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王夫人的计较

黛玉的屋子本来就隶属于荣庆堂,所以这边的动静,很快就被婆子们,传到正堂来。

于是,姐妹们当先,王夫人和丫鬟婆子们,随后搀扶着贾母前来。

一进门,只见丫头们都噤若寒蝉,而贾宝玉和黛玉,一个神色怔怔,脸上泪迹未干。

一个梨花带雨,双目通红,怀里还抱着一个没什么动静的松鼠。一眼看去,应当是死的。

贾母听到的传话是,“宝二爷气的连玉都摔了”,所以扫一眼之后,什么也顾不得,当先朝着贾宝玉的胸前看去。

果然,只有项圈,而不见玉坠。

贾母惊得奔过去,抓着贾宝玉问道:“玉呢?”

行动和言语间,将那块玉的重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紫娟赶忙上前,将她捡起来,用丝帕包好的玉呈给贾母。

方才贾宝玉一脸愤怒,她也不敢上前触犯,只能先行保管。

贾母先是检查了一番宝玉,看见没什么大碍,心里海松一口气的同时,这才抬头,看着两个各自伤心的孙子和外孙女。

有心想要责备,但是看他二人都这样伤心,又不太忍心。

又想到他们总是这样闹,一点也体察不到她这个老祖宗的良苦用心,不禁也悲声道:“你们两个冤家诶,真是一时半会也不能够让我安心。

几时等我去了,只怕才合了你们的意了。”

王夫人也是进门第一时间,就皱起眉头。

特别是看见贾宝玉胸前佩戴的宝玉不见了的时候,更是神色一冷。

当着贾母,倒也不好多表现什么,只是合着贾母,将宝玉重新挂好之后,一把扯过贾宝玉的手臂,将他拉到自己的身边,离黛玉远一点。

黛玉何等心思敏感,虽然王夫人一句话也没说,也没有对她横眉,但是她还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王夫人对她的不满。

心里十分难过。舅母都不问青红皂白,就责怪自己……

贾母在其他人的安抚之下,总算情绪平静下来,质问原委。

黛玉屋里服侍的几个丫鬟忙都跪下,其中紫娟为了大事化小,并没有多言,只说是兄妹两个吵嘴,贾宝玉不小心把黛玉养的松鼠给摔死了,所以才这般。

而贾宝玉虽然明知道紫娟这么说,有偏袒黛玉的意思。

此时冷静下来的他,也知道今日把黛玉得罪的狠了。特别是阿奴,好像还确实是因为他摔死的,这笔账,只怕林妹妹会算在他的头上……

心里有愧,也就没有辩驳。

贾母便道:“我道是如何,原来只是一点小事,也值得你们大吵大闹的?”

贾母本欲一人先打五十大板,但是瞅了一眼黛玉,看见她形容消瘦,泪水不断,终究心头一软。

偏头对贾宝玉道:“宝玉你也是的,你和你妹妹吵嘴,也犯不着砸那命根子啊,那可是你的命根子!

万一砸坏了,你叫我们可怎么活?

以后,可不许再这样了啊。”

贾母对待贾宝玉一向如此,说不到两句,心就软了。见贾宝玉知错的低下头来,她气全消,竟忍不住将贾宝玉拉在怀里,好生抚摸一番,以示宠溺。

如此,其他胆战心惊的人,这才稍稍安心。

贾母又将紫娟等说了一通,让她们好生照顾服侍,切莫再出现这样的情况,然后也就起身去了。

贾宝玉还想留下,说点什么,可惜被王夫人强拉着,离开了此间。

懵懂小儿女的矛盾,大多数人都没有太放在心上。

唯独王夫人,心中上了心。

贾宝玉作为她唯一的儿子,而他身上那块玉,更是代表着贾宝玉的生死富贵。

是重中之重。

可是,自从黛玉来了之后,惹得他的宝贝儿子砸了多少次玉了?

由此可见,黛玉不但不是她儿子的良配,而且,还克他。

若是真由了老太太的意,让宝玉娶了她,将来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糟心的事来!

想到这里,她将自己的心腹陪房,周瑞家的唤来,吩咐道:“等会儿你出去,叫几个小子去西市瞧瞧,看看有没有卖石老鼠的,有的话,就买一只回来。”

周瑞家的会意,领命之后就要出去。

王夫人却留住她,先问了问贾母那边的情况,然后方道:“方才的事,你怎么看?”

“不过是两个小孩子闹别扭,自林姑娘来了这两年,因为两个小孩子亲近,吵吵闹闹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也不算什么。

倒是老太太,方才在荣庆堂长吁短叹的。”

周瑞家的笑回道。面目看似随意,实则仔细观察王夫人的面色。

只见王夫人眉头微皱,不置可否的道:“依你看,老太太是不是当真有意,将来把林丫头许配宝玉?”

“这……”

周瑞家的迟疑了一下,回道:“这个我倒是没有看出来,老太太并没有这么说过。

不过林姑娘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除了宝二爷之外,老太太最疼的,就属林姑娘了。

况且宝二爷和林姑娘的年纪相若,模样也般配,若是老太太当真有这种心思,也实属寻常。”

饭团探书

周瑞家的话,相当于也是承认了,她也觉得贾母有此心。

王夫人让周瑞家的坐下,仔细思考后,说道:“若是论我的心,老太太既有此想法,我是赞成的。

毕竟林丫头身子病弱,又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也怪可怜见的。

把她许给宝玉,我们也好一直照顾她。

只是方才的情况你也看见了,我只怕,她和宝玉两个,脾性实在不合。若是强行合在一处,只怕毁了两个孩子的未来。”

周瑞家的听了点点头,她明白王夫人的意思。

换做她是王夫人,也不会愿意自家儿子,娶一个病恹恹的女人。

别的不说,就黛玉那样的,明显将来不好生养。

抛开这一点,黛玉的脾气也不好。

说话总是不给人留情面,牙尖嘴利的……

“近来,我冷眼观察,倒是相中了一个孩子,觉得和宝玉甚是般配。

只是因为顾忌老太太心里的想法,所以还没敢说去……”

“太太相中的是谁?”

“你觉得,姨太太家里的宝丫头,如何?”

周瑞家的听了,顿时笑了起来。

“太太果然好眼光,先不说薛姨太太和太太的关系,若是两家结了亲,乃是亲上作亲。

就说宝姑娘的模样人品,那也是没话说的。

自从姨太太一家入京以来,府里谁人不夸赞,宝姑娘为人大度,性格端方,不愧是大家闺秀。

若是太太讨了宝姑娘做媳妇,可算是有福气了。”

相比较说起黛玉时候的绯腹,周瑞家的一提到宝钗,那可就是真心实意,口若悬河!

其实这也怪不得她。

身为奴才,服侍主子的同时,自然也会对主子的为人品性做出判断。

薛家自来贾府之后,就几乎将贾府上下有点体面的奴才,打点了一遍。

俗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仅此一点,就足够他们为薛家说好话。

况且,就从为人处世来说,她们也确实更敬佩宝钗。

这一点,黛玉给她们的感觉,就差得远了。

更别说,薛姨妈还是王夫人的亲妹妹。很显然,王夫人之前说的不过是场面话,她真正相中的,只有宝钗一个人而已。

因此,周瑞家的,哪里还不知道该怎么说。

听见周瑞家的也这么认为,王夫人总算是露出一点笑容。

“这件事,我只说给你一个人知道,你先不要对旁人讲。

关于宝玉的亲事,最终还是要照顾老太太的意思。她老人家要是不松口,我也不好拂逆她老人家的意思。

正好你在这里,不妨给我出出主意。”

周瑞家的洞悉了王夫人的意思,身为心腹的她,自然知道该怎么思考。

心想贾母也是最疼贾宝玉,她老人家不论再怎么疼爱外孙女,终究是比不过亲孙子。

岂有对宝二爷的终身大事,不郑重的?

所以,老太太即便有心让宝二爷和林姑娘亲上加亲,只怕心里未必没有迟疑!

若不然,老太太为什么一直都不讲明这件事,早点将宝二爷和林姑娘的婚事作定,也免得让王夫人等生出别的心思不是?

可见,老太太肯定也知道,林姑娘性格不太大,身子也不好……

于是,周瑞家的便将这些观点与王夫人说明,王夫人听了心下赞同不已,心内更加坚定。

“太太,其实要办成这件事,完全不用着急。

说不定过几年,这件事,自然就简单了。”

“哦,怎么说?”

周瑞家的一脸睿智,近乎炫耀的说道:“太太你想,林姑娘生性骄纵,身子也不好,为何老太太还想要把她许给宝二爷?

难道她老人家就不心疼宝二爷,不为宝二爷的将来和前程着想?

一则,因为是亲外孙女,老太太思念女儿,爱屋及乌,所以多疼林姑娘一些。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另外一点……”

王夫人沉着眉头,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林姑老爷,可是当朝二品,堂堂兰台寺的掌印。

有这一层背景,若是娶了林姑娘,将来宝二爷入朝为官的时候,有林姑老爷提携照应,岂不大有裨益?”

王夫人心下一沉,其实她何尝不知道这一点。若不是如此,她之前也不会那般容忍,眼睁睁的看着贾母,培养一对小儿女的感情。

“虽然如此,宝玉却也未必要沾这个光。

宝玉他舅舅,如今已经是九省统制,论官阶,尚在林丫头她爹之上。

更何况,此番边关立功归来,显耀至极。

将来宝玉自然有他舅舅扶持照应。

况且,传闻,林丫头她爹和林丫头一般,也是身子不好,还不知道能支持多久……

林家可不比我们贾府,整个林族,就全靠林丫头她爹一个人支撑着。

一旦他有什么不测的话,整个家族也就没落了。

所以……”

所以,实则还不如薛家稳妥。

薛家至少那遍及南北的生意,那百万家资是实打实的。

这也就是,她今日敢下定决心的原因。因为据她估算,林如海,可能长久不了!

周瑞家的笑道:“可不正是太太说的这个理?

但是不管怎么说,林姑老爷现在还是天子近臣,只要林姑老爷在一日,老太太就有正当的理由,将林姑娘许给宝二爷。

依我之见。

反正宝二爷现在年纪还小,不如太太先静观几年。

若是几年之后,林姑老爷果然身子不行了,或是告老还乡,到时候,林家就彻底没落了。

那个时候,只怕不用太太提,老太太自己,也会重新认真考虑这门亲事的。”

周瑞家的意思很简单,现在黛玉只是性格和身子不好,等到将来连身份也配不上贾宝玉的时候,就算贾母再偏爱她,但是为了宝贝孙子,也会另外打算。

王夫人听了,默默的点头。

是这么个道理。

退一万步来说,若是几年之后林如海熬了过去,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如进入内阁之类的。

那么,看在这个份上,倒也不是不能答应这门亲事……

果然,这件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

宝丫头虽然好,但是薛家太没落了,以后在朝堂上,帮不上宝玉什么忙。

若是宝玉将来不能平步青云,那么,他们二房,将会一直被贾琏骑在头上,永远不得翻身!

来自贾琏的强大压力,让王夫人不得不多加考虑,不敢浪费一丝一毫的筹码……

……

贾琏并不知道荣国府的事情,他在兵马司忙碌了一个上午。

京城王公贵族何其之多,但是,京中有实权的位置,却没有几个。

是典型的僧多肉少的局面。

兵马司虽然算不上什么体面的肥差,到底是京城里面独立的衙门。

在没有寻觅到更好的去处的时候,便是贾琏,也不想轻易丢下。

所以,只要皇帝一日没有给他更好的去处,他就一日不想让兵马司脱离他的掌控。

将他接任了送亲使之职的事情告诉诸下属,并且将一些积压的,必须他这个指挥使来署理的事情搬出来料理。

据贾琏估算,若是接下来这一个月,兵部还是没有派人来交接,那就说明,皇帝只是单纯的让他接一趟兼职,回来之后,还让他干老本行。

他自然不能,让朝中其他人抓到他的毛病,借机夺他的位置。

直到晌午前,才回到宁荣街。

想到今早尤氏的交代,贾琏便跨进了宁国府,在婆子们的带领下,找到尤老娘。

“前面一个月所用的棚杠孝布,并请杠人青衣,供使银一千两。

预支五百,还剩五百两,今早两处买卖人派人来催讨。

尤大嫂子说了,正好前儿江南甄家派人送上京来的五百两祭银,交给老太太暂且收了。

尤大嫂子烦托我,让我今儿过去的时候一并带过去,所以才来叨扰老太太。”

尤老娘来宁国府也有一段时间了,当然识得贾琏。

知道贾琏是贾家最有地位的爷,甚至比曾经的姑爷贾珍还要厉害的多,哪里敢怠慢。

一面笑着答应去取银子,一面招呼在里面做女红的女儿们出来,给贾琏倒茶,然后就去取银子去了。

第562章 没有反抗第340章 私奔第315章 贾家女孩第316章 姨妈羡慕第33章 打听第206章 怎么老娘的男人你就喜欢?第427章 薛家夜宴(一)第307章 诸女的崇拜第222章 请罪第433章 交代后事第333章 回家第91章 贾珍的猜测第596章 红衣姑娘?绿衣姑娘?第163章 人情第587章 浴池闲话第685章 卫若兰第557章 贵妃省亲(十)第548章 贵妃省亲(一)第31章 贾雨村第618章 娘,我不要嫁人第591章 贾荞,巧儿第55章 入门第417章 尤大奶奶身子不好第597章 有贼心缺贼胆第589章 刘姥姥醉宿宝玉床第518章 凤姐儿(一)第533章 平儿风情第424章 招揽第501章 今夜留门第269章 属狗的第531章 兰心雅质第194章 吾与香菱熟美第564章 能赐给你官职的人第469章 谋划第296章 体面第218章 尚公主第142章 兄友弟恭(一)第489章 临了安排第319章 夫妻第87章 赦之殇祸第531章 兰心雅质第425章 湖心亭第653章 静谧交锋第413章 事成第295章 自裁第180章 山门外的大舅第413章 事成第665章 无可取代第241章 谁受得了第315章 贾家女孩第11章 初露口风第52章 妥协第650章 恭喜侯爷啊第302章 谋第389章 梦境第135章 小团圆(一)第267章 降维镇压第670章 纳娶仪式第136章 小团圆(二)第433章 交代后事第571章 罚没第413章 事成第109章 败露第565章 赖家欲建园子第607章 寿辰第144章 秦氏奉茶第494章 香菱的选择第2章 一等神威将军第528章 错打错着第419章 冷面郎君第297章 红颜祸水第283章 儿媳有约第331章 冥船第356章 危局第333章 回家第439章 太子的暗示第621章 入京第243章 窗外的身影第446章 晴雯挑事第400章 赵姨娘母子第43章 小会第574章 偷袭第54章 强盛的舅家第339章 送亲第602章 再伏首第468章 杀鸡儆猴第547章 李纨照镜第118章 试菜第361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697章 休闲时光第336章 望珍重第164章 无形撩人第543章 老祖宗救我!第593章 身兼三职第451章 与黛玉的二人旅程第5章 敏逝(求票求收藏)第215章 意在贾珍第487章 简单的取舍第400章 赵姨娘母子第573章 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