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万胜!万岁!敕封赏赐!

与金陵旧都相比,太宗皇帝几乎是按照军事要塞之规格营造了百万人口的京城。

辰时刚过,京城的中轴线正阳大街上已经人头攒动,四处都是出门购置中秋所用之物的百姓。

这两年京畿大丰收,又有玉米、土豆这等高产神物,百姓不但有了足够填饱肚子的粮食,更因为遍布京畿的各种工坊赚到了不少银钱。

辛苦了大半年,好不容易到了中秋团圆之时,便是向来节俭的农人也愿意给媳妇扯一匹新布,给家里的娃儿买几包点心零嘴。

至于自己,糙汉子一个,穿那么好作甚?

街道两旁的摊贩卖力的吆喝着,卖艺的人敲着锣鼓,吹火吐烟,胸口上摆上大石,闭气鼓眼敲着大锤落下……

“好!”

围观的人群顿时齐齐喝彩,扔着一枚枚铜钱。

duang、duang、duang……

哒哒、哒哒~

“闪开,闪开,快快闪开!捷报、捷报、瀚海大扌……”

咦?什么声音?

众人疑惑的四处寻找突如其来的锣声与高呼,只见巡城的禁军正敲着铜锣驱赶挤在大街上的百姓,不断催促傻愣愣呆立街道中央的人。

“还不赶紧躲开,那是鸿翎急使,挡了他们的路,便是被战马撞死了都是白死,说不定还得追究你的责任!”

“捷报!瀚海大捷!右威卫指挥使贾琏率军千里奔袭鞑靼汗庭,五千禁军对阵鞑靼八万大军,阵斩万余,却敌万里,鞑靼王公贵戚皆被斩杀,我军大胜,勒石燕然,再现霍骠骑之神迹!大夏万胜!”

鸿翎急使行至百姓聚集最多处时,特意停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大声宣扬着这场奇迹般的大捷。

四周的喧闹都停滞了一下,片刻后人群沸腾,所有人猛地涨红了脸,纷纷举起了拳头奋力高举,欢呼雀跃。

“咱们又打赢了!”

“鞑靼汗庭也被灭了!”

“鞑子没了?”

“没了!狗日的鞑子被灭了!”

“万胜!万胜!”

“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

京营的士卒多以京畿良家子为主要来源,若说与经常犯边的鞑子仇恨最深之人,除了九边附近的百姓外,京畿各州县的百姓绝对是最恨鞑子。

每一次鞑子犯边之后,京畿都会有人家挂上白幡。随便找户人家,拐上几个弯都能找到死在鞑子屠刀下的亲戚。

瓦剌彻底并入大夏之后,京城的百姓甚至开了赌盘,赌鞑靼什么时候会被天朝给灭了。

如今中秋节即将到来,不想会收到这样好的消息,简直是喜从天降啊!

“快快快,给老子挂上一万响的大红鞭炮,大仇终于报了,今日雁回酒楼一律打七折,每一位来酒楼吃饭的客人,送一壶美酒!”

“御品斋的点心,今日买一赠一……”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雁回酒楼的鞭炮就像是起了个头,整条正阳大街的临街店铺都纷纷挂上了长长的鞭炮,陆续点燃。

与鞭炮响声齐鸣的,还有一个个敲锣打鼓宣布庆贺瀚海大捷,店铺打折的高呼声。

正阳大街的欢呼声就像是扔进湖中的石头,激起了一道道波纹向四周扩散。

很快,整座京城都好似提前过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响起了阵阵鞭炮。

当~

当~

当~

……

景阳钟一声声的敲响,在京七品以上文武、宗亲贵戚、藩国使臣皆需入朝参加大朝。

刚刚从奉天殿离开的百官刚回到衙门,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听到皇城外喧闹异常。

他们正打算派人去皇城外打听情况,就被重新召回奉天殿外的广场上。

等到众人齐聚重新回到奉天殿时,只见皇帝老爷早就乐呵呵的端坐在龙椅上了。

不对劲!

向来板着脸的皇帝竟然冲他们笑了……

“臣等拜见陛下!”

皇帝老爷这会是真的高兴啊,元祐初年的憋屈,随着一场场大胜终于散去。

他,大夏皇帝刘恒,文能使万民安乐,武能开拓万里疆土,岂不能称一声千古明君!

“诸位爱卿,贾琏派人传来捷报,七月初二,鞑靼汗庭被我大夏勇士所灭。鞑靼汗王骨碌五月中病逝,其妻、子不愿投降,自焚而亡。鞑靼一应权贵尽数死在了战乱中,朕与诸位爱卿该好好合计合计如何才能尽快平定鞑靼残余人马,彻底将鞑靼纳入大夏的版图了!”

嗯?啊?哈?

殿中文武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个懵,包括站在队列中的贾家众人。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夏贺。陛下万岁、大夏万岁!”

众人在短暂的震惊后,纷纷下拜高呼万岁。

唯有贾琮,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好半天后突然双手挠头,烦躁的发狂了。

“啊啊啊啊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里程碑竟然被二哥抢了先,没我的份了!!!”

虽说贾琮还算克制,“无能狂怒”时声音不大,可在文武齐呼万岁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满朝文武都寻声看了过来。

官帽歪歪斜斜,露出来的头发乱糟糟的,眉眼挤成了一团,满脸的懊悔无奈。

贾琮的形象成了庄严肃穆的大朝会中,最独特的风景线。

“噗嗤~”

不知是谁忍不住先笑出了声,随即整个奉天殿中笑成一团,就连御座上的皇帝都罕见的哈哈大笑起来。

“传旨,瀚海大捷,又逢中秋佳节,当万民同乐,京城七日金吾不禁……”

……

贾琮坐在工部值房长叹短嘘,手中的笔胡乱的在纸上画着。

口中还在碎碎念,南疆是他老子灭的,瓦剌是十一叔与薛蟠灭的,鞑靼又被二哥给灭了,高丽估计也快了……

他当初在老圣人面前夸下的海口,在皇帝面前许下的承诺,似乎都被别人抢了先。

“合着我就是个搞后勤的,领兵打仗、歼敌灭国的威风事就没一个轮得到我!”

“大人,那个……错了,宣府是想让工部急调五十门山地炮过去,不是城防大炮。”书吏眼见贾琮批错了公文,不得不小声提醒。

嗯?

贾琮猛地一震,随即低下头去仔细查阅。

果然,王子腾在公文中再三强调,让工部速速调运五十门轻便的山地火炮至宣府……

“山地炮?有意思!”

贾琮一把合上公文,风一般的离开了值房,顾不上什么官容仪态,往勤政殿跑去。

……

瀚海大捷的消息让皇帝老爷乐呵了大半天了,午膳都多干了两碗米饭。

此时他翻看着桌案上的奏章,时而撇撇嘴,不屑的将弹劾贾琏的奏章扔到一旁的竹筐,时而哈哈大笑提笔在奏章上批阅几句。

朕知道了……

朕很好,最近感觉还胖了些……

卿果然知朕,朕就是这样威武的汉子!

恩侯啊,朕有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算了,等你回京再说吧……哈哈哈哈……

“这贾恩侯当初一心想效仿代善公饮马瀚海,没想到被他儿子抢了先……嘿,对了,贾琮这小子估计此时挠心抓肺,在抱怨他二哥没带他去草原吧。这父子三人真有意思……”

“启奏皇爷,永丰伯在外求见。”

刘恒冲一旁的夏守忠挑了挑眉:“这人真经不起念叨,瞧瞧……宣他进来。”

夏守忠手中的拂尘一甩,高呼道:“陛下有旨,宀……”

嘭!

“哎呦~俺的脑瓜!”

宣字都还没说完,急匆匆的贾琮就被殿门的门槛挡了一下,骨碌碌滚进了勤政殿。

似曾相识的情景让皇帝老爷猛地一愣,随即扶额问道:“你小子慌里慌张的,给朕行这么大的礼,是有什么事要求朕啊?”

贾琮揉了揉酸痛的鼻子,捡起地上的公文就急切的说道:“陛下,臣要去宣府,这一回怎么也该轮到臣去跟鞑子打一仗了吧!”

“宣府?宣府怎么了?王子腾不是在宣府吗?”

皇帝让夏守忠取来公文,看到公文上的“涂鸦”后瞪了贾琮一眼,随即继续浏览公文上的内容。

只见贾琮拱手道:“陛下,四爷,我的好四爷,求求您一定要让我去一趟宣府。王大将军这是要跟鞑子进行决战了,这一场打完,北境将再无战事。您说说,臣作为荣国子孙,若不能参加这等盛事,绝对会遗憾终身啊!”

贾琮都快冲上丹陛抱着皇帝老爷的大腿求战了,刘恒皱眉拒绝了他的请求。

瞪了贾琮一眼后,皇帝老爷训道:“你小子平日里还算稳重精明,怎么在这件事上犯糊涂?朕问你,是杀鞑子重要,还是推行新法重要?江南暗流涌动,新法到了关键之时,你作为朕的左膀右臂,这个时候跑去宣府,简直是胡闹!”

呃~

“老十三已经暗中调动山东、湖广五万大军驻扎金陵、扬州、苏州等要地。夏令行也已抵达南直隶,外患已平,内忧也该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刻了!”

“朕等了整整九年了,如今中枢的权力已经被朕牢牢掌握在手中,朝中没有人能够掣肘。”

“如今正是携大胜之势,整顿朝堂推行新法的好时机。只等王子腾灭掉宣府外的鞑靼残余人马,朕就会下旨全面开启变法新政,以惶惶大势,压制朝中反对变法的官员。贾琮,你现在要做的是协助朕完善新法,而不是去跟鞑子拼刀子!”

贾琮被皇帝信心十足的霸气宣言吓了一跳,随即整个人都跟着激情澎湃起来。

什么宣府?什么鞑子?统统见鬼去吧!

他单膝跪地,右手紧握把胸膛砸的咚咚响:“愿为陛下效死!元祐五年的时候臣就说过,贾家永远是陛下的刀,陛下指哪,臣与贾家所有人就会打哪,绝不后退!”

……

太上皇诸子中,老四刘恒不算是野心最大之人,却是最具改革意志的人。

而且这位性格坚毅的皇帝,哪怕是帝位不稳的元祐初年,就已经在草拟新政的计划了。

经过数年的调整补充,当下已经定好了关于吏治、教育、司法、经济、军事等等十一项变法措施。

其中教育与赋税方面的改革已经在京畿率先推行,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效果斐然。

贾琮被皇帝老爷一顿“忽悠”下,抱住一个锦盒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了勤政殿,至于宣府即将到来的决战,早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刘恒站在勤政殿门前,远远看着贾琮离开的背影,突然笑道:“大伴,你说这小子哪里来的那么多想法的?有时候朕都觉得,这小子好像永远不缺活力,只要事关社稷百姓,他始终充满了斗志。”

“皇爷,老奴曾听永丰伯说过一副对联——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解家忧,解民忧,解国忧,此人有当。或许,永丰伯真的就是这么纯粹的人吧!”

夏守忠的话让皇帝陷入了回忆,自元祐五年的秋天,他与贾琮相遇于铁网山的危机之中。

那小小的身影挡住了刺客的刀剑,用稚嫩的声音斩钉截铁的说着为他效死的话语,有时候想想,他这个皇帝能有这样的臣子,还真是老天爷的恩赐。

刘恒抬头看了看天,秋日晴空,真是好时节啊!

“大伴,去让翰林院拟旨,敕封贾琏长女为庆城县主……”

……

贾琏在瀚海取得奇迹般的大胜,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宁荣街上早就聚集了一辆又一辆的马车,拜帖一封封的送进了荣禧堂,老太太这会人都懵了。

大喜!大喜啊!

自从老太爷去后……不对,就是老太爷当年的战绩,都比不上贾琏这会带给荣国府的荣耀。

这可是封狼居胥之功,先汉霍骠骑、窦宪之后,还有谁能得如此功勋?

“凤丫头,让人准备宴席,明日邀请京中各府来府中赴宴……嗯?凤丫头?凤丫头?”

“啊?老太太,您说什么?”

王熙凤明显还没有从如此大喜中回神,根本没有听清老太太方才的吩咐。

不过老太太也不在意,乐呵呵的打趣道:“看来咱们的二奶奶乐傻了啊!”

不等老太太继续吩咐,荣禧堂的门外传来一阵惊呼,随即有丫鬟欣喜的跑了进来禀报。

“老祖宗,大喜啊大喜,宫中来了旨意,陛下敕封咱们大姐儿为庆城县主,传旨的公公已经到了府门外了!”

第164章 受挫与点醒第235章 阳谋坑阴人 水溶将入局第302章 欲作君子贾存周第183章 朕辣么大一只猫呢?第97章 再别离,返京!第446章 漱玉诗集第446章 漱玉诗集第90章 轰轰轰!火力覆盖!第218章 芙蓉膏现帝王惊第100章 南侠展昭!御猫贾琮!第134章 倭寇啊,行走的军功!第491章 君臣意相悖第106章 宝玉中蛊,骤闻僧道。第140章 生子当如贾三郎第254章 叫夫君!登徒子!第287章 大相公杀疯了!第511章 林公主公堂问案第201章 朕要什么好名声?第368章 捷报,贵府老爷贾第500章 敬大哥,我快死了第350章 赦大老爷回来了!第236章 王伯爷如驴 大相公如虎第20章 青楼显圣?第352章 抓老鼠的御猫第327章 你果然是懂技术的!第248章 家有悍妇琏二爷第447章 薛家嫁女,贺门娶妇。第253章 圣人老爷的恶趣味第66章 谋害朝廷命官?第416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455章 婚姻不过是政治的延续第80章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421章 斩不臣,除罪恶第14章 亲兄弟第189章 算计他人遭算计第216章 可卿之难的开始第22章 贾小三,喜欢本王的鸟?第362章 不当人的永丰伯第175章 事态升级宫门拔刀第310章 帝王之心,宰辅之志,慧女之情第421章 斩不臣,除罪恶第481章 这算哪门子的罢官削权?第59章 考个探花来求亲第348章 文人中最能打的第250章 要当月老的元春第273章 白莲圣母当妾第432章 羞死人了发烧了,白天再更新第45章 缘分第195章 我说地球是圆的就打我第270章 贾小三挖坑第473章 封侯第252章 摆烂的皇帝 进击的皇子第56章 黛玉掌家遇嘤嘤怪第429章 海盗有没有还不是我说了算?第258章 惊天封赏第400章 弹劾琮哥儿,你也配?第144章 我二哥,壮哉!第33章 黑锅不背也得背第54章 考了探花郎能去求亲吗?第132章 林才女的舌辩第344章 战争贩子元祐帝第505章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第73章 琏哥儿求官第2章 铁网山打虎第272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422章 开铡第76章 这也是惊喜过甚?第370章 橘猫救主第28章 敲钟第467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191章 水王爷不懂真情啊!第226章 你可真坏!第350章 赦大老爷回来了!第82章 水太凉【求订阅】第67章 我替我琏表哥做主纳妾第383章 偏科了的大夏第263章 封侯第41章 离京前的觐见第123章 要死人了!第189章 算计他人遭算计第56章 黛玉掌家遇嘤嘤怪第286章 事了回京看风云第77章 宝丫头只能进宫参选第218章 芙蓉膏现帝王惊发烧请假一天第18章 老太太的烦躁第170章 囚父弑弟第283章 皇帝老爷又病了第317章 谏臣风骨贾宝玉第95章 琮哥儿,你怎么还不回来啊!第66章 谋害朝廷命官?第357章 知恩图报贾雨村第119章 臣女林氏拜见圣人第183章 朕辣么大一只猫呢?第155章 我与赌毒不共戴天第416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225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66章 谋害朝廷命官?第60章 你叫我什么?爹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