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3.第2522章

索科夫回到包厢时,看到阿杰莉娜正坐在床上吃东西。

见到索科夫进门,阿杰莉娜抬头看了他一眼:“米沙,谢谢你!”

“这饭菜还可口吗?”

“嗯,还凑合吧。”阿杰莉娜一边吃东西,一边口齿不清地说:“火车上的饭菜,味道就是那样,根本不能和饭店里的味道相比。”

索科夫听后笑了起来:“火车上的饭菜,要想做到和饭店里一样的味道,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准备上好的食材,再聘请两位饭店里的大厨,那样就能做出和饭店里一样味道的饭菜。不过如此一来,铁路部门的运营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到时恐怕只能上调车票价格了,否则怎么配得上大饭店规模的星际享受了。”

阿杰莉娜听索科夫这么说,忍不住想笑,结果不小心被呛到了,顿时剧烈地咳嗽起来。索科夫连忙快步上前,坐在她的身边,轻轻地帮她拍打着后背,希望她能快点缓解过来。

阿杰莉娜用手捂住喉咙,一边剧烈地咳嗽,一边用手指向了旁边,似乎想让索科夫帮她拿什么。

索科夫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见靠在墙边的柜子上,放着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起身倒了一杯茶,先轻轻地抿了一口,觉得水温比较合适,便过来递给了阿杰莉娜。

一接过索科夫手里的茶杯,阿杰莉娜立即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丝毫不考虑水温是否会烫嘴。等喝完一杯茶,她的咳嗽也基本停止了。她把茶杯递还给索科夫时,心有余悸地说:“以后我吃东西时,你可不能再说笑话,否则我有个什么好歹,你要负责任。”

索科夫就茶杯放回了桌上,笑着说道:“阿杰莉娜,伱喝茶的时候,就不先尝尝温度,万一我给你倒的是开水,直接喝下去,不就把舌头烫熟了么。”

“米沙,你别忘记了,我是一名特工,如果不懂得观察一些细节,我恐怕早就躺在冰凉的墓地里了。”阿杰莉娜笑着说:“你倒茶时,我看到你尝了一下茶水的温度,肯定是觉得不烫嘴,才会拿给我喝的。”

索科夫尝茶水温度时,是背对着阿杰莉娜,而且当时对方又咳嗽得厉害,没想到她还能观察到这样的细节,看来她的确是一个天生的特工,否则也不会在敌人的内部待了几年,每次遇到危险都能平安脱险。

“阿杰莉娜,我想问你一个问题。”索科夫望着阿杰莉娜问道:“作为一名特工,你最擅长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谁知阿杰莉娜听到索科夫的这个问题,却摇了摇头,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额头,回答说:“并不是每个特工,都需要打打杀杀。更多的特工,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来与敌人周旋,从而获得想要的情报。”

“这倒也对。”索科夫对阿杰莉娜的这种说法表示赞同,毕竟很多潜入敌人内部的特工,根本不会使用枪械,但他们所获取的情报,远远地胜过了那些只懂得舞枪弄棒的特工:“阿杰莉娜,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你能告诉我,情报局让你去柏林,是从事什么工作吗?”

没想到阿杰莉娜听到索科夫的问题之后,却望着窗外,岔开了话题:“我们到什么地方了?”

“按照时间来算,我们已经进入了白俄罗斯的境内,下一个站就是莫吉廖夫。”

“哦,莫吉廖夫!”听到这个地名,阿杰莉娜忽然变得兴奋起来:“我记得在卫国战争爆发后不久,步兵第172师师长罗曼诺夫少将指挥部队,在莫吉廖夫与德军激战了23天,成功地迟滞了德军前进的速度。”

“是啊,”对于阿杰莉娜所提到的罗曼诺夫少将,索科夫曾经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里见过,对他的历史多少知道一些:“莫吉廖夫失守后,罗曼诺夫将军在突出重围时,因为负伤而被德军俘虏。后来逃出了战俘营,当上了游击队长,指挥部队在白俄罗斯地区作战,再次被俘后,被德国人绞死。”

“哎,真是可惜。”阿杰莉娜叹着气说:“如果他能活到战争结束,你说说,他会是什么军衔?”

“战争爆发时,他就是少将军衔,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一样。”索科夫若有所思地说道:“若是他没有当什么游击队长,而是继续留在军队里作战,没准到战争结束后,能被晋升为上将。”

阿杰莉娜看了一眼索科夫的肩章,似笑非笑地说:“米沙,别人战争爆发时就是将军,而你恐怕当时就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如今你都成为了上将,别人怎么也得是大将吧。”

索科夫不想和阿杰莉娜在这件事上争论,笑了笑说道:“阿杰莉娜,我们好像一直在战场怀古。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谈论关于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战斗。”

“我们要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如果不找点话题,未免太闷了。”阿杰莉娜说道:“假如你不想再谈战争方面的事情,我们不妨换个话题。”

索科夫透过车窗玻璃,望着越来越近的城市,脑子里在琢磨该和阿杰莉娜聊点什么话题。

列车在站台停稳之后,车门打开,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米沙,你快点看那边。”

索科夫顺着阿杰莉娜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有一群提着行李箱的青年男女,正沿着站台有说有笑地往前走。索科夫不知阿杰莉娜让自己看这些年轻人做什么,有些好奇地问:“阿杰莉娜,那群人里面有你认识的人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

索科夫心说你一个都不认识,叫我看他们做什么?

没等索科夫问出心中的疑问,阿杰莉娜就主动解释说:“他们应该是去莫吉廖夫国立教育学院报道的学生,再过几年,他们就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我真是羡慕他们,好想重新回到课堂听老师教课啊。”

“阿杰莉娜,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战争爆发时,你是沃洛克拉姆斯克文学院的学生,对吧?”见索科夫不假思索就说出自己曾经读书的学校,阿杰莉娜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都过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你还记得。”

“那是当然,只要是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索科夫半真半假地说道。

但阿杰莉娜却把索科夫说的话当真了,毕竟当年自己只是随口提了一下,如果是不对自己上心的人,恐怕早就把此事忘之脑后,更别说随口就能说出自己当年读书的学校名称了。

“米沙,谢谢你!谢谢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

“阿杰莉娜,你想重新回到课堂去读书吗?”

“想,当然想。”阿杰莉娜用遗憾的语气回答说:“如果不是战争爆发,我的学业就不会中断,没准我现在就在某个局里担任秘书的职务。可惜,再也回不去了。就算我想回去读书,条件也不允许。”

见自己不小心勾起了阿杰莉娜的伤心往事,索科夫不免有些尴尬。阿杰莉娜这次去柏林的目的,连自己关系如此密切的人都不能说,说明她身上肩负着秘密使命,没准以后若干年时间,她都要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更别说回去课堂读书了。

为了化解尴尬,索科夫开始努力地寻找新的话题。他隐约记得,莫吉廖夫国立大学是全球大学排名80名的学校,也是白俄罗斯两座排进了100名的学校之一。想到这里,他试探地问阿杰莉娜:“刚刚的那些学生,你为什么觉得他们会是莫吉廖夫国立教育学院的学生,而不是莫吉廖夫国立大学的学生呢?”

哪知他的话刚说完,阿杰莉娜就一脸意外地望着他。盯着他看了一阵后,幽幽说道:“米沙,莫吉廖夫就只有一座国立教育学院,根本没有什么国立大学啊。”

索科夫听后不禁一愣,心说难道自己记错了?但转念一想,不会啊,记得后世那些留学中介,都是向国内有出国意愿的学子们推荐莫吉廖夫国立大学,说这是世界排名第80位的好学校,可为什么阿杰莉娜说没有这个学校呢?带着这个疑问,他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阿杰莉娜,真的没有什么国立大学?”

“真没有。”阿杰莉娜望着索科夫说道:“我给你简单地介绍一下莫吉廖夫国立教育学院的情况。

学院于1913年成立,不过最初只是培训教师的特殊教学机构;1918年改制为四年制的教育学院;1923上半年,教育学院再次更名为公共教育学院,下半年的时候暂时关闭。

1930年,莫吉廖夫国立教育学院重新开放,设有历史经济学和文学与语言两个系,学校的位置在列宁斯卡亚大街。

1934年学院建立了历史,地理,语言和文学三个分院。

截止到1941年为止,学院一共培养了两千多名学生。由于卫国战争的缘故,学院在1941年至1944年期间关闭。

直到1944年,我军解放了这座城市之后,莫吉廖夫国立教育学院才重新恢复了招生工作。

我们刚刚看到的,已经是莫吉廖夫解放之后的第二批学生了。”

“真的没有国立大学?”索科夫不甘心地追问道。

“是的,没有什么国立大学,只有一个国立教育学院。”

虽然阿杰莉娜信誓旦旦地说,城里只有一个国立教育学院,并没有什么国立大学,但索科夫心里却很清楚,自己根本没有记错,恐怕还要再等几十年,这座国立教育学院才会正式更名为国立大学。

列车重新启动时,阿杰莉娜随口问了一句:“米沙,我们进入波兰境内的时候,正好是晚上,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不会的,不会出事。”索科夫想起在餐车里那位托尔巴上士对自己说的话,便安慰阿杰莉娜说:“我刚刚在餐车里用餐时,遇到了列车上的守备班班长托尔巴上士,他告诉我,他在这条线上走了两个月,但从来没有遇到过传说中的匪帮,所以你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就算真的遇到匪徒,守备班的战士也会把他们消灭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阿杰莉娜的心里始终有点不踏实,列车有十几个车厢,守备班能有几个人,恐怕一个车厢都分不到一个人,万一真的遭到匪帮的袭击,恐怕就会凶多吉少。

索科夫说完之后,见阿杰莉娜依旧是一副忐忑的样子,猜到她的心里对守备班的战斗力持怀疑态度,赶紧又补充说:“阿杰莉娜,别担心。如果你对守备班不信任,不是还有我在你的身边,贴身保护你么。”他用手朝放在地上的弹药箱一指,笑容满面地说,“你瞧瞧我准备的弹药,就算真的有匪帮来袭击,我所拥有的火力,也足以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听完索科夫的这番话,又看了看装满弹夹的木箱子,阿杰莉娜的心里顿时有了安全感,她觉得只要索科夫在自己的身边,就算真的在路上遇到匪帮袭击列车,索科夫也能确保自己平安无事。

列车继续朝前行驶,索科夫注意到一点,除了经过城镇时,能看到人之外,其余的地方几乎看不到人烟。但他对这种情况很清楚,白俄罗斯的人口基数本来就小,再加上在卫国战争期间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因此除城镇之外的地区荒无人烟,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就算是到了21世纪,这个国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总人口也只有九百多万。再加上女多男少,白俄罗斯的女性很难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因此很多女人选择了嫁给外国人,这也导致白俄罗斯出现人口外流的现象。

针对白俄罗斯人口外流的现象,网上还有好事者编出了一个段子,说白俄罗斯女人没有得到特别许可的情况下,是不被允许出国的。担心如果她们外嫁的话,就会导致人口越来越少,从而让国家的人口出现负增长。原本胡编乱造的一个段子,却在网上传得神乎其神,以至于从没有到过白俄罗斯的国人,都对这个段子里的内容深信不疑。

第499章 厂区布防(中)第1245章 漫长的一天(下)第676章 用敌人的武器消灭敌人(下)第1533章 登陆场保卫战(六)第2455章第1081章 隐藏的敌人(下)第395章 斯大林格勒没有陷落第1189章 定海神针(中)第423章 全速前进第1684章 惊喜第456章 雅科夫来了第2252章第2195章 卢涅夫的为难第1940章 众说纷纭第1451章 取而代之第1797章第1330章 乐极生悲第1470章第1552章 一攻一守第1241章 妥协第404章 友军(中)第119章 无法通过的高地(中)第1939章 长谈第2281章第2275章2565.第2564章第2248章第1631章 浮桥第1833章 夜袭失败第1980章第708章 夜袭(下)第1332章 特殊预备队第1213章 自寻烦恼第2189章 再次搭档第1928章第1961章第534章 空地协同的构想第782章 侦察连长第11章 到前方去第538章 新建坦克营(下)第818章 德国人被打蒙了(上)第114章 退敌第2113章 取消进攻第268章 空中支援第868章 层层上报第853章 军事学院第2406章第1804章第857章 保卢斯调兵遣将第1300章 联合行动第1932章第1742章第770章 归建第2202章第1731章 回家第1502章 投鼠忌器第1984章第2242章第764章 援军(中)第1842章第2339章第562章 紧急迎战(上)第168章 战果第1546章 有用处的男子第1264章 索科夫的判断第1215章 远方的桥第85章 观察所里第1399章 安排第771章 搬运工(上)第1432章 线索第766章 四号大楼(上)第1684章 惊喜第26章 接受作战任务第730章 出击第1586章 维修站搬迁(下)第2342章第332章 无名小镇(上)第346章 多灾多难的第192师第571章 四道防线(上)第621章 回城之路(中)第1260章 坦克营第887章 坦克旅归来第1889章第1546章 有用处的男子第2368章第206章 走马上任第25章 这是我的职责第2455章第1051章 坦克兵的最后战斗(中)第1295章 远方的战俘营第421章 按兵不动第782章 侦察连长第1415章 德军的应对措施第481章 谈心第2012章第272章 布置第2441章第703章 和自己对话2523.第2522章第130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