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皇帝老爷又病了

第283章 皇帝老爷又病了

曲阜县与山东布政使司都来了公文奏折,上面说的玄乎,什么圣门受辱,国将不国等等……

皇帝老爷只是将龙案上的弹劾奏折扔到了一旁,冷笑了一声,跟夏守忠说道:“看完了这些奏折,朕还以为朕的王朝就要亡国了!”

呵呵……

夏守忠陪笑道:“这些读书人就喜欢夸大其词,皇爷何必为这个生气?气坏了龙体,多不值当。”

“朕哪里会因为这个生气?朕气的是贾琮这小子,妇人之仁,他救夏江做什么?朕若真要什么面子,怎么可能应他所请,派了夏江去山东?”

皇帝的这话夏守忠没法接,只能憨笑两声,跟着皇帝往殿外走。

“对了,父皇那边有没有说,那方印怎么处置?”

夏守忠表情复杂起来,哭笑不得的回道:“那方印现在在淳公主手里,圣人说,让淳公主拿着玩吧。”

额~

这下子皇帝的表情也复杂了起来,就算那印是“假的”,也不能扔给孩子当玩具啊。

他想了想,嘱咐道:“你去趟龙首宫,把那印收起来吧……”

“皇爷,老奴曾劝过圣人,圣人说既然是假的,那就不要太当回事,就跟荣国府那块玉一样。越不当回事,就越不是回事。”

若是赦大老爷知道圣人老爷这么说,一定会拉着老圣人去喝上一杯——知己啊!

当年王夫人与老太太昏了头了,竟然来了个含玉而生的戏码,惊得他一身冷汗。

要不是他暗中派人将这事传了个满城皆知,指不定宝玉早就“重病夭折”了。

皇帝这会也回过味来了,父皇不愧是父皇,对玩人心的事还是高他好几层楼。

春日迟迟,万物复苏的日子今年来的稍晚。

皇帝信步闲游,原本想去皇城六部五寺衙门转转,想了想案头一摞摞的弹劾奏章,最终将脚步停在了宫城门口。

算了,若这会去了皇城,指定会被群臣拦着好一顿喷。

皇帝刚想返回勤政殿,宫门外突然出来了一个人的身影。他立马快步避开宫门,往宫城东北方走去。

“快走,快走,迟了就要被堵在这了。”

夏守忠只往宫门外瞅了一眼,立马跟上了皇帝的脚步。

礼部、都察院、六科、国子监等等大大小小的人来了一大群,正跟宫门口的禁军交涉。

就是这会,夏守忠都能从声音判断出几人的身份,都是些硬骨头,敢在奉天殿揪住皇帝老爷袖子喷的主。

还未抵达宫城东北处的龙首宫,皇帝就不禁扶额。

这群人是疯了吗?竟然连父皇都不放过!

夏守忠躲在仪门外偷偷看了一眼,转身苦笑:“皇爷,是衍圣公以及几位京中宿儒。”

“这宫里是没法呆了,你去传旨,让弘儿监国,朕病了,需要去城外行宫好好休养。”

又来?

夏守忠不得不提醒道:“皇爷,您总躲着也不是事啊,小爷那边也抵不住那些人的唾沫星子。曲阜的事,您得早早拿个主意才是。”

皇帝头都不回就往后宫方向走,扔给了夏守忠一句话:“拿什么主意?贾琮都将戏台子搭好了,就让他好好唱。传旨都督府,调三千禁军速速南下,听从贾琮调遣。朕还就不信了,他孔家当真白的像张白纸,半点不着墨。让贾琮好好查,该杀就杀,出了乱子有朕……有贾恩侯担着,怕个鸟!”

……

皇帝老爷脏话都骂出来了,夏守忠自然不敢耽搁。

草拟了一封圣旨,盖上大印就快速送去了都督府。

坐镇大都督府的英国公张岳都没说圣旨未经内阁不符合规矩的事,大手一挥,从京营十二卫抽调最精锐的骑兵三千,由三个千户官带队,火速赶往山东。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从神武营中抽调的人马正是柳湘莲部。

原本刚从忠顺王府得知提亲结果的柳湘莲,正坐值房苦思冥想该如何打动荣国侯贾赦与远在山东的贾琮,却听都督府将令,让他领一千神武营骑兵,随队赶往山东曲阜。

哒哒哒哒……

圣旨上说的是火速赶往,柳湘莲比谁都要心急。

仅五日后,三千骑兵就已经抵达了曲阜县城门口。

收到消息的贾琮换上官服,在贾十一的陪伴下来到城门口迎接皇帝口谕。

这真是口谕,因为没办法往圣旨上写。

快要被颠散架的内侍小声传达了皇帝的口谕,贾琮让人去安顿禁军暂时休息,随后带着微笑回到了包下的客栈。

果然,皇帝老爷已经厌烦了孔家接二连三的不识趣,杀气腾腾的口谕,让他心情大好。

就是最后那句,出了事让他爹担着,让贾琮有些哭笑不得。

坑爹的事,他目前还没有干过呢。

“大人,青藤先生说的对,衍圣公府可以倒,但孔家不能倒。孔门不能留,但儒门还得留着,儒门中还有大量心系社稷与百姓的大儒、仕子。这天下终究还没有到能离开儒门的程度,至少现在还不行。”

吕效祖被徐晋征调,派来协助贾琮处理曲阜的事。

当他从徐晋口中得知曲阜的事情后,差点吓晕了过去。他就是一个小小的户部郎中,真不想掺和进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太可怕了!

传国玉玺、私下海疆,事涉衍圣公府与甄家,随便一个都能让他尸骨无存。

可惜他当时犹豫了下,没有当场戳瞎自己的眼睛,没有戳聋自己的耳朵,只能战战兢兢的来到了曲阜县。

等忙碌了两日后,吕效祖惊奇的发现,原本让他敬若神明的衍圣公府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甚至还不如他的小宅干净。

至少他吕效祖没有吃百姓的血肉,没有撺掇着白莲教乱匪、倭寇以及山中的土匪响马,在山东境地烧杀抢掠。

守备森严的客栈中,吕效祖看着案头一桩桩衍圣公府干下的龌龊事,差点气愤的骂出脏话来。

孔圣人要是知道他的后辈子孙干了这么多罄竹难书的恶事,定会抡起他的拳头,将其一个个锤死在孔庙前。

贾琮已经不忍心去看搜集过来的状纸和证据了,他现在一闭眼就能听到惨死在乱匪倭寇刀下冤魂的哀鸣,为了那些良田土地,衍圣公府是把能犯的恶统统犯了一遍。

昭武三十八年青州闹倭,昭武四十一年济南白莲教作乱,元祐二年兖州连青山土匪屠民案……

加上这次曲阜白莲教造反,每一桩惨事的背后,都有衍圣公府的影子。

“吕大人放心,本官知道轻重。”

老师说的对,孔门是孔门,儒门是儒门;衍圣公府是衍圣公府,孔家是孔家。

虽然他很愤怒,但朝廷需要用儒门来维护国朝的统治。而且朝廷还得立一个崭新的孔家,用来维护儒门的圣洁。

吕效祖生怕贾琮一怒之下将曲阜孔家给屠干净了,听到贾琮的回应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贾琮沉默了一阵,突然开口问道:“南孔那边可有消息传回来?”

“回大人衢州那边不愿北上,他们说……说……”

吕效祖犹豫片刻,叹了口气:“衢州孔氏族长孔尚森说,他南孔一脉,早在前朝鞑子入主中原时,就与北孔没什么关系了。曲阜孔家是生是死,他南孔一概不管。若是教书育人的事,他南孔鼎力相助。其余诸事,南孔爱莫能助。”

“这南孔倒是硬气,可惜了……”

人家不愿意,贾琮也不能强逼南孔的人北上接手曲阜的烂摊子。

不过孔尚森的话倒是给了贾琮出了个好主意,徐晋为何要贾琮分清孔门、儒门,而且要将曲阜孔家做一区分,还不是当下儒门掌握着知识,是国朝维护统治不可缺失之人。

说到底就是教育推行的问题,既如此,那么是时候提出教育改革的计划了。

推行义务教育这事,以如今国朝的财政情况肯定是不行的,光是教师这一项,连州府一级都做不到普及。

只能先进行精英化教育了,不过此事不是他这个秀才功名都没有的人能做的。

对了,北孔不是没有品德高尚的人,那位至诚先师祭祀官,名儒孔祥安就曾在其著作中提过,不能让高门大族垄断了知识,谨防新的世家诞生。

这是个令人敬佩的老人,不妨让他接手孔家……

“吕大人,你觉得怀礼先生这个人怎么样?”

啊?

“怀礼先生?大人是打算推怀礼先生走上前台?下官还以为大人打算让孔祥廉接手孔家呢。”

吕效祖想了想回道:“怀礼先生确实要比孔祥廉合适,辈分高,名气大,学问好,品德高尚。”

贾琮点了点头,孔家嫡支真是一言难尽,反倒是庶支惊才艳艳,连出了数位学识、品性都不错的儒士。

他没有说会不会推孔祥安走上前台,只嘱咐吕效祖加快整理有关衍圣公府的卷宗,毕竟开审的日子就要到了。

……

自白莲教匪寇祸乱山东以来,曲阜县甚至是兖州府许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自入三月中旬,山东、河南、南直隶以及京畿的儒生仕子不知来了多少人,曲阜县大大小小的客栈已经挤满了身着儒衫的读书人。

县城周边的小镇村落,也多有读书人租住,算是给百姓增加了一份不菲的收入。

贾琮下令禁军分出一半人马,每日里巡视曲阜境内,同时派人去接老师徐晋。

原本他不赞成自己的老师掺和进此案的,可相比六元文魁的青藤先生,他跟满城的读书人打交道,总有一种被玩坏的感觉。

当他迎老师入门时,整颗脑瓜中还在不断回响之乎者也。

徐晋搓了搓小徒弟的脑瓜,哑然失笑:“你呀你,跟那群人打交道,你应该摆出‘粗鄙武夫’的架势,跟人家谈圣人经典微言大义,你有那个能力吗?”

贾琮苦笑一声:“学生也不想啊,可这群大儒一个个张口闭口都是子曰,学生总不能漏了怯,那样岂不是堕了老师您的名头。”

啪!

脑瓜上挨了一下,贾琮倍感亲切。

徐晋笑说:“为师有什么名头?在他们面前,你是朝廷的钦差副使,不是为师的徒弟。他们这是在想办法打压你的气势,好促使朝廷严惩夏江,甚至将这把火烧到你的身上,打陛下的脸呢。”

教了一阵徒弟,徐晋将目光转到躬身行礼的吕效祖身上。

“吕大人,陈宝良跟宋兆麟在那里下榻?县衙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吕效祖回道:“启禀钦差大人,山东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巡按御史、七位大儒皆已抵达曲阜县,目前分别住在衍圣公府、曲阜县驿站以及至诚先师祭祀官怀礼先生的府上。”

徐晋的眉头皱了起来,片刻后冷笑了一声:“真是荒唐,还未开审就已经有了偏向,这样百姓如何看待朝廷的公正?”

吕效祖连忙解释道:“大人,主审官山东按察使陈大人与巡按御史宋大人在驿站暂住,布政使司的各位大人住在衍圣公府,那七位大儒应怀礼先生所请,去了他家暂住。”

贾琮在徐晋耳边说道:“老师,怀礼先生还是可信的。若不是怀礼先生先前阻拦了衍圣公府的人,说不定夏江已经被烧死在孔庙前了。”

徐晋点了点头:“怀礼先生自然可信,他品德高洁,若说曲阜孔家还有干净人,非他老人家莫属。走吧,你随为师去拜访怀礼先生跟几位大儒。”

有了徐晋挡在前面,贾琮立马觉得轻松了许多。两日时间,徐晋连续拜访了城中多位宿儒贤达,让贾琮大开眼界。

这位六元文魁果如文曲星下凡,用圣人典籍将一群老爷子砸得晕晕乎乎,不但对衍圣公府之前说的片面之词有了怀疑,更是被徐晋拉上了朝廷的马车。

小徒弟之前所说的教育改革,当下最缺的是什么?不是银子,是人才啊!

曲阜县因为夏江挖掘孔林一案聚集了大量的儒门高人,不拉一拨人入伙,徐晋都觉得亏得慌。

审案子重要吗?重要。

但在徐晋的眼里,铁证如山的案子再怎么审,都翻不了天。只有他小徒弟心心念念的教育改革,才是能让他提起兴趣的事。

咚咚咚咚……

“威武~”

鼓声阵阵,代替衙役的禁军手持哨棒分列两旁,明镜高悬的匾额下坐着两位看似威仪八方的主审官。

贾琮与孔祥安作为副审陪坐下首,冷眼看向大开的县衙大门,那里早就挤满了一位位身着儒衫的读书人。

孔祥安似乎根本不关心此案的结果,反而将目光转向贾琮小声说道:“说好了,案子审完后,你要让你的老师在我的书院讲上几堂课……”

月票推荐票

感谢雨碎寒江的打赏。

最近审核严格,写儒家这块容易被屏蔽,我没法写的太深,这块还是想办法过渡一下吧,抱歉。

今晚就更到这儿,明日继续。晚安。

(本章完)

第73章 琏哥儿求官第289章 宝二爷要科举?第99章 复旨,赐免罪圣谕!第356章 父债子偿没毛病吧第143章 贾琏,真勇士也!第242章 祖宗不足法第81章 天下谁人不通贾【求订阅】第359章 伯爷,我加钱!第411章 宝玉见宝玉第416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432章 羞死人了第376章 又见下三滥的手段第52章 琮三爷大闹淮安府 2第160章 史侯,咱们公堂见!第234章 搅乱的浑水,摸鱼的猫猫第191章 水王爷不懂真情啊!第37章 又是一根金大腿第397章 悖逆人伦第122章 谁说贾家是你家的臣子?第369章 僧道现,老道解谜第394章 请援与黑手第106章 宝玉中蛊,骤闻僧道。第395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请个假,明天白天日万,立帖为证!请一晚上假,明天更第162章 查内阁大学士府请个假第337章 二圣的亲儿子贾琮第252章 摆烂的皇帝 进击的皇子第386章 吹枕头风的元春第201章 朕要什么好名声?第110章 太后跟前卖乖 曹嘟嘟跟前耍宝第213章 令人愤怒的惨事第395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431章 以黄琮礼地第319章 土豆伯?第464章 琏二爷的卖身记第147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488章 戏剧般的炸营,可笑的刺王杀驾第472章 臣打人了?臣喝醉了!第57章 疑惑第244章 陛下,微臣做不到啊!第106章 宝玉中蛊,骤闻僧道。第57章 疑惑第289章 宝二爷要科举?第39章 诸美为夫子第376章 又见下三滥的手段第344章 战争贩子元祐帝第378章 不要铡我,我真不是陈世美啊!第237章 潜移默化的变革第168章 林爹爹奉旨回京第77章 宝丫头只能进宫参选第137章 贾琮夜出法华寺第274章 神佛而已,人定胜天第118章 朕给贾恩侯撑腰第94章 耍人玩的忠顺王第41章 离京前的觐见第211章 奇异的神药第473章 封侯第94章 耍人玩的忠顺王第51章 琮三爷,求求你收了神通吧!1第160章 史侯,咱们公堂见!第268章 正旦大朝闻噩耗第264章 这操作,够骚够无耻啊!第147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8章 皇位只能是当今陛下的第110章 太后跟前卖乖 曹嘟嘟跟前耍宝第99章 复旨,赐免罪圣谕!第226章 你可真坏!第391章 奉诏杀贼(一)第220章 皇帝被绿了?第368章 捷报,贵府老爷贾第392章 神秘的青楼(二)第230章 本王要发飙了第349章 大夏需要两条腿走路第194章 何为日不落帝国第367章 便宜你了,小胖子!第497章 挨揍 护短 申饬第293章 愤怒啊,烧死人哩。第194章 何为日不落帝国第95章 琮哥儿,你怎么还不回来啊!第487章 除夕日常,突发惊变(5000字)第349章 大夏需要两条腿走路第372章 神奇的太祖金书第286章 事了回京看风云第260章 真是红颜祸水啊第201章 朕要什么好名声?第412章 天呐,那个人又来了!第480章 贾代善的后手第99章 复旨,赐免罪圣谕!第356章 父债子偿没毛病吧第412章 天呐,那个人又来了!第123章 要死人了!第236章 王伯爷如驴 大相公如虎第83章 你是张三?法外狂徒张三?第129章 林怼怼怒怼太妃第299章 孙绍祖,你的事发了!第222章 诈出个弑父杀兄第432章 羞死人了第140章 生子当如贾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