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禹治水人族更替

鲧的妻子是有莘氏女,修己,二人生有一子,叫做大禹。

舜处死鲧后,有遍访族中治水能人,后来听人提起,说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厉害,于是舜便命大禹,代替欺负鲧,统领治水之责。

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禹让益发给民众种籽,教他们种水稻。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

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于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河南万县)为其封国。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帝舜称赞禹,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你发扬了我的圣德,功劳太大了!”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往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当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帝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道:“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巴,低下头就不见了。帝禹到涂山,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帝禹在帝位十年后逝世,共在位四十五年。

大禹在位的四十五年,为洪荒人族做出了无尽的贡献。他不仅为洪荒人族,祛除了水患,更是分封了九州大地,并分别铸造九鼎,以镇守九州平安。这九鼎因由镇守九州之功,借着大禹之手,尽皆得到了上天功德,成为了功德九鼎。

在大禹治水之时,这洪荒之中,也多有截教门人的足迹,这大禹治水,有几宝,分别是黄河河伯赠与的黄河河图,避水剑,开山斧,还有测量海水的定海针,赶山移位的驱山铎。

这几件法宝之中,其中有避水剑,开山斧,驱山铎皆是截教所赐,而跟随大禹治水之人,也多有阐截两教修士的身影。

借着大禹治水之顾,两教修士积累了一些功德,同时也正是此时,开启了修士进入人族,帮助人族君王治理朝政之事。

数十年后,大禹年老,禅让帝位于伯益。但是大禹之子启也是一位能力出众之人,大禹尚在之时,启就团结了一大批的臣子在自己身边。等到大禹传位与伯益,身死之后,启在自己手下的帮助下,突然袭击了钧台,杀死了伯益,自立为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部落王朝。从此以后,禅让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王位的世袭制。

启有五子,启死之后,五子争权,将一个强大的王国弄得内乱四起,民不聊生。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被九夷族的有穷氏的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有穷领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彻底肃清了寒浞的残余势力,又大力征伐东夷各部,一直打到东海。后来,又还都伊洛之间。在季杼统治时期,形成为夏代中期的极盛时期。少康以后,到孔甲以前,在这期间经历了五代六帝,夏王朝的统治一直是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着向上展的趋势。夏王朝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大都臣服在它的统治之下。

少康死后,传位与予,予传槐,槐传芒,芒传泄,泄传不降,不降传扃,扃传胤甲,胤甲传孔甲。

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传说他是一种叫做“东音”的乐调的创始人,又笃信鬼神。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渐渐衰落。

到了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早在大禹治水之时,便有一位截教的弟子名叫伊尹的人,因受到大禹贤德的感召,投入在大禹麾下,此时伊尹见到这夏桀如此残暴,白白断送了夏朝大好河山,不由于心不忍,于是他以唐尧、虞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无奈,只好离去。

桀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至于弄得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

待商汤返回部落之后,便开始招兵买马,反抗夏桀的暴政,截教门人见此,为了积累功德,好度过后世劫难,急忙纷纷来投,商汤就在这众多修士的帮助之下,最后终于将暴君夏桀拉下了皇位,并定都照个,建立商朝。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

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从盘庚处继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征服了许多小的国家。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又为商朝恢复了不少元气,一直传到帝乙。

帝乙为王的时候,天下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自此,人族大兴,威德一时之间,传遍洪荒各处,无有能出其右者。

帝乙见此,自是龙颜大悦,对待天下百姓,也越加恩德加诸了。

帝乙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正宫皇后之子,帝辛,另外一个是偏妃之子启,启为长子,本应继承帝乙皇位,然帝乙以因启母贱不能立,而立少子辛为帝。帝辛自幼聪敏过人。帝乙死后,帝辛继位,他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帝辛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手下又有比干,商容,闻仲,黄飞虎等肱骨之臣辅助,是以商朝威仪,一时无两,八百诸侯,尽皆臣服。

只是,帝辛后期,渐渐开始居功自傲,骄傲自满起来,时常认为自己的功德可比拟上古三皇,眼中更是不在把天下之间众多修士放在眼里,做起事来,也是肆无忌惮,任意行之,如此,方引出了一段震惊后世的封神之战。

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切记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198章 大劫初现弟子下山第139章 神农入陈都伏羲欲传位第318章 异世界败退,大道现身第138章 神农兴农耕尝百草第91章 论大势,后土收谛听第72章 青莲出手巫妖大战起争端第305章 叔侄翻脸,火烧孙袁第232章 众仙齐破十绝阵(五)第158章 华夏初始炎黄部落第162章 逐鹿鏖战(下)第108章 龙腾四海第47章 星辰到来众仙之战第228章 众仙齐破十绝阵(一)第261章 决战将起大劫完结(五)第38章 接引准提大愿成圣第36章 鸿钧合道第296章 弟子归山议定西游第226章 求助昆仑山第303章 佛门双圣欲出手众圣堵门阻去路2第114章 圣人谋划(下)第245章 众人密议第315章 东西和解昊天身损经2第15章 女娲造人之机第212章 议定封神第73章 陆压出世,合九为一第57章 星辰诉衷情第54章 青莲入魔鸿钧再现第124章 强者为尊鸿钧离天道第210章 阐教算计第158章 华夏初始炎黄部落第111章 四海升平第136章 神农返人族第66章 回青丘后土建道场第146章 神农怒水晶宫(下)第210章 灵珠战广成第25章 圣人之怒第198章 大劫初现弟子下山第191章 二圣收子纣王选妃第119章 圣人之战(一)第179章 战魂(上)第314章 西游终众弟子回归东方第140章 地皇登位轩辕出世(上)第144章 精卫填海第309章 燃灯败退混沌变故2第90章 重炼洪荒,分四界(三)第319章 终章最后一战万有之始2第98章 伏羲转世人皇当出第296章 弟子归山议定西游第18章 女娲造人(一)第307章 女娃出手,燃灯震怒第160章 逐鹿鏖战(上)第144章 精卫填海第306章 六味真火退肆海孙袁求助紫竹林2第207章 昆仑相聚杨戬开三目第133章 人皇伏羲第188章 封神伊始太庙进香第30章 天地人三书现世第134章 草创历法伏羲正姓氏第150章 四大神兽第299章 青莲明悟西游始动第12章 解惑第231章 众仙齐破十绝阵(四)第37章 天道现三清成圣第135章 通媒妁伏羲演八卦第223章 阐截两教风云起第105章 天降龙门山第194章 苏护反商(下)第279章 蜀山大劫锁妖塔倒(五)第189章 三妖受命青莲出关第199章 桃山收徒(上)第36章 鸿钧合道第75章 盘古之心盘古再现第125章 后土离去第13章 青丘山上讲开天第10章 众人分脏第58章 青莲震怒众圣出血第307章 女娃出手燃灯震怒分2第147章 大闹东海(上)第225章 十绝阵第159章 神农得道轩辕登位第313章 震慑佛门众圣商议2第134章 草创历法伏羲正姓氏第86章 巫妖大战(五)第217章 拜帅出征第37章 天道现三清成圣第268章 东胜神州有仙石花果山上道来历第3章 大劫使动第201章 桃山收徒(下)第265章 西方立佛教三清震怒算西方第230章 众仙齐破十绝阵(三)第7章 兄弟见面第100章 伏羲问道青丘山第134章 草创历法伏羲正姓氏第100章 伏羲问道青丘山第186章 弹指千年五帝治世第169章 武德星君解倒悬第46章 众仙破阵燃灯骂青莲第300章 六耳下山,二猴相遇第178章 刑天舞干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