热议,几人扎堆的茶摊,人声鼎沸的酒楼,路头说书、码头卦算,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居然都能围绕着一个话题讨论。

作为后倩女幽魂时代的一品斋,能不能延续前者的神迹?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噱头,虽然大部分人对买书并不感冒,但并不妨碍他们讨问几声书的情况。

“那三字经究竟是什么书?有倩女幽魂好看不?”这是最多的一个问话。

他们交相询问,似乎也是乐此不疲。由于三字经仅有的几本手抄都流书院去了,所以直到如今……也没有被外界所认知。

一个茶摊头,低矮的短脚案子,几个路遇的学子围在这儿歇脚。其中有消息灵通的,还偷偷摸摸的从袖子里抽出一本仿版的三字经来,在几个友人面前炫耀起来。

“哎?继尹,你怎么有这个的?”他那些友人都忍不住把脑袋凑了过来。这三字经今天才发售,怎么可能现在就有书铺开盗版。

“咳咳~~”那人示意旁边小声,“这是我爹从四门学的那些酸儒那儿拿来的。”

“四门学?”

……

也差不多,就从这开始,这三字经就从云端跌落到了泥地,原本那些对于新书还颇有期待的年轻人在翻开书页后,无一不是换上一副坍嘴的面容。倒不是这书不好,反而是太过正经而使得他们兴致缺缺。原本以为是和倩女幽魂差不多的杂言小说,虽然是有些吊儿郎当,但是他们就是喜欢看那调调,如今这口味一下子跑偏这么多,实在是让那些拥簇们大失所望……

“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这玩意可一点不好看……”

茶摊上原本围聚成一片的人俱是一拂大袖,丢下个嘲讽后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没意思极了,也就那些老夫子才喜欢。

“哎哎!!别走啊!!”

本来还以为能好好的秀一把风头的,没想到却是这么个待遇。

……

二月二十八的太学。显然迎来了最为严肃的时刻。

筒瓦单檐的一廊廊学斋讲堂里。没有一丝嘈杂,只有纸卷翻动的沙响。里头学子正执笔工书,或是皱眉难解、或是神采飞扬,上阶有缁巾宽衫的老儒把关,时而把手中的滕卷搁下,往下巡视一番。

而廊道之上,时而能听到木屐走动的声音。

整个太学里的一切景语在这时候……摇曳沉姿。静默的陪伴着这一片的书香油墨。

眼下,是太学二月底的经义私试,这关乎着太学生们平日的考绩和生舍资格,所以没有人敢大意对待。

不过虽然整个太学处于这样一种偏向于严肃的氛围,但是像教坊院这种老学儒呆的地方,就没那么多拘束了。

学斋里学子奋笔疾书的状态、与这教坊院里老儒吃茶闲聊的情景是如此鲜明的对比。全然事一副退休在家的心态。旁边是杂艺在清扫盆栽案头,还有年轻的助教抱着经卷跑进跑出,不过这种状态随着国子司业范正平的到来而收敛了起来。

太学每月的私试一向受到国子监重视,所以几乎每次月试国子监都会有人过来督查。而今天,居然是国子司业范正平亲自过来了,倒是让太学的着些学正学丞们赶紧掐掉嘴上的话头。

这范正平说来也是来头颇大,其父乃是前朝宰执范纯仁,祖父就更不用说了。范家一门不仅在文坛名望甚高。在官场也是常青之树。不过这范正平与其父不同。性毅有棱,为人处世上都是直来直去。所以这种性子的人往往难以在官场立稳。绍圣时,与蔡京有隙,结果被蔡京整到了乡里赋闲去了。不过今年徽宗即位大赦前朝,便把这范正平调了回来、做了个学官,虽然没什么实权,但也算是对范家的一种宠渥了。

“怎么范司业今日倒是有闲过来了?”众人笑着迎了上去。

文坛这个圈,说大也不大,那几个名声响的众人心里也一清二楚,这范家在宋朝文坛地位崇高,再加上范家族人本身文学渊博、高风亮节,自然事能得到这些太学老儒的敬意。

两方人寒暄了一阵后,也差不多把这二月经试的情况做了个交代。

这主事做完,终于是要说说今天真正的来意了。

范正平搁下手中的茶盏,“这次过来,主要还是来商议一下那三字经入普读教典的事情……”他说着,旁边的随侍递上来一本书,他拿着说,“这东西是你们太学先提出来的,所以还是要找你们谈谈看,毕竟教典之事关乎国之千秋,不容草率,我与刘祭酒、种司业已有小议,虽然这三字经义理隽永,又浅显易懂,但毕竟是出于民间……”

旁边有侍奉供茶,教坊院一众的学官围坐详谈。

其实事情说开了,就是要整个太学联名起折,坐实了这三字经的权威性,不然像这种民间收来的经义是很难从礼部和门下通过的。

因为是野路子。

虽然如今已经不是门阀世族的年代了,但门第出身的这种观念一直根深蒂固在社会的各方各面中。

他们这些老头稍作了下商议,大致都同意了这个提议,改日变草拟折子出来,以他们太学博士的身份旁佐这三字经的正统性。话说到这儿,也差不多要完了,正当范正平要起身回时,眼角余光不巧瞥到了角落边低头籍案的李清照,虽然她是男儿装束,但还是能明显看出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娇儿。

“这是……”范正平抬手问向两边,这太学教坊院里怎么会有女子从事,等旁边学正高秦附耳小声了通后,他脸上的疑惑才慢慢转变成了笑容……原来是李家那小才女。

李清照与往日一般,一早就来了教坊院处理些籍案文件,这几天太学经义私试,告假门禁之类的条子比较多。她还要一一校对过去。这些繁琐的活儿老头们事最不**干的,所以干脆一股脑儿丢给了她,反正是年轻人……多做点活儿总不会吃亏的。

“咳咳……”

忽然两声清咳响在了她头顶。

少女不禁仰头望去,只见教坊院那一众的老学儒都在自己面前站着,不过中间那个老人自己倒没见过,正当疑惑之下……老学正高秦沉声道。

“这是范司业,还不过上前见礼。”

李清照眼睛直直地看着那老学正。很无辜的模样……貌似在说,我才多大年纪,又是女娃,哪会认识这么多的大人物……

这范正平也是今年刚被上拔入京,所以对于李清照的事情并不清楚,只是前些日子去过堂弟范正永那儿。在席间、就有论及过那李格非家的女娃,说是叔父有意让直均娶那小才女回来,当然……他不是当事人,对于内中细节并不清楚,不过即然如此,以范家的家世渊源,想来是不会有太大的阻力的。所以眼下……已经是当做侄媳妇来看待了。

言语间的和善,即便是旁边几个老头也看出来了。他们心中无一不嘀咕。看来那传言是真的了……这范家有意在少女的婚事上插上一脚,这倒是有意思了。

李清照作为晚辈。自然不好在这公众场合上把话说开,所以也只能诺诺的、装成合格的晚辈接受训导与鼓励,只不过看这苗头……对方似乎对自己有些过于关心了,这可不是她想要的结果,是故找了个由头就想开溜。

“范司业,清照想起来还有位朋友要拜访,这便要跟您告个假了~~”她故作嗔怒的瞟了眼教坊院里的那些学儒,才为难似得说,“跟这些老头……太难告假了。”

这自然是引起了这范正平哈哈的笑。有些人……如若是喜欢了,那便是做什么都让人舒心,而这少女就是占了这种先天的便宜,所以即便那些老学儒再怎么瞪眼也没用……

准了。

“既然如此,那你这娃娃就去吧……这年纪,就该出去踏青游玩,怎能老是呆着这沉闷的教坊院里……”

……

出了这太学后,总算是让李清照吐了口气,那范司业、她只是从那些学官口里听过,据说为人刚直不折,很有文人骨气,不想今日初见之下,倒是出人意料般的和善。她可不认为是自己真的有多好的口碑和素养,反倒是有些忧心那范直均……

不喜欢他啊。

“小娘子~~”远处婢女胭脂欢喜的唤声传来……

她怀里还抱着一本红织板格的书,看着模样似乎是抢到了宝,而她身后则是另一个婢女花细,只不过跑的没前头快,所以显得要气吁一些。

今日一品斋发售三字经,李清照算是出于朋友道义,所以就让自己那两丫鬟一早过去捧捧场,如果买的到就买,买不到也不强求,没想到这两丫鬟倒是干事麻利,居然真个买来了……

“小娘子,这《三字经》讲的是什么故事?”婢女眨着憧憬的眼神,她还不知道这三字经是教辅书呢……

这可是打击她了。

“是不是一群妖怪要抢一本《三字经》的神书?”

婢女的大胆预测,倒也是够可**的。而李清照只是笑着没去理她,嘴上只是吩咐着花细准备马车去岐山书院,反正也是闲着无事,又不想这么早回家,那就去书生那边继续度假好了。

“小娘子、小娘子~~你就跟胭脂说说么,这到底讲的什么故事?”小丫鬟跟在少女屁股后头,捧着书,十分焦急的模样。

李清照一个回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自己看。”

那小丫鬟嘴巴一扁,不高兴了。

……

二月二十八日的岐山书院,可着实比往日热闹不少,书斋廊道、假山渡桥,那些平时杳无人迹的地方,如今都有稀稀拉拉的游人走动,不过要论到声势最为热闹的,还得属西面的绿茵场。

那热火的场面,欢腾的人群,戏谑、嘲讽、口哨……甚至还有场边特意做的缠枝虎旗,在刀风下猎猎翻飞。

“大李!!带球冲进去~~”

“哎哎!那个胖子~~有没有公德心,抱人大腿还怎么踢!”

……

这么喧闹的声音从西边传过来,倒腾的学斋里上课的学生心里直痒痒,热闹的场面哪个不想去凑凑。在这种浮躁的心态下,这书是如何也读不进去了,一个个心不在焉的,饶是让书院的老儒们气愤不已。

原本因为苏进的三字经、还对他大为改观,可没想到那大少爷居然把这书院当成杂耍的蹴鞠场了,看看那些衣衫褴褛的小混混,真是败尽斯文~~

他们插着腰,齐成排在廊道上,隔空对着西面骂骂叨叨。

“太不像话!”

“老学谕,您赶紧让那大少爷停下,这是书院,不是御拳馆,这成何体统!”

……

而这事显然只能是嘴上说说罢了,连他们自己都知道那苏进已然是这里的山大王了,根本没人管得了~~

与这帮老儒同样遭罪的,自然就是那蹴鞠场边的小阁楼了。一大清早的,就这样闹翻了天,本来慎伊儿还想要出来骂街的,可支起窗扇往下一瞅。

额……

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来了少说有七八百人,也不知道那书生哪儿找来的这么多人,整个球场都围满了,尤其是从她这边望下去,油绿的草坪在这时显得极有威势……

她正有些发愣呢,这楼下忽然传来女子的声音。

“姐姐,我来看你了~~”

这声音太熟悉了,熟悉到慎伊儿都有些难以置信,她把头扭向书案前的李师师,见她微然自怡的对着窗格子下笑,还打了个手势示意对方上来。

哦~~

还真是她。

第28章 曹子建七步成诗第188章 静候水面(中)第80章 一品斋的新动作第156章 太多意外(上)第161章 飞起来的困难第99章 便宜了她第18章 契机第164章 天赐良缘(二)第96章 章丘,李清照第131章 祸端第30章 奥卡利那第119章 三十的夜第123章 梁祝(中)第117章 议谈第2章 太聒噪了第47章 盛世浮华(三)第185章 下饵第128章 陈年老账第64章 东京热第188章 静候水面(中)第142章 有些事,终难忘却第76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82章 三顾茅庐第25章 不孝女第166章 天赐良缘(四)第26章 愿者上钩第55章 盛世浮华(十一)第204章 回来了第90章 一文钱处理了第22章 送你一个蹴鞠第68章 阁楼第109章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个葫芦梦第193章 收杆第84章 最干净的心第72章 算账(上)第70章 这便算是见面了第54章 盛世浮华(十)第95章 矾楼,李师师第69章 时代的刀钉第103章 很丑很丑的玩具第172章 岁晓迟暮第88章 实用主义第206章 将计就计第146章 嫖妓第10章 女儿很坏第164章 天赐良缘(二)第22章 送你一个蹴鞠第31章 麻的、禁中第24章 就改了一个字第116章 异动第17章 断绳第100章 他不一样第66章 你大爷的第83章 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第53章 盛世浮华(九)第139章 热火朝天第76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13章 脖子上一凉第126章 没有人要了第151章 龙舟沉浮(下)第94章 踏青第13章 脖子上一凉第124章 梁祝(下)第51章 盛世浮华(七)第63章 埋下一颗种子第66章 你大爷的第107章 加快的风车第147章 或许糟糕第147章 或许糟糕第25章 不孝女第186章 食饵第112章 柳暗花明第41章 湿鞋第191章 起竿(中)第111章 一京出尘雨(下)第34章 李府第82章 三顾茅庐第3章 知县的烦恼第180章 大热潮(下)第188章 静候水面(中)第126章 没有人要了第50章 盛世浮华(六)第110章 一京出尘雨(上)第169章 天赐良缘(七)第45章 盛世浮华(一)第185章 下饵第119章 三十的夜第1章 病母、孀嫂、幼侄第71章 旧闻第98章 一剪梅第38章 太学第111章 一京出尘雨(下)第185章 下饵第170章 天赐良缘(完)第101章 筹措事宜第33章 屁股挨刀第182章 定局第196章 福兮祸兮(下)第104章 开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