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风似刀

进入夏天,天气一日比一日酷热。

杭州州衙内书房,刘玄、李公亮、潘籍、孙传嗣四人各自摇着扇子,还是止不住额头上的汗水。

“两浙六州的编户统计如下,洪元九年编户一百一十三万八千二百二十五,口八百六十八万七千五百六十七。弘同六年,户一百三十万三千一百二十四,口八百九十万五千八百四十三。成德八年,户一百二十四万二千四百八,口八百一十五万三千五。”

李公亮念的是督办钦差派到两浙受贼乱的杭、越、明、婺、严、衢六州的督查秀才们汇报上的清查数据。

“水旱田地,两浙六州在洪元九年为两千一百七十一万亩,弘同六年为两千三百五十九万亩,成德八年为一千七百七十九万亩。”

“前周末年,中原民乱骤起,白骨横野,两浙倒是未受波及,只是洪元年间奉朝廷之命,向湖广、闽海等受祸严重的行省迁了部分人口过去。所以不像其它行省,立朝十几二十年间,人口有骤减骤增的迹象,而是保持着稳定。只是到了成德年间,”潘籍看了看文卷,微皱着眉头说道,“人口不增反减,少了八十多万丁口。”

孙传嗣接言道,“应该是成德年间,地方乡绅与勋爵世家以及州县官吏们勾结,大肆侵吞田地,许多失了田地的百姓只得投身为佃户。那些乡绅权贵们为了免交丁口税,便隐匿了部分人丁。只是我朝丁口人头税不重,部分乡绅怕麻烦,就省得去隐匿了。所以这差额数字就不是很大了”

“但是这水旱田地差额数字就触目惊心了。太祖高宗两朝,田地数字略有盈升。因为两浙自古是富庶之地,开发数百上千年了,可供开垦的荒地不多,所以新增田地只是缓缓增加。但是到了太上皇秉政年间,却突然间足足少了六百多万亩良田,真是丧心病狂,肆无忌惮啊。”李公亮放下文卷,叹息道。

三人叹息了一会,看刘玄坐在默然想事,相视一眼,李公亮开口问道:“四郎,你在想什么?”

“哦,想两宗妖教跟北靖郡王的破事。”刘玄抬头应道,“这些东西我们抄录一份,递了上去就好,这是圣上、杜大人和老师头痛的事,我们暂且没法操心。我只是在想,这两宗妖教的乱贼事变眼看要平息了,而我们找出来的线索,越来越指明那位北靖郡王在这件事上,有些不干不净。”

“巫春秋曾是北靖郡王府供奉的事,无凭无据,做不得数,摆不到台面上去。但北靖郡王和修国公府祖墓被毁一事,着实蹊跷。妖教是深信因果报信的,杀害官绅,还可以说是除恶扬善,积累功德。毁人祖坟,却是损阴功,要遭报应的,那伙子信鬼神信得发癫的妖教乱贼会做这种事?”

刘玄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沉思。

“四郎说得不无道理。只是北靖郡王那边可以说妖教祟邪,丧心病狂,难以以常理权衡,推得干干净净。他是苦主,说什么都行。”潘籍微微苦笑着说道。

“还真看不出来,这北靖郡王倒是个狠角啊。”李公亮冷笑着说道。

孙传嗣猛然一惊,讶然地问道:“重明,你是说祖墓是北靖郡王自个叫人毁的?”

“自个派人,或者勾结唆使乱贼做的,谁知道呢?只是这么一来,北靖郡王跟妖教乱贼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再脏的底都被洗得干干净净。”

李公亮的答话让孙传嗣一阵摇头,突然想起什么又问道:“那修国府的祖墓呢?”

“怕是无妄之灾,做戏要做全,谁叫修国府的祖墓离得那么近。”

众人忍不住叹息,这一波最冤的就是他们家了。被明旨除爵,嫡孙赐死,祖墓也被人刨了,可能是作恶太多,又或许真的是因为离北靖郡王太近了。

大家说了几句题外话,又继续起今天的正题。

“两浙六州土地清丈后,建议将土地分成三等:上等水源肥田、中等瘠薄田、下等无水高田。交税的时候,无论官田还是民田,规则一样,上等田一亩实为一亩、中等田以一亩五分折为一亩、下等田以两亩折为一亩。按收成纳赋…”

等到李公亮念完,刘玄开口补充道:“这六条章法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杜大人倒是赞许,只是吕师叔和欧阳师伯那里还有些意见。不过无所谓,我只管递上去就好了。”

李公亮和潘籍对视一眼,他俩对刘玄非常了解,从刚才的话语听出些别样的意味来,只是不好问。

“这些督查秀才们倒是能干,四郎,他们有多少人愿意留下?”

“已经定下了,总计一百三十七位督查秀才,七十五位希望能被保荐入国子监,我允了他们,按功绩分别保荐入京师和金陵国子监。余下六十二位希望做个小吏,先占了坑,有机会了再锁厅投试。我会在乱贼平息后的总保案里列出他们的名字,再分开上两封单保奏章。老师已经回复我了,说他在内阁议事时提了提,三位宰辅和其他阁老们也答应了。”

周天霞、杜云霖和杨慎一终于在上月,分别以实授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身份进了内阁,成为大家口中的阁老相公。

“这六十二位留下的秀才们,在分发各县时要注意些,最好能相互照应。”

“没有必要太过照应了。一是不能做得太明显了,留下话柄;二来也算是一种历练。这六十二位,不见得人人都归心。现在归心,不见得将来也归心。三五年下来,能汰选出十来位可用的就不错了。”

“四郎心里有数就好。”潘籍犹豫了一下,又说道,“而今大家都知道浙西的乱贼就差那么半口气了,可朝中弹劾四郎的奏章越来越多了。不要说北靖王府和修国府的祖墓被毁的事,其它各种腌臜事都扣了过来,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捕风捉影,编捏出这些罪名的。”

“失职无能、胆大妄为、贪功擅权、滋事扰民、贪墨粮饷…,林林总总差不多了十七八个罪名。幸好这次他们还知道些分寸,没有往我头上扣‘私藏兵甲、阴蓄死士、暗置金印、自制王旗’等太过荒唐的罪名。自古历朝,但凡出征得胜而回的将军大臣们,除了一身的功勋之外,还必须有满纸的罪名。”

众人一时无语,外书房里一片寂静。

第五十七章 此时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远忧其君(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间何处无春到第三百四十五章 轻谈江山似等闲(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风卷絮(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云起且听钱江潮(二)第四百零六章 奋向青门学种瓜(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华木含香双添好(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云一片闲舒卷(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百四十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三)第十二章 宁府小聚为拜师(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十七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六)第九十章 漠北列阵受点检(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残玉瀣行穿竹(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十一章 荣宁国府暗波澜(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观江楼上玉壁连(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励翼明弼谐第五章 荣府荣华百生相(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论治乱有静气(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雾天难明第四百零三章 闲庭曲槛无馀雪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关里扬威武(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连筑千里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两宜顺人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云起且听钱江潮(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铁马秋风郁洲山(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宫使无私断公案(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十五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云起且听钱江潮(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闲话无东西(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来新燕飞春岸(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师三吴千机牵(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连筑千里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五)第二十二章 小小风波自散去(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闻僧道开清净(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见九州悲(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悬壶谁济世(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苏城里开元宫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饮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总知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观江楼上玉壁连(一)第十五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一)第一章 关东生客至京师(一)第六十一章 师叔相邀有内情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里点映红(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来露砌魂(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二)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四)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六)第二章 关东生客至京师(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贾宝玉会金陵(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难违自从循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闻僧道开清净(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间信有白头痴(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带蜿蜒通南北第四十六章 春露楼里救薛呆(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圣忧勤德泽深(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东去话新物第八十七章 一夜风起刀兵急(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