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破天之事

接下来的时间,贾宝玉一边等待着朝廷的回复,一边着手处理手中的事务,一点也不敢大意。

当然,与泰安那边的联系,也是从无间断。

这一日,众人正在一起商议处置一件事情。

便是流民当中,有许多在水患当中失去父母或者是和父母失散的孩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拐卖的事。

虽然这样的孩童是少部分,但在于流民基数太大,数量也不少。

叶皓对此十分愤怒:“这些不当人子的东西,发国难财便罢了,还专挑那些童男童女,赚脏心钱,此等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商陵县县尉道:“可是那些买进的人多是城中一些富户和官绅,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实在不好为此等小事得罪他们......”

“这种事在你眼中是小事?莫非窦县尉也参与这等买卖当中去,所以才为其说好话?”

叶皓显然有些急公好义,对于这些触及人性底线的事,容忍度十分低下。

窦县尉不过说一句事实当中的话,就被他怼的哑口无言。

商陵县令打圆场道:“我给窦大人作保,他绝非那等公私不分之人。”

其实也是,换在以往他们还可能参与其中,但是如今商陵县摊上赈灾这等大事,只要好好干,将来县令和县尉两个人肯定升迁有望,何必在这个档口,在钦差和赈灾使的眼皮子底下,干这种事呢?

“哼。”叶皓冷哼一声。

他刚一出生便是首辅嫡孙,身份清贵至极,自然看不起这些蝇营狗苟之事。

贾宝玉道:“叶巡按言之有理,此等之事绝非小事。不过窦县尉所言也是事实,所以,我认为买方可以不予追究,但是需要让他们将所买的幼童年纪、性别以及数量等,报与县衙登记。

以避免他们肆意践踏性命。

另外,若是日后有父母来寻,官府也能有方法为他们寻回开释。

不过,对于那些以一炊一饼行拐卖之事之人,绝不可轻饶。

对于首恶或者有重大劣迹者,必须诛之。从者,就让他们作为第一批开运河工的贱役吧。

最后,从今日起杜绝此等事,将所有没有父母长辈携带的孩童单独设棚赈济,待此间事了之后,再寻思安置之法。”

商陵县令立马道:“上使大人此议甚妥。”

贾宝玉摆手。

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还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维稳和赈灾之上。

叶皓、王贞等也没有异议,然后贾宝玉就将此事交给叶皓,让窦县尉从旁协助。

县尉手底下有少量官兵,足以对付地痞流氓。

一事既了,忽闻信使来报:

钦差大人离开泰安,前往曲阜,拜访衍圣公府去了。

贾宝玉诧异,这个当口,二皇子去曲阜做什么?

王贞道:“必是殿下在泰安局面不顺,所以,想要借助衍圣公府在山东境内的名望,打开局面。”

“那泰安交由何人主使?”

信使回:“山东布政使已于日前到达泰安,预估便是布政使大人来主持。”

商陵县令见贾宝玉面有疑虑,便道:“曲阜离泰安近,不过数日的路程,误不了什么事。”

商陵县令有一句没说,衍圣公府作为孔圣后人所居之地,历来为天下士林名义上的领袖,得朝廷重视。

二皇子又是有望继承大统的皇子,来到山东,自然要去拜访一下衍圣公府。

若是能得到衍圣公府的支持,二皇子日后登基的难度,又小了很多......

贾宝玉摇摇头,二皇子没派人告诉他此行的目的,他也没办法约束他的行踪。

但是,他总是觉得,二皇子此行,有些不大妥当。

......

果不其然,五日之后,一个破天的消息传至商陵:

二皇子在从曲阜归程途中,遭遇流民暴动,身受重伤,生死不知。

而暴动的数万流民,已经将泰安周围所有粥棚占领,并将整个泰安团团围住。

一场惊天的祸事,从泰安开始向整个山东蔓延。

贾宝玉听到这个消息之时,第一时间便是不可置信!

但是,面对一波又一波前来报信的信使,也由不得他不信。

他连夜起身,将整个商陵所有负责人全部召集至县衙议事,连谢鲸也被他破天荒的招来。

一名二皇子身边的亲信侍卫满身刀伤的冲进商陵,带来了确切的消息。

二皇子临近泰安之时,被泰安流民所缠,其中大有煽动者的存在。

在混乱中,二皇子被一支弩箭射中......

幸有五百禁军将士拼死相护,才将二皇子送入泰安城内,他便是在护卫战斗中失去与銮驾的联系,未能进城,所以才想到奔赴商陵求援。

“诸位大人,泰安被围,二皇子殿下性命危在旦夕,还请诸位大人发兵救援!”

来人跪地启请道。

贾宝玉看了叶皓一眼,叶皓则对他点点头。

他知道贾宝玉的疑虑,这个人,确实是二皇子身边的亲信。

“来人,将这位大人送入后堂休息。”

“大人,二皇子他......”

贾宝玉挥手打断他急切的进言,道:“商陵周围聚集的流民不弱于泰安,若是贸然行事,令商陵不稳,则我等众人全部性命不保,何谈营救殿下?下去!”

押走此人,堂内众人面面相觑。

王贞叹道:“不论如何,泰安之变,已然成为事实,此时该如何行事,老夫也全然没有了主意。”

贾宝玉忽然沉声道:“谢游击!”

堂下同样皱着浓眉大眼的谢鲸一愣,因为一个多月来贾宝玉从来没有以这样上峰的语气叫过他。

“我在呢,贾小娃子,有什么事你就直说......”

贾宝玉眉间一凝,却知道现在不是和他置气的时候。

“城外尚余两万多的流民,若是这些人也全部和泰安一样发生暴乱,届时,你我都万死难辞其咎......”

谢鲸大怒:“那群王八蛋敢造反?管教我谢某人一刀一个将他们全部结果了!”

再次被打断说话的贾宝玉心情十分不愉快。

要是换做别的地方,他定然先要把这货打一顿板子......

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难怪作为侯府继承人,这把年纪了,还只是一个游击将军......

也不与他废话,贾宝玉直接下令道:“谢将军,令你手下的将士,从即刻起,将方圆二十里地所有至商陵的路全部封锁,不允许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进入商陵,以防不测。”

谢鲸没答话,显然一时不明白贾宝玉的意思。

商陵县令及时解惑道:“上使大人这是防备泰安的暴民盯上商陵,派人前来煽动、策反。您还是听上使大人的命令吧,否则一旦事变,单靠您手底下那些兵将,是挡不住这么多流民的!”

“本将军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要你来啰啰嗦嗦,多事儿......”

谢鲸是从三品的武将,贾宝玉作为现在商陵名义上的头儿,又是他的子侄,听他的也就罢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哪里愿意听他啰嗦!

商陵县令被噎了也没什么反应,他早就看出来,这个姓谢的,就是一个刺头,谁碰扎谁。

见谢鲸转身就要去安排,贾宝玉忽然又道:“且慢。”

“此事谢将军让手下的都尉去办便是,谢将军还需要留在城内,以作威慑。”

贾宝玉如是说道。

威慑二字在谢鲸听起来就太顺耳了,发出一阵怪笑,好歹应了一声“是”,然后乐滋滋的下去安排去了。

堂内,贾宝玉问商陵县令道:“泰安城内,有官兵几何?”

“泰安虽然是大府,但是身处内地,又无兵事要塞,只有守备衙门名下有官兵两千,另有府兵、衙役、税兵等杂号官兵近千......”

贾宝玉点头,难得这个商陵县令竟然知道的这么清楚。

只是,仅仅两千官兵,就算是满员编制,再加上五百禁军,面对数万暴民,实力也是悬殊太多啊。

“青州节度使帐下的官兵,战力如何?”

“青州节度使作为山东境内唯一的镇节,帐下一万余兵马,战力自然不是一般州府守备所能及......上使要从青州调兵?”

贾宝玉点头。

“殿下不能不救,否则便是惊天的祸事!”

二皇子对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哪怕灾民全部暴乱,也不能让二皇子出事。

至于从青州调兵,只是因为青州节度使是离泰安最近的一个节镇。

在大玄的地方官兵体系之中,只有节镇官兵,才能完全算是军队。

有的节镇官兵的战斗力,甚至不弱于京营和禁军!

王贞道:“就算青州有兵马,可是在没有殿下命令的情况下,又该如何调兵?

若是要从朝廷讨得调兵命令,时间上,又会拖延太久,要是暴民打破了泰安城,就算调来兵马,又有何用?”

“只希望青州节度使能有魄力,直接发兵泰州,这样就最好了。”

叶皓如此道。

商陵县令等人都摇头。

王贞道:“大玄军制,无令调兵,等同谋反。青州节度使在不确定情况的前提下,是不可能调兵的。”

实际上,就算青州节度使知道二皇子遇刺,也不敢轻易发兵去救。

这种情况下,不动,无过,一旦动了,便容易受人口实。

贾宝玉道:“或许,我可以去试试!”

众人一愣,商陵县令立马反对道:“上使大人本身就肩负商陵赈灾重任,岂能轻易离开?若要前往青州,我与王大人、叶巡按等都可以去,唯独上使你不行。”

王贞和叶皓都点头,叶皓甚至直接请命。

贾宝玉道:“我有太上皇钦赐龙纹玉佩!”

众人耸然一惊。

......

当夜,贾宝玉便带领十余骑人马,从商陵前往青州。

时间紧迫,来不及和叶皓等人周旋,所以直接搬出龙纹玉佩这一点。

至于商陵的事,一个多月来,早已形成制度,只要叶皓等人按部就班的行事,便不可能出事。

实话而言,民以食为天,只要朝廷出钱出粮赈济,流民也不是那么容易暴动的。

因为,谁都怕死。

泰安之事,处处透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

他必须尽快带兵前往营救。

否则一旦二皇子出事,他们所有这些二皇子党,全部会成为丧家之犬。

这已经不简简单单是大义了,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也必须去救二皇子。

青州路近,虽然有黄河阻路,但他们一行飞骑,就算略有绕道,也不过一日半便抵达青州。

然后,贾宝玉直接去了青州节度使的官营。

第296章 揭秘第722章 甜言蜜语第625章 娇娇林第70章 李少游第553章 提点第12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589章 贾琏的猜测第23章 沐浴第509章 三箭,二十七环!第458章 闲话第92章 同归于尽第79章 赏梅第243章 论造反成功的可能性第684章 贾琏的小日子第451章 有没有兴趣加入第457章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第597章 品德高尚第212章 小宴(二)第270章 没用的东西就该丢茅坑里第262章 第二次第681章 花前月下第323章 蓉儿媳妇也死了?第255章 “闹事”第54章 宴始第154章 庆功宴(八)第426章 车中教戒第67章 血刃第679章 甄家登门第149章 庆功宴(三)第192章 无利不起早第26章 小厮茗烟第727章 证据第579章 破城第162章 府丞刁难第685章 受气包贾政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71章 合作第401章 请罪第357章 偕鸾佩凤第39章 教戒第5章 拐子第390章 耍赖的花魁第741章 贾母的谋划第101章 答非所问第773章 提议踏青第423章 芒种第288章 家父工部尚书第161章 又打死人了?第466章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第199章 密见第681章 花前月下第440章 初揭秘第407章 甄封氏第663章 哭穷的贾琏第762章 开脸第173章 还朗朗乾坤一个公道第802章 贵妃第346章 河间王第679章 甄家登门第195章 军饷第206章 林妹妹回府第809章 才不选她第167章 烫手第312章 是否配为皇族子嗣第451章 有没有兴趣加入第742章 赐酒第406章 资敌?第725章 感悟第346章 河间王第144章 三根金簪第658章 那朕算什么?第121章 两情若是久长时第337章 放弃第424章 不开心的黛玉第651章 管教第750章 快学林妹妹叫哥哥第610章 礼不可废第724章 构陷第426章 车中教戒第52章 宁为寒门妇第337章 放弃第286章 夜探黛玉(二)第184章 孤僻第284章 滋滋的水花~第648章 少妇的心意第814章 亭中小会第450章 跪下第741章 贾母的谋划第774章 家中闲时第602章 美人第228章 宝钗:我就选潇湘馆第140章 当可封爵第668章 朝事第665章 王熙凤被伤及颜面第357章 偕鸾佩凤第121章 两情若是久长时第456章 看鱼第279章 体丰怯热第111章 芳龄永继第641章 扮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