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龙氏

伏羲证道天皇之后,恢复前世记忆,虽然对妖族羲皇的身份唏嘘不已,但终究已经随风而逝,如今的伏羲,是人族共主,跟曾经的妖族伏羲完全割裂。

回到陈都后,拥有前世经验和智慧的伏羲,对处理政务,带领人族发展一事上更加得心应手,使得人族蒸蒸日上,千多年间,将文明之火传遍五大部洲,人族气运井喷,人口急速增长。

在这期间,圣母女娲娘娘曾亲自下界,为伏羲在人族挑选了一个大气运女子,赐名有娲氏,并按照伏羲所制定的婚嫁礼节为二人主婚。

昔日女娲娘娘得到红绣球后,曾有感天地间将有天地人三婚,以定人伦。由于此前,一直未得到证三婚的机会,所以娘娘就决定将其用在人族三皇之上。

伏羲这一桩,算是天婚,为三婚之首,十分重要。故而成婚当日,天降大量功德,除女娲娘娘得了许多外,伏羲夫妻二人也获益匪浅,使有娲氏从一介凡胎直接踏入金仙之境,从此与天同寿。

百年后,有娲氏先后为伏羲诞下五男一女六个孩子,五男分别称青龙氏皇伯,黄龙氏皇仲,炎龙氏皇叔,白龙氏皇季,黑龙氏皇少,女儿取名宓妃。

这五个儿子俱是仁德贤明之辈,时常跟着伏羲学习圣贤治国之道,辅佐他管理各部落人族,为华胥之国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伏羲在位一千八百年,普通人族早已换了许多代,当初跟他一起奋斗的老臣子除了一些资质很好,修炼有所成就的人之外,大多都已经作古,只有这五个儿子一直在为他分忧。

人族曾经经历过妖族屠戮之祸,只有东胜神洲大神通者多,庇护了大量人族,是以如今人族人口精华大多在东胜神洲。

不过其他四大部洲虽然人口远不如东胜神洲,但也是有一些人口活动,奈何距离太远,无法很快沐浴到新的文明光辉。

伏羲作为人族共主,自然希望带领所有人族一起走向辉煌。他是准圣圆满大能,洪荒虽大,对他来说,却也不过咫尺之间,于是就时常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以人族共主的身份在另四大部洲转授知识、技术等文明之火。

此前,人族精英阶层虽然也知道出了共主,不过毕竟天高路远,出了少数修为高的人去陈都拜见过外,其他人并不曾见过伏羲,也没能接受新文明的洗礼。

伏羲在千多年的时间内,走遍五大部洲,所到之处,自有部落高层配合,将陈都的一切先进文明传播开来,然后又各留一个儿子继续坐镇发展。

时间倏忽而过,黄龙氏四人在四大部洲扎下根来,由于有着来自陈都的先进文明,很快就成了当地人族崇敬的人族圣贤,渐渐就成为管理一大部洲事务的首领,在伏羲管不到地方,做起了一方候伯。

自此,人族有一位共主伏羲坐镇东胜神洲,黄龙氏坐镇中圣灵洲,炎龙氏坐镇南瞻部洲,白龙氏坐镇西牛贺州,黑龙氏坐镇北俱芦洲,而青龙氏,则一直跟在伏羲身边。

人族在伏羲、五龙氏,以及各个官员、部落首领的共同发展下,文明之火呈燎燃之势,人口暴增,遍布天下,数量几乎都快赶得上昔日的巫妖了。

天界,东王公和西王母在弥罗宫中看着一些重要奏折,虽然这些事大多有丞相和轮值帝君给处理了,不过总有些非常重大的事情,需要他们两个拍板。

“五龙氏治五洲?难道这就是后世龙的传人之由来?”当看到人族如今的概况之后,东王公面露异色。

这伏羲的确有一手,分派五个儿子分别坐镇五洲,既为发展人族做了很大贡献,也为儿子铺平了道路,算是公私兼顾了。

照这个情形看,等伏羲退位之后,多半是青龙氏接替他的位置,而另四个儿子就是管理四大部洲的候伯,这整个人族基本就都落入他伏羲一家了。

这种操作手法,让东王公有些眼熟,仔细一想,这好像跟自己将兄弟儿子任命为帝君很像。

青童君做青帝,玄明做黄帝,玄霄做勾陈大帝,除了他们本身命格相符外,主要还不是跟自己是一家人?要不然,怕是未必轮到他们。

伏羲这一手学的到挺溜,不过这点私心,倒也无可指摘,对人族发展也没什么影响。而且五龙氏确实做的很好,算是众望所归。

“陛下,这五龙氏分治五洲,代代延续,必然会成为人族文明源流,后面的地皇和人皇怕都是要从他们的子嗣中诞生。这伏羲不得了啊,如果地皇、人皇,甚至五帝都是他的后裔,那获得的人族气运怕是不下圣人了,证道混元未必没有希望。”

西王母对伏羲的手段十分欣赏,不愧是做过天庭皇者的大能,谋篇布局远超常人想象。

东王公点点头,觉得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如此一来,人文初祖,文化源流更加实至名归。

原时空中,伏羲也有后代,不过证道天皇后,就不得不在圣人们的压力下,归隐火云洞镇压气运了,根本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人族,以及培养儿子。

这一世,有东王公这位天帝顶着,诸圣无法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又有女娲娘娘帮衬,伏羲还是未来的至人,是不可能强行拘在火云洞中不让出来的,所以他的处境着实好了不少,不但有一千八百年的在位时间,更有一万八千年的国运。

既然是国,当然要传给子嗣,青龙氏继位也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原时空中,神农退位之后,不也在子嗣中传了七世,才被黄帝部落打败,失去共主之位。

同一时间,随着人族发展越来越快,诸圣传道的步伐也跟着加快。东胜神洲本是三清的地盘,所以玄门发展最为顺畅,不多久,就成了人族许多人信奉的教派。

老子是三清之首,又是人教教主,先天占据优势,所以在东胜神洲影响最大,弟子玄都常年出入陈都,和青龙氏关系密切,亦师亦友,使得人教成为东胜神洲的国教。

元始天尊见争不过老子,于是退而求其次,派门下弟子去中圣灵洲传道,和黄龙氏凑在一起,双方各取所需,阐教帮黄龙氏长久坐稳部洲首领之位,黄龙氏则大力支持他们传教。如此走高层路线,效果极好,不多久,阐教就成了中洲一枝独秀的教派。

通天教主则派多宝道人等品德不错的弟子直接去了南瞻部洲,这是人族仅次于东洲和中洲的地方,炎龙氏自然欢迎无比,双方也是一拍即合。

准提接引无法抗衡三清,只好扶持白龙氏,在西牛贺州传道。此部洲虽然人口比不上东、中、南三洲,但胜在就在家门口,不但传教容易,信仰也很是稳固。

北俱芦洲比西方更苦寒,人族也是最少,反倒没有圣人愿意去传道,只有鲲鹏老祖化身南华大道君,传下一门道家修炼源流。

诸圣传教,伏羲也十分乐意看到,一来这本就是大势,无人能够阻挡,对人族发展也好处多多。

第二,则就是一点私心了,有了圣人教派的扶持,他的五个儿子地位会更加稳固,只要能安安稳稳的传承下去,地皇、人皇、五帝都出自自家后裔之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他虽然一心为人族考虑,但与此同时,在不妨碍人族利益的情况下,也要为自己和子女们打算,如今这种情况,算是极好的了。

第二九三章 时间深处,自由的鸿钧第五八五章 时空唯一第三八四章章 以己道代大道第五十章 至宝为聘第二三五章 圣人落子第五二四章 论策第四一六章 神剑天罪第五三八章 终极蒙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败逃第八十三章神剑创世第四一五章 儒学大兴,孔丘成圣第三四二章 武道六圣,人道五皇第一百七十一章 巨灵神第六十九章 三讲道第七十二章 万仙之首第三一零章 以朝证道,人族盛世第三七六章 毁诺,抢夺第三五九章 八天之上,大罗之下,明峦极圣第一百八十九章 镇元求法,冥河证道第一百一十章 斩断规则之剑第四六八章 寻仙仿道第四四八章 魔神之陨第二三二章 武道奥秘,地道圣人(续)第四九三章 西游完毕,四柱浑天第九十一章 风尘入紫府第一百八十三章 当历一千七百五十劫第一百七十三章 风伯雨师,青衣女魃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帝归阐教,王母传昊天第一百七十九章 蚩尤落幕第五十七章 海外归一第二一七章 弃魔入仙第五三六章 天帝的托付第二八五章 九州崩毁,重铸洪荒 莲华已逝,阳钥乃成第五三五章 泰皇一令,天下景从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处,大地之心路第四十八章 心火煅剑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宝神通,法天象地第二七九章 三清分裂,佛教遭劫(感谢书友轻殇若汐十月十七日的万赏)第二三五章 圣人落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窥望死界第五二九章 归来第二零四章 立教成圣,天定魔宝第八十九章 十太子下洪荒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命长存,玉清真王第四九五章 圣母赠宝第五二九章 归来第二九一章 穿越者雷林,巫师的尽头第二八七章 虚无君遭劫难,东王公吞毒丹第六十七章 胜负之论第一百三十一章 立国祭天第六十九章 三讲道第三七三章 皇者之殇第七十六章 挖墙脚第四一九章 草木之尊第二九零章 一罪落幕,一罪复出第一百三十七章 六合青穹大阵第八十四章 造人第五八七章 胜利的天平第五四八章 作死第四五五章 秽佛之界,佛骨至宝第二九四章 阴钥之谋,金鳌之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方有大能,玉清弃青华第一百七十三章 风伯雨师,青衣女魃第二五七章 天可逆,我不可逆第二五九章 叛教第一百三十七章 六合青穹大阵第四二五章 通天浮屠第五六九章 开天辟地第一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方有大能,玉清弃青华第三十六章 通天大道(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星海生波,巫地辉煌逝第四四三章 天柱折,地尊殇第二十七章 玄天真武第五十四章 新的篇章,准圣时代第四一九章 草木之尊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进涿鹿第二七零章 天子剑诛姬昌,玲珑心助魔威第二十九章 再临紫薇第二二二章 玄霄无情,玄女有心第四五四章 四尊者陨,战争落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转世夺位第五十八章 招妖幡第四七九章 昆仑来客,五方会谈第四一零章 十面埋伏第三四七章 碎梦一刀,界中佛国第四零九章 内乱第三二五章 天谴,人心第五一九章 太始之争第二四一章 女娲再布局第九十九章 兵戈再起第八十六章 回返第九十五章 大能接连陨落第五八六章 野蛮冲撞的鸿蒙界第二零九章 佛玄并列第二四九章 改变的命运第五六六章 无极太极阴阳万象混元大阵第一百二十三章 顾守时间的人第三四九章 神位调整,人道泰皇第二八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四章 著经造字,仓颉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