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第484章 首功

第484章 首功

朱景洪很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论行军打仗,他不比这些人有经验,群策群力是极有必要的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起自己的看法,期间也少不了争得面红耳赤。

朱景洪都大致听着,同时在思索如何用好后面的步兵。

大概后天,这些人就能赶到总督行署,也就是他们现在防线以东二百多里处。

对骑兵朱景洪并不专业,但他对北四卫和京营步军,如今着实已称得上是专家。

让步军形成防线,对骑兵予以阻击乃至围歼,在朱景洪看来是极为可行的事。

所以从战略上来说,让骑兵做饵交替撤退,将准噶尔骑兵引入彀中,是完全可以执行的战略。

所谓不能后撤的原因,在朱景洪看来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能有效杀伤敌军,暂时失地是值得且必要的事,皇帝若因此降罪的话,他就只能再说一句没格局了。

当朱景洪想到这些时,现场已吵得是不可开交,于是他冷哼了两声。

“你们刚才的话,我大致算听明白了,争来争去……说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为主谁为辅!”

众人本以为朱景洪是心不在焉,见他真是听懂了现场情况,众人便是越发感到安心。

“我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我军当后撤,如此才能保全大军!”

眼见众人要开口,朱景洪便接着说道:“你们的顾虑我知道,这件事后果我会一力承担,伱们只管放心便是!”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朱景洪说过愿意担责,那就从没有食言过。

此刻听到他说这话,众人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不少人已经非常意动。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说,眼下避开准噶尔的锋芒,本来就是很明智的选择。

“十三爷,这样不太好吧!”杨隆山忍不住开口,其实他也赞成暂时后撤。

“就这么办吧,我自会向圣上解释,你们不必担忧!”

说完这话,朱景洪接着说道:“如今敌军咬得很紧,全部后撤必为其袭击,我的意思是把大军分为两部,交替掩护后撤……诸位以为如何?”

其实计策这种东西,无论怎么说都有其道理,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执行阶段。

战略设想再巧妙,执行上拉胯也毫无用处,所以关键还得看将领们。

“分兵而行,乃是大忌啊……”杨隆山面露迟疑。

如今大军合在一处,对上准噶尔还有一战之力,分成两部就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

二百多里的后撤之路,骑兵也可能全力冲刺,前后至少耗费两到三天,这段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

“全军多举旗帜,迷惑准噶尔人,让他们不敢轻易进攻,我军便可趁机多赶些路!”

“若能安然后撤百里,这仗兴许就打不起来了……”

“别我一个人说,你们也都说说……”朱景洪催促道。

在他们计议之时,前线情况却发生了转变,准噶尔先锋已脱离主力,快速挺近到距明军十几里处。

在骑兵的冲刺速度下,十几里的距离已经非常近,意味着对阵双方都身处对方威胁中。

斥候们发觉不对劲后,便将消息传回了“中军”。

这里也可看出,在这个通信不技术发达的时代,信息传递具有极大的滞后性。

当消息传到时,朱景洪已与众人议定,兵分两路究竟如何分。

至于交替撤退如何撤,则还处于集中商讨期间。

整个过程,朱景洪很少发表意见,充分尊重了带兵将领们的见解。

“准噶尔人如此逼近,其意为何?”得知消息的朱景洪发问。

“想来应是想缠住我们!”杨隆山沉声说道。

“他们难道知道我们要继续撤?”周全辉反问道。

这时范长春答道:“我看八成……这些人是想凭其锐气,一鼓作气击垮我部!”

范长春的猜测极为大胆,但不得不说很有合理性。

事实上不止他是这般看法,他手下的同知佥事也是如此判定,此刻已下令全军准备应战。

而接下来传回的消息,显示出准噶尔先锋仍在靠近,双方距离已缩短到十里范围。

今天的天气还可以,外加朱景洪等人所处地势较高,所以他们已能看见准噶尔部。

先前众人还有分歧,但眼下他们已能确定,这帮准噶尔人就是要进攻了。

根据最新的情报,这支先锋军队兵力在六七千,面对此间三千余京营骑兵,可以说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

朱景洪虽已令各部靠拢,可毕竟下令的时间较短,外加各部需要反应时间,所以附近并无能支援京营的军队。

即使相隔最近的青海行都司骑兵,此时相隔也还有三十多里,关键在于他们对面也有敌军,行动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换句话说,如果对面要进攻的话,京营骑兵只能独自硬抗对面骑兵。

如此近的距离,而且人家打定了主意进攻,后撤只能会被人撵得溃逃。

“就依刚才所议,尔等速速返回本部,尽快督促各部加快靠拢!”朱景洪起身说道。

“是!”

众人也知情况紧急,于是纷纷告辞离开,而范长春刚才就下山组织列阵去了。

三千人军队列阵,整个队伍宽度大约一里多,士兵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不管此前心态如何,到了战前每个人神色凝重,只因谁也不知战后能否活下来。

当朱景洪领着侍卫赶到前线,范长春等人顿时大惊失色,生怕朱景洪是要亲自参战。

这位如果有个什么好歹,他范长春只怕全家都得完蛋。

“十三爷,您如何能到这等险,刀剑无眼,若是伤了……”

“万指挥使,我知道分寸,只是来看看而已!”

此时朱景洪已换上全套甲胄,马鞍两侧弓弩刀枪皆备,完全一副要上战场的样子,范长春又岂会被他这番话哄骗。

“十三爷,若您有个好歹,臣等万死难辞其咎,若您执意要到前线,臣等便只能不战而退,护送您往安全之地去了!”范长春神色严肃说道。

朱景洪亦沉声说道:“我只是来说几句话,说完我就会走,你不必忧虑!”

与几位同僚对视了一眼,范长春最终应道:“还请十三爷训示!”

朱景洪答道:“此战对面虽人数众多,但甲胄武器皆不如我军,诸位只要齐心协力,必能克敌制胜!”

他其实是想到战场上浪一回,毕竟他穿的双层重甲在身,根本无惧箭矢和敌军的骑枪。

穿越过来这么久,他还从未达到过身体极限,此时多少有些按捺不住。

眼下被范长春出言所阻,朱景洪也就只能偃旗息鼓,临时编出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对面乃是敌军先锋,把他们一举击溃,打掉他们的锐气,我给你们记首功!”

朱景洪想杀掉敌军锐气,刚好对面的领兵将领也这样想。

振威中卫,乃是前线明军最精锐的明军骑兵,准噶尔人也想一举将其吃掉。

如此一来,明军这边士气会更低,收拾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万户大人,明军已经列阵,我们何时出击?”

被称做万户的这位,便是准噶尔先锋大将达尔扎,此人乃是准噶尔少主第零心腹。

“开始列阵,相隔五里时停下,而后歇息一刻,随即出击!”他们毕竟是赶路而来,虽说一人带了三匹马,可终究损失了些马力,休息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事。

当准噶尔进入五里范围,开始短暂修整时,范长春敏锐把握住了战机,便令大军向前开进。

他知道准噶尔停下的目的,所以他不会给对方时间休息,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如此也让朱景洪看到了,这位万指挥使确有些魄力,才敢在兵力不足时主动出击。

从最开始缓缓向前,随着距离拉近骑兵开始提速,直到最后进入冲锋状态。

准噶尔一方,也随时关注着明军的情况。

范长春的主动出击,多少让达尔扎感到意外,让其不得不下令全军准备出击。

一样的套路,达尔扎一方也是缓缓提速,准备要与京营一方一较高下。

“传话给部族勇士们,杀一个明军赏两个奴隶,杀两个加赐黄金,杀五个官升一级……”

这些奖励条件,此前就已传达下去了,但这并不妨碍其被用来鼓舞士气。

而在另一头,范长春也在跟手下鼓舞士气,但说的不是赏银而是荣耀。

这并非是说没有赏钱赏官,而是这些东西已深入人心,根本没必要再拿出来说。

京营的士兵,那怕战死家人也有依靠,所以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打起仗来自是一往无前。

山坡之上,看着前方靠近的两支队伍,朱景洪神色间露出忧色。

虽然他对振威中卫有信心,但终究己方兵力不占优势,能不能赢谁都不敢打包票。

“王爷,已经交战了,咱们该撤了!”侍卫百户张仲祥提醒道。

第一个回合交战后,准噶尔人将在他们这一面,靠太近很容易被发现,此时自然是撤走回避为妙。

其中道理朱景洪自是明白,所在双方交战拼杀之时,他便打马往战场一侧躲开。

事实上,他这随行侍卫有二百多人,个个都是旗手卫的好手,而且装备比之京营还要好,想要把他们拿下绝对不容易。

所以要说危险,其实也没那么危险。

他们撤走之时,第一回合交锋也已结束,现场准噶尔人丢下的尸体更多,京营这边损失反倒不大。

这一结果,让京营上下士气大振,也让他们信心变得更足。

“弟兄们,杀……”指挥使范长春带头冲锋。

另一头,达尔扎脸色极为难看,挥舞着马刀奋力向前冲去。

“杀光他们……”达尔扎怒吼道。

虽然多死近两百人,但对准噶尔一方实力影响不大,所以达尔扎仍饱含信心。

事实上他所率领的军队,也属于准噶尔的精兵,战斗意志本身非常之强。

双方人马继续冲杀,很快又是两个回合过去,战况已处于焦灼状态。

京营人马虽是英勇,但来回冲杀对人力马力是极大消耗,此时无可避免的疲惫下来。

准噶尔这边人多,相反体力上消耗不大,死的人多也没有崩溃,这也证明了他们足够精锐。

在此之前,京营对上其他准噶尔军队,虽也有苦战之时,多数情况都是没两个回合,就能把敌军给冲散冲垮。

所以现在,这帮准噶尔人在巨大死伤下还不崩溃,可就让范长春有些担忧起来。

“咱们折损了多少人?”范长春冷声音问道。

“四百余人……”

“敌军多少?”

“约在……一千二至一千五百人……”

要知道,达尔扎指挥的军队也是精锐,振威中卫打出现在这战损比,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战绩。

范长春此刻很难受,在他对面的达尔扎也不好受。

军队折损两层,实际已在崩溃边缘,全靠督战队强势弹压,如今才保持军阵没有溃散。

“告诉勇士们,只需这最后一击,我们就能将他们彻底击败,胜利只会属于我们!”达尔扎大吼道,他的话也是说给自己听。

“杀……”

随着达尔扎挥动马刀,准噶尔的骑兵再度出击,而对面的京营骑兵也随之开启冲杀。

此事双方都属强弩之末,比的就是看谁最后撑不住崩溃,所以这次的交锋比之方才更为惨烈。

如今的战争状态,朱景洪也看在眼中,他和随行侍卫们一样焦急。

“诸位,他们需要支援,否则……”

没等朱景洪把话说完,侍卫百户高鸿说道:“王爷,您不能以身犯险!”

张仲祥亦跟着说道:“王爷,您若有个差池,臣等万死难赎!”

谁知朱景洪抽出了弓箭,并将铁胄护甲放下,而后说道:“前线是我指挥,若是京营败了,以至于全线溃败,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圣上?”

“我独自去,你们不必追随……”

言罢,朱景洪是一句没多说,直接打马往前冲了去。

如果有一支生力军加入,他有九成把握准噶尔军会溃,所以他才做出了这一决定。

在他冲出去之后,侍卫们也只得跟上去,而且要保证比朱景洪冲得快,他们得豁出一切保证这位爷的安全。

两百人虽不多,但带起的烟尘却很大,让人摸不清到底来了多少人。

而最前方的明军旗帜,准噶尔人却看得真切。

朱景洪的眼睛也在搜寻旗帜,很快他锁定了达尔扎的大旗,并带着卫所直奔其所在方位。

冲刺之间,朱景洪连续射出十几箭,每一箭都能带走一两条性命。

在冲入敌阵时,他从弓箭换到了骑枪,而后便肆意的挥舞起来。

这一刻,他开足了马力,把自身武力值给拉满,每一次挥动骑枪都会扫倒一片。

全身被重甲覆盖,虽然也会被敌人打击到,但对朱景洪完全没有伤害,这让他心里更是安定了不少。

“爽啊……”

朱景洪横冲直撞,成为了他这支队伍的矛尖,领着侍卫把敌军撕开了一道口。

“谁来增援?”拼杀之际,范长春问向了卫兵。

“是襄王殿下,已快杀到敌军大旗下了!”

听到这话,范长春可被吓得不轻,但眼下朱景洪既然掺和进来,便让他只能接受现实。

“弟兄们,十三爷亲自冲阵来援,我军必胜!”

生力军的加入,让苦苦支撑的明军士兵大受鼓舞,随后爆发了出了更强的战力。

而朱景洪所在方向,随着他一路砍瓜切菜般横冲直撞,其附近准噶尔敌军已在溃散。

而朱景洪的目标,始终是前方那杆大旗,他要把此番敌军领军大将拿下,取得此番大战的首功劳。

“杀……”挥舞着骑枪,朱景洪冲杀越发的英勇。

 

第167章 这个妹妹我见过187.第187章 宝钗拿什么跟我斗第22章 去见识一下第591章 登陆作战480.第480章 军心在我420.第420章 归府1.第1章 人在应天,刚下马车!第180章 王子腾第629章 黛玉来信第76章 谈银子第526章 归来仍是父子第156章 宁寿宫内431.第431章 慷慨解囊睿王妃第534章 借刀杀人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贵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346.第346章 你这是作死431.第431章 慷慨解囊睿王妃第104章 定有厚报第563章 王妃之怒第631章 尤三姐之恋233.第233章 乌龙跑偏398.第398章 亲迎第84章 咱们赌不起355.第355章 正月里第一盆凉水第512章 圣寿节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543章 将离427.第427章 去京营289.第289章 西楚霸王之勇第562章 黛玉将离京第18章 逢冤80.第80章 奇书第507章 归京第519章 阴差阳错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233.第233章 乌龙跑偏第599章 长渊城内的火光483.第483章 集议第629章 黛玉来信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标第500章 炮击第147章 面圣126.第126章 甄琴第489章 旨到前线第559章 银安门外的枪声246.第246章 吃醋了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个女人480.第480章 军心在我431.第431章 慷慨解囊睿王妃第28章 给你主持公道276.第276章 初见湘云322.第322章 宝钗出马351.第351章 英雄豪杰的定义332.第332章 册立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第596章 决战之前352.第352章 我来担着77.第77章 不要开伦理的玩笑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337.第337章 重华殿家宴第560章 案情突破280.第280章 宝钗力主第508章 父母兄弟199.第199章 校场之事398.第398章 亲迎282.第282章 岂敢怪十三爷78.第78章 阁臣412.第412章 皇帝盖饭第632章 襄王府的冯管事27.第27章 好风凭借力第543章 将离249.第249章 二龙相见300.第300章 议定10.第10章 逆子第83章 歇脚处284.第284章 谁是你妹妹第531章 私会于竹林21.第21章 英莲第33章 银子开路319.第319章 里外不是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达恭顺的汉城442.第442章 貌似老十三也不错第566章 去辽东第73章 线索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第562章 黛玉将离京324.第324章 来自亲王的威压第85章 猎物336.第336章 除夕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错第593章 进击的襄王妃第157章 这真不怪我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第546章 离别第530章 天家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