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普渡之道

玄音寺,乃是西牛贺洲的一座寺庙。

佛教大兴,虽然尚未达到鼎盛,但是在西牛贺洲已经初现峥嵘,规模庞大,装饰奢华的佛寺随处可见。

然而,玄音寺却并非这些大寺庙。

玄音寺只是一个小庙,一个小到了全寺上下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的小庙。

老和尚叫善逝,小和尚叫玄叶。

善逝老和尚不知是何时出现在这座小庙中的,周围的人家只记得仿佛从小庙出现的那一天起,善逝老和尚就一直住在这座小庙中了。至于小庙何时出现,出现了多久,却是没人能说得清楚。

玄叶小和尚是个弃儿,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抛弃了,恰好被善逝老和尚捡到,这才得以存活。不过也因此,玄叶也就成了小和尚。

老和尚与小和尚住在小小的玄音寺内,寺庙没有香火,没有捐款,两人全靠打理寺庙后面的那一小块农田为生。虽然并不富足,但是也能养活自己。

或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小玄叶极为懂事乖巧,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学着帮老和尚做各种活了,等到小玄叶八九岁的时候,已经不仅能够自己做饭,更能帮忙料理农活了。

有庙的地方自然有人。

玄音寺虽然不是什么大庙,但是周围亦是有着几个小村落,以及一处不大的集市。小村人不多,几个小村加起来也不过几十户人家上百人而已,而那小小的集市也只是几个小村为了交换一些东西才出现的。因为人不多,所以彼此之间也都十分熟悉。再者,虽然对于玄音寺这么一个小庙,这些村民并没有余财去上香捐款什么的,但是对于玄音寺里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这些村民还是熟悉的。尤其是小玄叶,这么乖巧的一个孩子,再加上玄叶偶尔会去集市上拿自己种的蔬菜粮食去换一些盐巴什么的必需品,所以这些村民和小玄叶尤为熟识,而玄叶对于这些朴实的村民也是感到十分亲切。

不过,虽然玄音寺是一座寺庙,老和尚作为寺庙里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却似乎丝毫没有传承玄音寺的佛法的觉悟,至少,小玄叶就从来没有见过老和尚修习什么佛法,研读过什么佛经——话说,小小的玄音寺,貌似连佛经都没有。老和尚整日里除了生火做饭,就是下田务农,此外就是坐在玄音寺的大殿里,一坐就是大半天——忘了说了,玄音寺的大殿里,别说佛祖的金身了,就连普通的菩萨罗汉的金身都没有。有时候,小玄叶看着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善逝老和尚,仿佛觉得善逝老和尚就如同一尊雕塑一般。而在等到小玄叶长大了,可以做饭务农了之后,善逝老和尚甚至连前两项都省了,整日就坐在大殿中。

不过,虽然说善逝老和尚看起来并不像什么得道高僧,甚至像是一个假和尚,但是小玄叶对于善逝老和尚还是十分尊敬的。听村里人说,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弃儿,是被师傅收留才存活了下来。因此,纵然善逝老和尚什么都没交给小玄叶,但是小玄叶却依然恭恭敬敬的把善逝老和尚当成最亲的人来对待。

这一天,小玄叶做好早饭,跟善逝老和尚一起吃过之后,料理好了农田,便带着一些长成的青菜,跟老和尚打了声招呼就出门去了。他要去集市上换些盐巴回来。

不过,就在小和尚离开之后没多久,整天闭目在大殿中静坐的老和尚却是突然睁开双眼,淡淡道:“来都来了,为何又犹豫不前?”

闻声,一个淡淡的声音在寺外响起:“贫僧当初为寻求普渡之道,入了西方。自从入大乘佛教起,贫僧每日精研佛法,苦求普渡之道,随然佛曰普度众生,但是贫僧却始终不得其法。后贫僧入小乘佛教,依旧整日钻研佛法,然而小乘大乘,殊归同源,却依旧找不到普渡之法。贫僧入西方乃是为了普渡之法而来,若西方无普渡之法,那贫僧所作所为又有何意义?这些年来,贫僧苦心钻研佛法的同时,亦不忘救世人于水火,然而,贫僧救得了一人,救得了十人,救得了百人、千人、万人,然而贫僧一己之力,终有尽头,若无普渡之法,又该如何普度众生?贫僧苦思多年,不得其解。听闻佛主这些年来精研佛法,在大乘佛教的教义之上所获甚多,故而欲要找佛主解惑。然而又恐佛主亦无答案,故而止步不前。”

言语之间,一名身着白衣的女子缓缓的走入庙中,如果有阐截两教之人在此便会认出,此人正是当初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如今佛教的观音菩萨。

如果说,当初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四人叛教,阐教众人最恨不起来的一人是谁的话,那就是曾经的慈航,现在的观音了。和其余三人不同,文殊普贤是西方二圣很久之前就留在阐教的后手,惧留孙乃是单纯为利益所动的败类,然而慈航,却只是一个寻求普渡之道的心怀苍生的至善之道的修行者。为了去寻求西方教义中的普渡之道,慈航这才入了西方,成为了佛教的观音菩萨。

只是,虽然观音已经入西方多年,对于佛法也是苦心钻研,然而至今为止,却仍未寻得普渡之法。这让观音不由对佛法产生了怀疑。为此,观音才会前来寻找善逝解惑。

没错,这个看似平常无奇的善逝老和尚便是如今的佛门之主,释迦牟尼。

走进大殿,观音来到善逝身前,随意选了一张蒲团坐下,认真的看向了释迦牟尼,问道:“贫僧愚昧,还望佛主教我。”

静静地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观音,良久,释迦牟尼缓缓摇了摇头:“贫僧行走世间多年,尝遍人间疾苦,欲寻求普渡之道,放眼世间,不管贫穷富足,不管安定还是动乱,无论在哪里,总有一些世人身处水火之中。正如观音所言,贫僧救得了一人,十人,百人,却救不了所有人。所以何为普渡,贫僧亦不知。”

第一百三十四章溪深鱼肥第三百三十四章 天道——大道的食粮(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道轮回,后土出手第一百零九章尘埃落定第一百八十章(四千字)韶华第三百一十九章 寻第三百二十八章 玉鼎真人的谋算第四百七十一章 贺礼与结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僵尸第三百五十一章 妖师出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袭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第八十四章罗睺第三百八十六章 狮驼国覆灭第两百九十七章 战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钟声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次的招安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庭的对策第两百一十章 姻缘,前程第两百五十八章 威胁第四百四十五章 议(四千二合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帝第四百零七章 必须赢第两百二十八章 对策第七十四章六道轮回第七十七章巫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没人可以第一百四十三章 试探第八十四章罗睺第两百五十一章 亲近亲近第九十四章瓜分天庭第一百章死不悔改(死皮赖脸?)第十五章叶玄的道第两百六十六章 一箭穿心,哪里可逃QAQ第三百七十七章 杨蛟杨戬第三百七十七章 杨蛟杨戬第五百四十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二章 后土的分析第两百九十九章 步步为营的姜子牙第两百七十五章 三种情,三种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离开第四十二章算计第一百一十八章龙族归天第五百二十八章 灌顶第两百三十八章 各方动作第十五章叶玄的道第一百七十章 周天大日金光阵第三章师徒缘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禹治水第二十二章龙门第十一章真正的宝物第三百二十八章 玉鼎真人的谋算第一百二十四章人族共主第四十二章算计第五百零五章 包围第四百零八章 出海第四百六十八章 无题第三十四章理由第四百九十章 九曜星君第四百三十五章 这是神马情况?第十五章叶玄的道第五百零一章 上古重现第五百三十六章 钟声第四百六十七章 信与不信第两百三十九章 冀州初战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第三百一十二章 胜败第两百八十章 梦第八十九章两败俱伤第七十七章巫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无量量劫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五色神光,无物不刷(下)第两百八十五章 天道有多强第四十九章暗潮汹涌第四百七十五章(四千字二合一)齐天大圣第两百六十二章 定海神针第六十六章红云第十九章你的东西,烦我作甚?第九十三章警告第两百三十二章 有苏部落的过往第三十四章理由第两百五十章 下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章 进击的猴子第两百二十一章 联姻第五百四十六章 终于开始亲自打架的主人公第四百六十八章 无题第两百一十三章 立志之言第一章起源——开天辟地第五百零七章 药引第三百四十二章 无题第两百七十七章 自私与否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赌一次第三百章 进击的猴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人选第四百六十七章 信与不信第两百四十四章 条件第两百九十七章 战起第 四百九十八章 熔岩为甲,挥焰成披第两百七十一章 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