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离别

侍女们很识趣,看见听见都说没有,朱景洪也相信他们不会去乱说。

但他没有想到,此刻在不远处的假山内,一个女子正瞧着这里的一切,目光中流露思索之色。

探春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比旁人差,更不认为自己就应该待泥地里,所以她也渴望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为了能有个好归宿,为了能让嫡母对自己高看几分,从她晓事起她就付出了一切努力。

她的成果也非常丰富,她得到了王夫人的喜爱,在府中得到了仆婢们的尊重。

而眼下,她看到了更快的崛起办法。

看着眼前并肩站着的璧人,探春如是想到:“襄王好美色……我或可借此乘风而上!”

虽然以色事人让她不耻,但委身于朱景洪这等人物,可以抹平道德上的落差感。

正当探春想着这些,她便听见身后传来说话声,只凭音色她就知道是迎春惜春。

于是探春便想着躲开,自己一个人才好邂逅襄王。

“姑娘,二姑娘她们来了!”

丫头提醒的声音,才让探春想起身边还有人。

“我渴了……你去给我倒点茶来!”探春出言道。

“是!”

待这丫头退下,探春赶忙就离开了原地,没几秒迎春带着惜春过来了。

和探春一样,迎春为了方便和心上人见面,她也特地屏退了丫头,只可惜没把惜春撇开。

所以此刻迎春很难受,她本来还想着临别之际,要跟朱景洪好好交流一番,跟他说说自己最近的心事。

才走出假山,她和惜春也就看见了,正并肩闲聊的一对男女。

“是林姐姐!”

“嗯!”迎春应了一声。

“四妹妹……你去把你三姐姐找过来!”迎春想把妹妹支走。

“这里这么大,我不敢去!”惜春面带委屈。

“那你……嗯……”

惜春不愿离开,迎春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办法。

正在此时,朱景洪刚好回头看到了她们,于是便向她二人招了招手。

“二姐姐,怎么办……襄王殿下好似让我们过去!”

无论旁人怎么想,在惜春幼小的内心里,朱景洪依旧是大魔王的形象。

虽然迎春很想过去,但此时还是扭扭捏捏道:“好像是叫我们!”

“他想做甚?我们要不要过去?”惜春声音已有些颤抖。

“他是王爵,如今相召,岂能不去!”迎春似无奈道。

“走吧……”

“嗯!”

见到迎春几人出去,后面假山里藏着的探春很懊恼,暗道自己就不该一个人藏起来。

探春虽面见过朱景洪几次,但他二人从来都没说过话,这让探春非常的遗憾。

“我这个时候跟上去,是不是太刻意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最终,探春还是走出了假山,向前方小跑着喊道:“二姐姐……你们去哪儿?等等我……”

看着走来的几个女孩,朱景洪对身旁黛玉道:“你看又来一个,这里可真热闹!”

黛玉笑了笑,随后说道:“是啊……是挺热闹,就是这里地方太小,我怕放不下这么多人!”

“这么宽敞,岂会放不下”?

白了朱景洪一眼,黛玉笑道:“我是说……十三爷心里会放不下!”

正当朱景洪要回话,这边三个女孩也赶了过来,随后纷纷向朱景洪行礼。

再说另一头的船上,朱云笙把玩着手中玉器,目光却盯着岸上若有所思。

“公主,水里有鱼,你看……”

“云丫头,你该会一直陪着我……吧?”朱云笙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湘云回过头来,笑道:“公主这说的什么话,总不能伱嫁人了,我也跟着你嫁过去!”

“你……算了,不跟你说了!”

船上有人盯着朱景洪,而在园子另一处的楼阁上,宝钗此时也在看着他。

此时元春在她身旁,讲述着东宫内宅的勾当,许多事也让元春心神俱疲,只是外表看着光鲜罢了。

而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四哥总是要帮姐姐!”

元春叹气道:“他成日里忙,哪有心思管内宅之事!”

看着远处聊得正欢的朱景洪,宝钗接话道:“男人都说自己忙,谁知道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谁说不是呢,他跟那些学士们天天计议,也没见议出什么良策妙计,如今都被人欺负到眼皮底下了!”

说到这里,元春叹息道:“人人都以为东宫尊崇,实则是苦不堪言,难以为继了……”

这时候都不忘诉苦,我这位姐姐真够务实……宝钗心中很难受,她其实奢望过今日只叙姐妹之情。

“姐姐贤德,有您打理内宅,定会风平浪静,平安顺遂!”

元春转过头来,看向宝钗说道:“内宅还算小事,我就怕外面的事,太子他难以支撑!”

“十三弟勇武刚毅,妹妹你聪明睿智,他们是兄弟,你我是姐妹,若两家同心同德,则万事可安矣!”

见元春给自己洗脑,宝钗不免心中吐槽:“待你做了皇后,只怕会以今日之言为耻,我又该当如何?”

“嫂子这话就见外了,只要能用得上我们的地方,你和四哥只管开口就是了!”宝钗笑着答道。

“我就知道,你是我好妹妹!”元春笑容满面。

这场送别宴似乎很亲热,却又有若即若离之感,其中感触当事人都说不清楚。

但要说玩的最尽兴的人,当属两府各自的妾室们,因为她们不需要太关注正事。

可卿甄琴这些人,和东宫的妃嫔们一起,在园子里游得非常尽兴,说笑追逐打闹不停,而其中最欢快的莫过于王熙凤。

她确实很适合这样的场合,她那些浑言妙语引得众人笑声不断,在一众选侍侧妃间狠刷了好感。

然而,再欢乐的聚会也有结束之时,对于朱景洪来说尤其如此。

他本来跟几个女孩聊得很愉悦,但在朱景源返回后一切都结束了,因为姑娘们很识趣的退走了。

时间来到下午,这场宴会终是结束了,结果称得上宾主尽欢。

且说贾家三春和王熙凤返回,便先要到贾母处禀告情况,然后她们就发现了贾宝玉。

虽然许久不见,但终究有亲情,所以四人自是上前问话。

上午失言让贾宝玉懊悔不已,所以此刻他没说风凉话,只是跟姐妹们嘘寒问暖起来。

待他们问候完毕,贾母才向王熙凤招手,二人低声说起了今日东宫的事。“太子和襄王,宴上可说了什么?太子妃和襄王妃聊得可好?”贾母问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她时常听两个儿子分析政局,所以很清楚眼下东宫是何情况,更明白襄王府的助力对东宫有多重要。

所以她才会问这二者间关系如何,因为东宫的荣辱关系着贾家的存亡。

王熙凤细细的说着,她虽有妙语连珠之智,但终究无法面面俱到,精力有限导致她看问题处于表面。

所以王熙凤的看法是,东宫和襄王府关系密切。

这让贾母的心安定了不少,于是她又问了些今日宴会的细节。

而另一边,姊妹四人也聊得很欢,但贾宝玉刻意疏远了探春,只因他自觉害得贾环现在还躺床上,这让他心里感到有些愧疚。

可惜迎春依旧孤僻,贾宝玉说几句她才回一句,心里则一直想着宴会的情形。

所以发展到最后,贾宝玉只能和惜春闲聊,并回答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三月初十,这也是朱景洪出发的这一天。

此时他正在跟一众妻妾道别,所有人都是泣涕连连,只有甄琴和诺敏几无所觉,因为她俩要陪朱景洪一道出发。

如此安排,是宝钗出于平衡考虑的结果。

“你要好生歇息,千万不要累着!”

“府里的事你不必担心,一切都有我来料理!”

“要以自己身体为重,切莫生气动怒!”

“此去千山万水,注意饮食和冷暖……”

廊道之内,夫妻二人相互叮嘱着,语气平淡然情感真挚。

走出府门到宫里这段路,只能是由宝钗来送行。

此刻襄王府外,已有大批侍卫集结,朱景洪出京的配置和朱景渊相同。

他和宝钗上轿后,便动身往宫里拜别皇后去了。

本来一切该很顺利,觐见皇帝时却出了个小插曲,朱景洪被额外安排了临时的任务,即令其巡视燕山辽东两个都司的武备。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燕山以北的哈喇慎和多罗特等部盟,内部已经出现不太好听的声音。

当然,大明对这些内附部盟控制极严,如今巡视武备只是未雨绸缪。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你去了自己想办法,震慑一下他们!”朱咸铭神色郑重。

“儿子领命!”

接了这差事,朱景洪拜别皇帝之后,就高高兴兴去了坤宁宫。

皇后这边,则又是另一副情形。

对小儿子离开,皇后自是一万个舍不得,所以难免千叮万嘱情绪低落。

好一番安抚后,朱景洪正式向皇后道别,正式走出了坤宁宫正殿,只留宝钗和朱云笙继续陪着皇后。

“老十三走了,你舍不舍得?”

听到这离谱的问话,宝钗满是愁容答道:“回禀母后,自是万分不舍!”

“或许……我可以把他留下来,这天下也不是缺了他,天就要塌下来了……”

这一刻,杨清音就真只是位普通母亲,为了不让儿子离开她做得出这些事。

最要命的事,她能做到这些事情。

皇后的这句话,让宝钗不知如何作答,顺着说她是真怕朱景洪被留下。

但宝钗也知道,此时她必须尽快回话,思索越多说明她心思越深,事后也会让皇后怀疑。

维持个真情真意的人设不容易,宝钗可不想因此而留下瑕疵。

“母后圣明,只要王爷能留在京城,哪怕他待不住,在家里生气媳妇也愿意!”

宝钗这说的是实在话,但也勾起了杨清音的回忆。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时候,因她强行把朱景洪拘在京内,导致其不但自暴自弃,而且有自戕之举。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

现在想起这句话,杨清音都还觉得后怕不已。

于是乎,把朱景洪留住的想法,在杨清音心中逐渐消退。

殿内才沉默了几息,就听朱云笙说道:“母后,十三哥走了,嫂子一人定会孤单,要不我去陪她一些时日!”

目光扫向女儿,杨清音平静说道:“明年你就要选驸马了,给我老实一些……好好待在宫里!”

“奥……”

再说朱景洪走出大殿,他便转头看向了东殿门口,但却没看见自己想见的人。

随后他抬高视线,然后便发现二层阁楼上,有一扇窗户打开了缝隙,里面有一双眼睛正看着他。

只凭感觉,朱景洪就知此人是黛玉,于是他露出了一缕微笑,而后又用指了指脸颊处。

阁楼之上,黛玉下意识往眼眶摸去,才发现已不争气的留下了泪珠。

因为不舍,所以她非常伤感,以至于情难自已。

但在朱景洪持续注视下,黛玉感受到了鼓舞和爱护,整个人情绪在慢慢改善,眼中泪水便随之消失无踪。

只见朱景洪用手扯了个笑脸,黛玉也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随后朱景洪挥了挥手,让她也不自觉跟着挥手。

然后,黛玉便从窗户缝之中,看着朱景洪走出了坤宁门。

“待来日相见!”黛玉低声呢喃。

而此刻旁边的湘云,正惊讶的看着黛玉,她发觉自己需要重新认识这位林姐姐。

“你傻了……”

“啊?”

这个时候,黛玉也才意识到身边有人,想到自己刚才那些行为,她一时间只感臊得慌。

“云妹妹,昨晚你说那鲁班锁我解不开,今天我就让你开开眼……”

只听湘云说道:“我以为你连魂都丢了!”

“不就是个臭男人嘛……”

湘云吐槽完,便跟着黛玉一起下楼了,只见到黛玉已在翻找东西。

湘云于是提醒道:“就在枕头底下,昨晚上我始终没找到活扣,那些匠户还真挺厉害!”

很快黛玉找出了木锁,二人便一起研究起来,而这边朱景洪已出了奉天门,此时太子已带着人来送他。

场面和朱景渊离开时差不多,只是稍微多了那么一点儿情谊,但冷风中似乎也没温暖到谁。

“四哥,告辞了!”朱景洪郑重抱拳行礼。

“十三弟,一路平安!”太子最后嘱咐道。

第618章 言襄王之势第571章 村居第156章 宁寿宫内第4章 知府是谁?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涂啊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第118章 保送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第635章 好样的,精神点,别丢份儿!第108章 临机专断之权294.第294章 父子秘谈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427.第427章 去京营第59章 当堂拿人284.第284章 谁是你妹妹第36章 各家反应258.第258章 首见王熙凤第25章 宝钗之言277.第277章 什么叫规矩464.第464章 鞍前马后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621章 朕亲自给他治第495章 端倪现第124章 驿站歇脚第173章 兄弟相争第500章 炮击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148章 正式整肃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妇儿第74章 狂妄364.第364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第42章 本分339.第339章 看烟花第485章 这个小畜生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596章 决战之前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第2章 薛蟠行凶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210.第210章 与那琴丫头何异399.第399章 结发为夫妻第130章 十三爷来访第526章 归来仍是父子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第564章 燕山事已毕126.第126章 甄琴第139章 妯娌间的较量第506章 媳妇德薄380.第380章 六哥永远支持你365.第365章 艰难的厂卫第115章 仗义疏财不好做第599章 长渊城内的火光第554章 妙玉到访223.第223章 四哥有个小忙第639章 父子君臣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327.第327章 夹板气第129章 看火器第4章 知府是谁?第525章 探黛玉第552章 成年人都要第123章 给你找个老师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469.第469章 内阁震动364.第364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252.第252章 宁国府内379.第379章 老六两口子第571章 村居第553章 妙玉的杀意200.第200章 秦可卿第593章 进击的襄王妃第545章 届时你我,再不分离第96章 贾元春321.第321章 胆小如鼠朱景洪420.第420章 归府第502章 城破第107章 为了两国邦交239.第239章 等哪一日你做皇帝第602章 襄王御殿16.第16章 求十三爷326.第326章 多喝热水459.第459章 孙绍祖的自荐第552章 成年人都要222.第222章 可比得过十三爷第606章 量朝鲜之物力311.第311章 阁楼上有火药第60章 行文各地333.第333章 贾家乌云散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429.第429章 柳湘无莲453.第453章 风波将起126.第126章 甄琴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58.第58章 正确的时候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