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真相

今上第一次成亲的时候,他的身份还是皇太子。当时,司徒家刚刚占据京畿,立国未稳,江山也只有半壁,各种繁复的规矩还没兴起。太子要娶媳妇,也不过是自己看上了,再给皇帝说一声。

司徒云苍一看,未来儿媳妇是他最信任的军师苏钰泉的女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司徒家的江山打得不容易,今上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有亲自上阵厮杀,也是随军迁徙几千里,吃过不少苦头的,还上演过英雄救美的好戏,被他救下的人,就包括未来的苏皇后。司徒云苍定都京畿之时,今上正值弱冠,迎娶太子妃刻不容缓,皇帝问他打算娶谁,今上就想起被他救过的那位漂亮姑娘了。

司徒云苍派人一问,苏氏是功臣之女,这桩婚事就算订下了。不料苏氏进宫三年,却未能给太子生下一男半女,倒是司徒云苍,登基后添了几位嫔妃,已经生了两个小皇子并好几个小公主了。

太子膝下无子,这可不是小事,司徒云苍大手一挥,原本空旷的东宫,瞬间就被塞满了。

依照前朝旧例,太子除了太子妃以外,还有良娣两名,良媛六名,承徽、昭训、奉仪等不计数。司徒云苍抱孙心切,一气给东宫添了十来位侍妾,良娣和良媛的名额都用完了,余者封了承徽。

偏偏今上是个性子执拗的,认准长子必须嫡出的死理,司徒云苍给他塞了诸多美人过来,就是太子妃看了,心里也难免忐忑,他却是浑不在意,几乎不招人侍寝不说,就是偶尔招了,还逼着人喝避子汤,气得他皇帝爹直跳脚。好在苏氏进宫的第五年终于有了身孕,并且如众人所愿,生了个儿子,就是当今太子。至此,司徒云苍总算是放心下来,祖宗保佑,他们司徒家终于有后了。

由于家族遗传的气疾,苏氏的身体一向不好,进宫后多思多虑又加重了病情,怀孕生产以后更是每况愈下,在司徒衍满过周岁不久就撒手西去了。那时候,今上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体弱多病不知道能不能长成的,东宫众人看到了机会,就纷纷开始出手,试图干掉司徒衍,让自己的儿子上位。

今上对嫡长子的疼爱毋庸置疑,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绝不夸张,但是朝中那时也是多事之秋,司徒云苍病重,朝上所有事情都等着太子殿下做主,今上分、身乏术,只得把司徒衍养在身边,让苏氏留下的从苏家带进宫的人照顾,她们的身契都在苏家,总比外人来得尽心。

尹美人就是其中之一,她是苏氏的陪嫁宫女,全家老小世代在苏家为奴,进宫数年一直对苏氏忠心耿耿。苏氏去世以后,更是把司徒衍照顾地精心妥当。有两次,东宫的侍妾想对司徒衍下手,一次是对乳母下毒,一次是用了能让司徒衍气疾发作的花粉,亏得她发现及时,才救了司徒衍的性命。

就是因为那两次意外,今上把东宫的高位侍妾发作地七七八八,只有安守本分的沈良媛和陈良娣保住了自己的位置,其他人都被撸了下去。司徒衍三岁的时候,太、祖皇帝驾崩,今上登基为帝。

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苏氏为皇后,册封司徒衍为太子,而尹美人,则是东宫的女官。

尹美人什么时候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司徒景不得而知,就是司徒衍,也未必说得出来。但是司徒景相信,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尹美人对司徒衍的照顾是真心的,所以司徒衍才会那么信任她。

就是后来,她在苏皇后的祭日勾搭上了皇帝,司徒衍也没有责怪过她,只是选择了慢慢疏远。

生下七皇子司徒征以前,尹美人的身份是五品女官,以后就是五品美人。皇帝并不是很喜欢她,但是从来不忽略她,每个月总有一两天,他会去尹美人的宫里坐坐,和她说说苏皇后的事情。

尹美人封妃后,对太子恭敬如常,她生的七皇子,更是和太子分外亲近。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子,可司徒衍毕竟还年幼,偶尔也是会羡慕那些有弟妹的弟弟的,但是三皇子、四皇子、六皇子都是沈淑妃生的,二皇子和五皇子是陈昭仪生的,这两个人在宫中的份位仅次于皇后,又育有不止一个皇子,司徒衍对她们生的儿子,保持着本能的警惕,就是再羡慕,也不会试图去接近的。

七皇子就不一样了,他的生母是奴婢出身的尹美人,在宫里毫无背景,对司徒衍不可能构成任何威胁。因而,当只有两三岁的司徒征跌跌撞撞叫着太子哥哥扑过来的时候,司徒衍没有推开他。

就像司徒景猜测的那样,最开始的时候,尹美人根本没想过要对太子殿下不利。她只是舍不得宫里的荣华富贵,舍不得放弃现有的生活,所以她打着苏皇后的旗号,在她的祭日勾搭上了皇帝。

尹美人成功了,侍寝第二天,皇帝就封了她五品的美人。不久后,她有了身孕,但皇帝只命人赏了她金银首饰,没有升她的份位。生下七皇子以后,尹美人满心以为,她的份位可以往上挪了,皇帝还是赏她金银首饰。尹美人终于明白,对她而言,起点就是终点,她没机会了。终太宗皇帝一生,他的后宫除了前后两任皇后,就是沈淑妃和陈昭仪两位高位嫔妃,余者皆是美人、才人。

生下儿子以前,尹美人想着,要是自己有个儿子就好了,生了儿子以后,她开始幻想,自己的儿子要是太子就好了。皇帝推崇嫡长继承制,只要司徒衍活着一天,其他皇子就没有继位的可能。

尹美人跟随皇帝多年,深深地明白这一点,所以她想要司徒衍死。尹美人还知道,就是太子死了,皇位也轮不到七皇子,前面的三皇子、五皇子,后面的九皇子,哪个都比她的儿子更有资格。

从小到大,尹美人教导司徒征最多的,就是叫他不要去争。只有不争,其他人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才有机会异军突出。若是其他人不争,他至少也是安全的,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司徒衍一向都是很敏感的人,谁对他是真心,谁对他是假意,他不可能分不出来。因而司徒征对他的太子哥哥,从小就是真心敬畏,只有真诚以待,他才可能比其他人,走得离他更近一些。

尹美人曾是苏家的家生子,苏家从苏皇后的母亲起,代代都有气疾,该怎么治,怎么防,很有自己的一套。尹美人打小伺候苏皇后,自然知道这些,否则她也不可能把司徒衍照顾地那么好。

反过来,尹美人想对司徒衍下手,也比任何人都更容易,可她不这么做,她舍不得冒险。二十多年下来,尹美人只做过两件事,一是在苏皇后的遗物上涂抹提炼过的无味花粉液,而这样东西,还是当初有人加害司徒衍的时候她暗中扣留的,任谁也查不出来龙去脉。司徒衍年幼丧母,见到弟妹们都有母亲,肯定会伤心难过,他见不到人,也就只能睹物思人,难免不接触到那些花粉。

尹美人涂抹花粉液的范围很广,分量却不多,旁人根本无从察觉,就是司徒衍,也不至于一接触就发病。然而长年累月的积累,却会让司徒衍的气疾发作地更频繁,终归达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太子常年病弱,非长寿之兆,其他皇子很难不起异心,尹美人一直在等待,等待有人先出手。

皇帝也很担心太子的身体,甚至动过立太孙的想法。听闻这个消息,尹美人的心都快凉了,司徒景虽然也有气疾,但是他的病情要比太子轻得多,太子妃又把他保护地很好,几乎就没发作过。

司徒景三岁那年,皇帝南巡,留下太子看家,却把太子妃和司徒景带上了。回京的途中,发生了行刺事件,若非太子妃出身武将世家,从小跟着父兄学过几招,关键时刻为皇帝挡了致命一箭,行刺计划真的就能得逞。此事牵连甚广,获罪人员无数,太子妃重伤不治,死在了回京路上。皇帝本就偏疼太子,又有太子妃的救驾之功,如果不出意外,回京后立太孙的事几乎已成定局。

倘若有了皇太孙,便是太子死了,其他皇子也没机会。尹美人自己不肯出手,却趁着混乱之际,散播了些消息出去。太子妃身故,太子远在京城,要对只有三岁的司徒景出手,实在是很容易。

御驾回京之时,看着太子妃的灵柩和病兮兮的司徒景,司徒衍大怒,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对他儿子下此毒手。虽然事后司徒衍进行了清查,但是皇帝遇刺,太子妃救驾身亡,这两件事太大了,由于渎职被拿下的人无数,司徒衍查到最后,也就查到一些被推出来的挡箭牌,真凶逃了过去。

司徒景所谓的身体不错,是跟太子比较而言,只要小心养着,起码不会随便发病,扔到人群之中,还是属于比较弱的。司徒景没了娘,一路哭闹不休,本就伤心伤身,又被不止一拨人在他身上使过手段,短短十来天的工夫,气疾发作的次数比之前三年都要多。刚刚三岁的小娃娃,哪里禁得住这些,身体可不就弱了下去,兼之太子亲自养他,接触苏皇后遗物的机会又比从前多了。

皇帝原先还想着,司徒景的身体看着还可以,干脆立他为太孙,现在也不敢了,只说再看看,孩子大点再说。到了司徒景五年的时候,因为太子养得比较细心,他的身体底子也比太子好得多,所以身体状况恢复了不少,皇帝就又动了立太孙的念头。有一天,司徒景的表哥简明进宫找他玩,还向他炫耀爷爷刚教他的新招数,司徒景眼热,就吵着要学,简明也不藏私,当时就教了。

小孩子做事,总是比较认真的,简明直接就把简老太爷要求他的标准拿了出来,也不想想,那是不是司徒景能承受的。可就是这样,司徒景也坚持了好些天,不叫苦不叫累,还每天都能比从前多吃两碗饭。直到有一回,他在东宫的花园里练功时气疾发作,而且发作地很厉害,差点没命那种。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司徒景身体太差又练功过度造成的,于是教他武功的简明被揍了,而他也被勒令,再不许乱跑乱跳。司徒景大病一场,病好后听人们都是这么说,也就这么以为了。

直到那天贾瑚对他说,尹美人得知东宫的消息太快了,司徒景才猛然想起来,当日他瞒着东宫众人悄悄练功,第一个发现他的人却是司徒征。司徒景不想被司徒衍知道,就求司徒征帮他瞒着,司徒征起初不肯,还说马上要去告诉司徒衍,还是司徒景说了好多好话,他才勉强答应保密的。

此后,司徒征还跟司徒景说,他练功挑的地方不好,人来人往的,很容易就被发现,他给他指个去处,保证没人知道。司徒景信以为真,立刻发誓说自己会保守秘密,缠着司徒征告诉了他。

那个时候,司徒景真的是把司徒征当好人的,还说他偶尔也不是那么讨厌。如今想来,司徒征根本就是居心不良,一个身体不太好不能剧烈运动的孩子,就算要练武,也该在宽阔的地方,而且必须有人看着。可他倒好,发现司徒景的做法不妥,不仅不告诉司徒衍,还把司徒景给指到东宫花园的角落里去了,要是司徒景练功时出了什么事,根本就来不及叫人,事实恰恰也是如此。

想起这件事没过两天,司徒景故地重游,去了小时候偷着练功的地方,结果发现那里靠近御花园,春天刮西南风的话,偶尔会有几片叶子吹过来。太子患有气疾,东宫乃至周围,都没有花草,只允许种树,可司徒景回想起,总觉得在这个地方待着,会闻到隐约的香味。时间过去了好几年,他那时实在太小,司徒景不确定自己的回忆是否准确,不过就他想起的这些,也已经够了。

司徒景把他想起的事告诉了司徒衍,太子大惊,问他为什么不早点说。司徒景说一开始他是要保守秘密来着,后来就忘了。司徒衍无奈叹气,司徒景一直说不喜欢司徒征,却说不出任何缘由,他让人查过,没查出司徒征有问题,每次进出东宫都只是问安,从不久留,也不乱逛。太子就当司徒景是在耍小孩子脾气了,却不知早在多年以前,司徒征就做过危及司徒景性命的事情了。

七皇子有问题,那么尹美人呢,她怕是也不清白。太子这些年来对他们母子不错,一是念着旧情,二是他们的手脚确实干净,他就是太子,也不可能和所有的弟弟对立起来。外家强势的老三、老五,以及身份贵重的老九,能面上相安无事就不错了。老七看着老实,又是尹美人的儿子,太子自然另眼相待,不想他们母子更狠,早早埋下祸根,再来向他示好,他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尹美人不声不响害了司徒衍和司徒景这么些年,原因有多重,她出手谨慎,不贪多、不冒进都在其次,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司徒衍信任她,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由于他们母子在后期真的没做过不该做的事,司徒景对司徒征的不喜一直被人忽视。而事实上,司徒景看不上司徒征的原因还真是错怪他了,司徒征对宫人客气,在宫中素有好名声不是虚的,而是他这些年礼贤下士换来的。

结果误打误撞,贾瑚一说尹美人不对劲,司徒景就信了,还拼命回想起儿时被遗忘的往事。

司徒衍听了这些,绝不会再以为儿子是在闹着玩,苏皇后遗物上的花粉被反复查证的太医们验了出来,他们一致认为,长期和这些东西接触,会加重太子和司徒景的病情。司徒衍再是舍不得,为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考虑,还是忍痛让人烧掉了那些东西,再把东宫上下彻底清理了遍。皇帝得知这件事更是大怒,然后尹美人就病了,病得起不了身,七皇子也被寻了错,闭门思过去了。

虽说后果严重,可尹美人和七皇子做的事并不多,司徒景寥寥数语就讲清楚了,贾瑚听了不禁诧异道:“这就完了?”尹美人害的可是当今的太子啊,皇帝就是悄悄弄死她就完了,他不相信。

司徒景面无表情,沉声道:“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还在过年呢,你想让宫里办丧事吗?”

贾瑚傻眼了,敢情行刑还要看黄历的说。果然,到了二月初,尹美人病故,皇帝没有依照惯例给她升一等,直接就这么把人埋了,丧事一概从简,七皇子哀毁骨立,至始至终都没出来露脸。

对于尹美人的身后事,后宫众说纷纭,都说她是得罪了皇帝,不然就凭她的资历,死后怎么也该追封一个四品的娙娥。谁知到了二月末,皇帝给尹美人的兄长升官了,还是个比较肥的外放地。

众所周知,尹美人是家生子出身,直到她封了美人,苏家才放了她全家人的身契。皇帝看在七皇子的面子上,给尹美人的兄长赐了个从六品的虚衔,也就是挂个名号,从来不用上班点卯那种。不想尹美人都去了,她哥哥还升官了,看来皇帝对她,还是有点旧情的。三月中旬,尹美人的兄长打点好行头,全家出发去任上,他们在京里根本没有面子,到了地方还能耀武扬威一把。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尹美人的兄长还没到任,就遇上了路匪,一家七口全部遇难,无一幸免。噩耗传回京里,前不久刚刚痛失女儿的尹家二老经受不住打击,没多久也就去了。

贾瑚心里明白,到了这个时候,这件事才算是结束了。至于七皇子,只要皇帝还在,他的命就能保住,可要是皇帝哪天去了,他就是苟延残喘也不会有机会。因为太医说了,太子常年接触那些无味的花粉,日积月累下来,对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就是现在起好生养着,也会损了寿数。司徒景稍好些,他年纪小,接触时间也不长,而他本身的底子就要好点,所以不会有大碍。

有个不太好的消息要跟大家说一声,就是作者君下周有事需要出门,预计时间是一周,这样的话,下周的更新就不能保持日更5000了,不过我会坚持更新的,日更3000绝对能保证,就是这样了

最后晒晒可爱的小萌物:该用户已被和谐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11-09?1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