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皇帝驾崩

随着时间的推移,昨夜的叛乱带来的恶劣痕迹被清扫而去,聚集在行宫内外的王公勋贵们也开始散去,回到自己的住所。

虽然如此,铁网山上还是随处可闻悲怆哀鸣之声。

尸体和鲜血可以清扫而去,但是至亲至爱死去的残酷与悲痛,却不会消弭。

叶蓁蓁不忍看这些悲伤的场面,因此下车之后,并没有与护送她姐弟二人回来的贾宝玉多言语,盈盈一礼之后,带着丫鬟就进了太师别院。

贾宝玉倒是与叶皓客气了两句,然后也带着手下将士,准备回去,将昨晚被摧毁的营地重新搭建起来,以供将士们安营。

“子衡兄。”

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三人携马而来。

贾宝玉抱拳相迎。

“昨夜突变,子衡兄尚安好?”

“蒙冯大哥关心,愚弟无恙。不知伯父伯母如何?”

“我们三家的别院离得近,昨晚变故突起之时,我们三家合在一处,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只是别家就……”

冯紫英长叹一口气。

他们三家府兵不算少,加上反应快,做出了有力防御,倒是幸免于难。

只是别的府邸就没这么幸运了。面对景泰帝故意纵容的乱兵,下场可想而知。

贾宝玉心中知道冯紫英三人为何在此堵自己,给了三人一个眼神,道:“如此变故,能够家人平安已经是万幸,别的,只有形势明了之后再论了。”

说着,带着队伍前进。

冯紫英三人会意,策马跟随在贾宝玉左右,随着他来到贾宝玉之前的营地。

令姜寸等人安排重建营地的事宜之后,贾宝玉找了个尚且完好的亲兵的帐篷,接待了冯、陈、卫三人。

他们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因为进不去行宫,对于昨夜发生的事,还是云里雾里,自然想要找一个可能知道的人询问……

贾宝玉既知其意,出于朋友之谊,能告诉他们的,倒是不防提点。

但是涉及重大辛密之事,他也不会直白透露。

“这么说,昨夜的事,竟真的是陛下策划的了,唉……”

当从贾宝玉这里得到印证,冯紫英发出了一声长叹。

不管景泰帝受不受爱戴,总归是君主。昨夜之事,伤了那么多无辜之人的性命,到头来居然是他们共同的君王所为,这种难言的愤懑,自然十分强烈。

陈也俊和卫若兰也差不多的神情,其中卫若兰因为书生意气比较重,还发出了几句怒发冲冠之言,在冯紫英等的劝导之下,才渐渐平息。

而后他们三人似乎看出来贾宝玉有言尽于此的意思,也不好再过于追问,道谢一番,就要起身告辞。

忽见贾宝玉的亲兵走进来,正色道:“大人,刚刚行宫那边传来的消息,陛下驾崩了!”

“什么?”

……

当贾宝玉重新来到大殿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团愁云惨淡之像。

除了外围的太监们,中间的十余位大臣,一个个翘首张望着。

在他们前面,不知何时已经围放了几张宽大的屏风,通过光线折射,可以看见里面有些人影在忙碌。

贾宝玉也面色沉重,走到叶琼身边。

叶琼看了他一眼,低声道:“莫问,静观。”

“是。”贾宝玉同样低声而回,然后便站在叶琼身边,静默等候。

过了好一会,才看见冯祥领着老太医出来。

李守善等人连忙问:“怎么样,陛下究竟是为何……?”

王太医面有张恐之色,闻言小心翼翼的道:“陛下驾崩的原因,乃是因为中毒……”

群臣立马追问:“毒从何而来?”

“陛下腹部中了一刀,许是那刀上淬毒所致……”

大家一听此言,立马想起之前景泰帝确实是被木秋波刺了一刀,没想到,那刀居然淬了毒!

他们更没有想到,沐秋波居然如此大胆、歹毒,竟然真的一心谋划弑君……

“沐秋波好大的胆子……”

“真是罪大恶极、罪该万死……”

许多人立马开始对关在大牢中的沐秋波怒骂。

但是他们或许是急于表忠君之心,又或许是沐秋波弑君合情合理,他们都没有注意王太医说话间舌头都在打结这个问题。

其实就算注意到,也没有人会在意。

皇帝死,谓之天崩,一个个小小太医心惊胆战也是正常之事……

首辅王维仁道:“沐秋波犯上弑君,罪不容赦,本辅提议,应当将沐秋波当众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正该如此……”

“要不要还是等太上皇醒来之后再处置?”

王维仁立马道:“本辅何尝不知应该等太上皇处置为妥,但是值此多事之秋,陛下突然驾崩,若是不能尽快给外面的将士和臣民们一个交代,只怕很容易引发动荡,到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王维仁这话说的很多人都点头,却有一人忽然狐疑出声:“有些不对,陛下若是真的因为中毒,那太医们之前为陛下诊治的时候就应该察觉了啊……”

说话的乃是吏部侍郎。

虽然他的话跑题了,但是还是立马引起大家的关注,然后细想之,都觉得有理。

要是沐秋波的匕首有毒,而且是能致死的毒,他们看不出来,太医给景泰帝疗伤包扎的时候,也应该看得出来啊?

幸而冯祥给他们解惑:“陛下中毒之事,之前王太医就已经禀报过,只是事关重大,太上皇又在昏迷之中,不敢擅自宣传。

这一点太师也是知道的,太师也觉得不能宣扬,所以命太医们全力救治,只是……”

只是到底没救回来。

因为王太医等人已经回屏风之后,众人只能把目光看向叶琼。

面对大家求证的眼神,叶琼面不改色,点了点头。

大家心头顿时一松。

如此倒是说得通了。

只要景泰帝是“正常”死的,大家也不愿意多言。很快把话题重新放到沐秋波的身上来。

但是群臣对于沐秋波的处置意见大有不同。

有的同意王维仁的话将沐秋波立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有的却坚持要等太上皇醒来再行处置,更有的认为应该等回京之后,将沐秋波进行公审……

大家各执一词,难有定论。

就在此时,冯祥接到下面人的传讯,他立马面色一变。

注意到的人立马追问:“冯公公,发生了何事?”

冯祥道:“二皇子带着数万兵马,已经到了铁网山十里之外驻扎……”

大殿忽然安静下来。

一会之后,一人问道:“他为何而来?”

若是大家不知道二皇子的身世,自然不会有什么疑问。眼下这种局面,二皇子当仁不让是大玄江山的继承人,他来了正好可以主持大局。

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二皇子已经不是二皇子了。

他是妖僧竺兰的孽种!

这样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还有人会奉他为大玄之主!

“具体什么目的还不知道,不过他打的旗号是勤王……”

勤王?勤谁的王?景泰帝,还是太上皇?

众臣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没有人应对过这样的局势,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对待现在的二皇子。

说他是孽种?

太上皇还没有发话……

叶琼似乎明白大家的所想,他咳了一声,郑重道:“如今这样的局面,关乎朝廷的安稳,大玄的根基,而太上皇又陷入昏迷之中,当此之时,老夫以为,当推举一人出来,在太上皇昏迷期间暂时主持大局,以免我等因为一盘散沙而坏了大事。你们觉得如何?”

群臣一听,深觉有理。

龙无头不行。

一人道:“太师德高望重,深得太上皇信任,若要推举一人,非太师莫属!”

他的话立马得到许多人的附和。

却还是有人以略低的口吻道:“太师虽然德高望重,但毕竟致仕多年,而首辅乃百官之首,这个时候,还是推举首辅更合适……”

说话的是王维仁的门生,深得王维仁的重用,也算是在场的人中较为年轻的几位了。

大家对他的话也不奇怪,王维仁毕竟已经当了这么多年首辅,岂能没有一点根基?这种时候,这些人不站出来倒是怪事。

因此,此人的话音落下,果然又有数人附和。

王维仁却连连摆手:“非也,太师做首辅之时,老夫才刚入阁,不论资历还是威望皆不如太师,岂敢越太师之上?

本辅也推举太师主持大局,在太上皇苏醒之前,自本辅而下,所有人皆听从太师号令,以保朝廷顺利渡过难关!”

王维仁亲口发话,他的人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叶琼摇头笑道:“不论是老夫还是元辅,论起来都是臣子,当此之时,事多有涉天家,作为臣子处置甚为不便。

老夫以为,还是从宗室中选举一位王爷出来主持大局,方为上策。”

王维仁一愣,随即想了想,点头道:“太师老成谋国,言之有理。”

叶琼和王维仁都达成一致,其他人自然也没有话说。

但是选谁,又是一个问题。

此行宗室的王爷大多都来了,虽然不算太多,好歹也有一二十个,抛去那些老的小的和辈分不合适的,也还有好几个。

大家推举半天也拿不出一个定论。

叶琼等他们说话的劲头下去,方道:“河间王德才兼备,一向深受太上皇喜爱,大家觉得他如何?”

众人闻言,不知想到什么,忽然沉默下来。

李守善道:“若是河间王身体无恙,他自然最是合适不过,不过昨日他为了保护太上皇,身受重伤,还陷入昏迷之中,这如何使得?”

一边的冯祥连忙道:“河间王爷自昨晚便已经醒来,虽然行动尚且不便,但是精神已经好转。”

叶琼便看着众人:“主持大局之人,只要身份合适便可,又无需亲为做事,大家可还有别的异议?”

能有什么异议?

河间王,可是很有可能是太上皇的私生子呢……

要是再没有别的意外,在景泰帝死了的情况下,太上皇可就只有河间王和忠顺王两个儿子了……

抛开这一点,河间王的地位也是足够的!

王维仁第一个附和:“便依太师之言,请河间王爷出来主持大局。”

所谓主持大局,不过就是最后拍板决定,又非登基称帝,大家倒是很快就同意了。

不过,还是有心思敏锐者,似乎看出了别的东西。

他们不自觉的打量了一眼叶琼身后的少年。

要是记得不错,当时景泰帝可是问过太上皇,究竟是想要扶持河间王还是他的皇嫡孙当皇帝……

虽然太上皇没有回应,但是眼下这个情况,景泰帝一脉肯定是废了,太上皇虽然还有一些皇孙(忠顺王的王子,以及以前死去的皇子留下来的子嗣),但是,那些人大多都是无根浮萍。

所以,单从太上皇的宠幸来说,未来的江山社稷,太上皇很有可能就会在这对“父子”二人之中选择。

当然,前提是贾宝玉真的是皇嫡孙……

不过这些都还纯粹是猜测,一切,都要等到太上皇醒了之后才有定论。

只是,未雨绸缪,提前准备,一向是聪明人的选择。局势不明,才是最好的下注机会。

看起来,河间王的机会最大呢……

只是不知,叶琼和首辅大人都推举河间王主持大局,是单纯觉得河间王最合适,还是,他们已经下好注了?

第19章 游园(一)第356章 教授技艺第246章 她时间不多了第154章 庆功宴(八)第68章 飞爪第46章 赴宴第274章 心动第214章 山中高士第371章 一笑百媚生第615章 嬉戏第492章 偏心的二爷第199章 密见第574章 大限将至第130章 败家娘儿们第150章 庆功宴(四)第447章 分冰第705章 她是无辜的第489章 日常哄黛玉第144章 三根金簪第769章 薛门留宿第508章 比试第139章 不知诸公有此误会第542章 拿下第521章 乱起(一)第262章 第二次第116章 谢大老粗第497章 可卿有孕?第784章 晴雯的成长之旅第272章 声讨第690章 和离第78章 晚嬉第37章 嘻戏第426章 车中教戒第86章 筹划第309章 操碎了心第96章 二哥哥怎么不摔玉了?第487章 反骨崽第356章 教授技艺第283章 怀疑(为白银盟主贺)第175章 酒宴第416章 两只小麻雀第94章 闹事第296章 揭秘第589章 贾琏的猜测第341章 两个宝贝第722章 甜言蜜语第734章 伤离别第791章 新的时代第74章 发现第800章 抚平醋意第289章 求诗第287章 其叶蓁蓁第365章 夜第139章 不知诸公有此误会第685章 受气包贾政第240章 阴谋弥漫宝灵宫(为“庸俗人”、“春引度”两位盟主贺)第495章 野心第365章 夜第287章 其叶蓁蓁第315章 但凭哥哥做主第657章 臣权第727章 证据第730章 清理禁宫第8章 思量第655章 西海战事导致的破局第281章 俏平儿落网第447章 分冰第381章 花魁大赛(六)第270章 没用的东西就该丢茅坑里第227章 议第96章 二哥哥怎么不摔玉了?第295章 不退第189章 伤心第458章 闲话第427章 招贤纳士第270章 没用的东西就该丢茅坑里第678章 留客第541章 烛火晚餐,佳人为伴第275章 四种官阶第308章 求第166章 恐吓第53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第92章 同归于尽第593章 邢夫人的想法第300章 见妙玉第537章 二皇子的警觉第654章 大殓礼第292章 再次挨打的贵妃第206章 林妹妹回府第416章 两只小麻雀第142章 调理第323章 蓉儿媳妇也死了?第718章 终身幸福第284章 滋滋的水花~第265章 代母受过第831章 准备(五)第815章 圣命难违第238章 宝钗生日(四——国色天香)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260章 悲伤的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