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中人物的年纪问题的探讨。

其实我一直认为,在《红楼梦》中细究人物的年纪,是豪无意义的。

因为书中开篇作者就已经讲到,朝代、年纪皆不可考。

也就是说原作者本身就不想让读者去深究这些问题,他是故意模糊了朝代,模糊了书中故事发展的时间线及人物的具体年纪的。

尽管如此,后世的痴人读者们仍旧对于极力的捋清这些问题乐此不疲,一如现代网文读者们总爱与写手抬杠一般。。

以下仅以原文,不作任何延伸的带着大家捋一捋两个简单的问题。若有不对,敬请指教。

第一,黛玉进贾府时的年纪。

许多人认为黛玉进贾府时是六岁。理由:开卷第二回开头讲到,贾雨村旅居扬州时,黛玉年方五岁,后来贾雨村做了林府的西席,教了黛玉一年学,然后黛玉之母贾敏一疾而终,黛玉就被接到京城贾府。

如此看来黛玉似乎当真只六岁,但是仔细思考,这是禁不起推敲的。

理由1:我们来看看黛玉初进贾府时对探春的外貌描写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我们都知道探春是比黛玉小的。可能只小一岁不到,也可能小两岁,这且不论,单看“长挑身材”、“文采精华”等这些也不会是对于一个不足六岁的幼女的描写。

更不用说比探春还小好几岁的惜春了,黛玉进贾府时,她们都已经在学堂读书了,两三岁进学?

显然不太可能。

理由2:假设黛玉当时六岁。

我们知道袭人在贾母给贾宝玉之前是服侍湘云的,而且时间不短,后来史家太太没了湘云回去尽孝,这段关系才结束。

可以明确,黛玉进贾府时袭人已经在贾宝玉房里服侍了。。

这就极不合理了。要知道湘云是比黛玉甚至探春还要小的,由此可推断,在黛玉进贾府时,已经回到史家的湘云至多不过四岁?

那她在黛玉未进贾府之前,客居贾家,由袭人伺候的时候多少岁?三岁?一岁?

这且不论,再说袭人。袭人比贾宝玉大两岁,贾宝玉比黛玉大一岁。

也就是说,黛玉进贾府时的袭人至多才九岁,那她之前照顾湘云时多少岁?

贾家让一个七八岁还没发育的小姑娘,照顾一个最多三四岁的史家侯府大小姐?

这明显也不合情理。

类似的不合理还有,这里就不一一细论。

所以说,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肯定是不止六岁的。

这也可以解释,第二回提及黛玉五岁的时候,是写到贾雨村被罢官后旅至扬州,听说林如海刚点了盐政,这个时候黛玉五岁肯定没错。

但是后来贾雨村大病一场,病愈之后因为盘缠快花光了,才起了赚钱的心思,然后托门路进了林府。

在这里,贾雨村在进林府做西席之前究竟在扬州驻留了多久,这段时间是不确定的!

其次,贾敏染病,最后去世。其间黛玉侍奉汤药,这中间贾敏到底病了多久,是刚病就死了?还是病了很久之后才死的,这段时间,也是不确定的。

这两段可能存在的比较长的时间,就是黛玉比六岁大的空间。

当然,我也认为,黛玉进贾府时就算不是六岁,也不会大的很离谱。

至少不会像通行本中所讲,黛玉进贾府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听说薛蟠打死人,然后薛家就进京了。也不会像某些人所言,黛玉进贾府时已经十二三岁……

这些都不合理。

所以,我认为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肯定大于六岁,但应该又小于十岁,介乎之间,都没什么大问题。

第二: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时多大?

众所周知,元春正月十五省亲之后,贾母在二十一日给宝钗过及笄的生日,也就是宝钗当时十五岁。

由此可知,前一年秋夏之前,大观园初建成时,宝钗才十四岁。

大观园建了足一年,那么未建之前宝钗十三岁。

开建大观园前,从后往前推发生的事:贾琏带着黛玉从苏州返回贾府;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钟之死;秦氏病死,合族办大丧;前一年的九月,林如海病死;再前一年的冬天,林如海写信至贾府言病重,然后贾琏带着黛玉下江南探望父亲。

这几件事,前后的时间维度至少是两年以上,我们就算两年,那么宝钗此时十一岁。

时间再往前推,黛玉未接到林如海病重的信,还未离开贾府之前:贾瑞被王熙凤弄死,贾代儒办丧事;贾宝玉、秦钟、薛蟠等人在家学里鬼混;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

在这些事的前面,才是薛家进京!

然后同年冬天尤氏请贾母等人至荟芳园赏梅花,贾宝玉睡在侄媳妇儿秦可卿的床上做春梦,然后梦遗,回去之后就拉着袭人偷尝禁果!

这就是最离谱的,按照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的说法,此时宝钗都才小于十一岁,贾宝玉吃果果的时候多少岁?九岁?八岁?

各位天赋异禀的兄弟们,你们觉得这可能么?

以上的时间线都是按照原文罗列,作者没有做任何矫饰,甚至尽量压缩了时间,但是得到的结论,明显还是极不科学!

所以,红楼里的时间线要按照这样严格的方法来推算,肯定是不对的。

个人看法,在贾宝玉初试云雨之后,一直到元春省亲这期间发生的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该远远没有文本中所描写的那样长的时间维度,窃以为在一两年之内就应该全部完成。

如此的话,宝钗进府十三四岁,贾宝玉十一二岁交出自己的处子之身,也还勉强说得过去。

以上,举这两个例子并不为说明《红楼梦》的不科学和不严谨,只是想说,人家作者真的没有骗我们,书里面的人物在具体时间的年纪大小确实不可考,人家作者就是故意将时间线写的模糊、混乱的。

当然,也不仅仅只这两个问题,书中诸如此类前后章回逻辑不通,甚至互相矛盾之处,还有许多许多。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去细究这些,罗列出什么红楼年纪表,标明红楼各人物在具体回目中的具体年纪的行为,都是扯犊子。任何细看红楼的人,都能轻易的将这些观点驳倒。

所以,我们本身用不着去在意这些细节。看红楼,欣赏的是文字的美、人物的鲜活、人情世故的练达等等。作为红楼同人文,也只要在人物年纪等问题上,不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比如“钗宝黛探湘”等人的齿序问题,以及不违背常识,便就是可行的了。

谨奉。

第448章 尤氏临盆第412章 恳请第47章 觊觎第173章 月下美人第494章 香菱的选择第673章 神秘的盒子第591章 贾荞,巧儿第434章 订亲第358章 求救第25章 戏妙玉第107章 姨妈训子第247章 分曹射覆(一)第224章 暴躁皇姐倒霉弟第377章 家里概况第601章 太子侧妃第665章 无可取代第585章 见面即淘汰第100章 府中日常(五)第195章 白荷与芙蓉第215章 意在贾珍第82章 小叔子第444章 母女谈心第119章 上任第179章 好兄弟的成全第30章 二戏妙玉第76章 诰命第275章 折中之法第415章 晓之以理第320章 贪狼第33章 打听第105章 我是湘云啊第162章 萧王第433章 交代后事第166章 贵人请见第219章 我皇姐平时骑马的第413章 事成第176章 水溶第680章 晴雯及笄第93章 升兰台令第476章 许氏的提议第687章 娇妻意趣第445章 多姑娘与李纨第697章 休闲时光第590章 留得残荷听雨声第604章 松风会友第609章 知己难求第637章 携宝钗第618章 娘,我不要嫁人第23章 侯府旧宅第166章 贵人请见第538章 用枪还是用剑第701章 探春生日(二)第488章 一千两百万第643章 以国宝待之第559章 亲哥哥 好哥哥第685章 卫若兰第303章 二小尤第83章 流言第4章 不幸中的万幸(求票求收藏)第359章 援第380章 愤怒第166章 贵人请见第25章 戏妙玉第178章 多情公子恨无缘第450章 可卿之舞第37章 平生遭际实堪伤第408章 震慑第566章 逃避第246章 木材生意第696章 写词谱曲第682章 寻方第109章 败露第372章 家书第137章 郎情妾意第508章 黛玉掐人第373章 这个哥哥不一般第487章 简单的取舍第478章 顾青衣第131章 贾二宝初试云雨情第658章 拿下第177章 鹡鸰香珠第238章 贾琏的功利心重的离谱第551章 贵妃省亲(四)第592章 尤氏的教戒第677章 李太妃之死第293章 有舍有得第305章 再会袭人第270章 一切有我第319章 夫妻第582章 得位宗人府第626章 特别的践行第367章 万丈功名,我助你取。第594章 主动现端倪第626章 特别的践行第170章 男人,贾蓉!第409章 告诫第507章 黛玉撞见第374章 扮演第284章 魂断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