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元旦大宴

林如海上张府提亲的事在当天下午就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林家在最近一个多月一直都是京城八卦圈中的话题中心,自然是引人注目了。而张家在朝中的地位比林家更甚,张林两家联姻,至少在小范围内会对原有的权力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比如,林家原本是划分到大阿哥的势力范围的,因为林家是荣国府的姻亲,而荣国府贾政之妻王氏的哥哥是八爷的门人。

而张家却是保皇党,在诸位皇子中间没有明显的倾向,一心只服从皇命。

从三十七年起,林如海在打击私盐的过程中,对太子党和大阿哥党同样对待,这就让许多人侧目了。不过大阿哥党在私盐上涉足的本来就不深,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林如海的目的是打击太子党,打击大阿哥一党不过是顺势而为,以做掩饰罢了。

但是,这回和张家的联姻却让人不得不多想一想。一般来说,家族之间的联姻,门当户对是一个重要因素,比门当户对更重要的是各自的政治倾向!除非被皇帝乱点鸳鸯谱,否则,政敌之间是极少会联姻的,除非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保皇党与大阿哥党虽然没有直接的对立,却也不怎么和谐。至少,胤褆不会奢望张家和林家联姻,就会同他站在一起,相反,有极大的可能是林家脱离大阿哥党,和张家一起成为保皇党。

毕竟林家本来就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大阿哥党,只是因为和荣国府的姻亲关系,这才被人定义为大阿哥党。如今贾敏已死,又没有留下嫡子,女儿总归是要出嫁随夫家的姓的。而林家又和张家联姻,贾府的地位就很尴尬了。

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了,一般都是与继妻一组的关系会逐步拉近,与亡妻一族的关系会渐渐疏远。

林家和贾家再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特别是在贾家对林家女儿不“仁”之事发生之后,林家紧接着又与张家联姻,贾府的地位就更显尴尬了。就是林家从此与贾府绝交,恐怕也没人说什么。

应该说,康熙是最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的人。

对于贾家和王家,早些年的时候,康熙是很信任的。只是在两家老一辈儿的人去世后,如今当家主事的这一辈儿人,就开始变了。

先是王子腾走了老八的门路,和老大勾搭上了,然后贾珍的儿子又娶了老大的血脉,他们这是想干嘛?是觉得他老了该入土了,所以要开始押注,图谋那从龙之功了?不只是押注,还大小都买!

对于他们的打算康熙岂有不知的?

所以,在林如海面圣时,向康熙坦白要迎娶张家的嫡女时,康熙是乐见其成的。

这年的除夕,林如海和黛玉父女两个是在京城林府度过的。第二天是元旦朝贺,像林如海这样上京述职的官员也是要参加的。朝贺大典之后,就是在太和殿设宴,宴请文武诸臣和外藩使节。

三十九年,大清朝各地风调雨顺,蒙古诸部也比较安生,国库也比往年丰厚许多,康熙是诸事顺意。再加上年前胤礽和胤禛献上的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清对马匹的需求。虽然自行车在某些方面来说,还不能完全取代马匹,可是这毕竟是一个好消息不是吗?

最重要的是,胤礽能心系百姓,这一点让康熙很欣慰。

于是,在宴会上,康熙特别点名赞扬了胤礽,又顺道提了一句胤禛用心办差,将太子献上的自行车一物交予胤禛督办。

满朝文武自然都满口子的夸奖太子,太子党众更是得意洋洋,索额图也是春风满面。

喝了几杯酒,康熙无意中看到了张英,不由得笑道:“听说张爱卿要嫁女,这可是大喜事啊,不知这好日子定在哪一天?”

众人劝酒的劝酒,聊天的聊天,只是都把声音放低了,竖起了耳朵。

张英站起来躬身道:“老臣家里这点子小事万岁爷还放在心上,真是让老臣受宠若惊。小女以定下正月初七大婚。”

“正月初七不错,是个好日子。”康熙朝林如海看去,“朕看林爱卿是越来越年轻了,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众人都随之起哄。

林如海有些不好意思,端了杯酒起身,“皇上就不要打趣臣了,臣敬皇上一杯。”林如海一口干掉了杯中酒。

康熙就笑:“你这是自己心里偷着乐,自个儿想喝酒吧?”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不过在哄笑之余,他们都清楚的感觉到,康熙对张林两家联姻的认可,那些想要捣鬼的也都暗自收敛了。此时众人都只看到张家和林家联姻之后的强强联合,以张家在士林之中的声望,以及京官在把握局势方面的优势,加上林家把持盐政,以及做生意累积下来的财富,这真是一股不能小觑的力量!

因此,众人带着或拉拢、或巴结的心思,游走在张英和林如海之间,敬酒不已。

坐在后面的贾政就完全无人问津了,他一个小小的五品工部员外郎,以往众人不过是看在皇上对贾家已逝老太爷的情分之上,才对贾家另眼相看。如今皇上摆明了支持张林联姻,又何尝不是在敲打贾家呢?

或许贾家还有其他的用处,不过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众人又岂会和皇上作对,与贾家亲近呢?还有一些与贾家素日不和的,甚至已经在明目张胆的以眼神嘲讽,在这些戏谑的眼光中,贾政只觉得尴尬不已。

好容易挨到宴会结束,贾政拒绝了往常的几个好友的相邀,径自回府去了。

“老爷,刚宫里传来消息,说贵主子昨儿在万岁爷跟前儿提了,咱们元春已经是答应了。”

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答应,王氏已经很高兴了。毕竟比起没名没分的宫人来说,答应就是正式上了玉牒的皇帝的女人了,宫里的奴才也要尊称一声小主儿。

况且元春才侍寝过两回,就被正了名,显然万岁爷对她还是极满意的。只要以后服侍好万岁爷,伺候好贵主子,还怕提不了位份吗?到时候再生下一男半女的,他们贾家也就是皇亲国戚了!德妃娘娘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贾政闻言,满腹的憋屈才稍稍有所缓解,自家女儿能够进宫伺候皇上,那是祖上修来的福分啊!贾政还没坐稳呢,又立即站起来往外走,“我要去祠堂给老祖宗们上柱香,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王氏昂着头跟在贾政后面,只要元春在宫里的地位能够稳固下来,她在贾家的地位就会非常超然,就是老太太也要让她三分!事实上,自打元春侍寝的消息传来,府里上下人等对她就越发恭敬了,就连老太太也不再对她大小声。

王氏非常享受现在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感觉。

贾政去祭拜了祖宗,就往老太太屋里走去。

“听珍儿说,皇上在宴会上特意点了张家和林家结亲的事?”这是贾母最关心的事。

贾政默默的点头。一提起这事,贾政就浑身不舒服。像他这样古板守旧之人,最好面子。今天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用那种戏谑、奚落的眼光看着,他有一种想挖个地缝钻进去的冲动。

如果说前两日林如海去张家提亲的事贾母还勉强能够冷静应对的话,那么皇上亲口认同张林联姻,就是赤裸裸的打他们贾家的脸了。

从现在起,他们甚至在一些公众场合还不能说林家是贾家的姻亲,不然将张家置于何地?他们贾家可是不敢和张家硬碰硬的。

往后,就真的只能看姑老爷的态度了。

贾母这时又忍不住怀疑,贾敏当初那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她没有做那样的事,少年夫妻,又有二十来年的情分,想来姑老爷也不会做得这么绝。

只是,这一切都已成定局,不可能再改变了。

唯有一声长叹……

第49章 人参养荣丸第463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第328章 生与死第621章 巫后(七)第59章 宜妃在行动第387章 初议旗务第467章第80章 偷鸡不成第340章 晴雯的劫难第486章 行至江宁第191章 动手第92章 宣索额第441章 结丹第492章 还敢嚣张第63章 宁寿宫中第123章 李氏的算计第595章 不长眼第142章 追杀媚人第218章 湘云出嫁468第468章第556章 让乌嫔出宫第47章 失眠第227章 宝钗的青云之志第427章第155章 元春求见良妃第349章第188章 最终阅选第623章 四百年(二)第27章 乌鸦嘴胤祥第225章 凶险第427章第47章 失眠第317章 灭口第258章 明太祖与弘晖?第56章 急转直下第45章 真正意义上的初次见面第173章 灵根?慧根?第397章 乌喇那拉氏孤注一掷第131章 薛家的计划第615章 巫后(一)第329章 良妃的请求第333章 二废太子第5章 敲打王氏第420章 宜妃探病516第516章第447章 佟国维死了第453章 佟佳氏怀孕第23章 秦淮河第25章 风波起第296章 戳破第148章 金钏儿之“死”第535章 怀了胤祯的孩子第154章 格雅得偿所愿第115章 破局第361章第526章 胤祯仍未死心第289章 生了第581章 宝钗求见第207章 有孕第315章 救命第366章 文武双全第186章 黛玉杀人第244章 不是我504第504章第18章 黛玉的烦恼第486章 行至江宁第352章 她没资格第334章 媳妇人选第424章 喜讯469第469章第161章 离京第460章 冬日雅趣第286章 年氏有喜第536章 胤祥回京第404章 武试第386章 钮钴禄氏的结局第575章 西北大捷484第484章第331章 最后的盛宴515第515章第48章 史湘云第497章 李氏起疑第409章 再见偏心第83章 生了第263章 种下一粒籽第224章 爷等得起第194章 洞房第151章 大选开始弘晖遭难518第518章第97章 再进贾府第239章 荷庄第611章 禅位(一)第417章 德妃问罪第437章 西北捷报第45章 真正意义上的初次见面第189章 本宫要你生不如死第152章 背后疑云第590章 广州条约第403章 飞天第458章 怀孕也能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