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军政要务

荣庆堂内,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围着黛玉,好奇的追问着她一日的经历。

只不过从她们偶尔往这边瞄的眼神,令贾宝玉知道,她们或许更想找他说话,只是不好意思。

转过头,眼前或坐或站,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以及平儿等俏丽的丫鬟,甚至还有周瑞家的这些仆妇……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亲切。

其实,他才不过离开家十余日而已,感觉起来,倒像是过了好久似的。

“老太太呢?”

贾宝玉问道。

王夫人等脸上的喜悦和深切之色立马淡了,回答说:“老太太年纪大了,前些日子本来就有些伤了身子,今日又被……”

王夫人看了黛玉一眼,然后又似乎怕令贾宝玉忧心,立马转了口吻:“不过李丫头说了,老太太身子并无大碍,多修养一段时间便好了。如今在里面暖阁内,鸳鸯等照顾着呢……”

贾宝玉看了黛玉一眼,黛玉也怔怔的看着他,眼中含着热盈盈的泪。

显然,以黛玉的聪慧,已经猜到贾母病了的原因。

贾宝玉对她笑道:“去瞧瞧老太太吧。”

黛玉顿时意动,又看了看王夫人等。

王夫人面目温和的道:“去吧……”

黛玉方欠了欠身,由探春带着去了暖阁。

шшш¸ тт kān¸ C 〇

堂内显得静谧下来,王夫人再也忍不住,拉着贾宝玉手,追问:“宝玉,这些日子外面这么乱,你怎么样?可有受伤没有?”

说着,王夫人便开始查验贾宝玉的身子。

Wшw⊙тт κan⊙¢O

儿子是领兵的将军,她自然有此担心。

贾宝玉笑了笑,将外面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下,只道确实有人犯上作乱,只不过已经被平息,至于其中细理,并不多讲。

还有他封王之事,更是没有提。

他已经看出来,荣国府到现在,还不知道此事。

今夜他还有事,一切等着明日松懈下来,再慢慢与他们解释不迟。

其实贾宝玉不知道,并非荣国府消息闭塞至此,王夫人等也是听说过靖王的名号的,只是,她们并没有将这两个字与家里的宝贝疙瘩联系在一起。

果然,才在家中坐了没一会儿,就有婆子来报,说是茗烟传话说,外头的将军们都在等着贾宝玉呢。

于是贾宝玉站起来,笑道:“城中混乱,只怕儿子今夜都不得空闲,太太还请早些歇息,有什么话,明儿个再细说不迟。”

王夫人虽然不舍,却知道大事不能耽搁,因此只道:“那你在外头要千万小心,多带点人,叫茗烟、锄药他们几个都跟着……”

贾宝玉笑着点头,又看了李纨、凤姐几个一眼,转身走了。

刚转出内堂,就见正房门的帘子已经打开,贾宝玉想也没想直接跨步而出,没想到就与一个温香温香的身子撞了个满怀。

贾宝玉身手敏捷,在对方一声浅呼中单手搂住对方的腰身,才没使其跌倒。

低头一瞧,果然是尤氏。

尤氏也看见是贾宝玉,松口气的同时便开口道:“宝二叔回来了呀……”

却是废话,她就是知道贾宝玉回来了,才赶忙收拾一番过来瞧瞧的。

贾宝玉点点头,装作没意识二人姿势的不合适之处,正面瞧着尤氏圆润饱满的面容,手上还情不自禁的捏了两捏。

嗯,尤氏的腰肢挺软和的。

尤氏的脸红了……

房门口看门的两个丫头和尤氏带来的丫鬟们纷纷偷笑,那唤作翡翠的丫鬟更是娇声笑道:“宝二爷,你这是不打算松开尤大奶奶了么……”

别看人家的职责是看门,却也是贾母身边的一等大丫鬟呢,除了王夫人和贾母之外,何人的玩笑不敢开呢?

尤氏忙站直身子,躲开贾宝玉一些。

贾宝玉自不阻拦,只道:“大嫂子来瞧老太太的吧,进去吧。”

说着,顺手在那多嘴的丫鬟水嫩嫩的脸上掐一把,算作惩戒,然后抬脚快步离开。

房门口,丫鬟们的注意力就放在翡翠的身上了,都看着脸红的跟苹果一样的她欢谑的笑着。

尤氏也瞧了她一眼,没说什么,进了屋。

……

府门口,茗烟几个一边跟着贾宝玉的脚步,一边说着:“冯将军、孙将军他们的人催得紧,说是有要事商议,不得已才请二爷出来的呢。”

贾宝玉点头,顺口问:“我封靖王的事,你之前一点也没有和家里提?”

茗烟闻言,眼睛滴溜溜一转,道:“我嘴笨,这种大事怕说差了,就没敢说……不过锄药和芍药他们几个我给他们说了。”

其实,茗烟是觉得,这件事对王夫人他们来说恐怕不是好事,说不定其中还有什么内宅辛密……

好端端的二爷,怎么竟是皇孙呢?

因此不敢随便说,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他可担不起。

贾宝玉点头,翻身上马,一边驱动马匹,一边对芍药等道:“将你们知道,这些日子家里发生的事都给我说说……”

“是。”

……

居德坊,杜家。

阁臣府邸,象征着极致的清贵与权力的门第,此时却已经里三层外层严严实实的看守起来。

内堂,杜世荣颤着声音问道:“父亲,眼下该怎么办?”

杜安樘面色阴沉,不过在看向杜世荣的时候,却又变得缓和起来。

他招过杜世荣,粗糙的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你会没事的。”

“父亲……”

杜世荣不解,他爹是二皇子一党的核心人物,二皇子败了,他们杜家不也就完了么,他身为杜家的独子,又怎么会没事呢?

杜安樘没和他解释太多。

儿子运气很好。

贾宝玉就是靖王这件事,他没有和儿子说过。实际上,朝中的事,他几乎都没有和儿子说,就是不想把儿子牵扯进来。

却没想到,前次贾家危难之时,儿子竟然跑去了贾家!

当时下人们立马就跑回来禀报他了,但是他没有下令去追回。

其实,虽然他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追随齐王,但是未尝对局势没有半分了解。

他不惜身,但是却不想让儿子跟着他冒险。

所以他当时就敏锐的察觉到,那或许是一条后路。

以儿子和靖王以前的交情,再加上此次的援手之情,日后靖王保儿子一命,应当不难。

至于杜家,便和齐王殿下共存亡吧……

“老爷不好了,他们闯进来了……”

管家慌忙跑进来。

杜安樘冷哼一声,一甩衣袖,站起来走了出去。

卫立琁带着兵马进来,看见迎面而来的杜安樘,冷笑道:“杜阁老,请吧!”

说着一挥手,让将人拿下。

卫立琁已经知道,当初便是杜安樘提议二皇子,以各家的家眷来威胁城外的将军和大臣。

冯家满门被绞死,他们卫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家早已被抄空干净,所幸,家里的人,大多数还活着,与冯家相比,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虽然如此,但他可没有以德报怨的想法,所以,局势一稳,他便带人来了杜家。

虽然未得靖王之命,他不好抄了杜家,但是把杜安樘抓起来审问一番,查一查二皇子一派的余党,自是没有任何问题。

“呸,乱臣贼子!”

面对明执刀兵的官兵,杜安樘却毫无畏惧。

他先是啐了一口,然后一手挥开那些上来的士兵,喝道:“老夫自己会走!”

说着,已经是大踏步往门口走去。

“老东西……”

卫立琁自诩儒将,此时也没忍住暗骂一声。

回头看了一眼被官兵围在里面的杜家内眷,眼睛眯了眯,然后转身,对身边的副将道:“将前后左右所有门户全部把守,府内所有人丁不得走动,等候靖王处置。”

“是。”

副将躬身领命,转头间看向杜家人的眼神更加凶恶。

杜家人想不到,家里前几日还门庭若市,富贵至极,人人争相送礼上门,怎么这么快就颠倒过来。不但家里被官兵堵了,连贵为一品阁臣的老爷都被人抓走了……

巨大的恐惧,笼罩在杜家人的心中。

……

皇城内,贾宝玉将以前禁军马步军司的总衙当做临时指挥中心,发布命令。

短短的时间内,京城就经历了反复的权力替换,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如何布控,如何警戒,如何清查以及处置二皇子一党,还有城内军营安置不下的多余的军队如何安置等等,不一而足。

将城内的军队归拢,除了必要的把守各处的兵员,余下的军队,包括那些举旗投降还未曾收编好的,贾宝玉全部命令迁出城内驻扎,防备生乱。

好不容易将军机之事勉强处置妥当,贾宝玉听着属下来自各方的汇报,还是感觉有些头大。

其实军事比内政,要好处置多了。

因为内政,牵扯到太多的人情……

不过很快,贾宝玉就想到了一个人。

……

居德坊西,宗府。

听闻靖王驾临,总府值夜的管家一边让人赶紧去叫起老爷,一边打开中门,迎靖王入府。

贾宝玉却没有进门,而是领着众将领、亲卫在府外等候。

不一会,一个身穿白色中衣,穿戴不整的老者出现在府门口。

贾宝玉不等对方靠近,一个箭步上前,当先拜道:“学生见过宗老。”

宗辙没料到贾宝玉如此郑重,微微愣了一下,方扶过贾宝玉,道:“靖王殿下多礼了,老臣如何敢受。”

守着,他又看了一眼贾宝玉身后的阵仗,问道:“不知靖王深夜驾临所为何事?”

宗辙倒是不以为贾宝玉会是来找麻烦的,自从二皇子篡政以来,他便一直抱病在家,几乎不理政事。

以他的身份,已经相当于是反对二皇子了,所以二皇子之事也不可能牵扯到他的身上。

贾宝玉道:“学生此来,确有要事相求?”

“何事?”

宗辙看着贾宝玉,他还依稀记得两年前贾宝玉还是上书房内一名优秀的学生而已,没想到时过境迁,对方不但身份前程一跃再跃,如今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天潢贵胄的靖王?

这种落差,令便是见惯了风浪的宗辙,也是心中唏嘘。

贾宝玉退后一步,弯腰拜道:“学生冒昧,占用宗老休息时间,请阁老移步内阁,代理朝政。”

二皇子和他身边的人一倒,从皇宫到皇城,再到京城,所有政务,几乎一片瘫痪。

若是不能在今夜尽力恢复,只怕明日,朝廷百数个衙门,都要开始开天窗了……

他对内政虽然不说一窍不通,但毕竟不熟络,强行揽事,处理起来只怕效率过低,还容易出错。

但若是换宗辙来,则就大不一样了。

宗辙本身就是内阁阁臣,熟知朝廷政务,由他出面,各方面的人事都更方便调动。

而且宗辙作为留守的阁臣,这十多日来,京中的是是非非他也知道,哪些人有罪,哪些人无罪,哪些人该抓,哪些人该杀他都比别人更拎得清。

有他相助,自己自然轻松数倍。

这是从能力来说。

再说人情。

从他进上书房开始,宗辙此老便对他青眼有加,后来也是数度照拂,这些他都记得。

在他心中,宗辙是真正有德之人。

请他代为主持朝政,他也放心。

宗辙听贾宝玉是来请他出山做事,似乎有些意外,又不那么意外。

他扶起贾宝玉,顿了一下,方问道:“城内的动乱都止息了?”

贾宝玉点头:“所有动乱都平息了,学生已经将闲置的军队全部迁出城外驻扎,以防生乱。”

宗辙点头赞许道:“你做的不错,所谓兵凶战危,京城局势复杂,太多的军队驻留在城内,必生动乱。”

贾宝玉闻言便知宗辙并无拒绝之意,加把火的道:“但是学生年轻,对朝廷诸事疏于知晓,所以还请宗老出面主持大局。”

宗辙还是没有应承,反而问道:“太上皇安在?”

“太上皇龙体微恙,如今尚在铁网山行宫内休养。只是命学生全权处置京师内外以及二皇子诸事。

学生已经决定,待城内恢复井然秩序,便恭迎太上皇、太后回京。”

宗辙眼内的瞳孔缩了缩,在夜幕中也不令人察觉。

看着贾宝玉身后那一丝不苟站着的诸将,有禁军的、京营的还有边军的……

他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后退半步,执礼道:“殿下有命,老臣自当遵从,定不负所托。”

贾宝玉大喜。

……

第32章 见面第129章 不知秋娘可会弄箫?第740章 晴香侍主第179章 审问第230章 王子腾回京第449章 尤三姐闹情绪第125章 子衡帮我,诛之!第201章 雀金呢第282章 张口就来第156章 庆功宴(十)第782章 独一无二的大殿第209章 黛玉的心第305章 二皇子到了第726章 冒死以报第204章 顾鼎臣第382章 花魁大赛(七)第619章 甄家!第616章 郎情妾意第569章 私生子?第695章 新花样第187章 嗯第285章 夜探黛玉(一)第676章 远亲上门第337章 放弃第739章 调整军费第320章 救火夜(一)第487章 反骨崽第417章 麻雀诗第629章 撞上第65章 吃胭脂第250章 京师养生堂第386章 花魁大赛(十一)第37章 嘻戏第191章 绝不相负第156章 庆功宴(十)第29章 蒹葭第80章 美哉第544章 隐退第598章 群婢共拜第38章 争宠、打架第229章 深意第206章 林妹妹回府第125章 子衡帮我,诛之!第37章 嘻戏第35章 暖第387章 花魁大赛(十二)第735章 清理后宫第534章 揭秘(八)第35章 暖第251章 昨儿为什么不提?第235章 宝钗生日(一)第709章 假凤虚凰第776章 终于统一服装上班了第828章 准备(二)第255章 “闹事”第168章 周发赌坊第22章 游园(四)第294章 嬉闹第413章 怡红院的小世界第358章 一丘之貉第343章 伯爵府第542章 拿下第262章 第二次第694章 黛玉的直觉第746章促成第92章 同归于尽第307章 没人要害她第87章 借第397章 有鬼?第564章 落难冯家第42章 湘云第668章 朝事第607章 安排第81章 一直记着第763章 家妻有三绝第170章 宗阁老第153章 庆功宴(七)第764章 晚宴第826章 四美吟(三)第618章 不见第689章 王熙凤的绝境第532章 揭秘(六)第505章 怼吴天佑第570章 驾到第365章 凤姐平儿二“解语”第43章 头一场雪第286章 夜探黛玉(二)第184章 孤僻第594章 关押庵堂第587章 位份第142章 调理第42章 湘云第350章 一事相求第300章 见妙玉第460章 密林刺客第273章 离间第245章 试药第584章 投诚第55章 贺寿第255章 “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