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努力终结果

京城,贡院考场外。

贾政正在和一群同样来考试的学子等着考试院的大门开启。

虽然已经开春,但是依然让人感觉到残冬的余威。

贾政一直等到给贾代善守孝三年可才终于来这一次机会,期间的努力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群人每人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笔墨纸砚还有吃的东西,都在三五成群的小声议论着。

“锵!”“锵!”只听到几声锣响,大门就吱吱呀呀的打开。

门前的侍卫凶神恶煞的盯着众人,这只是第一道关卡。

每个人都要核对身份信息才能进去。

到了第二道关卡,是礼部官员和兵部联合起来的检查,要众人脱去衣服,还把装东西的篮子翻的乱七八糟。

贾政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检查的,之前虽然他有参加乡试什么的,但是那都是小打小闹。

因为在金陵基本都认识他,所以都是象征性的检查检查就得了,可没有这么严格。

别说,还真有一些人好死不死的被查了出来,在一片哭爹喊娘声中被拉了出去,其他人也是脸色苍白,这种经历实在不好受。

等众人按照座位坐好之后,又有官员随机抽查,重新翻一遍。来回折腾的把干粮恨不得捻成碎渣。

贾政倒是无所谓,他虽然挤破脑袋的想通过科举,但还没有到作弊的地步,他要是被查出来那荣国府近百年的荣誉也就别想要了。

到了八九点钟的样子终于开始发放试卷了,第一天考的是帖经和诗赋。

还好,除了需要帖经比较费事之外,他的诗赋肯定没问题,毕竟后世那么多可以抄。

他首先要在草稿纸上把帖经的相关内容写完,因为每个人就一张卷子,要是不能保持整洁从而扣分那可就大大的不值了。帖经主要来自于四书五经,类似于现代的填空题。

贾政会的就填,不会的先放着,就这样修修改改的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在草稿纸上把所有的题目做完,已经是下午三四点了。

他也不着急誊写,把东西收拾好之后把椅子挪开一点先吃点东西。他的精力实在是熬不住了,大脑快速的运转是非常消耗体力的。

过了半个时辰他感觉恢复的比不多之后就开始誊写,等写完之后赶紧把帖经卷成桶状放在旁边。

接下来就是诗赋了,一共三道题,一篇借物言志的,一篇关于“孝”的,一篇如何为官的。

贾政开动起自己的脑容量,在装模作样的思考着,其实是在内心里看什么诗词符合。他可不想抄出来之后是这个时代本来就有的,那可就丢人了。

最终他选定了后世共*和*国第一人的一首咏梅、关于“孝”的他选了明代杨慎的十二月朔旦南郊扈从省牲“南郊新警跸,重睹孝皇年。”

最后一首选了郑板桥的竹石,这三首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只有杨慎的那首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毕竟是文学大家,水平不是一般人有的。

翻来覆去的,在草稿纸上选择合适的格式等,终于完成了。

等收卷还在掌灯以后呢,所以他用镇纸压着试卷赶紧闭目养神,等到了晚上估计是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他睡不睡得着还不一定呢。

不得不说他的决定终于明智了一次,等收完试卷考场内因为不允许说话,所以很多人吃了就赶紧睡觉。

各色各样的奇葩打呼,在安静的夜晚听的非常清楚。

到了第二天很多人都是顶着熊猫眼考试的,不用说也知道深受其害。

第二天考的是策问和经义。

今天可是重中之重,能不能得到考官的青睐就看今天的发挥了,经义就不必说了是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算半八股的文章。

考官一般都是文学修养极好的大儒,要是经义写不好你可以试试能不能上榜。

策问相当于命题作文,全八股文作答。

通常会出一些时政,或者热点,或者是朝中议论但不涉及敏感话题的作文。

这个事所有考官都会注意的,所以状元大多数是策问一鸣惊人的那种。

贾政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今天的考试,也不能说不顺利,写过作文的同学都知道,你哪怕写完了总感觉有那么一点不完美,想改却没办法。

第三天是杂文和墨义。

反正一共三四天的考试贾政感觉已经过了三四年。

在那么糟糕的环境下你还要集中精力应对考试,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死考验。

更别说对他这种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了。

所以出来之后他全身都馊了,头发也是乱糟糟的,眼眶深陷,熊猫眼能吓死人!

周瑞和李贵看到贾政的这幅形象吓的要死,赶紧把他扶上马车。

到家之后贾政一句话都没说,饭也没吃,随便用热水洗漱完之后躺到床上就开始睡觉,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的样子才醒来,长舒了一口气。

王氏让丫鬟端来一碗粥让贾政暖暖胃,等到了天大亮再吃饭。

一直过了七八天时间他才缓过来,每天带着元春去找村庄的小萝卜头们玩,贾珠因为要参加乡试所以已经去了金陵。

就这样贾政也终于清闲了下来,就这样每天一边带着孩子们玩一遍锻炼身体。

等到了二月末,会试的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贾政和王进、李琼等人早早地就来到了贡院的对面茶楼,让各家的小厮去挤进去等着放榜,他们可没有能力挤进去。

“放榜啦!”“放榜啦!”在众人的呼喊声中贡院的们缓缓打开,有一队官兵簇拥着一位礼部官员拿着榜单走了出来。

等张贴完之后众人呼啦一声就全部挤了过去,看着自己的,看着同乡的。考上的喜极而泣血没考上的失魂落魄或者哭天喊地的。

“老爷,考上了!”周瑞一边拔开两边的人一遍大声叫着。

“第几名?”贾政他们也不淡定了,赶紧问。

“老爷第十三名。”

众人不管其他,都向贾政恭喜着,这时候茶楼里的众人也知道了,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过来恭喜。

贾政赶紧让家人拿出赏钱发给报喜的人和茶楼的小厮等人。

这时候王进和李琼的家人也跑进来告诉他们也上榜了,李琼三十二,王进就比较低,倒数第二名。

但是因为王进不喜读书,能进就不错,所以众人都是皆大欢喜。

这时候众人也没了玩耍的心思,就各自告辞回家报喜去了。

王氏知道今天放榜,就早早的从城外庄子上回来,倒荣国府给贾母请安,一边等着成绩的出来。

等到贾政派李贵来报喜的时候贾母和王氏等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大声说着赏一边说着要开祠堂让列祖列宗也高兴高兴。

等贾政回到家里,已经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情况。

众人在贾敬的带领下禀告过祖先之后就开始摆宴。

闹腾了一天之后终于贾政和王氏告辞贾母准备回去。

贾母一再挽留,贾政借口准备殿试还是推辞了,就带着众人在城门封闭前回到了庄子,他还是感觉住在自己家舒服。

等到三月十五众人再一次聚集到宫门口,等着殿试。

殿试贾政倒是回答的四平八稳。他知道圣上老了所以喜欢稳定也就没有在答题的时候说什么过激的言论。

一切平稳度过,在期间皇帝也在他的桌前驻足了比较长的时间但也没说什么就走了。

但是却给考官一个明确的信号,皇上比较看中贾政,所以虽然他除了在诗词之外其他的没有出彩的地方却也得到了一个好的名次。

考完之后就是参加琼林宴了,这是为状元等风采人物准备的,贾政本着不做出头鸟,就是和同年联络感情罢了。

但是架不住众人知道他的诗词好,都起哄着让他做诗。

本届的主考官礼部尚书也笑眯眯的说很想看到诗词大家为大家增添一些喜庆。

贾政没办法只能抄了一次“后代”的诗词在众人的叫好中才算罢休。

热热闹闹的度过了大半个月,贾政每天都是和同年之间的应酬。

虽然古代的酒水酒精度很低,但是也架不住天天喝啊。

到最后贾政实在受不了了,就带着众人到了自己开的茶楼,才躲过了每天喝酒的日子。

按照惯例贾政是二甲所以被赐进士及第,也授予他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

可别小看庶吉士,这可是内阁大臣的入门券。

红楼世界有点明朝的味道,非翰林不入阁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所以虽然庶吉士属于编外的候补人员,但是非常吃香的。

贾政终于经过努力初步步入了官场,他也算舒了口气。

因为不用和前世一样只有一个荫官工部侍郎什么的闲职。

最起码可以在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不至于等新皇帝登基之后就树倒猢狲散了。

也可以在官场去实现自己改变命运的目的。贾政也开始为自己的新生活而努力了。

等到贾政去翰林院报道之后,由于他们刚入职,还在实习期,也没有很忙,贾政每天就是在翰林院看看书,看看邸报。

或者看看内阁阁老们处理政务的方式。

日子过得倒也清闲,但是他自从穿越过来就忙忙碌碌的,为了生活而努力着,期间还经历了贾代善的去世。

现在让他突然清闲下来他反而觉得不自在。

唯一的办法就是练字了,也只有练习毛笔字才能让他的心静下来。

他之前学习的是颜体,但是因为是为了考试没有自己的风格,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事情的增多,他也有了自己的感悟,也不需要怎么迎合其他人的口味,所以他开始准备着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去过能有自己的名气那就更好了,因为古代官有时候可能会丢,但是如果你在某关于学问的当面有一些特长,被读书人认定为大家的时候,就算不做官也会受到众人追捧。

所以往往会看到那些山长什么的,虽然没了官职,但是由于他们的学问都备受尊敬。

那也是贾政羡慕的生活,所以他为自己老了之后的生活就是希望做一个受到士林尊敬的人。

第二百七十三章知因果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至,光怪陆离第三百三十三章 稳人心第三章远嫁扬州府第三百章 初始第三十五章怜百姓,贾政免税赋(1)第一百四十六章 放弃感谢加章推第八十二章宴请第三百一十一章 豁然醒悟第九十八章 林家得子 求首订!!第二百六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悲伤第十一章官迁起居注第五十一章闲聊、叮嘱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结盟第五十七章彻底决裂第四章分家新生活第六十五章教育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年伊始,宝玉定亲第三百三十七章 暂定第七十五章病重第二百九十章 紧时间,喜悲交加第三百三十五章 王(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薛家议亲第二百三十一章 利用第七十四章冬去春来第十一章官迁起居注第八十四章大辩论(1)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无妇德泼辣行凶第二十九章胆已破,收效甚佳第二百三十四章 补偿第一百三十四章 梦惊魂林子病危,逛游园黛玉葬花第二百三十九章 原因(各种求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道玄机宝玉诚认错第二百九十九章 邀请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年伊始,宝玉定亲第一百四十三章 陨落(1)第二百八十六章 初进门,贾政恶毒第三百二十三章 镜像轮回第一百五十一章 醒悟第二百三十五章 影响第三百二十三章 镜像轮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王熙凤受辱第三百一十章 一团乱麻第六十一章行宫讨计第一百六十八章 为惜春黛玉哭告状,心失望贾政惩恶奴第二百零二章 疲于解释第二百一十八章 忧心第八十三章结束,林家欲进京第一百零六章 再遇莫林第一百二十九章 泄怨愤贾赦爆发,心已冷兄弟阋墙第三章远嫁扬州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群芳初识邢蚰烟,贾政肃穆教诸子关于评论和更新第八十九章觐见第一百二十九章 泄怨愤贾赦爆发,心已冷兄弟阋墙第七十章会宝钗第七十一章伤离别,回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方向第八十四章大辩论(1)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询问第一百一十八章 忍悲痛,贾政帮治丧第一百七十四章 干净第十章努力终结果第十五章乱糟糟,顽石出世第二百六十七章 情理之中的坚持解释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娶想说的一些话第七章一语话千年第一百四十八章 查抄第二百九十六章 谋划第二百七十章 欲回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赈灾第三百三十八章 劝说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谈心第一百零三章 抡才成买卖第一百零五章 秋闱始,钦差到第三百三十九章 仓促第三百二十八章 印象第二百五十五章 续第二百六十九章热的血第二百九十六章 谋划第九十六章了结第八十七章林家入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明原因,赵家训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入住,注做孤臣第二百九十二章 将启程,安排京城第八十二章宴请第一百八十三章 尴尬第二百二十五章 明因第一百七十八章 反省●完结第三百一十五章 借机相聚第二十一章明缘由,林海上任第四十九章再临朝,舌战群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年伊始,宝玉定亲第一百二十七章 俏晴雯一损呆宝玉,读金锁宝钗半含情第三百零二章 肆意流,鲜血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