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天子剑诛姬昌,玲珑心助魔威

朝歌城中,一日之内,异象连显,先是连绵不尽的金色佛光,接着又出现笼罩整个天幕的魔气,如此异象,让百官忧心,生民震恐。

当日光天化日之下,钦犯伯邑考被当街救走,纣王震怒,百官怀疑,一时间竟坐实了他图谋不轨之事。

时费仲进献炮烙之刑,此刑约高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门,将铜造成,如铜柱一般;里边用炭火烧红。

若有妖言惑众、利口侮君、不尊法度、无事妄生谏章、与诸般违法者,跣剥官服,将铁索缠身,裹围铜柱之上,只炮烙四肢筋骨,不须臾,烟尽骨消,尽成灰烬。

纣王大悦,当即下令,言西周国图谋不轨,姬昌父子反心昭然,不死不足以正人心,当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姬昌炮烙至死。

纣王担心有修士强救姬昌,是以一直将他关在王宫深处的一座密室之中,王宫之内,有着气运金龙庇护,因果纠缠之地,修士不敢放肆,否则因果缠身,势必劫数加重。

再者皇宫之内,有门神、都城隍、紫微星神等诸神护佑,若是纣王甘心接受甚至乞求的事,哪怕招引妖魔鬼怪,他们一般也不会多问,但若有修士仗着修为强来,则必然招至诸神打击。

纣王虽然以前不知道这些隐秘,但自从修成天魔之心,有了相当于天仙的道果之后,又查阅了许多仙家典籍,倒是见识大涨,顿时利用起来。

九间殿上,惨叫连天,阵阵焦臭味弥漫,随着时间过去,姬昌渐渐失去气息,在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纣王眼中冷光一闪,手中无影无形的殷天子三剑之一的承影铿然出鞘,猛地划过虚空,虽看不到剑身,但凌厉的剑气却扑面而来,令人遍体生寒,刹那间姬昌人头落地,一道灵魂飞出,遁向幽冥界。

纣王并手中无形宝剑一转,虚空生电,洞穿十余丈距离,一剑点在姬昌灵魂之上,汹涌的法力喷薄而出,携带着一国气运的剑气森寒弥漫,笼罩姬昌灵魂,眼看便是魂飞魄散。

但就在无形剑气击中姬昌魂魄的刹那,一道紫芒陡然闪现,轻轻一荡,虚空泛起涟漪,锋锐的殷天子剑气消弭无形,姬昌的真灵也自无声离去。

纣王吃一惊,这承影剑乃是大商立国之初采天下奇珍神材,耗时无数锻造而出的天子三剑之一,模仿的是天帝的天地人三剑,用以对付大夏国的龙牙、虎翼、犬神三邪刀。

昔日夏朝末代帝王桀虽然残暴,但本领却是一等一的,是夏朝开国以来少有的高手,曾自比永不消亡的太阳。

他为了镇压天下反抗者,提前命人采天下极恶极邪的力量,铸成三口宝刀,供奉于太庙,以大夏国气运浇灌,随后开启暴政,所有反抗的诸侯全部消亡在三刀之下,曾一日屠杀百万,积尸成山,血流成湖。

商汤也曾败于夏桀之手,后得神仙之助,铸成含光、宵练、承影三口神剑,同样以气运蕴养,成为和天子一体的天子剑,才最终击碎了三邪刀,建立商朝。

这三口神剑历来是镇国至宝,由天子执掌,虽及不上泰阿剑尊贵,但在商王手中,也能调动气运,威力极为恐怖。但这一击,却被姬昌灵魂中的一道紫芒轻描淡写的化解。

“这是…鸿蒙紫气?姬昌竟是仓颉转世?”这一刻,无数大能感应到紫芒的气息,顿时对姬昌的来历有了了解,但却无人敢动手抢夺。

毕竟当年仓颉失去完整的圣人鸿蒙紫气,只得了至人紫气,天帝曾说保证他证道,又有冥河老祖和佛教都欠他因果,不得不为他保驾护航,试问三界之内,有谁敢打他主意?

纣王同样惊讶,但心中不惊反喜,杀死一个有着鸿蒙紫气的潜龙,所得好处不言而喻。至于结下的因果,姬昌欺君在先,杀了他天经地义。

姬昌一死,属于他的天命顿时转移,部分落到姬发身上,部分被纣王以天子剑夺取,西岐之地气运顿时削去三分,勃发的龙运,势头不复凶猛。

纣王感受着冥冥中落在朝歌的人道气运,虽然很快被末代劫运腐朽,渐渐又散落出去,但得了魔教修炼秘法,其中就有着如何夺取别人的造化,和利用末代庞大的腐朽气运来增进修为的方法。

他当即宣布退朝,在密室中运转法门,一缕缕腐朽破败的劫运气息被纳入体内,属于姬昌的造化被掠夺,属于大商的腐朽气运被吸收,而未被腐朽的一线生机,却凭借着血脉联系,在冥冥中转移到东鲁之地的武庚身上。

数日之后,纣王消化这一次所得,修为更进一步,已经修成玄仙道果,接着又吸收末代气运,效果虽然也好,却终究不及掠夺别人来的快速。

“王叔比干,身为大商亚相,却不思报效祖宗社稷,反而勾结逆贼,犯上作乱,证据确凿,处以挖心之刑。”

纣王出关之后,下达了第一封圣旨,却是处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比干,一时间朝野震动,百官求情者络绎不绝。

但纣王一反常态,暴虐无比,动辄杀头炮烙,梅伯、杜元铣、黄飞虎等人苦劝不止,反招来杀身之祸,幸得王后求情,被削去官职,令去侍奉王子武庚。

身在东鲁的武庚得知纣王暴虐无道,写信劝谏。纣王大怒,将武庚贬为庶民,断绝父子关系。

那东伯侯姜桓之子姜文焕膝下只有一女,和武庚是表兄妹关系,早已经约定婚姻。此时武庚被贬为庶民,失去了王位继承权,东伯侯不怒反喜,立刻操办武庚婚事,而后又立武庚为世子。

这在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姜文焕年纪不大,现在没有儿子,不代表以后没有,就算以后也没有,也可以在宗族之中过继一个子嗣做继承人,怎么的也轮不到武庚。

不过,在通晓天地大秘的人眼中,这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武庚可是女娲娘娘布下的棋子,背靠妖族。而东鲁国自祖上魁隗时起,就是截教在背后扶持。有这两位圣人在背后操纵,出现这样的局面一点也不稀奇。

风云变幻的朝歌城中,老一批忠臣被纣王赶到了东鲁国,剩下的百官噤若寒蝉,对纣王的命令无有不从,半点不敢犯颜直谏。

寿仙宫中,纣王手中面前放着一个托盘,里面一颗鲜红的心脏,还残留着一丝余温,隐隐约约仍在跳动着。

这心脏显然是刚从人体上挖下来的,但奇异的是,如此鲜血淋漓的一幕,却没有半点血腥味,反而还有一丝异香。

“不愧为七窍玲珑心,亿万人中无一,是人道智慧和纯善的结晶,也是妖魔最好的补品,放在你身上太暴殄天物了。王叔,你既然自称志虑忠纯,对孤王毫无异心,那为寡人牺牲奉献,也该天经地义吧!”

纣王捧起心脏,感受着心中的渴望,不再压制,张嘴一吸,玲珑心化作七彩霞光,被吞入腹中,人世间最为智慧和纯善的力量被魔心吸收。

顿时,一种奇异的力量在体内化开,一点点的融入纣王的心脏之中,已经漆黑一片的天魔之心,此时竟再起变化,黝黑之中生出七个七色孔窍,泛起尘世七情之力。

喜、怒、忧、思、悲、恐、惊,所有生灵都无法规避的七种感情,人之有别于死物的本质,被纣王完美的掌控,身上气息升腾,眨眼间成就金仙道果。

“不愧是魔道,只要条件满足,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力量,虽然后期修炼缓慢,主要靠夺人造化,但在这样的时候,却是寡人的一线生机所在。”

纣王坐在宝座之上,感受着体内贲涨至有些难以掌握的力量,面露笑意,瞳孔之中陡然闪过七彩漩涡。

纣王这些日子以来的种种作为,已经让更多的目光投过来,如此快速的成就金仙,终于引起了圣人的注意,一观之下,才得知堂堂天子,竟然入了魔道。

一时间天下震惊,风云变幻,但纣王不为所动,稳坐泰山,根本不怕有人来除魔。

要是换了别人这么做,早就死了不知多少回了。但他是人间天子,既是人道象征,又代天牧狩,除了天帝本人之外,无人有资格出手杀害自己。

否则,不但要承受整个人族气运反噬,天帝那里,岂会饶他?试问三界之内,有哪个人敢同时承受整个人族气运的反噬以及天帝的打击?

“嘿,只要寡人一天还是人王、天子,就无人敢将我如何!这段时间,就是寡人倒行逆施,争取一线生机的机会。”

第二一九章 亲人重逢第五八三章 自爆的雷神,复苏的祖神第六十五章 周天星辰破第四零六章 魔主、魔皇,虚位以待第三六二章 说情,要债第四二七章 死界桥头堡第五二一章 死亡女神和长青剑第三一九章 大秦圣庭,人道长河第三一四章 天地一盘棋,胜负两战场第四五零章 女圣降,魖族出第三六八章 魔神过境第四一六章 神剑天罪第五七零章 化育万物,神与道同第四一七章 魔音染三界第四零二章 野望第四一一章 人间战起,杨眉回归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命长存,玉清真王第四九六章 斗战之心,创世神泉第八十六章 回返第三二九章 登天第三一四章 天地一盘棋,胜负两战场第五八零章 宙荒灭,拾荒逃第三二九章 登天第八十四章 造人第四零四章 赤帝子斩白帝子第四八五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五章 征伐龙族第四二三章 两件至宝第二三八章 魔乱帝心第三八六章 东极青华大帝第三八八章 三道并行,魔神逝去第九十六章 新的东皇太一第四五四章 四尊者陨,战争落幕第四九九章 寰宇一莲,因果八矛第一百四十三章 祖巫开杀第四九七章 混沌无极,至宝重铸第二六四章 莲华如来至第二四六章 莲藕筑基第四章 以宝炼宝第九章 大劫终了(二)第二二九章 虚无君的隐秘第二七五章 青天的使命第五八三章 自爆的雷神,复苏的祖神第四一二章 冥界主宰第三零七章 三十四天与三世佛第四章 以宝炼宝第二三八章 魔乱帝心第三五三章 明争暗斗,诸皇归位(感谢薄心凉性喃小喃万赏)第四三零章 四天柱第四九九章 寰宇一莲,因果八矛第三五六章 心里阴影第三六七章 天之尊,地之尊第四一五章 儒学大兴,孔丘成圣第四八八章 创世之道,造化之本第三四零章 混元太极大罗金仙,父子兄弟其证道第二三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三五章 圣人落子第五七九章 征战再起第四三一章 遮天玉牌第两百字章 净土劫第二一一章 佛界第四五五章 秽佛之界,佛骨至宝第五一八章 亘古机缘第四七零章 龙宫受挫第四零六章 魔主、魔皇,虚位以待第九十三章 入阴界第二八二章 开天三宝之秘第八十三章神剑创世第三三八章 佛门第三圣,圣人不为大第二八八章 鸿钧话证道三劫,罗睺解殒圣毒丹第二五六章 光目女和紫府少阳真君第三三九章 大罗天讲道,武运昌隆第二二八章 神榜难签,旧怨新恨一朝起第二九三章 时间深处,自由的鸿钧第四一九章 草木之尊第七十七章 因果转嫁第五五二章 东王公之谋第四一零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五十五章 要里子不要面子第六十三章 天帝登位第四三六章 一拳打爆圣人第二十五章 回归紫府洲第二七零章 天子剑诛姬昌,玲珑心助魔威第五七一章 混沌太一转世之身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仙之祖第五一九章 太始之争第二零七章 西方谋自立第十五章 结盟第五一二章 佛门女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至人将出第四零七章 魔化宇宙第四二二章 女娲的决断第三五六章 心里阴影第二六零章 虚无君探秘,玄真君来历第一百七十八章 魔神蚩尤二四五章 暗手第三五零章 五皇印,四族争第四十六章 条件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三一九章 大秦圣庭,人道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