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章 最后的结局

第1778章 最后的结局

由于谢利瓦诺夫的近卫骑兵第5军,只是临时划归索科夫指挥,并不是真正地属于第53集团军,因此施特默尔曼饮弹自尽一事,没有向留守司令部的斯米尔诺夫报告。而索科夫回答司令部之后,急于联系科涅夫,也没来得及将此事告知斯米尔诺夫。

直到索科夫在电话里提到了施特默尔曼的死, 斯米尔诺夫才后知后觉地知道了此事。他等索科夫结束和科涅夫的通话后,一脸震惊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这都是真的吗?”

斯米尔诺夫这没头没脑的话,索科夫自然没有听明白,他随口问了一句:“什么?”但随即就明白对方问的是什么事情:“参谋长同志,你是想问施特默尔曼饮弹自尽一事吧?”

“没错,没错。”斯米尔诺夫使劲地点点头,说道:“他真的自杀了吗?”

“是的,他自杀了。”索科夫给了对方一个肯定的回答:“我让科什金留在那里处理善后事宜,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把他的遗体送还给德国人。”担心斯米尔诺夫不理解自己这样做的目的,还特意解释了一句,“虽说施特莫尔曼将军是我们的敌人,但他同时也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是一名值得我们尊敬的对手。”

“你说得没错,司令员同志。”谁知斯米尔诺夫不光理解索科夫,还主动提出:“科什金中尉的级别太低了,出于对这位真正军人的尊重,我觉得应该把此事交给军事委员同志来负责。你说是吧?”他后面一句话,是针对坐在一旁的戈罗霍夫说的。

在司令部里早已成为透明人的戈罗霍夫,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当仁不让,便站起身对索科夫:“司令员同志, 参谋长说得对,科什金中尉的级别太低,由他来处理此事,显得不太合适,还是交给我来负责吧。”

既然戈罗霍夫主动请缨,索科夫自然是求之不得,连忙点点头,说道:“好吧,军事委员同志,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置了。”

等戈罗霍夫离开后,斯米尔诺夫开口对索科夫说:“司令员同志,不管是施特默尔曼是自杀,还是被我军击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要知道,德军团级以上的指挥机关,通常设置在远离前线的地方,以至于被我们击毙的德军军官里, 连校级军官都非常有限, 更别说将军了。”

说这话时, 斯米尔诺夫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想到在战争爆发的初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苏军,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不光普通的战士和基层军官伤亡惨重,就连将军级别的指挥员也损失了不少。

“参谋长同志,你怎么了?”索科夫看出斯米尔诺夫的表情不自然,还以为他的身体突然不舒服,便试探地问:“我看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不舒服?要不,我让军医来给你检查一下。”

“不用不用,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慌忙摆着手说:“我只是想起了牺牲的战友,假如他们能活着看到我们的胜利,那该有多好啊。”

“参谋长同志,那些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的指战员,不管他们是战士和军官,甚至还是将军,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索科夫正色说道:“就算过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我们的子孙依旧会牢记他们的功绩。”

“真的吗?”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斯米尔诺夫半信半疑地问道:“我们的后辈子孙,真的能记住我们这些为了保卫祖国,而血洒疆场的人吗?”

“是的,参谋长同志。”来自后世的索科夫,清楚地记得每年的胜利节,那些挂满勋章的老兵出现在胜利广场时,总会有无数不认识的人给他们献花,自己就曾经这样给几位老兵献过花。因为对斯米尔诺夫的质疑,他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我向你保证,我们的子孙会永远记住那些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的人。”

“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用手指抹去脸颊上的泪水后,及时地变换了话题:“根据我获得的情报,方面军下属的很多部队,都在今天对德军展开了进攻,你说说,我们可以全歼被围困的敌人吗?”

“这恐怕很困难,我的参谋长同志。”索科夫知道历史上的切尔卡瑟战役,苏军虽然动用了两个方面军的一百多万兵力,围攻德军的六万多人,但最后还是有四万多德军逃出了生天。虽然因为自己的出现,被歼灭的德军数目会增加,但要想全歼他们,依旧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相信会有相当数量的德军官兵,能逃出我们的包围圈。”

“这不可能吧,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对索科夫这种说法,却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要知道,我们出动的兵力超过了百万,而德国人呢,不过区区的六万多人。等于我们一百个人打他六个人,难道还打不过吗?”

“没错,我们在兵力上的确占据着优势。”索科夫在苏军兵力占优势这一点上,是丝毫不怀疑的,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各参战部队的战斗力,恐怕就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防御作战中,我们和敌人的伤亡比是三比一;在进攻作战中,这个伤亡比就变成了七比一。我们的全线出击,只能给德军造成巨大的伤亡,但要想全歼他们,我觉得基本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司令员同志,你似乎忘记了,我们除了参与进攻的部队外,还在德国人突围的道路上,设立了五道防线。就算德国人的战斗力再强,要想突破这些防线,肯定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我们的攻击部队就可以趁机赶到,与坚守防线的部队前后夹击德国人。”

“参谋长同志,我们做指挥员对战局进行分析时,不光要考虑兵力和装备,以及战斗意志方面的问题。”索科夫见斯米尔诺夫钻了牛角尖,连忙提醒他说:“还要看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对我们作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哦,司令员同志,你的意思是说环境和气候的因素,也会影响到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吗?”斯米尔诺夫反问道:“我理解得正确吗?”

索科夫看到斯米尔诺夫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和自己抬起杠来,不想再在这种事情上争论下去,只能哭笑不得地说:“参谋长同志,我觉得我们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反正从目前的情况看,到天黑之前,战役就有可能结束,我们到时直接看最后的结果就是了。”

“好吧,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听索科夫这么说,也意识到自己就算争论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倒不如索性等战斗结束后,再看最后方面军统计的战果:“我们就等着看最后的战果吧。”

两人正说着话,一名参谋走过来报告说:“报告司令员、参谋长同志,强击航空兵第1军军长梁赞诺夫将军前来拜访。”

斯米尔诺夫显然和这位空军将军打过交道,听到参谋这么说,一脸惊喜地问:“梁赞诺夫将军在什么地方?”

“就在门口。”

“快点请他进来!”

很快,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将军,神采奕奕地从门外走了进来。

看到索科夫和斯米尔诺夫,他率先抬手敬了一个礼,嘴里说道:“你们好,将军同志们!我是强击航空兵第1军军长梁赞诺夫少将。”

“你好,梁赞诺夫将军!”索科夫连忙上前两步,主动向对方伸出手,用友好的语气说道:“很高兴见到你。”

而斯米尔诺夫则和对方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看样子两个的交情还不浅呢。

等三人重新入座之后,梁赞诺夫歉意地对两人说:“本来上级安排我们军为你们提供空中支援,但这该死的天气,让我的飞机根本无法起飞。”

对索科夫来说,这次的作战,没有得到空中支援,的确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若是能得到空军的支援,他完全有把握取得更大的战果。

“梁赞诺夫,别自责。”斯米尔诺夫安慰自己的老朋友说:“谁也没想到这段时间的天气如此恶劣,以至于空军都无法升空作战。不过这样也好,我们的飞机无法升空,德国人的飞机也不能派上用途,我们就能集中优势的炮火,对德军集结的区域进行猛烈的炮击。”

“是啊,天气不好,空中的能见度就有限。”梁赞诺夫也感慨地说:“就算我们的飞行员强行起飞,恐怕也看不清楚地面的攻击目标。哎,要什么时候能研制出可以悬停在目标上空,可以进行精准打击的飞机,我们的对地支援就更有效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梁赞诺夫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索科夫连忙咳嗽一声,把两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之后,开口说道:“我有个想法,可以让我们的空中变得更加有效。”

听索科夫这么说,梁赞诺夫顿时来了兴趣,连忙问道:“索科夫将军,说说你的想法,我看是否可行?”

“你的军里有运输机吗?”

“有的。”梁赞诺夫点了点头,给索科夫一个肯定的回答:“是盟军援助的C-47,载重11800千克,最高时速36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60公里/小时。”报完飞机的基本参数后,他好奇地问索科夫,“索科夫将军,你打算用运输机运输什么物资吗?”

不光梁赞诺夫好奇,就连斯米尔诺夫也向索科夫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他同样想搞清楚索科夫怎么想起问运输机。

“梁赞诺夫将军,你误会了,我问运输机,并不是想要运输什么武器。”索科夫笑着说:“而是打算将其改造成能支援地面作战的空中堡垒。”

“空中堡垒?!”梁赞诺夫满脸疑惑地朝旁边的斯米尔诺夫看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也看到了疑惑,便扭头望着索科夫不解地问:“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军的歼击机或者强击机,只能攻击正面的目标。如果想从不同的角度攻击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调整机身的角度。”索科夫说到这里,还特意问了梁赞诺夫一句:“梁赞诺夫将军,我说得对吗?”

“没错,的确是这样的。”梁赞诺夫一头雾水地问:“但这和你所说的空中堡垒,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在想,假如在运输机里安装机枪,围绕目标盘旋飞行时,从侧面的机舱门或者舷窗朝下面射击,是不是可以对地面的目标实施有效的精准打击呢?”

梁赞诺夫听索科夫说完后,并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皱着眉头思索起来。

而斯米尔诺夫则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你觉得飞机上应该安装几挺机枪呢?”

“我看至少要安装四挺机枪,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攻击火力。”索科夫说道:“而且不能用7.62毫米的机枪,那种枪的威力太小,最好是使用12.7毫米的高平两用机枪。”

“我们没有12.7毫米的机枪,盟军支援我们的武器里,并没有这种规格的机枪。”梁赞诺夫突然插嘴说道:“索科夫将军,你觉得在机舱内安装14.5毫米高射机枪,怎么样?”

“14.5毫米高射机枪都是四联的。”索科夫有些迟疑地说:“如果在飞机上安装四挺,我担心射击时的后坐力太大,飞机会受不了。而且这么大口径的机枪,本身重量就不轻,这就限制了携带的弹药数量。”

“索科夫将军,用不着装四挺。”梁赞诺夫说道:“一挺14.5毫米的高射机枪是四联的,我们将其拆成两个两联的,分别安在机舱的两侧。如此一来,就大大地减轻了飞机的载重,同时也能携带更多的弹药。”

“这样也不错。”索科夫觉得梁赞诺夫的想法不错,在表示赞同之后,催促道:“梁赞诺夫将军,不知你们什么时候能完成改造?”

梁赞诺夫盯着索科夫看了一阵,随后回答说:“最快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机舱内机枪的安装工作。”

索科夫和梁赞诺夫在讨论细节时,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斯米尔诺夫拿起电话听了一阵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他放下电话后,索科夫好奇地问了一句:“参谋长同志,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方面军参谋长扎哈罗夫将军来电,”斯米尔诺夫面无表情地回答说:“实施突围的德军,已经有一部渡过了格尼洛伊季基奇河,与前来接应的部队汇合,彻底跳出了我们的包围圈。”他停顿片刻后,又继续说道,“司令员同志,你是对的,我们要想全歼被围的敌人,的确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本章完)

第147章 换防第2190章第2004章第1239章 承诺第2260章 冤家路窄第2224章第1766章 劝降第1702章 新战法的推广第63章 举起手来第1286章 垂死的挣扎第1406章 相互渗透第880章 进攻终于开始了第1124章 运动中歼敌(八)第1663章 善后第788章 一夫当关第7章 新来的部队第1339章 拖住敌人第1742章第476章 夜袭(中)第326章 郊外的战斗(上)第2430章第2006章第1408章 处置办法第492章 工厂区(中)第1948章 兵分两路第786章 重返瓦西里大楼第1013章 德军的圈套第2164章 圈套第655章 撤退第2463章第1231章 交换第338章 炸桥(下)第713章 一营长第1140章 空军来了第1108章第2291章第2109章 临时查哨第1783章 侦察任务2573.第2572章第2329章2583.第2582章第1436章 文物(下)第1803章第1440章 火力覆盖(下)第1772章 骑兵逞威第2202章第597章 突围前夕第1324章 艰难的跋涉(下)第1346章 验明正身第892章 被误导的侦察兵第106章 光荣的旗帜第1807章 大战在即(上)第1417章 前途后追第1482章 艰难的抉择第2035章 新任的装甲兵主任第1850章第2384章第786章 重返瓦西里大楼第200章 扫兴的聚会第2214章第1199章 德军来袭第1058章 进攻战斗(下)第1280章 德国人认怂了(下)第958章 会师在即第723章 搭便车2551.第2550章第1420章 再立新功第864章 战士祖明特第1467章第599章 死亡山坡第2244章 德国人上钩了第1206章 会师第45章 捡洋落(上)第160章 新的任务第314章 反坦克军犬连第1169章 朱可夫的视察2558.第2557章第1232章 曼斯坦因的毒计第1755章 应对措施(上)第900章第999章 散兵游勇第456章 雅科夫来了第1839章第407章 战果第699章 坦克兵(下)第1089章 乐极生悲第2406章第109章 新的侦察小组第2187章 失踪的飞行员(下)第1823章 防御的绝招第1267章 求助2536.第2535章第373章 圈套(下)第894章 炮兵第1544章 及时出击第2171章第1427章 援军到了第621章 回城之路(中)第315章 中尉的婚事(上)第1471章 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