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周府寿宴闻奇案(一)

“四郎,我们真的要这么般做吗?”徐天德有些迟疑地问道,“贾府虽然后继无人,但还好歹也名列四王八公十二侯之一,开国勋爵世家,百足之出死而不僵。我们设计宁国府,就怕后患无穷。”

“天德,我们只是顺势而为,事情还得他们自己人去办。不把他们弄下来,我们军将世家如何出头?”说到这里,刘玄笑着摇摇头,“我刘家,曾经也位列开国勋爵世家。当初我曾祖因军功封长丰侯,只是英年早逝,太祖皇帝立朝之前就过世了。我祖父少有英勇之名,十七岁充太祖御前马军都虞候,攻城必先登,对战必破阵,累以军功封新安侯,授河东节度使,位列十二侯之一。”

“谁曾想,在平定交州安南时,家祖因醉酒误事,被夺爵,降为三等将军。从此,就与淮西、燕赵的同僚们老老实实做起了军将世家。倒是让史家捡了个便宜,挤进了十二侯门列中。”

徐天德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最后等刘玄说完,才开口道:“四郎,这智谋筹划的事情,我是做不来的。还是等淳之和重明来了,跟他们俩商量下吧。”

“是啊,秋天快到了,淳之和重明要进京备考明年的春闱了。而且再过一两月,京城就热闹了,三十六行省的拔贡们都汇齐了。”

刘玄跟徐天德说了一会话,韩振进来禀报道:“四郎,兴平号京师分号来人了,说是福伯交待的礼品已经置办好了。”

“是给周副宪的部分礼品,快请过来。”

“小的杨金水见过四郎。”

来人二十来岁,个子中等,其貌不扬,长得一副老实让人安心的模样。他叫杨金水,刘家兴平号一位老掌柜的次子,现在是兴平号京师分号的外管事。

“遵照福管家的清单,小的已经把东西都置办好了,请四郎查验。”

“好,”刘玄使了眼色,徐天德马上告辞,拉着韩振就走了。

“金水,你到京师有半年了吧。”

“是的四郎,我比四郎早一个月进的京。”

“我看你这两个月递上来的情报,已经深入到东西两城的井市了,了不得。”

“谢四郎夸奖,这都是我该做的。”

“金水,现在交待你一件事。”

“请四郎吩咐。”

“贾家东府的老爷,贾珍,一向喜欢到花萼和春露楼去寻欢。我要你务必搞清楚,他这一两月喜欢的是哪位粉头,然后安插一个靠得住的细作到楼里去,能进出房间的那种。”

杨金水拱手道:“小的明白,马上去安排。”

“好,查明讯息了,人到位了,且听我命令。”

“小的遵命。”

下午,贾政那两位清客,也送来了又庭公的一幅山水画。刘玄留他们坐了一会,用了茶,封了两封纹银做酬谢。

等到第二日,正是左副宪周天霞老大人的五十寿诞,刘玄带着韩振、徐天德早早就到了周府。

府上已经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周老大人简在帝心,正是大用之时,各路人马闻讯自来的有不少,像刘玄这般持请帖来的,怕是只有三四停。

不过周府也是早就预料到今天这种情景,人手都安排好了。捧着礼物的韩振和徐天德被领到另一处,自去登录上账。刘玄被管事直接领向了内院,在二进门时,周府的二哥儿在那里相迎,两人拱手寒嘘了几句,又继续向前走。到了正堂,寿星周天霞端坐在正中,刘玄上前行了礼,先代表恩师杨慎一,向师弟贺寿,然后又以师侄的身份,为师叔祝寿。

一位管事站在旁边,拿着礼品清单,大声念道起来。

念完后,周天霞坐在那里拱拱手道:“有劳贤侄此来,为老朽贺寿,届时多饮几杯。”

刘玄回了礼,然后周府二哥儿上前,代父向刘玄行礼致谢,一番繁琐礼节后,刘玄终于被周府二哥儿请到了二进前院里的一桌宴席上,安置坐好。

过了一会,又一人被引来,也是安置在这一桌。刘玄见了来人,连忙起身,拱手道:“见过承安师兄。”

“见过持明师弟,想不到你来得这般早。”来人正是户部主事鲁学良,字承安,也是杨慎一的学生,是刘玄的师兄。

“我还要替恩师给周师叔贺寿,必须得早来。”刘玄苦笑道。

“哈哈,你是恩师的养老弟子,你不来谁来?”鲁学良大笑道。

两人坐下没一会,陆陆续续来了四十多人,居然有三分之一是刘玄的师兄,还有一半是师叔师伯的弟子,也得叫一声师兄。

到后面来的二十余人,终于跟刘玄完全没有关系了。

时辰到了,寿宴开始。先是周府二哥儿代表周老大人过来敬酒,然后是周府大哥儿,周天霞老大人的嫡长子,代表周府过来敬酒,最后是周天霞老大人亲自过来敬酒。气氛一时喧闹起来。

院子里先是一片叫师叔师伯的,接着是叫副宪老大人的,众人犹如万花锦簇,围着满脸笑容的周天霞。

“今日是副宪老大人五十大寿,我等皆为老大人贺!”

“满斟寿酒,我意殷勤来祝寿。问寿如何,寿比南山福更多。”

“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鹤语寄春秋,古柏参天五十围。”

在场的都是文官,最少都是举人起步,谄诗颂词张嘴就来。

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人看到了刘玄。

“这不是国子监大才子刘持明吗?也是给副宪大人贺寿的吧,怎么不写诗作词作贺一番。”

“是啊,大家都说国子监的大才子刘持明,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如此大好时节,为何不做诗词数首,为副宪老大人作贺!”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道。刘玄看了一眼,发现架秧子起哄的多是那二十几位门外之人。

刘玄淡淡一笑,这等拙劣的挑事,他也不放在眼里,只是缓缓地说道:“今日正是周师叔之寿宴,刘某身为晚辈,只是诚心来祝寿,岂敢行诗写词。以长辈之寿宴为扬名场合,大不孝啊。刘某不才,略通诗词,更识得忠孝仁义,故而不敢造次。”

此话一出,那些起哄的人不由憋得通红紫涨。刘玄话的意思很明白了,好诗好词他有,一作出来只怕又要传唱扬名。可今天是周老大人的寿宴,又不是什么诗词歌会。这样喧宾夺主,那才真是不把长辈放在眼里的不孝行径。

“哈哈,果真是杨老西的高徒啊。众人休得再言,只管喝好吃好。”周天霞仰首大笑道。

第三百九十四章 触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旧时别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听风雨倾国颜(二)第八十六章 一夜风起刀兵急(一)第六十八章 深秋赋诗菊黄华(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状元转做伐柯人(一)第一百零三章 东华门前风雷动(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二)第一百零九章 弹劾如云暗杀机(二)第三十四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三)第五十章 清虚观里蘸事忙(二)第七十九章 钦点壬寅科进士(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师勘定逆乱日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里糊涂案(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岁已知世事艰(一)第六十二章 扑朔迷离勘奇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两宜顺人情第九十五章 荣府双喜皆临门(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二)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五)第七十四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悬壶谁济世(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东南形胜吴都会(四)第二十章 薛府求医循北来(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风似刀第九十八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医循北来(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军列阵杭城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阁部半山堂(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会话机密(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旧时别第十四章 宁府小聚为拜师(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万里宾客自西来(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楼船夜雪熊津镇(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闲话无东西(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贾府秽闻染永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墙春草几番生(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悬晴夜燕户空(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来露砌魂(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里现牛羊(四)第十九章 薛府求医循北来(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听风雨倾国颜(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问谁家子(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轻谈江山似等闲(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远忧其君(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三)第四十四章 春露楼里救薛呆(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却新传子夜歌(二)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刘府门(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悬壶谁济世(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里糊涂案(三)第一百零三章 东华门前风雷动(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一)第十七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风冷吟吴越(二)第二章 关东生客至京师(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墙春草几番生(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饮水亦欣然(一)第三百八十章 月悬晴夜燕户空(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团蝶阵委芳尘(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华看琼花(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练兵有新法(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宫使无私断公案(二)第九章 国子监里只读书(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轻谈江山似等闲(二)第四十二章 周府寿宴闻奇案(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难违自从循第二百六十三章 连枝比翼浮翠阁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谋定乱(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四)第三十三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献功求伊祜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闻僧道开清净(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会话机密(四)第一章 关东生客至京师(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万里宾客自西来(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触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零八章 汉江城阙又秋砧(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悬壶谁济世(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细雨(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铁马秋风郁洲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