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贾瑜、贾玉钗

应天府后衙,一间内堂。

贾雨村快速的翻阅检查手中的卷宗,查缺补漏,面上时有喜悦,又时有忧愁。

忽闻耳畔传来清丽之声,“老爷去岁考评占优,不是说可以提前进京侯升了吗,这是喜事,怎么老爷反而看起来不甚高兴呢?”

贾雨村转头看去,发现是娇妻,便叹息一声:“虽是不足三年之期便可离任,却也未知前途是好是歹。

中枢衙门虽多,但是有背景家世的权贵更多,似我这等没有根基的人上京去,只怕难以补到重要的职位。

倒不如在这一方,做个父母官来的轻松自在。”

贾雨村说着摇摇头,若是不熟悉他的人,听他这话,只怕还真以为其是个不清净无争,澹泊名利的儒雅文士。

他身旁的女子,看起来只二十多岁,生的身形纤挑,容貌清秀。虽不算十分绝色的女子,配上其一身官太太的仪容,温柔和顺的气质,倒是也有一番风情。

其看出贾雨村心中所思,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放下手中的羹汤,走到贾雨村身后,为其轻柔肩背,而后才轻声道:“老爷自不必太过忧虑,以老爷的学识才干,到了京城之后,一定也能得到朝廷的重用的。说不定,老爷从此之后,便能踏足中枢,实现老爷生平的志向呢。”

贾雨村目中精光一闪,随即消散,沉思一会儿方道:“当初我能递补至此地,借助的,不过是京中贾府、王府的势。说不得,此番进京,还得多多仰仗他们才是。”

女子闻言,立马笑道:“我听老爷说过,这京中王家、贾府两家,如今在京中的权势愈盛,若是他们能够帮助老爷,老爷在京中立足无忧了。再加上老爷的本事,自当平步青云,将来立足朝堂,辅国治民亦不在话下了呢。”

贾雨村也笑了起来,反手拍了拍娇妻的手。

说起来,原配死了之后他之所以立马就把此女扶正,也是看此女聪慧,会说话。

实则,以此女的出身,原是没资格做他的正妻,领三品诰命身份的。

“说起来我这两位恩主,确实是不简单。他们原本就是旧都四大家族中的两家,若非如此,只怕也不能那般轻易让我递补到此地。

据京中传来的消息,这两年间,他们确实更加荣耀了。

那王家老爷,当年我进京候补的时候,任的便是京营节度使,后又听说升迁,任九省统制,官至从一品,这已经是武官顶峰了。并且听闻其又平息鞑靼之乱,乃是朝廷有数的股肱之臣,权势了得。

那贾家更是不一般,大小姐如今已是后宫贵妃,乃是皇亲国戚。这且罢了,其族中还出了一个更了不得的人物,仅以弱冠之年,便已经凭借战功封侯,乃是当今身边,最得力信任的人之一。

说起来,我与此人还算有缘。可惜当年初见,虽觉得此人不俗,到底其当时声名不显,我又一心为起复之事奔走,未来得及与之结交过甚,实为可惜。”

贾雨村言语中,很明显的有些后悔之意。

“老爷说的,可是那位,去岁护送当朝公主出使塞外的镇远侯爷?”

“哦,你也知道他?”

“呵呵呵,老爷忘了,你之前有与妾身说过此人的啊。再说,我也听金陵城中其他几家诰命们议论过,说起来,那位的名声可算是传遍天下了,妾身便是想不知道也难啊。”

正在夫妻二人闲话的时候,正门外有小厮传报:“老爷,方才府丞大人派人来传,说是京中镇远侯爷到访,请老爷快出去接见!”

贾雨村夫妻二人顿时愣住了,确认了一番,贾雨村赶忙站起来,二话不说往门外去了。

到了正堂,看见果然是贾琏,贾雨村忙要上前见礼,对方却早他一步笑道:“呵呵,贾大人,好久不见。”

“在侯爷面前,下官岂敢称大。下官在京之时,承蒙贵府政老爷提携照拂,下官感激之下,曾认政老爷为世叔,执晚辈礼。

侯爷若是不嫌弃,便当下官是一家人,直呼下官的名字便可。”

“呵呵呵,既如此那本侯便托大,称呼你一声‘雨村兄’可好?”

贾雨村本就是为了与贾琏套交情,看贾琏接了,神色立马一喜,笑道:“琏世兄,请上座。”

“好,雨村兄请。”

于是二人一同上座,只以左右分宾主。

客套交谈之间,尽皆亲热友善,彷若当真是一家子兄弟似的。

实则,贾雨村年已四十,而贾琏不过二十出头,年纪差了足足一倍。

贾琏初入此世的时候,对贾雨村还是嗤之以鼻,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

如今在官场混迹多年,倒也逐渐明悟了不少,贾雨村这种人,不过是官场常态罢了。

若是必要且罢,若非便要,其实留着或许更好。

以其二甲进士的功名,十余年宦海沉浮的经历,自身不俗的才能,以及与贾家的渊源……实在是作为贾家在外爪牙的不二人选!

当然,这也要看是谁来驾驭了。

原着中贾府将贾雨村运作到顺天府的位置上去了之后,贾赦那个脓包就与贾雨村走的很近,却只是被贾雨村玩弄于鼓掌之上,成为其攀登顶峰的垫脚石,最后反噬贾家。

贾琏当然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

如今的贾雨村官位虽不错,已达三品,但根基还薄弱的很,大可以利用。真要将来有威胁了,再除去不迟。

当然这都是后面要考虑的事情,今日他可是有事相求来的。

简单客气完之后,贾琏对贾雨村道:“想必雨村兄也知道,当年我在南京,曾从拐子手中救出来一个丫头。

经过我询问,那丫头回忆起,其原籍乃是苏州,家住十里街,其父姓甄。问及具体地址,只知道家旁有个不大的寺庙。

后来我偶然从雨村兄旧相识的口中得知,雨村兄当年金榜未中之前,也曾客居苏州十里长街,而且正与一户姓甄的人家有旧。

从那人口中只得知,那甄家当年因为一场大火,烧的人离家散了,他也不知道那户人家的去向。

我此番前来,就是想要问问雨村兄,你这里可有什么消息,若是有还烦请告知,小弟不胜感激。”

贾雨村闻言,甚觉得奇异。

首先他未中进士之前,“客居”苏州的事,这些年从未与旁人说过。毕竟那是他最落魄的时候,贾琏客气说是客居,实则他自己知道,那是流浪。

贾琏竟然能够遇到他的旧相识,还知道了这件事?

第二,苏州十里街,家旁有个寺庙,还姓甄,必是当年的甄士隐一家无疑了。

他当然也知道,甄家独女,当年被拐子给拐走了。而甄家,也因为葫芦庙一场大火连累,被烧光了家资,从此搬迁他乡之事。

至于贾琏当年从拐子手中救过一个女孩的事,他也知道。毕竟当时他是和贾家接黛玉的一行人,一道入京的,所以听说过,只未曾见过那女孩。

岂能想到,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巧合之事,那个女孩,竟就是当年恩主甄士隐的女儿?

这无法不令贾雨村心中产生一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敬畏。

不说甄士隐当年对他的知遇之恩,就说后来他官居大如州,从甄士隐之妻封氏手中,纳其丫鬟娇杏之时,也是允诺过,为其寻找女儿的。

虽然这些年他早就忘了这件事了,谁知道,贾琏今日竟会找上门询问甄家之事。

深吸一口气,贾雨村说道:“愚弟客居苏州之事,鲜少有人知道的,敢问世兄,我那位故人,究竟是何人?”

贾琏将贾雨村的神态变化看在眼中,内心一笑。

“他的名字不值一提,说出来你可能也不知道,他只说曾经是苏州葫芦庙里的一位小僧,曾有缘服侍过雨村兄一段时日。”

贾雨村闻言,便猜测,应该是当日葫芦庙里的其中一个小和尚,却想不起具体哪个。

毕竟都是十余年前的事了,而他也从未在意过几个小和尚。

只是心里未免有些不自在,想必贾琏也知道了,他曾经落魄到借居寺庙的程度。

知道贾琏的消息来历,贾雨村倒也不再犹豫,直言道:“不敢隐瞒世兄,当日在苏州之时,余确实结识过一位乡绅,姓甄,名费,号士隐。

那甄家,也确实有一个女儿,在三四岁之时,便被拐子拐走了。

只是不知道,世兄打听这甄家的下落是为何故?”

“实不相瞒,当年所救之女子,如今已经是我身边的一个侍妾,我甚是喜欢,故而想要为其寻亲,聊慰其心。所以,雨村兄若是知道甄家人下落,还望不吝告知。”

“哈哈哈,世兄果然是性情中人,竟肯为一侍妾费心寻亲,愚弟甚是敬佩。”

贾雨村呵呵笑了起来,知道结交人情的机会来了。

“正巧,我倒是果然知道甄家人的下落。

当年我侥幸得中之后,被朝廷外放为官,曾任大如州,便遇到了那甄家娘子,打听之下,才知道当年我离开苏州之后,甄家女儿被拐,甄家也因一场大火烧光,所以搬迁到了岳丈家里。

我当日也曾见过那甄家女公子的,也顾念当日甄家恩情,发动人手帮甄家寻找女儿,却一直苦无线索。我心中的还暗自愧悔,那般乖巧可爱的一位小姐,竟落入拐子之手,余生只怕凄苦。

谁知道,那甄家小姐,竟能得世兄相救,如今既然已被世兄抬举,想是苦尽甘来,时来运转了。”

这是在拐着弯的拍他马匹呢,贾琏只是笑笑,不接话。

“至于甄家之人,后来听说,那甄士隐随着一个野道士出家云游去了,而那甄家娘子,则是一直住在父母家中。

如今又是这么些年过去,其是否还在原处,我便不可知了。

不过,世兄若是需要,我可以立马派人去大如州,将那甄家娘子请来。只是这一来一回路途不短,可能要等些时日才能有结果。”

“雨村兄只需要将那甄家娘子娘家的详细地址告知,我自会派人去寻便是,倒是不敢劳世兄费心。”

贾琏面上故意露出几分喜色,如此说道。

贾雨村虽然很想替贾琏效劳,但是听见贾琏如此,还是没固执,让人取来纸笔,将地址仔细的写了,还交代了贾琏一番,走什么路线,到了地方之后如何寻人。

贾琏一一谢过了,便要告辞。

“爹爹~”

帘子响动之间,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从后堂突然跑了出来。

原本她是直冲贾雨村而去,只是忽然看见贾雨村旁边还坐着一个陌生人,有些愣住,顿住了脚。

贾雨村见到来人,脸上顿时露出会心的喜色,笑着与贾琏说道:“此乃小女,平时被我宠坏了,不知礼数,还望世兄勿怪。”

说着,又教那女孩,上前拜见贾琏。

倒也不是贾雨村家教无方,会客还被女儿打搅。一则他一心攀附贾家,所以知道贾琏来访,并未在前厅或是偏厅接见,而是以世交礼仪,在正堂接见。

正堂之后本来就是内院,小女儿又一向得他宠爱,所以跑出来也不奇怪。

另外,若是女儿大些还有避讳直说。只是幼龄的小女,自然可以大方介绍的,还可以增进两家情义。

果然,小女孩在贾雨村的教导之下,收起顽劣形态,踩着小碎步上前,乖巧的给贾琏见了礼,口称:“玉钗,见过世叔。”

贾琏原本不甚留意,虽然这小女孩生的十分可爱,但是贾雨村本来就容貌不俗,若是再取一个美貌的妻妾,生出一个如此可爱的女儿,一点不奇怪。

只是听其名字,倒是愣了一下:“玉钗?”

贾雨村笑道:“玉钗,正是小女的乳名,想是令世兄见笑了。”

贾琏看贾雨村说着话,眼神满是宠爱的看着自家女儿,方知道是自己想的太多了,这不过是个巧合。

贾雨村是黛玉的启蒙老师,肯定见过黛玉,但却一定没有见过宝钗的吧?

甚至他立马就想起了什么,向贾雨村笑道:“可是出自‘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一句?”

贾琏这话一说,贾雨村都愣了,“世兄如何知道?这不过是愚兄早年随意所作的句子而已……”

“雨村兄过谦。家中叔父可是甚为推崇雨村兄的才学,还曾专门收集过雨村兄的大作。小弟不才,也曾拜读过,也为雨村兄的才情所倾服。”

贾雨村闻言,眼中立马泛起些许动容之色。

身为文人,最在乎的,便是文才压倒旁人,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可,那可是知音!

若贾琏身份不如他,亦或是个俗人,他还不在乎。

可是贾琏是何人?那可是无论身份与本事,都在他之上的人。

武能领兵出塞,破敌救主。文能写出“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此等柔情与肃杀共存的大作之人。

当初他得闻贾琏的几首词作的时候,可是很为贾琏的才情所敬佩呢。又因贾琏主要从武,觉得贾琏便是那等文才天授,独具匠心之人。

能得这样的人拜读自己的作品,还能因为女儿的一个乳名,点出出处,可见并不只是客套敷衍,而是当真认真读过他的作品的。

想到这里,贾雨村看向贾琏的目光,第一次有了真正的亲切之意。

想了想,他笑道:“所以说,世上当真有机缘巧合之事呢。世兄可知道,玉钗的娘亲是谁?”

“哦?”

贾琏神色一动,有了些猜测。

“呵呵呵,此事说来话长了,说起来,也算是愚弟年轻时候的一桩风流佳话……”

贾雨村本来不想将自己的过往透露太多,他怕贾琏轻视他。如今与贾琏说到契合处,便也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因此将自己当年客居苏州,得甄士隐赏识,看中甄家一名侍女,却因为落魄而未敢开口求娶。

及至功成名就,在大如州再见到那名甄家侍女,便勾起往昔情义,立马备了重金厚礼,向甄家娘子提亲,纳作为妾。

后来原配病故,他便将之扶正。玉钗,便是他与那甄家侍女的女儿。

“以前我还听闻拙荆说过,当年她在甄家,主要便是管带照料甄家小姐的,后来小姐被家丁弄丢了,她也伤心难过了好久。

如今那甄家小姐既然被世兄所救,想来拙荆也有再与昔日小姐相见之日,若是她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呢。”贾雨村微笑着说道。

贾琏也乐得听贾雨村说这些话。听他将自己忘恩负义的过往,润色之后说来,倒也别有一些意思。

贾琏当然也知道,贾雨村之所以对他说这些,只是想要让他觉得,他们两家之间,确实有缘分,以此来拉近和他之间的关系。

贾雨村又如何知道,只要他想,他可以与这个世界很多人,产生这种“天定缘分”。

因此只笑着应对了贾雨村的话,倒是偏头重新打量了一下,这个叫玉钗的小姑娘。看来,她就贾雨村与娇杏的女儿了。

既然与贾雨村以世交兄弟相称,贾雨村又将话题说到这儿,贾琏这个长辈自然也该表示表示。

因此摸了一下身上,好容易摸出一块玉佩,笑与那女孩道:“你既唤我一声世叔,我也没什么好表示的,仅此随身一块玉珏,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你拿去玩吧。”

自从知道这个世道,常需要给见面礼之后,贾琏就有意无意的在身上,佩戴一些轻便,又随时可拆解的东西。

虽然贾琏说不是稀罕物,贾雨村却也知道,能够被贾琏随时携带的玉佩,必是价值不菲的,因此忙替女儿说太贵重,不能收之类的话。

看贾琏不在意的摆摆手,他才顺势笑了,让女儿致谢。

那叫玉钗的小姑娘看贾琏平易近人,又与父亲言谈甚欢,早就将玉珏接过观摩了。听见父亲也答应了,便将玉珏攥在手中,对着贾琏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欠身道:“玉钗,谢谢叔叔厚赐。”

声音娇娇脆脆,让贾琏听了也觉得舒心,或许这也是贾雨村如此疼爱她的原因了。

看了一眼天色,贾琏也不欲多留,告辞起身。

贾雨村挽留无果,也只能送贾琏出门。

趁着这个时间,贾雨村又说,他从邸报中,知道贾琏此番南下是为督查盐政而来,还善意的提醒贾琏,盐政复杂,叫他多加小心,有什么需要他协助,尽可派人来寻他。

贾琏领情,告谢一声就去了。

去总督府,得知廖继宏给他抽调的人手,已经在城外集结,贾琏就直接出了金陵城。

“西山大营千总贾瑜,参见钦差大人!”

夜幕降临,宽阔的大道上,火把将周遭的天空都照亮了。

八百位兵戈齐整的官兵,排成队列,军容严整。为首的军官,上前参见贾琏。

贾琏骑在马上,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南京十二房,代升太爷的孙子?”

“回钦差大人,正是……”

军官看贾琏主动叙私情,这才抬头看向贾琏。

看见贾琏一身莽带爵袍,威武非凡的模样,眼中有些复杂之色。

虽然同为贾家子弟,还是一辈儿的,但贾琏是京中八房的,而且还是嫡传一脉,他是没办法与之相比的。

即便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原籍这十二房子弟中,算是最出息的人之一。与贾琏相比,还是天差地别。

若说羡慕是肯定有的,但是嫉妒却谈不上。

都是大家族的子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大多数都是明白的。而且贾琏在京中将荣国府的门楣支撑起来,他也是受益的。

这一二年,他都明显能感觉到,在军中,更受上官的重视和礼遇了。

只因为,贾家出了一个贵妃,且贾家在京城的势力,更大了,旁人畏惧,才不敢得罪别的贾族子弟。

贾瑜看见贾琏心思复杂,贾琏看见贾瑜,同样有些感慨。

京城与南京隔着数千里,便是每年祭祖,都是分开了的。是故,贾琏对于原籍的许多同族,都是不认识的,认识的也不亲。

但是,这个贾瑜,他却早就知道,并且关注过。

没办法,一大堆混吃等死的子弟里面,偶尔出一两个自己在外面立事的,想不让他这个族长关注都难。

因此对着他点点头,说道:“此番小弟有重任在身,来不及与兄长叙旧。等此间事了,我兄弟二人,再好好把酒言欢。

现在,西山大营千总听令,令你率麾下八百将士,三日内赶赴扬州,听候调遣。

沿途若有官府查问,可凭调令或是本官印信通过,不可生事。”

“卑职领命。”

……

82中文网

第215章 意在贾珍第573章 症结第468章 杀鸡儆猴第495章 母女相认第167章 宿命的指引第274章 三不去第41章 黛玉进府第156章 故弄玄虚第272章 标致女儿第466章 软禁第456章 贾瑜、贾玉钗第415章 晓之以理第49章 翻身做主第74章 重树尊严第394章 李纨心事第396章 夫妻戏语第586章 机不可失第140章 银子的来源第15章 心计第221章 谁是昭阳第630章 家书第180章 山门外的大舅第667章 是喜是忧?第537章 贾宝玉初见端倪第163章 人情第397章 赏钱第703章 客场友人第139章 四声丧音关于红楼中人物的年纪问题的探讨。第386章 镇远侯第230章 打个痛快第662章 降一等第250章 分曹射覆(四——金锁)第635章 我猜二爷不会回来第538章 用枪还是用剑第381章 强压第653章 静谧交锋第33章 打听第50章 琏二奶奶不是好人第125章 第一单外水第196章 皇帝老板第641章 孝满立娶第668章 移花接木第665章 无可取代第634章 月光下的薛姨妈第140章 银子的来源第164章 无形撩人第538章 用枪还是用剑第439章 太子的暗示第536章 尤三姐第249章 分曹射覆(三——绿樽)第63章 野意火锅第377章 家里概况第195章 白荷与芙蓉第547章 李纨照镜第263章 新制诰命服第629章 夜宴——郎情妾意第134章 元宵夜(二)第53章 临淄伯第112章 没良心的原来这么狠!第118章 试菜第19章 必有造化第310章 值得第341章 男人也要防晒第160章 矜持第628章 道别第257章 谋第14章 普施恩惠第31章 贾雨村第167章 宿命的指引第121章 打一棒子给颗甜枣第21章 林如海的识人之术第207章 曹操烧信第283章 儿媳有约第629章 夜宴——郎情妾意第552章 贵妃省亲(五)第80章 平儿的品德第192章 宠溺第688章 惊魂第561章 投怀送抱第151章 开便门第285章 顺天府尹第458章 上船容易下船难第126章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第120章 第一把火第451章 与黛玉的二人旅程第172章 成大人了第83章 流言第267章 降维镇压第382章 温柔第37章 平生遭际实堪伤第685章 卫若兰第16章 祭奠第41章 黛玉进府第400章 赵姨娘母子第529章 事态演变第667章 是喜是忧?第309章 单相思第87章 赦之殇祸第510章 雨村的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