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治倭,何须仁义?

秋老虎正盛,虽是刚过巳时一刻,龙首宫中已是热浪袭人,大猫猫趴在清凉的大理石地面上,动都不想动一下。

皇帝没有放贾琮离开,而是带着其一同来到了龙首宫皇极殿。

进殿后君臣二人就觉察到内中气氛不太妙,太上皇老爷子的精神萎靡的厉害,惊的皇帝还以为老爷子又病了。

他刚要让人去喊御医,却听老爷子怔怔说道:“甄氏去了!”

什么?甄氏死了?

贾琮猛地抬头看向一旁的老太监戴权,见其微微点头,这才重新垂首低眉,默不作声。

皇帝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哪怕曾经遭受过甄氏的打压,相比宿敌之死的兴奋,他更担心的是他老子的身体。

“父皇诏儿子过来,是为了甄氏的后事?”

“让老十四送甄氏去皇陵吧,命礼部以妃制安葬。今后,老十四就在其母陵前结庐守孝,这辈子就这么过下去吧。”

老爷子还是念了旧情,哪怕这对母子曾经搅动风云,差点颠覆社稷,可人都死了,他终究是软了心肠。

这就是昭武皇帝,纠结复杂的性格,恐怕除了他的白月光代善老太爷,没人能猜得透。

皇帝也没有在这件事上与老爷子唱反调,反而主动增加了些不是很靡费的祭品。

别看不过是顺手之为,却也让老爷子的心中熨帖了不少。

“老四,你是个好的!可惜啊,嬷嬷的后人不懂得惜福,走了邪路……”

“不论甄氏如何,她到底尽心服侍了父皇几十年。父皇莫要太过悲伤,奉圣夫人一脉总算还有个好的,老太太最宠爱的孙儿还算不错,儿子正琢磨着赐他一场富贵,也算全了父皇与奉圣夫人的情谊。”

说着,皇帝还给了贾琮一个眼神。

贾琮立马上前说道:“是啊圣人,奉圣夫人之孙甄宝玉,如今正住在臣在京外的庄子上。其人学识不错,性子仁善,被臣聘为先生,正给臣庄中的小儿启蒙。”

甄氏一死,甄家现如今唯一的血脉就只剩甄宝玉了。

事实上圣人老爷子一直关注着这个奶嬷嬷在世时最宠爱的孙子,他就像是一条护食的老龙,紧紧盯着整座京城,看着他的儿孙、臣子会如何对待甄宝玉。

欣慰有之,愤怒有之,但他从未公表态过。

贾家老太太做的很好,贾家没有因为甄氏之罪,怪罪到甄宝玉的身上,反而尽心尽力的帮忙,并为甄宝玉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这种顾念旧情的做法,深得圣心。

反观那些妄猜圣意,对甄宝玉无情无义甚至是落井下石之人,老爷子都在小本本上重重记了一笔。

甄氏如何,甄家如何,生死皆该出自上意,而不是臣子能够左右的。

他都将奶嬷嬷的子孙族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了,就给嬷嬷留下这么一根香火独苗,以奉其祀,竟然还有人要斩尽杀绝?

这是不把他这个太上皇放在眼里啊,这是觉得他退位让贤了,成了没用的老头?

贾琮能明显的感觉到老爷子的心态变化,心中暗暗为那些欺辱过甄宝玉的人默哀。

呵~

世上不止为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老小孩也一样!

“小贾琮,你做的很好!”

太上皇的心情,确实因皇帝与贾琮提起甄宝玉的现状变好不少,脸上的落寞去了几分。

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方才还在为甄氏之死感慨伤怀,反倒对甄宝玉起了兴趣,仔细询问了甄宝玉的表现。

得知甄宝玉才学不错,性子和软,却能为其姐妹亲人,一路艰辛从金陵跑来京城伸冤告状,对甄宝玉更加满意了。

“这孩子的性子随了嬷嬷,没被甄家那些无君无父之人给带坏了。”

老爷子看向皇帝,似乎是征询的问道:“嬷嬷于咱们皇家有大恩,甄家的事既然已经过去了,总要给嬷嬷留个奉祀香火之人。老四,朕想给甄宝玉一个恩典……”

“父皇决定就好,儿子还没小气到为难一个孩子的地步。”

一介稚子而已,甄宝玉甚至差了贾家宝玉甚远,虽然也有些才华,可听龙禁卫的探子来报,才华都点在了诗词之上。

这样的人,许他一个富贵闲人的恩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是替老爷子还恩了。

“如此,那就赐甄宝玉……”

老爷子突然顿了顿,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探寻问道:“甄宝玉可有大名?”

贾琮被老爷子这么一问,也有些懵。

仔细回忆,似乎,大概,还真没有!

戴权躬身回道:“圣人,当初奉圣夫人曾来信想请您为其孙赐名,原本是打算在其行冠礼时赐名赐字的……”

竟还有这事!

贾琮心中暗道,两位宝玉还真是相似,不但有同样的小名,相近的相貌,更是有着同样宠他的祖母。

老爷子想了想,长叹了一声说道:“那就赐名为瞏……”

“啊?嬛?甄嬛?”

贾琮的大惊小怪把二圣给吓了一跳,只听老爷子诧异问道:“有问题?《诗》曰,独行瞏瞏。瞏瞏者,无所依也。朕赐名为瞏,便是告诫于他,他如今孤苦无依,皆其父族不忠不孝方得此祸……”

老爷子停了停,又加了一句:“再赐其一字,谨行。望其能慎之谨之,勿要行将踏错,辜负朕之深意!”

原来此甄瞏非彼甄嬛,吓我一跳!

贾琮偷偷望了一眼大夏的四爷,没有阴阳头,没有长辫子,四爷威武!

……

皇极殿中的气氛慢慢转暖,贾琮也轻松了不少。

他坐在一旁撸着大猫,皇帝老爷被其老爹拽着,听老爷子骂了好一会的人,最终又将话题转到了中秋佳节都不能回京的老二靖王刘怡的身上。

靖王刘怡已经彻底肃清了原高丽仅存的负隅顽抗之敌,调集登州、松江两地大半海船,将一船船的将士往倭国岛上送。

根据传回的战报来看,刘怡已经攻下了肥前、筑前、长门、石见四大藩。

这位皇族中最善征战的亲王可不是什么柔和性子,攻陷四藩后,压根就没想过什么圣人之道。

凡十二以上男子,全部去为天朝的大业挖矿筑路,种田修城。

刘怡直接推翻了早前内阁与都督府的定计,根本就不给倭人接触到武器的机会,倭人连当炮灰的机会都没有。

据说让刘怡这么狠辣,主要是他被倭人恶心到了。

原本按照朝廷早前议定的计划,朝廷攻占倭国后,将赐予倭人为天朝的二等民。

参军为天朝征战立功者,可晋其职,赐天朝户籍,甚至彻底成为天朝子民,享受圣人恩泽。

可倭人其性狡诈奸猾,脑生反骨,竟然暗怀鬼胎,明面上服从大军安置,暗中偷窥国朝火器之制造,秘密结社,打算学会了天朝的技艺后,造反复国。

这可算是将刘怡强按的怒火给点燃了,靖王殿下直接发出王令,废除朝廷对倭人的“优待”政策,大军七日不封刀,倭人四藩陈尸百万,流血千里。

倭人的女子也进行了区分,只要有一丝反抗天朝的可能,就会被充入奴营,或直接处死。

恭顺之人,天朝赐其粮米,供活命之用。随行大军若立下大功,可赐倭女为妾……

这件事曾在朝堂上惹下不小的非议,有不少人认为此法太过严苛狠辣,不利天朝对倭人的统治。可没想到根据龙禁卫传回的消息,大军刚攻下四藩时,刘怡按照朝廷制定的计划治理四藩,时有叛乱发生。

反倒是抛去所谓的仁义,行重典之法,反倒是让四藩一片“祥和安宁”,大军已经彻底掌控了倭国四藩,正屯田预备,打算在秋末之后,进行第二次征伐,其名凛冬之怒!

倭人的死活贾琮一点都不关心,老二刘怡的做法对于贾琮来说,一个字,爽!

倭国,大夏留地不留人最好。

老二就算是把倭人给屠干净了,贾琮都会拍手叫好。

什么仁义道德,一边去!

“老二的事就随他去吧,反正我已经老了,朝中的事你们兄弟自己商量着办,我不管。不过伱要护着他,别让他被人欺负了。”

啧,心都偏到胳肢窝了,还说不管……

贾琮心中的吐槽欲满满,撸着大猫静静看戏。

只见皇帝嘴角抽了抽,无奈应道:“父皇放心,二哥那边儿子已经安排好了。等他打的差不多了,儿子就让王子腾去换他……”

哈?

贾琮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四爷您可真是……太狗了!

老王现在都这样了,儿子都是隔壁老王的,连个子嗣都没,您还老逮着人老王一个人死命坑。

这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贾琮已经很努力的憋笑了,但他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实在没忍住。

皇帝瞥了一眼噗嗤一声笑出来的贾琮,突然话锋一转跟其说道:“你小子别在那多清闲,这会距离宫宴还早,你去趟武备学院,替朕传王子腾进宫。”

啊?贾琮呆立当场。

却听皇帝老爷补充道:“对了,你将这件事提前给王子腾说一声,让他早做准备。朕许他王家香火不绝,将来寻机会给他王子腾过继一个合适的子嗣……”

……

贾琮郁闷的离开了皇宫,顺带还带走了一直缠着他的大猫。

御猫出动,没有仪仗威风却胜过王驾。

脖颈间戴着金色铃铛的虎威大将军大摇大摆的在正阳大街上一路南行,亲兵牵着贾琮的马,护送陷入沉思的小三爷往城外走着。

中秋佳节,大街上满是摊贩商客,喧闹而又满是烟火气。

大猫这瞅瞅,那瞅瞅,四处充满了食物的香味,馋的它欢快的前跑后跑。

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圣人老爷跟前有瑞兽神虎,官拜大将军,甚是英武神勇。

他们大部分人对这只大老虎没有多少畏惧,反而一个个大着胆子拿出自己都不怎么舍得吃的肉食,想要投喂。

不过大猫被贾琮的手艺喂的颇为嘴叼,不撒孜然的肉看都不看一眼。

直到贾琮感觉自己的腿肚子都湿了,这才找了一家卖烤肉的摊子,直接扔了一块银子,将其烤好的鸡肉羊肉统统打包带走。

“咦?琮三哥、琮三哥~”

贾琮听到有人在喊自己,转身一看,竟然是原本该在宫中准备参加中秋宫宴的皇五子刘硕。

这小子怎么出宫了?

“啊~琮三哥轻点,疼疼疼疼……”

贾琮翻身下马,快步上前。

刘硕被贾琮揪住了脖颈,龇牙咧嘴的喊疼。

贾琮一点都没惯着他,一巴掌扇在刘硕的脑瓜上,训斥道:“你小子敢偷偷出宫,谁教你的?”

“四哥……”

啪!

贾琮又给了他一下,开玩笑,太子爷会让他亲爱的弟弟独立跑出宫?

就今日这摩肩擦踵的情形,但凡有个歹人,皇太子殿下就要失去从小带到大的亲弟弟了。

刘硕还没来得及回应,就见旁边的内侍竟然皱起眉头,颇为不满的说道:“永丰伯,还请注意分寸,伯爷虽然位高权重,可终归是臣子……”

嘭!

贾琮瞧都没瞧这内侍一眼,一脚就踹了过去。

那内侍直接给贾琮踹倒在地,却听贾琮冷哼一声:“绑了,扔去北镇抚司,告诉北镇抚司的人,我要知道此人的来历、背景、还有他最近都接触过什么人,干过什么事……”

“末将领命!”

亲兵中走出两人,扯下那人的腰带就将其捆了起来,嘴巴一堵就拖离了此地。

周围围观的人越发多了起来,贾琮将刘硕扔上了跟在身后的马车上,扫视一圈见无异样,这才扬长而去。

从城中前往武备学院这一路上,贾琮都没有再问刘硕一句,也不跟他说话,一直闭目沉思。

沉闷的车厢中,刘硕不停偷看贾琮的脸色。

别看他是皇子,贾琮不过一个县伯。

可他明白今日的行为恐怕是犯了什么忌讳,弄不好回宫后逃不了一顿板子。

“琮三哥,那个……我就是听说今日城中有好玩的杂耍……就出来一小会,正准备回宫的。”

“呵~”

贾琮微微睁了睁眼,冷笑一声:“怎么?这回不说是咱们太子爷让你出的宫了?”

刘硕一听到贾琮提起自家四哥,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完蛋,把这事给忘了。

要是让四哥知道自己偷偷出宫,挨板子都算轻的。父皇最多禁足打板子,四哥会把他吊起来用鞭子狠抽!

想到这,刘硕立马抱住贾琮的大腿。

“琮三哥救命,千万不能让四哥知道这事,他会打死我的!”

“这回知道怕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你是一个字都没记住!”

贾琮依旧是冷冰冰的样子,厉声问道:“谁蛊惑的你,谁给你找的门路,又是以什么方式出的宫,一五一十的给我说清楚。”

第139章 一切恐惧都源自火力不足第194章 何为日不落帝国第411章 宝玉见宝玉第193章 大朝会徐晋开炮第86章 霉星贾琮,走哪都惹事。病了,无力码字,明天更新第87章 腰横秋水雁翎刀第197章 南池问策 薛蟠挨打(大章)第157章 弹劾君王,千古第一人!第493章 林怼怼再次上线啦第212章 大夏第一女将军第64章 坑人的事我熟的很第43章 抱歉,发烧了……第94章 耍人玩的忠顺王病症加重,请个假休息一天第457章 跟月老抢饭碗第329章 千里奔袭第397章 悖逆人伦第277章 军民守城战第82章 水太凉【求订阅】第50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30章 赌对了!第304章 霸气侧漏贾老太第407章 功高盖主之忧第205章 天授其才贾三郎 一朝封官入东宫(二第46章 厮杀中的故事第29章 告御状第423章 凭啥我的人头不值钱?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298章 打脸还是十三爷最擅长第173章 东平王强人锁男第167章 花朝节庆生 上巳节喜临第424章 壕无人性的赦大老爷第280章 掘了孔圣人的坟?第215章 罄竹难书水月庵第422章 开铡第273章 白莲圣母当妾第488章 戏剧般的炸营,可笑的刺王杀驾第55章 什么生病?是中毒了!第116章 圣火昭昭,梁园噩梦第114章 贾赦疯起来谁都拦不住第29章 告御状第67章 我替我琏表哥做主纳妾第196章 标点符号可不是小事第320章 奉天殿上唱双簧第241章 仕林布局的开始病症加重,请个假休息一天第179章 棒子果然不是好东西(二合一)第277章 军民守城战第68章 这儿媳妇挑的好第50章 抱歉,白天再更!第188章 失控的计划第480章 贾代善的后手第391章 奉诏杀贼(一)第206章 王妃寿辰又见黑手第388章 背刺第369章 僧道现,老道解谜第168章 林爹爹奉旨回京第481章 这算哪门子的罢官削权?第58章 “黑化”的世外仙姝第450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483章 八百里加急!第485章 金融达人宝姐姐第415章 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弹劾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第128章 身份诡异的秦可卿第215章 罄竹难书水月庵第213章 令人愤怒的惨事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84章 竟有如此神奇之物!第340章 贾家祖坟冒青烟了!补充知识中,今晚的更新推迟到明天白天第30章 赌对了!第456章 新女婿上门刀剑伺候第440章 袭人求助第174章 强抢民男?律法漏洞啊!第374章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第453章 “武林盟主夫人”贾迎春第398章 我要杀人,谁敢有意见?第294章 东宫论道显贤明第33章 黑锅不背也得背第213章 令人愤怒的惨事第345章 加钱居士贾小三第220章 皇帝被绿了?第359章 伯爷,我加钱!第83章 你是张三?法外狂徒张三?第394章 请援与黑手第1章 家父贾恩侯第386章 吹枕头风的元春第247章 可惜了……第448章 抢婚大戏第268章 正旦大朝闻噩耗第29章 告御状第161章 湘云的命运第104章 圣人说别打死就好第37章 又是一根金大腿第92章 贾·御刀砍硕鼠·琮第40章 又见警告第168章 林爹爹奉旨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