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一)

京师钟楼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总高十二丈,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下部是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高三丈,四边各长十二丈。基座四面正中各有一个高宽均两丈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基座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之上为两层楼体,由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和迭起的飞檐等组成,高九丈。由台阶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入一层大厅,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绘藻井。

二层四周均有明柱回廊,楼内有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与外廊相通。顶有两重屋檐,四角攒顶覆盖碧色琉璃瓦,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钟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金顶原来是铜皮包裹,木质内心,屋檐上覆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

在钟楼平台西北角,有一亭子,内置一口铜钟,通高八尺有余,重一万二千斤,钟裙外径五尺,纹饰铭文古朴,音质嘹亮雄浑。

此钟楼与对面相隔不过数十丈的鼓楼对峙。每日里的辰时,钟楼鸣响十声,此外不再鸣响,只有到了危急之时才会鸣钟示响。而每个时辰,鼓楼则击鼓报时,通报全城。所以晨钟暮鼓是京城官民每日里熟悉的声音。

这里离曲江湖不过两三百余丈,站在二楼回廊上,全湖美景尽在眼底,确实是赏景观灯的上佳去处。

离隆庆四年上元节还差好几天,侍卫司就把钟楼和鼓楼封了。京兆府的人在这里挂上花灯,装饰了一番后也撤了。

待到这一日,琏二嫂打头,李纨、探春、迎春、惜春、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合乘了四辆马车,丫鬟、婆子们连同各色物品,又坐了六辆车。贾琏、贾宝玉、贾环、贾芸、薛蟠等男丁骑着马,护着一行人,再跟着十几个小厮在左右打着照应,径直来了西城曲江湖。

到了这里,贾琏和贾宝玉先包了一处园子,叫小厮和婆子们看住了各门口,严防闲人乱闯。一拨丫鬟陪着各自的主子姐儿进去,另一拨丫鬟在贾芸和十来个小厮的护送分去了钟楼,先去那里布置。

这园子叫愚园,是本朝开国名相袁文肃公修的。占地六十多亩,分内外两园。外圆围了曲江湖一块为愚湖,再筑有一山丘为钝山。

内圆尽置假山阁楼,内外园计建有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无隐精舍、分荫轩、松颜馆、青山伴读之楼、觅句廊、依琴拜石之斋、镜里芙蓉、寄安、城市山林、集韵轩、延青阁、容安小舍、秋水蒹葭馆、栖云阁、春睡轩、柳岸波光、课耕草堂、啸台、养俟山庄、在水一方、漱玉、小沧浪、竹坞、小山佳处、岸窝、憩亭、牧亭、西圃、梅崦、愚湖、鹿坪、界花桥、渡鹤桥三十六处,是为三十六景。

这园子在袁文肃公后人获罪后,被没入官中,后被赐给了南安郡王。

只见这几位姐姐妹妹们盛装打扮,或穿秋板貂皮,或穿大红百蝶穿花袄,或穿狐腋箭袖,或穿一斗珠儿的羊皮褂子,或穿天马皮褂子,或穿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或穿大红洋缎窄褃袄。外面或披了披风,或戴了斗篷。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在这愚园里走着,逢桥必过。按照习俗,上元节这样子便能够祛病延年。

普通人家女儿们也不在意,自去东西两城或曲江湖边走一遭便是。但高府贵胄的姐儿们便不好这么随意了,往年里都是在自家园子里走一走便是了。今儿有了刘玄借钟楼的借口,贾琏也托着世交人情,找南安郡王府借来了这处园子,供大家“走百病”。

在这园子里走了一两个时辰,挑景致秀丽的地方坐了一会,还写了几首诗,最后大家停在了秋水蒹葭馆。南安王府早就在这里备下了三桌美食,供贾府哥儿姐儿们用晚宴。

吃饱喝足,大家喝了一钟普洱茶消食,后又上了马车,趁着天色未黑,径直来了钟楼。

刘玄跟丘好问早就在楼下等着了。见了一行人过来,连忙招呼人把马车赶到楼下的别院里,让女眷在这里下了,再从别门穿入,直接登楼。

在一楼平台上,早就用青幔围了一个通道,与周围隔开。

“侍卫司在这里驻有巡哨兵丁,以备警戒,我叫人用青幔隔开,免得扰了他们公务,又惊了众女眷。”

贾琏在旁边客气道:“四郎有心了。”

沿着楼梯上了二楼,站在四面回廊上,京城四处看得清清楚楚,就是南边不远处的皇城门楼也是一目了然。近处的曲江湖更是一览无遗,各处花灯悬张,裹红披彩。在脚下东西南北大街小巷上,街头巷尾已然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各色。

街面上更是人头涌动,跃跃欲试,全城就等着天黑点灯了。

刘玄把贾琏拉到一边,切切嘱咐道:“这钟楼二楼,回廊连同里面的房间,我都借下了。早先你府上的丫鬟婆子,连同我府上的都在这里布置好了。吃的,喝的,各色趁手的物件都备好了。我让人将这二楼的房间隔成了两边,女眷在西边,爷们在东边。”

刘玄顿了一下,继续交待道,“三楼还有一哨位,专门用来观警报信用的。上下从旁边的侧楼梯过。你在那里放几个婆子小厮,挡住闲人进来。一楼平台,我跟他们的指挥说好了,让出东北角给我们。那里有两个方便之处,都清洗干净了。还临时搭了个棚子,备了好几缸清水。我已经叫人用布幔围了起来,排了我府上二十几个家丁散在布帷外面看着。他们跟侍卫司的人都熟,也说得上话,必定不会让他们惊扰了女眷们。但是姐儿和嫂子们下二楼来这,一定要叫丫鬟和婆子们陪着,小心免出差错。”

“此外,侍卫司那边的答谢我已经给了,不过那是我府上的情面。等走时,琏二爷最好也给上一份谢礼,算是贾府的情面。”

“四郎放心,人情谢礼我早就备好了,贾府可不敢失这个礼。”说到这里,贾琏拱手道,“今儿可真亏了四郎帮忙打点,想这十几二十年,贾府这些姐儿们,还有宝玉他们,真没有今儿这么高兴过。真是再怎么谢四郎都不为过。”

虽然这段时间留在家里,但事情很多,云办公也是办公。所以存稿跟不上,只能保证基本更新,对不住诸位书友了!!!

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却新传子夜歌(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闱选贡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吴鼙鼓连声来(二)第七十一章 糊涂奇案牵朝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云一片闲舒卷(一)第六十二章 扑朔迷离勘奇案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悬壶谁济世(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东南形胜吴都会(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吴鼙鼓连声来(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迳抱静园城市间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罢六经卧看山(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风冷吟吴越(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二)第四百零五章 奋向青门学种瓜(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东来又向西(三)第六十八章 深秋赋诗菊黄华(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五)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楼台绿瓦沍琉璃(二)第一百五十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四)第二十章 薛府求医循北来(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师三吴千机牵(二)第六十二章 扑朔迷离勘奇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遥望玉门关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团蝶阵委芳尘(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刘府门(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苏城里开元宫第五十七章 此时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华看琼花(一)第二百章 钱塘屹然安三吴(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岁已知世事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见九州悲(一)第三百零五章 侧蓬帆过古刹寺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饮水亦欣然(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残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伤人索谁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观江楼上玉壁连(三)第十章 喜逢茶楼有私会第三百三十八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里影人间(二)第十二章 宁府小聚为拜师(一)第九十三章 秋风萧索萧风关(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苍烟不惹尘(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闲来无话谈前程(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琏凡鸟谋私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犹嫌五更鸡鸣早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来露砌魂(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悬壶谁济世(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圣忧勤德泽深(一)第五章 荣府荣华百生相(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轻舟连夜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华之子归(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两宜顺人情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鸣明师恩第三百八十章 月悬晴夜燕户空(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几分径自醉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话言要事(二)第四十九章 清虚观里蘸事忙(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贾玉异际遇(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东来又向西(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韵音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贾宝玉会金陵(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会话机密(一)第一百二十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零六章 风雷会击江潮定第四百零八章 读书习气扫未尽(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零一章 暨阳锁关定会稽(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练兵有新法(三)第五十九章 宁国府里起变故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里点映红(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华木含香双添好(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风波自散去(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遥望玉门关第三十五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四)第七十三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乡试捷报来(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却新传子夜歌(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军列阵杭城外第二百四十四章 闲来无话谈前程(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风卷絮(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阵受点检(三)第三十六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宫一夜飞秋磷(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华看琼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