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第400章 皇家新妇

“可卿妹妹侍奉了王爷,如今却还住在听雨斋,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臣妾的意思是……请她搬到绛云斋居住!”

“哦……此事王妃自决便是!”朱景洪随口答道。

看了一眼可卿,宝钗笑着说道:“那就如此安排吧!”

“多谢王爷,多谢王妃!”可卿连忙答谢。

只听宝钗接着说道:“等过些时日,在给可卿妹妹一个位份,此事也就圆满了!”

她这番话可说道可卿心里去了,她在王府最大的愿望便是有个名分,如此才能抬得起头做人。

几人又说了一阵话,然后朱景洪才领着宝钗出去,已到了进宫请安的时候。

待他二人离开后,可卿也返回了听雨斋的住处,此时瑞珠二人方喜笑颜开。

“姑娘,王妃娘娘可真是好人,对姑娘真是体贴入微,不但安排了正经住处,连姑娘的名分都放在了心上!”

“是啊姑娘……往后咱们在王府,便可以安心了!”

听了两个丫头这番话,可卿亦是面带喜色,王妃果然还是当初的宝钗,是那样的善解人意体贴入微。

当可卿满怀感激,命令瑞珠二人收拾东西时,朱景洪二人也已进入皇城,一路来到了坤宁宫外。

虽说是拜见帝后二人,但一般来说皇帝不会在,所以他俩只能见到皇后。

二人进了坤宁宫,恰好其他妃嫔们都在,于是都和宝钗攀谈起来。

妃嫔们时常来坤宁宫,自是认得宝钗这曾经的公主侍读,聊起来倒也是熟络无比。

妃嫔们每个人立场喜好皆有不同,宝钗与众人闲谈却能照顾周全,这些都让皇后看在眼中,不由再次感慨这丫头聪明伶俐。

相比之下,睿王妃陈芷因其心思过重,反倒显得小家子气。

至于元春,虽也是周全谨慎之人,但终究背负压力太大,多少缺了那么一点灵气。

一时间,杨清音把三个儿媳妇都过了一遍,看宝钗也觉得越发的顺眼。

知道朱景洪夫妇是来拜见皇后,一众妃嫔们并未逗留太久,就很自觉点的离开了坤宁宫。

“儿臣……叩见母后!”

这是极为正式的拜见,所以朱景洪二人皆称“儿臣”,而后杨清音也按惯例祝福和勉励了他二人。

“宝钗,老十三行事莽撞,往后你要多劝诫他,别让他惹出事来!”

听到这话,宝钗答道:“殿下如今沉稳了许多,已不似以往那般轻浮,母后大可安心!”

“但愿吧!”杨清音无奈一笑。

而后三人又说了一阵话,直到杨清音显出疲态,朱景洪二人才告辞离开。

才出了坤宁宫正殿,朱景洪便说道:“好久没见三妹,我们去看看她!”

宝钗莞尔一笑,问道:“是吗?王爷是见三妹,还是去见其她妹妹!”

“我就笙儿一个妹妹,哪还有其他妹妹!”朱景洪义正言辞答道。

跟着朱景洪走下台阶,宝钗低声说道:“林妹妹云妹妹还有琴丫头,这不都是妹妹……王爷何必藏着掖着!”

停下脚步,朱景洪看向身侧宝钗,说道:“宝丫头,且容你放肆一阵,晚上我再收拾你!”

“伱……哼!”

既然说不过,宝钗便选择暂避锋芒,直接当先往东殿去了。

对这处成就她“梦想”的地方,宝钗格外的有感情,对里面的人更是思念得紧。

来到东殿之外,宝钗好奇道:“今天是怎么了……竟无人在外玩耍!”

她哪里会知道,借着朱景洪娶亲这几天无人约束,朱云笙又放开了心玩耍,一应功课又给落下了。

此刻,她和几位侍读们,不是在抄书就是在绣花,以完成皇后给出的“恩典”。

宝钗当先进了殿内,沿途所遇之宫女尽皆拜见王妃,她们改口亦是格外自觉。

来到书房外,里面忙碌的几人尽皆抬头,便看见了进入房门的宝钗。

“宝……”

朱云笙正要开口,看到后面跟着进来的朱景洪,于是改口道:“十……十三嫂!”

我拿你当侍读,当好姐姐看待,你竟做了我嫂子……朱云笙此刻心情很复杂。

来到书案前,宝钗徐徐说道:“几日不见……笙儿莫非认不得我了?”

正如朱云笙改了口,此刻宝钗对她的称呼也变了,不再称“公主”而是“笙儿”,拿起了嫂子的身份来。

绕过书案,朱云笙满面笑容:“嫂子这是什么话,只是今日见嫂子光彩照人,以为是天仙下凡了……故而不敢相认!”

将朱云笙揽入怀中,宝钗用手指点了她额头,说道:“笙儿……这些鬼话就别来哄我了!”

“嫂子,我怎么敢哄你呢……你可是我宝姐姐啊!”朱云笙撒娇起来,心里却是另有盘算。

她是个关不住的人,如今朱景洪已在宫外开府,她自然想着能溜出去玩,这里面她需要宝钗的“枕头风”。

“拜见王妃!”

在宝钗与朱云笙说话时,黛玉几人上前来见礼。

虽然大家很熟,私下里关系也极好,但规矩就是规矩,该行礼就绝不能废,除非宝钗主动说免礼。

环顾左右,宝钗笑着说道:“如今我不在宫里,姐妹们反倒生分了!”

这时朱景洪自顾坐到一旁椅子上,拿起一旁的摆件把玩时说道:“可不是生分了……见我来了,竟无一人上前招呼!”

宝钗白了他一眼,说道:“谁在说你呢!”

然而这时,甄琴却来到朱景洪身边,递上一杯茶道:“十三爷喝茶!”

甄琴主动递茶,在此刻显得有些突兀。

朱景洪一时也愣了,这时旁边传来了宝钗的声音:“王爷为何还不接着?这可是琴丫头的心意!”

这一刻,朱景洪确实判断不出,宝钗话里包含的意思。

但为了不让甄琴尴尬,朱景洪便伸手接了过来,随即说道:“多谢!”

这时宝钗又问道:“琴丫头,为何只给他递茶,难道我就算不得客了?”

“娘娘稍后!”

宝钗本是玩笑之言,哪知甄琴还真高高兴兴倒茶去了,却叫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这时黛玉开口道:“宝姐姐,却不知王府住得还习惯?”

“还算习惯!”

黛玉接着问道:“十三爷可有善待你?”

这时朱景洪放下茶杯,说道:“林丫头,你这话什么意思?我难道还欺负了你宝姐姐?”

黛玉绕到宝钗身后,笑意盈盈道:“这可难说了,十三爷舞刀弄枪习惯了,宝姐姐娇滴滴的人物,怕是经不起十三爷辣手!”

“林丫头,你胡说些什么……”

宝钗正要发作,一旁朱云笙也接话道:“这倒说得没错,十三哥向来莽撞暴躁,又岂会懂得怜香惜玉!”

一时间,在朱云笙这屋里,众人都对朱景洪“声讨”起来,场面倒也显得热闹。

在朱云笙处待了没多久,朱景洪便带着宝钗离开了,按制今日他俩还要去东宫朝见。

在出宫时,他俩还遇上了朱景淳二人,这两个家伙是专门来打招呼的。

他二人皆生于承平十三年,只是一个在三月一个在九月,换句话说明年此二人也将封王。

跟这俩小弟废话了一阵,过足了兄长训诫的瘾之后,朱景洪便领着宝钗出了宫去。 他俩既要朝见东宫,便提前派了人去禀告,在他二人赶到时太子夫妇已在承运殿等着。

东宫虽名东宫,但格局和亲王府邸差不多,正殿之名也称为“承运殿”,只是装饰图纹更精巧规制更大些。

此刻承运殿内,太子夫妇端坐于宝座之上,朱景洪携宝钗缓缓进了大殿。

在开国时,亲王朝东宫极为正式,但发展到现在仪式已简化了许多,准确的说是更生活化了一些。

所以无论朱景洪还是太子,此刻都是日常的服饰,看起来没那般庄严肃穆。

“拜见太子、太子妃!”

朱景洪于宝钗齐齐参拜,而宝座上的太子已是喜笑颜开,当即说道:“十三弟……免礼!”

“十三弟娶得贤妻,乃我皇家之幸事也!”

太子话音落下,元春跟着说道:“十三弟,为今日你前来,太子爷精心准备宴席,说是要好生为你道贺呢!”

“如此美好姻缘,自当好生庆贺!”太子真诚笑道。

但实际上,因着“年少失怙”这一条,太子不认可宝钗为王妃。

但看着胞弟实在是喜欢,再联系到元春和宝钗的关系,他也只能被迫认同。

太子是个实在人,既然心里面认同了,那就真会把宝钗当弟媳,所以此刻是真心为朱景洪二人道贺。

在太子引导下,他们一行去到了东宫后园,非亲近之人绝难到此饮宴。

说是宴会,其实也就是专门说话的场合。

太子跟朱景洪聊着朝局,感叹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尤其金陵地面上民怨沸腾,让他对未来朝局很是忧心。

元春则与宝钗在一旁说话,二人之间聊了些姐妹之间的事,一时间也是有说有笑。

一场宴会下来,时间已来下午。

宫里新送了一批奏疏,需要朱景源及时翻阅时,这场宴会才算结束。

出了东宫,朱景洪于宝钗上了马车,二人又在车内闲谈起来。

关于刚才在东宫里的互动,二人已经有了默契,基本不需要事后复盘。

然而马车没走出皇城,他们就被人给拦了下来,来人却是北四卫的将领们。

“我去见见!”朱景洪看了眼宝钗说道。

紧接着他钻出了马车,一问才知是训练协同上出了问题,这帮人虽想出来策略应对,可还是想让朱景洪去给把把关。

这样的机会朱景洪当然不会放弃,于是他跟宝钗说了一声,然后便跟着一帮将领离开了。

于是宝钗只能独自坐着马车,出了皇城往襄王府去了。

回到王府之后,宝钗却也没闲着,下令让王府各管事到同心殿,作为王妃她要亲自训话,开始行使自己的管家权。

襄王府很大,里面住的人也很多。

抛开侍卫不谈,经过皇后数次恩赏,如今府中有二百余名宦官,另有侍女一百二十余人。

要管理这么多人,维持王府正常运转,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宝钗有管家经验,知道只要管好关键人物,就大致不会出错。

所以此刻,王府的管事太监和女官们,都出现在了同心殿外的院中。

王府大太监有三人,但今天余海跟朱景洪去了,所以只有邓安和张平安在。

除了他,另有管事太监八人和女官四人,同心殿外一共是十四人。

今日是王妃头次召见,邓安等人皆是格外谨慎,此刻众人无一开口说话。

在殿外等了有一刻钟,才见有侍女端了椅子茶几摆在阶上,众人方知王妃要出来了。

除了椅子茶几,后面还摆了屏风等物,突出的是排场威严庄重,宝钗很清楚这些东西带来的效果。

邓安等人站得越发恭谨,大概又过了几分钟,宝钗才在莺儿几人陪同下出现。

“奴才(婢)叩见娘娘!”

众人参拜之时,宝钗已然落座。

等待几息后,宝钗才说道:“都起来吧!”

“谢娘娘!”

“你们之中……有些人我认识,有些则是头次见,如今你们在王府各有差遣,都各自说说吧……”

说完这话,宝钗端起了茶杯,捏起杯盖拨弄起茶水表面,眼睛并未看向底下众人。

“回禀娘娘,奴才邓安,奉王爷之命,管着府里典簿、典膳、车架、洒扫四处,娘娘但有差遣……奴才定当舍命办妥!”

一直以来,邓安都知道朱景洪喜欢宝钗,但这位爷宁愿违逆帝后的意思,也要把宝钗娶回王府里来,还是让邓安格外的震惊。

шшш ¤TTKдN ¤¢ o

这也让他意识到,即使他是朱景洪最得力最依仗的太监,也绝不能让王妃生出一丝不满。

所以此刻,他当场就表起了忠心,主打一个先声夺人。

听得此言,宝钗笑着说道:“邓安……你是个周全妥当之人,此四处有你管着,我很放心!”

然后接下来,就是典簿、典膳、车架、洒扫四处管事太监答话,这些人都是邓安选的得力干将。

处罚邓安要看朱景洪的意思,但处理这些个管事太监,宝钗自己就能做得了主。

所以这些个管事太监,比邓安显得更为谦卑,答话时也是一副惶恐的模样。

邓安一帮人自报情况后,接下来便是张平安一干人,再然后便是几名女官。

到这里,宝钗才算正式认识这些人。

“王府事务繁多,尔等既掌有职权,便要尽忠于职守,方不负王爷与我之信重!”

“王爷一向赏罚分明,诸位尽心竭力办事,王府定会不吝嘉奖!”

才把好话说完,现场就听“啪”的一声,却是宝钗将茶杯重重茶几上,脸上的笑容已完全敛去。

众人本以为王妃好说话,心下放松之际突遭此“变故”,刚升起的轻松之意顿时消失,此刻弯腰显得更恭敬了几分。

“但若谁敢以权谋私,或是背地里搞什么勾当,王爷与我也绝不轻饶!”宝钗语气冷冷道。

王妃变脸可真快……这是在场众人心中的感叹。

第一次领教了宝钗的手段,众人哪还敢轻视这位年轻的王妃,一个个心里发誓行事要更周全。

“都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众人皆道。

点了点头,宝钗遂道:“府中事务繁忙,都散了吧!”

“奴才(婢)告退!”

等众人离开后,宝钗正要起身进殿,却有一侍女小跑过来。

“启禀王妃,王府长史来问王爷何时归府,说是今日课程不能荒废!”

听到这话,宝钗顿时乐了,暗道这位长史未免太过尽心,竟想着让自家王爷老实进学。

“你去告诉他,就说王爷去了上林苑,只怕是要晚些才回来,今日课程只能挪到明天!”

“是!”

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420.第420章 归府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607章 肉袒负荆第548章 燕藩旧邸387.第387章 遥遥领先第90章 永不相负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217.第217章 准噶尔使团第516章 暂避锋芒第119章 朱景洪和将校们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205.第205章 钗语安人心第104章 定有厚报第127章 显摆第164章 鸣冤第22章 去见识一下第576章 李暄的惶恐第557章 戏妙玉254.第254章 劝降405.第405章 田野里的军事会议第97章 定王号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439.第439章 围猎上林苑第499章 战前254.第254章 劝降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贵第86章 密林中175.第175章 宝姐姐,我要审你!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209.第209章 我只是想学下棋第554章 妙玉到访270.第270章 劝母471.第471章 朱景洪调军302.第302章 到底是谁的侍读266.第266章 圣君在位第55章 太祖之怒第62章 睿王府第180章 王子腾407.第407章 言谈妥当薛宝钗456.第456章 帝后齐至444.第444章 妙玉第84章 咱们赌不起第144章 贾家权斗9.第9章 薛家有女第39章 审案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545章 届时你我,再不分离第552章 成年人都要103.第103章 出发第158章 虱子多了不痒237.第237章 化劲儿第12章 杀鸡儆猴405.第405章 田野里的军事会议第507章 归京289.第289章 西楚霸王之勇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585章 他们竟如此欺我第511章 朝鲜王子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571章 村居439.第439章 围猎上林苑第519章 阴差阳错第145章 被改变第615章 王府之宴436.第436章 女真愿为陛下忠犬474.第474章 精诚合作第161章 小妹不才第500章 炮击第581章 大明父亲406.第406章 三堂合议241.第241章 爱哥哥358.第358章 我来得不是时候第25章 宝钗之言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妇儿第100章 林如海的难处第87章 薛家别院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第553章 妙玉的杀意第119章 朱景洪和将校们第107章 为了两国邦交310.第310章 爱极必伤也第107章 为了两国邦交451.第451章 大胆的甄琴第93章 神都十二时辰?209.第209章 我只是想学下棋255.第255章 去见林妹妹第513章 家宴之上第32章 当好人第593章 进击的襄王妃451.第451章 大胆的甄琴第489章 旨到前线第618章 言襄王之势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319.第319章 里外不是304.第304章 只要我们武德充沛351.第351章 英雄豪杰的定义第527章 钗黛第89章 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