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大限将至

东平伯看罢密信,心神俱荡。

她盯着大王妃,沉声喝问:“此信,你从何处而来?”

大王妃自然知道父亲为何如此动容,因为密信的内容,她已经看过。

“是靖王殿下的近身侍卫给我的,让我交给父亲……”

“你如何确定他是靖王身边的侍卫??”

东平伯厉声道。

虽然只从密信的内容,他就相信这信不是旁人伪造来坑害他的。

但是,靖王要招安于他,通过静儿的途径,此事看起来实在太过于诡异……

“父亲不用疑心,这信定然是真的无虞……”

大王妃焦急的解释。

信自然是真的无虞,因为与其一同而来的,还有给她的一封……

那封信,旁人是定然做不得假的,所以,这封也绝不可能是旁人伪造的书信。

“老实说!”

东平伯却不给她含糊其辞的机会。

“父亲……”

大王妃愣住,有些不知所措。

终归知道事关重大,不能让父亲生疑,只得诺诺道:“靖王曾经负责为景修处理丧事,在王府驻留过一月,其间有些事外人不可得知,所以女儿能判定对方确实是靖王派来的人……”

虽然努力使自己镇定,但是当着父亲的面说起,她的脸还是不由自主的烧起来。

“你?!!”

东平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女儿的言下之意,立马激的他一扬手。

终归一巴掌没有打下去。

将她嫁给大皇子虽然他无从选择,但终归是有些对不起女儿。

如今王府这样的情况,更是令他对女儿有些愧意。

长长一叹,道:“靖王,当真就是以前的靖远伯,贾宝玉?”

东平伯这么一问,大王妃连最心底的那一分迟疑都去了。

贾宝玉忽然告诉他,他其实是皇家的人,如今已被太上皇封为靖亲王,这件事令她也很吃惊。

但她还是相信,只因为他是贾宝玉。

如今父亲主动这么问,显然,这个事并非贾宝玉一口之说。

于是她郑重点头。

东平伯看着女儿,想要训斥她女儿家应当守妇道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最终只得放弃,坐着沉思。

“父亲可是觉得其中有诈?”

大王妃并没有盲目的劝父亲“接受招安”,她知道她自己对外面这些事了解的不多,所倚仗的不过是对于那人的信任而已。

而他父亲,应当会有更明确更理智的判断。

东平伯摇摇头,道:“靖王信中所言,应当大多非虚,眼下这种局面,二皇子一党抱守京师,长久下去,必败无疑。

这还是太上皇一直不出面的情况下,方能据守一段时日。

若是太上皇出现的话,城中或许会有大半倒戈之人……

不过我料想,太上皇或许是龙体有恙,短时间不会出面,又或许,是靖王等人不愿轻动太上皇,而是想要赚取立功的机会……”

大王妃静静的听着,道:“既然如此,那父亲为何迟疑?如今靖王既然抛下缆绳,父亲正该抓住机会才是!”

东平伯摇摇头,道:“信为真,我自是相信。但是对于靖王的承诺,我却是不尽信。

先不说靖王是否真有权力许出封侯之位,单就说他开出的条件,显然是只给我一个选择,那就是一日之内开城!

你却不知,为父手下的亲信,有一大半都已经丢在了铁网山脚下。

现在手中的兵马,是后来从南北大营带出来的,忠心程度远远不及之前。

这且不论,单就如今的兵权,其实也被齐王殿下分割了数次。

连我都不知道身边有哪些人是忠于二皇子,哪些人是心向城外的。若是我贸然提出开城,一个不慎,冯家便是我陈家的下场。

而且,冯家三十余口人,尽皆死在为父的手中……”

东平伯一件件说着自己的疑虑。

说白了,他是既担心贾宝玉空口套白狼,骗他开城,事后卸磨杀驴,又担心仓促之下事败。

大王妃见父亲迟疑,却没有焦急,反而很是平静的道:“女儿只想知道,父亲心中,到底是更信齐王,还是更信靖王?二者之间,父亲总是要选一个的。”

东平伯叹道:“眼下这种情况,别说信谁的问题,便是齐王口中所说才是真,真的是城外的人在谋逆,只怕齐王也几无胜算了。

何况,为父始终认为,齐王言之不实。”

大王妃神色轻松起来,她道:“父亲不知,女儿还有一事未告诉父亲。

靖王殿下与女儿的私信之中言道,若是父亲见信之后有意弃暗投明,则令我告知父亲不必担心冯家之事。

他知冯家之事,罪不在父亲。待平息叛乱之后,他会另行补偿冯家,不会叫父亲担责。”

“此言当真?”

东平伯十分意外。

倒非这么一句话就完全打消他的顾虑,而是,贾宝玉做如此多的准备,越发可见其招安的诚意。

他心中的天平,更加倾斜了。

若是贾宝玉真有这般承诺,那么就算冯家恨他入骨又如何?

京城有仇的世家多了,正面硬抗,他又不怕冯唐那老家伙!

“私信在何处,予我一瞧!”

“父亲~”

大王妃是万万没想到,一时吓得后退两步。

“给我!”

大王妃见东平伯坚持,生怕声音太大吵醒母亲,终归还是转身,悄然从最里层取出那份极小的私信。

东平伯接过私信,便快速翻看起来,然后老脸很快也是一红。

真是,有辱斯文……!

其实他执意要观此信,除了看女儿有没有骗他,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更多的消息,判断贾宝玉的人品心性,以此来评判得失。

看罢之后,东平伯皱眉思索一会儿,忽然站起来,走到屋里还在燃烧的蜡烛之前,伸手将手中的两份密信烧毁。

原本埋着头,羞愧到不行的大王妃见此,急忙阻拦。

那封信,可是他给予她的仅有之物,她自得了之后珍之又珍,岂忍烧毁?

东平伯低声呵斥:“胡闹!如此之事,岂能留下证据?但凡倏忽半点,我陈家便是灭门之祸,尔不懂乎?”

大王妃弱弱的松了手。

将密信烧毁,连灰烬都赶入香炉之中,东平伯忽然站直了身子,目光如炬道:“那靖王侍卫可还在你府中?”

大王妃埋着头:“尚在。”

“明早你回去告诉那人,让他立刻通知靖王,明日酉时下令佯攻北城,届时我会让人大开西南门,引大军入城!”

这里东平伯用了心思。

让城外佯攻北城,一来可以吸引去城内的军队,让他开城变得更为顺畅。

二来,可以保证那人已经将消息成功送出城!不然若是他费尽心力开了城,城外却空无一人,那他岂不悲剧乎?

大王妃见父亲答应弃暗投明,大喜,立马点头,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中。

“记住,你只用口述,同样不得写下任何证据。告诉那人之后,立马秘密送他出府!”

虽然有些不够豪气,但是攸关性命,由不得他不谨慎,

只要没有证据,就算败露,他也还有时间狡辩,或许能等到生机。

他有预感,二皇子大限将至。

第201章 雀金呢第203章 卖字第52章 宁为寒门妇第294章 嬉闹第571章 别无选择第552章 河间王的考量第48章 贪婪第685章 受气包贾政第624章 亲近的机会第695章 新花样第632章 会元春(一)第447章 分冰第80章 美哉第259章 问讯第109章 乔迁之喜第738章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第241章 中招第285章 夜探黛玉(一)第21章 游园(三——聚麋)第495章 野心第526章 绑了第506章 战马第772章 选秀的事第552章 河间王的考量第45章 透亮的眼睛第712章 叫回二哥哥第817章 二六之日第52章 宁为寒门妇第580章 亡第618章 不见第348章 作画第370章 更疼你第392章 包扎第254章 马道婆第109章 乔迁之喜第528章 揭秘(二)第569章 私生子?第539章 元春的失落第199章 密见第255章 “闹事”第763章 家妻有三绝第618章 不见第569章 私生子?第262章 第二次第805章 名册第203章 卖字第30章 降旨第419章 棋局第183章 死第62章 秦氏第216章 贵公子豪赠千金裘第566章 被骗第303章 我回来了第775章 母王让我征服你第505章 怼吴天佑第450章 跪下第215章 探春小恙第650章 小小要求第534章 揭秘(八)第451章 有没有兴趣加入第464章 谋第326章 锦衣军来人第109章 乔迁之喜第656章 请立新君第149章 庆功宴(三)第302章 变故第59章 祖孙谈话第306章 退步第464章 谋第629章 撞上第464章 谋第570章 驾到第23章 沐浴第644章 石小夫人第544章 隐退第699章 早安第423章 芒种第366章 如何止损第193章 志学之年第12章 交谈第289章 求诗第128章 杜秋娘、金缕衣第260章 悲伤的探春第607章 安排第84章 不是亲儿子第605章 撒泼第308章 求第294章 嬉闹第260章 悲伤的探春无聊,发个牢骚。。。第597章 品德高尚第134章 呜呜呜,好羡慕第685章 受气包贾政第414章 王府密议第306章 退步第718章 终身幸福第484章 削发为尼第772章 选秀的事第567章 暴乱第632章 会元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