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三制突击战术

灰头土脸的布科夫和列斯科夫,带着各自的部队,灰溜溜地回到了果戈里大街的工事里。布科夫一看到待在工事里的伊凡,就大声地嚷嚷道:“营长同志,不行啊,冲不上去,德国人的火力实在太猛了。”

而二连长列斯科夫,则径直走到林华的面前,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随后问道:“米沙,你看德国人的火力这么猛,我们该怎么打?”

布科夫见到列斯科夫居然跑去向林华请教,脸上露出了惊诧之色。更令他吃惊的是,营长伊凡少校居然也屁颠屁颠地跑到了林华的面前,陪着笑脸问道:“米沙,你觉得我们怎么才能拿下这座教堂?”

看到伊凡也在向林华请教,布科夫猛地想起,部队之所以能顺利地拿下果戈里大街,靠的就是这位索科夫的“破墙开路”战术,没准他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部队拿下这座被德军占领的教堂。

想到这里,布科夫也凑了过去,对林华说:“米沙,既然在夺取果戈里大街时,你都能想出‘破墙开路’的战术,那么对我们正在进攻的这个教堂,你也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吧?”

其实早在一连、二连受挫时,躲在街垒工事里的林华,就开始琢磨如何拿下教堂了。教堂的四周,都是无遮无拦的开阔地,破墙开路战术显然没有任何用武之地;虽说还可以采取坑道作业的方式,向敌人的阵地接近,可现在是冬天,气温太低,土地早已被冻硬,就算德国人不开火,听任苏军挖战壕,战士们手里的工具也根本无法挖开冻土。

此刻见伊凡和另外两位连长围着四周,让自己给他们出谋划策,林华也觉得非常头疼。教堂里的德军火力太猛,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压制,就算自己如诸葛亮一般足智多谋,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无数的计谋,但光凭指战员们的血肉之躯,能挡住德国人的子弹吗?

但转念一想,要是不想个好对策出来,像一连、二连这种用人命往里面填的战术,很快就会把部队打光,到时的进攻任务,就该落到自己的三连头上了。

林华望着伊凡问道:“营长同志,不知道营里能集中多少轻重机枪?”

伊凡听到这个问题,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旁边的两位连长。布科夫首先回答说:“我们连有两挺轻机枪。”

“我们连也有两挺。”布科夫的话刚说完,列斯科夫也跟着回答说。

等两位连长都报完了数,伊凡才接着说:“营里的机枪排里,还剩下了一挺重机枪和三挺轻机枪,我可以立即将他们都调过来。”

林华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加上自己连里的那挺轻机枪,共有一挺重机枪和八挺轻机枪,如果在街道上一字排开,显得有些拥挤。他环顾左右,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后,对伊凡说:“营长同志,请您命人将左右楼房的侧墙炸几个窟窿,各架上两挺轻机枪,剩下的都摆在街道上。等重新发起进攻时,就用这些机枪火力来压制敌人。”

伊凡安排完人手去炸墙和搬重机枪,又接着问道:“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觉得进攻队形也需要进行调整。”林华想到在刚才的进攻中,苏军的队形简直就像排队去送死的,因此他果断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如果还用刚才的队形进攻,在德军密集的火力打击下,还是会伤亡惨重的。”

伊凡听林华说完后,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说:“米沙,你有可能不清楚,我们在进攻时,一直使用的是这种进攻阵型。难道有什么不对啊?”

“是的,营长同志。”林华的心里很明白,如果还是采用现有的队形进攻,就算有机枪火力的掩护,部队依旧会伤亡惨重,因此他必须说法伊凡改变进攻队形:“我们现在采用的散兵多层推进的队形,在进攻时火力难以发挥。我觉得应该采用三三制突击战术。”

“三三制突击战术?!”三人听到林华这么说,脸上都露出了迷茫的表情。伊凡皱着眉头问道:“米沙,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三三制突击战术吗?”

林华点了点头,开始向这三位苏军指挥员介绍华夏解放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战术:“三三制突击战术,指的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进攻、掩护和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战士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伊凡听林华说完后,朝左右的两名连长看了看,笑着说:“连长同志们,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战术,你们呢?”

“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列斯科夫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立即追问林华:“米沙,这种三三制突击战术,有什么好处吗?”

“三三制突击战术的特点,是疏散队形、分队配合、小群突击。”见自己所提到的战术,引起了列斯科夫的兴趣,林华便饶有兴趣地继续说道:“在火力分布上梯层分明又相互协调,是一种完美的攻防队形,可以克服我军的散兵多层推进时火力难以发挥的缺点。每个战斗组的间隔都保持着合理的距离,这样避免了在遭遇炮火覆盖时损失过大的问题。”

林华说到这里,有意停顿下来,看众人的反应。伊凡朝他扬了扬下巴,鼓励的说:“说得不错,继续说下去。”

“据我的计算,一发迫击炮弹落入攻击队形,只能造成一人伤亡;一发152榴弹炮的炮弹,最多也只能打掉2个小组。”在引用这一组数据时,林华不禁老脸一红,继续说道:“就算遇到最可怕的机枪侧射,也不会伤亡两个战斗班,而普通散兵队形,在相同情况下的伤亡,通常要达到数十人之多。”

“这种三三制突击战术,听起来很不错。”林华的话刚说完,一直没说话的布科夫便插嘴说道:“我觉得在接下来的进攻中,可以尝试一下。”

伊凡在经过一番思索后,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林华所说的这种战术,连忙吩咐布科夫和列斯科夫:“你们立即把班排长都叫到这里来,让米沙向他们传授这种新战术。”

趁着两位连长去召集班排长时,伊凡还是不放心地问林华:“米沙,你的这种新战术听起来不错,但有没有什么缺点啊?”

林华迟疑了片刻,随后回答说:“这种战术虽然优点多多,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各作战小组之间的完美配合,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磨练。近卫第八师的部队,在这几个月的战斗中,由于部队减员太大,从别的部队补充了大量的新兵,导致各部队指战员之间的熟悉程度低。再加上这又是我临时想出来的新战术,战士们能否掌握还是一个问题。我担心正式进攻时,战士们无法熟悉地使用这种战术,而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米沙,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林华的话刚一说完,伊凡就摆着手安慰他:“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战斗,来检验这种新战术是否适用。”

第2383章第1658章 全员皆兵第449章 崔可夫来访第2055章 意外的重逢第2380章第1554章第62章 战俘营外第570章 不妙的兆头第2061章第1750章第304章 施工方案第1005章第897章 再次攻击第2119章第2301章2550.第2549章第615章 入城第609章 团部第326章 郊外的战斗(上)第1591章第652章 没有掩护的进攻(下)第1557章 来自后方的帮助第1077章 战斗结束第2094章 师长负伤第1988章第1877章第1209章 不速之客第996章 开拔(下)第1257章 关门打狗之势(中)第1636章第996章 开拔(下)第1643章 女子高炮营第218章 出击(上)第2179章第1453章第306章 敷衍第987章 未来的路第1529章 登陆场保卫战(二)第1912章第1877章第1498章第1627章第1606章 宽阔的河流(下)第1332章 特殊预备队第1134章第2222章第2278章第2198章 断后的坦克(上)第1939章 长谈第1810章 空中堡垒首战第915章 敌人在做什么第1572章 德军的偷袭第2062章 渡河和建立登陆场第1786章第751章 防御(上)第1713章第432章 北上(中)第1073章 线索断了第535章 卡拉什尼科夫第1429章 未雨绸缪第618章 接收新兵第2487章第930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1698章 被识破了身份第1822章第1373章 敌机轰炸第1786章第514章 工厂保卫战(十二)第1713章2571.第2570章第849章 工兵营(中)第1320章2515.第2514章第2094章 师长负伤第620章 回城之路(上)第1004章 主力到了(下)第778章 面授机宜第1106章 提前备战第1242章 巩固防线第1590章第1053章 转移第504章 工厂保卫战(二)第1589章第1378章第872章 善后第131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09章 狙击小分队第2121章第606章 艰难的抉择第1676章 阿西娅的担忧第520章 获悉阴谋第1792章第787章 瓦西里大楼的实力第1162章 分歧第100章 女兵的葬礼第1304章 布防第1993章 寻找失踪的黄金第2158章 新年谍影第467章 负伤第1096章 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