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子监里只读书(一)

一般情况下,国子监六堂,率性堂是专门给荫监生读书的地方,你们率性而为,混混日子即可。广业堂是专门给捐监生读书的地方,你们家大业广,这里读书最合适不过。

所以东三堂中的诚心堂、崇至堂;西三堂的修道堂、正义堂,就是专门给一心治学的贡生们读书用的。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些区别。诚心和崇至两堂,集合了世家或名师子弟,崇至堂比诚心堂稍高一级。修道和正义两堂则集中了寒门或普通子弟,修道堂比正义堂稍高一级。

刘玄被分在诚心堂读书,是最合适不过了。

前两日上课,相安无事。刘玄的事迹虽然传遍了国子监六堂,但每日里只是走到哪里,都有人在旁边对着他指指点点。跑过来纳头便拜,认做老大的桥段却没有发生。看来能在这里读书的人都是一时人杰,比较矜持。

今天上午第一堂课,讲授的是《论语》,先生姓徐,是位直讲,国子监老师中级别比较低的,在教授、助教之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哪一位学生给解释一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徐直讲扫了一眼,随便点了一位学生。

“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先师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就跟他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先师答道:‘有君子去那里住,就不闭塞落后了。’经义的意思是,只要有德行的君子在,就能教化地方,再闭塞落后的地方也会成为开化之地。”

“嗯,很好。夷,是指东方不开化的蛮夷,按照鼎文、金文,夷字形弯腰行走的人,有如茹毛饮血之野兽。现在我大秦,能称之为夷的,只怕只有关东苦寒之地了。因此朝廷设镇夷将军。”

前汉唐关东指的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到了前周太宗皇帝迁都京师,开疆辟土,重修关隘后,关东就指的是榆关以东的辽东、黑水地区了。

说到这里,徐直讲话锋一转,“可叹,可惜啊,东胡北夷之地,当以教化为重。朝廷只以武力镇压,全然不顾教化。”

这时,有学生举手反驳了,“先生,朝廷在关东置辽东黑水两行省,以及州县,有布政司学政,有知州知县,更有教谕学政,职以教化。现在关东两省诸州,并各军镇,有军民二百六十万余。其中中原移民一百九十余万,七十万为当地土著,胡夷后裔。现在关东尚余长白山、北岭野胡三十余万,已不足为患。”

看到徐直讲脸上的尴尬之色,刘玄心里暗暗发笑。学生都是学霸,当老师是一种痛苦啊。不过他并不同情这个徐直讲,因为他察觉到,这位徐直讲来者不善,可能是因为四位公子被开除的缘故。

“嗯,不错,这位同学说得不错。先生的意思是,镇守一地事关重要,不当委派粗鄙武将行职此事。”

此话一出口,有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看向刘玄。他们都清楚,这位一来就名扬国子监的贡生,父亲正是加镇夷将军号,东宁镇兵马统制。徐直讲这话,是人都听出是针对刘玄的。

可是刘玄端坐在那里,丝纹不动,像是在说别人一样。

他没听明白?不可能啊,我这么直白的话他都听不明白?徐直讲心里嘀咕了几句,看到刘玄依然是不动如山,心中焦急。

“刘持明,你来自辽东行省,说说你的看法吧。”

“什么看法?”

徐直讲不由一噎,我刚才一通话白讲了?

“你觉得关东治理的如何?”

“如今天子圣明,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关东跟我大秦其它地方一样,地方绥宁,百姓安居。”

对于这样的话,徐直讲肯定是不敢反驳。他要是敢反驳一句,那就是说当今天子不圣明了。呵呵,徐直讲的胆子可没那么肥。他知道,自己只要对这句话说一个不字,下午就能传到御史那里去,自己这点小身板,怎么经受得起都察院御史们的狂暴揉虐。

徐直讲眼珠子一转,又问道。

“听闻前段时间有野胡下山,袭扰州县,又有军镇擅开边衅,你自辽东来,可有耳闻?”

“有闻,小事而已!”

“小事?”徐直讲冷笑一声,“袭扰州县还是小事?难道州县沦陷才是大事吗?擅开边衅是小事,难道两国交战了才是大事吗?”

面对徐直讲的上纲上线,刘玄淡淡一笑,反驳道:“野胡袭扰州县,高丽暴民乱边,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朝廷设立东宁、泰宁、海西、北山四军镇的目的所在。”

“如不动刀兵,多加教化,关东早已靖宁。”徐直讲声色俱厉地说道。

“先生去过辽东吗?”

徐直讲一愣,我去那苦寒之地干什么?但是随即明白刘玄话里的意思。可没去过就是没去过,他也不能胡说八道啊,要是人家随便问几个当地人文,自己答不上,更丢脸。

“没去过。”徐直讲阴着脸答道。

“先生没去过,可能会胡乱猜测。”刘玄一句话就给徐直讲刚才的话定性了,“中原内地诸省尚有不服王化,不识德教之徒,何况偏远苦寒的辽东黑水。若无诸军镇数万军士,何来的七十万服王化,识德教的本地土著?”

徐直讲气急败坏道,图穷匕见,“我就问你,朝廷以粗鄙武夫镇守关东,以制东胡北夷,是否妥当?”

“家父加镇夷将军,受天子圣恩,朝廷委派,镇守关东。先生此话,是不是说家父是粗鄙武夫?”

刘玄也不加示弱,反问道。

徐直讲愣了一会,最后直着脖子,颇有风骨地答道:“是的。”

镇夷将军怎么了?只不过军将世家,又在偏远之地任职,我怎么可能被吓住,我是颇有风骨的文人士子!

“家父十五岁中武进士,授幢武侯之职。十八岁锁厅应科举试,中秀才和举人,会试不中,只得专司武职。家父不仅为边镇军帅,还曾充任过知军、经略使,治军打仗,抚民理政,算得上文武双全,请问先生,家父哪里粗鄙了?

“如果不粗鄙,何必被发至苦寒边塞之地镇守?”徐直讲有些强词夺理了。

“先生出言辱及家父,学生自当据理相辨,此乃孝道。请问先生,这哪里有辱斯文?是我遵从孝道有辱斯文?还是先生出言不逊,辱人父母有辱斯文?”

徐直讲被驳得无言以对,站在那里浑身发抖,最后一个字也说不出,只好拂袖而去。

诚心堂的厢房里一片寂静。

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过云无迹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却新传子夜歌(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间信有白头痴(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瓯江啼晓解奇案(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间信有白头痴(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风卷絮(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间信有白头痴(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九十六章 荣府双喜皆临门(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远忧其君(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云一片闲舒卷(三)第十三章 宁府小聚为拜师(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观江楼上玉壁连(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残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练兵有新法(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饮水亦欣然(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问谁家子(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里点映红(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闻僧道开清净(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七十四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饮水亦欣然(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听阳关不惨颜(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悬晴夜燕户空(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二)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里点映红(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旧事未了新争起第二百零一章 暨阳锁关定会稽(一)第一百零九章 弹劾如云暗杀机(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闻僧道开清净(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二)第二百零七章 钱塘城里云雨会第三百九十二章 触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韫玉忌轻沽(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远忧其君(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飘零已是无颜色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韫玉忌轻沽(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间信有白头痴(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谢里影人间(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两宜顺人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来露砌魂(四)第四百五十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华旧事恨难忘第一百三十四章 东南形胜吴都会(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荣禧国府添喜事(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楼里救薛呆(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来新燕飞春岸(一)第五十二章 奉国府里话机要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谋定乱(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二)第五十六章 此时海棠惹秋意(一)第五十六章 此时海棠惹秋意(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乡试捷报来(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间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第四百五十一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触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带蜿蜒通南北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铁马秋风郁洲山(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云起且听钱江潮(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贾玉诚意救甄玉第三百九十五章 细雨春芜上林苑(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连筑千里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团蝶阵委芳尘(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刘府门(一)第七十九章 钦点壬寅科进士(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将容小丑(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风似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风断青衣渡(一)第二章 关东生客至京师(二)第七十九章 钦点壬寅科进士(二)第四百零八章 读书习气扫未尽(二)第六十章 宁府大丧起波澜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里点映红(三)第九十九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三)第七十二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三)第五章 荣府荣华百生相(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贾宝玉会金陵(一)第十四章 宁府小聚为拜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