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钦点壬寅科进士(一)

殿试是一科科举最关键也最重要的一环,中者为天子门生,当场钦点一二三甲进士。

黎明时分,刘玄等人就在东华门前等着。他们看着高耸巍峨的宫门,心绪万千,今日考完后,圣上钦点名次,诸位便以进士的身份要在这里唱名。

刘玄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众人,只有不过百余人,里面熟悉的只有徐文祯、潘籍、丘好问和沈自省。明国维和李公亮未能中试,只能来年再考了。

过了一会,有殿前司领班都虞候进来,跟带队的礼部官员交接,再验了诸位贡士的腰牌对牌。然后在四个小黄门的引领,三十六位殿前骁卫的护送下,静悄悄地穿过空地巷道,来到保和殿前。

站在殿前台阶下,可以看到上面站满了人,政事堂的诸相,内阁诸位阁老,还有翰林院、礼部等一干官员,都早早地在那里候着。

九十位贡士站在殿前空地里,朝阳正徐徐从东方升起,照在他们年轻和满是憧憬的脸上。

这时开始点名,主考官魏良弼点一二等,同考官富时景点三等。

“隆庆壬寅科会试贡士一等头名,北直隶辛丑科乡试拔贡刘玄刘持明。”

“臣在!”此时的刘玄等人有资格称臣了,他率先从左边台阶走了上去,向魏良弼和富时景行礼,然后站在殿上第二层的空地里。

“二等第十一名,岭东乡试拔贡丘好问…二等第十五名国子监拔贡沈自省…二等第二十一名辽东乡试拔贡潘籍…三等第六名,国子监拔贡徐文祯…”

点名完成后,众人把在东华门领到的各自的会试文卷拿了出来,双手捧上,大声道:“学生蒙恩被点为贡士,现殿前投卷,请圣上御览!”

自有小黄门将众人的文卷收了上去,递到隆庆帝桌上。

接着有礼部官员领着众人赞拜、行礼,完成后有乾清宫守吴宝象出殿,大声道:“奉旨,宣隆庆壬寅科会试贡士入殿行御前试。”

众人再行礼,按名次鱼贯入殿,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然后发放策题。

殿试一般只考一篇策论,限时一个时辰,由执相阁老、翰林院掌院等临时考官初评,选出十份上优者,递交御览。当然了,会试一等前十名贡士的文卷如果不在其中,也会被单独选出来递呈上去。

今天殿试的策论题目,是隆庆帝早些日子想出来,早上才御笔写下的,《论人材》。

众贡士在殿中紧张地挥毫写策论,隆庆帝在殿上书桌上御览众贡士的会试文卷。九十多名贡士的文卷,他也不可能一一全部看完,只是有选择地看。现在他看的正是会元刘玄的会试策论制义。

“《刑赏忠厚之至论》,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果然,这刘玄的策论正如烟溪先生和众人所言,纵横捭阖,气象雄阔。他的行文遣句能看到烟溪先生的五分精髓,但意境气象却有些另辟蹊径,自成一派了。想不到这小子还有这份功力。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

看完刘玄的这份制义,隆庆帝连连点头。这制义倒是尽得烟溪先生真传,言之有物,严正缜密。

半个时辰过后,刘玄第四个交卷,然后退到殿外候着。他的策论果不其然被评为上优,递呈到隆庆帝桌前。

“《论人材》,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

隆庆帝品味再三,喃喃地低声道:“烟溪先生教出来的好弟子啊,当仁不让、勇于任事的宰辅之才啊。”

待到一个时辰的考试时间和一个时辰的评卷时间过去,众贡士又入殿参驾。

隆庆帝居然站起身来,径直下阶,走到刘玄跟前道:“你的策论朕看过了,当为鼎首。但今科是朕即位以来的首科,朕执朝的首位状元不是那么好当的,朕再给你一题。”

“臣请圣上赐题!”刘玄毫不胆怯地答道。

“好胆识!你被称为词牌圣手,朕就考你词才。朕这些日子在读三国志,正好读到孙刘屯兵长江,共抗曹魏,你以此史为题,赋词一阙,词牌就不限了。”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词,好词!”隆庆帝看完后,抚掌拍手大声叫好道,“真是荡气回肠,回味无穷,读完后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众臣也在旁边大声叫好。

隆庆帝沉吟一会道,“此词写尽三国雄史和风流人物,已属千古绝唱,唯独有一遗憾,朕读此史,甚喜周郎公瑾,可惜这词中未写,有些意犹未尽。”

说罢,隆庆帝摆手笑道:“是朕贪心不足了。刘卿能写出《临江仙》如此佳词,已属万幸,何敢再求更多。”

“圣上,臣还有一词,待臣为圣上写出。”

刘玄也不管不顾了,都到殿试这个地步了,圣上也有点魁之意。风头已经出尽,也不在意再多出些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妙!妙!妙!词曲豪迈雄壮,已经难越这两词颈背了。”隆庆帝大声道。

“圣上初科,有天纵英才,居然连赋两阙千古传唱之佳词!此乃祥瑞,臣等幸哉,亲临盛况!与有荣焉!我等共贺圣上!”

太和殿大学士、中书侍郎、平章国事卢文韬以下,众臣齐声恭贺道。

“回圣上。前年为师祖昆林公百岁诞辰,恩师困于国法,监居辽阳,便遣弟子代行孝道。臣自金州上船,泛海南下,在余杭上岸,沿富春江西进,过婺州、衢州、睦州、信州、抚州,至吉州太安,与墓前拜祭师祖昆林公。后顺赣江而下,在江州入长江,先逆江游历赤壁、武昌,再顺江而下,过安庆、太平、金陵,在京口入运河北上,过扬州、淮安,直入密州,在密州再上海船北还,历时八月有余,遍游东南、江南、湖广、淮南、岭东诸地名城”

“哈哈,果然是烟溪公先生,算无遗策啊。”隆庆帝大笑之后,便坐回到御桌后,开始钦点今科的进士了。

************

大年初四,祝大家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第三十九章 贾府门里训弟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琏凡鸟谋私利第四百四十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四)第十五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一)金钗记后记第三百三十六章 横戈盘马太原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东来又向西(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闲置思功过第三百八十九章 楼台绿瓦沍琉璃(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一)第三百零七章 汉江城阙又秋砧(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墙春草几番生(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一)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三)第九十六章 荣府双喜皆临门(三)第五十四章 太学年考有蹊跷(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岁已知世事艰(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论治乱有静气(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阁部半山堂(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华之子归(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风卷絮(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风起刀兵急(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东南形胜吴都会(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圣忧勤德泽深(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来露砌魂(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韫玉忌轻沽(二)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论治乱有静气(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一)第二百章 钱塘屹然安三吴(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一)第七十六章 元夕闻名青玉案第四十章 荣宁国府暗波澜(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四)第五十八章 祖制难违自从循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间信有白头痴(二)第七十四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会探花(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连筑千里路第二百零四章 三军列阵杭城外第九十八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宫使无私断公案(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来露砌魂(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四)第三十七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来新燕飞春岸(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无(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吴鼙鼓连声来(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远忧其君(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贾玉异际遇(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师三吴千机牵(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三)第三百零五章 侧蓬帆过古刹寺第四百零六章 奋向青门学种瓜(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五)第三百零七章 汉江城阙又秋砧(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罢六经卧看山(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一)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悬壶谁济世(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军列阵杭城外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十九章 清虚观里蘸事忙(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饮水亦欣然(一)第二百八十章 荣禧国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远忧其君(二)第七十二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问谁家子(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华木含香双添好(一)引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带蜿蜒通南北第四百一十四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敌若云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两宜顺人情第八章 国子监里只读书(一)第五十六章 此时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诡事(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风卷清江暗雨来(二)第十二章 宁府小聚为拜师(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风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闻(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无(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论治乱有静气(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三)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来露砌魂(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岁已知世事艰(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墙春草几番生(二)第五十六章 此时海棠惹秋意(一)第十一章 凤姐决断谋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