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玉痕(上)

如懿明白皇帝言出必行的性子,便福一福身,缓步走到外头。阔大的廊下,硕大环抱的红柱林立,如巨大的壁垒,将跪伏于地的金玉妍衬得渺小而卑微。玉妍穿着一身月白的素色无纹长袍,袖口与衣襟滚着浅银灰的镶边。她脱簪披发,换下象征嫔妃身份的花盆底,只穿平底软鞋,跪在殿外不断叩首。

在看到玉妍面容的一刻,如懿有微微的惊诧,这个一向妩媚娇艳的女子,却未在此时展露她梨花带雨的更能惹人怜爱的哭容,只是倔强地抿着嘴,重重低下一贯高昂的头颅。

如懿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平静地将皇帝的话复述完毕,方才吩咐道:“送嘉贵人回启祥宫,无事不必再出来了。”

玉妍素白的没有任何脂粉装饰的脸,除了眼角细微的如金鱼尾上柔软摇曳的纹理,依旧那样完美,是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的玉璧。甚至连续以额叩地后带来的肿起红色,亦不过为她无神的面孔增加了一点儿明艳的桃色芳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声音并不如她的容颜一般诱惑,充满了愤恨与恼怒:“我分得清玛瑙和红玉髓!就算贞淑分不清。那算得什么!这不是真的!是你害我!”

如懿双眸微扬,顺手将鬓边一缕垂覆的红璎玉滴珠流苏掠起,那瞬间流露的神采有几分淡然的鄙夷,隐约又带着倔强的不屑,轻轻一嗤:“在这宫里,真相从来就不重要。许多事,根本无人在意它是真是假,而是在于是否有人相信。其实你和我一样,都是在赌,只赌皇上信还是不信。”她剜了玉妍一眼,目光似森冷的磨着骨片嚓嚓微响的刀,“或者,你也可以告诉皇上,你明明白白知道那七宝手串上本就是用的红玉髓,根本不是玛瑙。那么你猜,皇上会不会想,只有主使之人才会那么明白确凿呢?当然了,这也是你告诉皇上的,那日得了这些东西,你可一眼都不敢看便封起来给皇上了。”

玉妍的身体栗栗颤抖着:“皇上不会这么待我的,我为皇上生了三位皇子!一定是你挑唆的!是你!皇上才会不信我!”她咬着唇,全然不顾雪白的齿落在暗红而柔软的唇上咬出深深的印迹。

如懿冷淡的眉眼仿若这个季节最末的流火炎炎,隐隐带着冷峻与肃杀将来的气息:“是我么,还是你自作自受?就如我分明与波桑大师没有任何瓜田李下之事,但你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想让人信以为真而已!”

有泪水在眼眶里泫然欲落,玉妍用力举袖狠狠擦拭,抹杀了那即将要涌出的泪水滴落的可能,继而以灼灼的目光直视着如懿,仰着脸道:“你想挑唆我和皇上,你想看我伤心难过,我偏不哭,偏不让你如愿!”

任何神情都不足以表示如懿的鄙夷和愤怒,她的眼神冷漠如十二月的霜雪,覆落于玉妍之身:“你自己的所作所为,远胜于一切挑唆!皇上这么做,已是看在你生育皇子的份上格外留情了。”如懿说罢,嫌恶地不欲看她狼狈而狰狞的面容。

玉妍忽地站起身,扑上来欲扇如懿脸孔。她张扬的手高高扬起,凌厉的风贴着皮肉刮过的一瞬,如懿不避不闪,淡然道:“你要打只管打,只是这巴掌一落下来,位分不说,你的三个阿哥必定是不能再接回你身边养育了,你可想清楚了么?”

玉妍举起的手悬在离如懿的面孔只有半寸之地瑟瑟发颤,仿佛找不到着落一般。许久,那白如葱根的手终于重重落在了她自己的脸颊上,响亮的耳光声和着她悲鸣凄幽无尽。“皇上......皇上......您不能弃绝臣妾,弃绝臣妾母族啊!皇上!皇上!您可以责怪臣妾,惩罚臣妾,但求不要迁怒臣妾的母族,臣妾求您了!”

如懿缓缓摇头,注目她良久:“没有人要弃绝你,是你自己弃绝了你自己,是你为求荣宠不择手段才可能会牵累了你的母族。私通?”她不屑,“你的脑袋除了这些污秽东西,难道生你养你的李朝便没有教给你一点点聪明良善与懂得进退么?”

鄙弃的神色如刻在玉妍面庞上一般不可抹去:“皇贵妃,你以为你是什么良善之人么?你和我都不是善男信女,又何必说这样的套话?你有你想维护的东西,我有我不能不得的东西,既然狭路相逢,我算不过你的心机计谋,便也罢了。但我身为李朝宗室之女,责罚可受,颜面绝不可丢!我才不会哭,不会任由你看我的笑话!”

玉妍一边说,一边有热泪无可抑制地滚滚而下。她一向自恃身份,将自己与李朝的颜面看得极重,如今提及,显然是伤心害怕到了极处。她手忙脚乱地伸手去擦,越是擦泪水越多,将她的袖口染上星星点点的圆晕,彷如灰败的落花,四散弥漫。她极力遏制着喉间可能溢出的悲声凝泣,梗着脖子道:“我不会哭,不会让你看见我哭!不会让你笑我李朝失了颜面!”

“颜面失却与否,只在你自己做了什么。愿赌服输,你承受自己的恶果便是。”如懿俯视于她,凝神片刻,悄然迫近,衔了一丝诡谲的笑意,极轻极轻地道:“金玉妍,你猜一猜,这次,本宫为什么赢得那么快?”

金玉妍睁大了眼,像僵死而不能瞑目一般:“你说什么?”

如懿伸出纤长的两根手指,轻轻一晃:“孝贤皇后也好,慧贤皇贵妃也罢,如果真是她们要害本宫,如今人死尘烟散,也该尘埃落定了。可若她们也是为人挑唆,那么她们一个个死绝了,那个躲在背后的人,也该自己上场了。说到底,皇后之位近在眼前,你终于忍不住了,是不是?”

玉妍吃惊地看着如懿,双肩不由主地一抖,往后缩去。她一贯妩媚轻柔的双眸里隐着尖锐如针芒的冷光,几乎要穿透她的身体。玉妍的牙齿发出咯咯的磨磋声,若不是进忠眼疾手快按住了她,她几乎要忍不住揉身扑上来。玉妍厉声道:“你胡说!你胡说什么!”

当然只是胡说,如懿哪里有半分凭证。唯一所有的,不过是孝贤皇后死前的厉声呼号,和一点点辨无可辨的蛛丝般的痕迹。

如懿懒得与她多费口舌,正漠然相对间,却见安吉波桑大师身着红袍,手持一串橙黄的蜜蜡佛珠,神态祥和,缓缓步上养心殿的台阶。

如懿颔首施礼:“大师安好。”

安吉波桑眉眼间有淡泊清澈的笑意:“皇贵妃积福,一切安好。”

如懿瞥了掩面啜泣的玉妍一眼:“有大师佛法庇佑,邪灵不侵。”

安吉波桑微微一笑:“姜女不尚铅华,似疏梅之映淡月。即便尘埃拂身,亦终归洁净之道。”

如懿会意,眼底闪过一抹明亮的笑影,如湛湛天光。“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即便深陷淤泥,亦能不染自身。”她欠身,温言道,“大师为何此刻来养心殿?”

安吉波桑和缓含笑,有拈花看尘的闲雅之态,道:“中秋已过,特来向皇上辞行。”

如懿微微黯然:“宫中污秽,不是大师清修之地。”

安吉波桑微笑道:“修行处虽然苦寒,但自有清净大自在。”他侧过脸,看着玉妍的目光无比悲悯而慈和:“你有一张美丽胜过格桑花的脸,却没有一颗美丽的心。你有你的孩子,有你的家族,有你的未来,为何不体会清净圆明的自在?不要求无相,求虚妄,否则你的罪过会绵延到你的孩子身上,让他们来承受母亲的业报。”

玉妍美丽而狭长的眼睛鄙夷地转过,她娇艳的嘴唇间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以此来表示她的愤恨与不满。

安吉波桑宽和地微笑,对着如懿道:“皇贵妃,你以后的路还很远,荆棘与险阻还很多,那日你问我什么是禅,其实圆明清净就是禅,不是麻木不仁,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外面一切声音动作清清楚楚,而此心明白,了无挂碍,毫无执着,一片祥和。这样,所有的尘埃都侵扰不了你,因为你没有破绽。”

如懿双手合十:“多谢大师提点。”

波桑含笑:“我也只是提点而已。在雨花阁那几日,我已经发现,皇贵妃娘娘虽然来雨花阁参拜,但所求皆为宫中之事,从不为自己,娘娘其实是不信神佛的。”

如懿失笑:“大师目光清明,被您看穿了。本宫向来不信神佛,只信自己可以做到的。”

波桑凝视她须臾:“信神佛的人有心软之处,只信自己的人必然受过谁都不可信的创痛。但皇贵妃娘娘终有一日也会觉得,神佛不在于多么神明灵验,而是让漂泊无助之心有一寄托安慰之处,扶持来日之路而已。”

他待要再说,李玉已经出来,满面笑容道:“大师,皇上在里头等您了,快请吧。”

如懿见安吉波桑进殿,静静看着进忠半押半送了玉妍回去,便也离开了。

并不愿坐辇轿,也不愿侍从随行,连三宝和菱枝也被打发开去,茕茕独行,更适合如懿此时的心境。

五味杂陈。她没有言声,只是默默前行,企图消弭心底汹涌而来的迷茫与怅然若失的惊痛。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发现有一道身影一直紧随在身后,如同自己的影子一般,不曾离去。她转首,看见提着羊角风灯跟随在后的凌云彻,淡淡问:“跟着本宫做什么?”

凌云彻跟随在如懿身后三尺远:“本来随着进忠公公护送嘉贵人回宫,但见娘娘心情不佳,微臣不能劝解,所以一路随行。”

如懿无心顾他,懒懒道:“那就应该提灯在前,而非跟随在后。”

他眉目间清澈内敛,笑容仿佛天边清淡如许的月光:“娘娘自己看得清前路走在何方,微臣只需伴随身后,为娘娘照亮后头走过的路,不至于回头之时,心下茫然,连退路都难以看清。”

初秋的月光静谧铺满宫院的每一个角落,一丛丛深红的秋海棠开得正盛,绚烂至寂寞。如懿无谓地笑笑:“也好。本宫此刻的心境,不喜有人陪得太近,但一个人走,又太寂寞惶然。你在,总是好的。”

云彻不再多言,只是默默跟随。当翊坤宫门前火红的绢纱宫灯照亮了如懿苍白的容颜时,他方才低声问道:“为什么娘娘脸上的表情一如微臣当年?”

“什么当年?”

“就像微臣已经明白失去了从前的嬿婉。”

如懿感知于他的敏锐,轻声道:“你说的不错,本宫便是如此。本宫得到了一件极要紧的东西,也失去了一件非常要紧的东西。这般得失,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其实是得不偿失。”她微笑,“不过,也谢谢你的嬿婉。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她肯在我危困之时向皇上求情,也是难得了。”

云彻微微苦笑,拱手施礼:“微臣只希望,娘娘以后的路平安顺遂,再无荆棘风雨。”

有一瞬的感动犹如江潮汹涌,没顶的一刻,居然只是想着,原来还有人这样关切着自己。她旋即含笑,明白自己此刻的身份:“凌云彻,江与彬已经向本宫求娶惢心。你的年纪不小,如今也有了前程,是否也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本宫可以为你安排,求娶淑女。”

云彻的神情转瞬黯然:“娘娘关心了。微臣一个人很自在,是在不想多了家室负累。”他停一停,“能伴随皇上与娘娘身边,已是微臣的福气。”

如懿微微颔首,仰首看着清明月色,如被霜雪:“自己能觉得是福气,那就真的是福气了。”

惢心到底年轻,仗着素来底子好,皮肉的外伤倒也渐渐好了。只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她的左腿伤得厉害,足足养了小半年才能下地。江与彬又担心着冬日里寒气太过,伤了元气,一日三次端了温补药物来给惢心服用,连菱枝亦笑:“还好惢心姑姑有着自己的月例,还有小主的赏赐,否则江太医的俸禄全给姑姑换了补药吃都不够。”

江与彬倒真是尽心,惢心能起身后腿脚一直不利索,她心里难过,背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都是江与彬开解她:“只要人没事,走路慢些又有什么要紧。”

除了江与彬,李玉得空儿亦常来看望惢心,时常默默良久,只站在一边不言不语。如懿偶尔问起,李玉慨然落泪:“奴才与惢心相识多年,看她从一个活泼泼的姑娘家,生生被折磨成了这个样子。”他跪下,动容道:“小主,别让惢心在宫里熬着了。咱们是一辈子出不去的人,惢心,让她出去吧。”

李玉的心意何尝不是自己的心意?便是在望见飞鸟掠过碧蓝的天空时,她也由衷地生出一丝渴慕,如果从未进宫,如果可以出去,那该有多好。

外面的世界,她从未想象过,但总不会如此被长困于红墙之内,于长街深处望着那一痕碧色蓝天,无尽遐想。

如懿与江与彬的心意沉沉坚定。惢心原嫌自己残废了,怕拖累了江与彬,每每只道:“你如今在太医院受器重,要什么好的妻房没有,我年岁渐长,人又残废了,嫁了你也不般配。”便一直不肯松口嫁他。只是日久天长,见江与彬这般痴心,如懿又屡屡劝解,终是答应了。如懿择了一个艳阳天,由皇帝将惢心赐婚与江与彬。

赐婚出嫁那一日,自然是合宫惊动,上至绿筠,下至宫人,一一都来相送。一则自然是顾及皇帝赐婚的荣耀,如懿又是皇贵妃之尊,自然乐得锦上添花;二则惢心是如懿身边多年心腹,更兼慎刑司一事绝不肯出卖主上,人人钦佩她忠义果敢,自然钦慕。所以那一日的热闹,直如格格出阁一般。

如懿反复叮嘱了江与彬要善待惢心,终至哽咽,还是绿筠扶住了道:“皇贵妃是欢喜过头了,好日子怎可哭泣,来来,本宫替惢心盖上盖头。”

绿筠这般赏面儿,自然是因为玉妍落魄,遂了她的心意。海兰与意欢素来与如懿交好,更是足足添了妆奁,欢欢喜喜送了惢心出宫。

终于到了宫门边,如懿再不能出去,唯有李玉赶来陪伴。李玉殷殷道:“我与江与彬。惢心都是旧日相识,起于寒微。如今惢心有个好归宿,我也心安。好好儿过日子,宫里自有我伺候皇贵妃娘娘。还有,京郊有三十亩良田,是我送你们的新婚贺礼,可不许推辞。”

江与彬与惢心再次谢过,携了手出去。李玉目送良久,知道黄昏烟尘四起,才垂着脊梁,缓缓离去。

如懿目视李玉背影,似乎从他过于欢喜与颓然的姿态中,窥得一点儿不能言说的心意。

如此,江与彬置了小小一处宅子,两人安心度日,惢心得闲便来宫中当几日差。如懿也舍不得她多动,便只让她调教着小宫女规矩。如此,翊坤宫中只剩了菱枝和芸枝两个大宫女,如懿亦不愿兴师动众从内务府调度人手,便也这般勉强度日。

嬿婉自为如懿求情后,往来翊坤宫也多了。皇帝对她的宠爱虽是有一日没一日的,但她年轻乖巧,又能察言观色,总是易得圣心。而最得宠的,便是如懿和舒妃。

到了孝贤皇后薨逝一年之际,皇后母族惴惴于宫中无富察氏女子侍奉在侧,便选了一位年方二八的女子送来,那女孩子出于富察氏旁系,相貌清丽可人,丰润如玉。皇帝倒也礼遇,始入宫便封为贵人,赐号“晋”,住在景阳宫。而李朝也因玉妍的失宠,送了几名年轻貌美的李朝女子来,皇帝并未留下,都赏赐了各府亲王。玉妍本以为有了转机,屡屡献上自己所做的吃食和绣品,皇帝也只是收下,却不过问她的情形。如此,玉妍宫中的伽倻琴哀彻永夜,绵绵无绝,只落了嬿婉一句笑话:“真以为琴声能招来人么?连人都不配了,还在那儿徐娘半老自作多情?”

玉妍本就是牙尖嘴利的人,素来同好不多,嬿婉这句笑话,不多时便传得尽人皆知。玉妍羞愤难当,苦于不得与嬿婉争辩,更失了贞淑,无人可倾诉,只得煎熬着苦闷度日。皇帝充耳不闻,疼惜了嬿婉之时,也将潜邸旧人里的婉贵人封了嫔位。即使宫中入了新人,倒也一切和睦安宁。

入春之后,太医院回禀了几次,说玉妍所生的九阿哥一直伤风咳嗽,并不大好。九阿哥身体十分孱弱,自出生之后便听不得大响动,格外瘦小。皇帝虽然担心,但毕竟子嗣众多,又是失宠妃子所生的孩子,也不过是嘱咐了太医和阿哥所多多关照而已。江与彬得到消息,连连冷笑:“虽然说医者父母心,但也要看是谁的孩子。额娘做了孽,孩子便要受罪,不是么?”

那日海兰、嬿婉与婉茵一起来陪如懿说话,暖阁窗下打着一张花梨边漆心罗汉围榻,铺着香色闪银心缎坐褥。榻上设一张楠木嵌螺钿云腿细牙桌,上头搁着用净水湃过的时新瓜果,众人谈起九阿哥,亦不免感叹。

海兰轻嘘一口气:“听说这些日子皇上虽然关心九阿哥身体,但一直没理会嘉贵人,且贞淑被赶回了李朝,她既失了颜面,也失了臂膀,只怕日子更难过呢。”

嬿婉听得专注,那一双眼睛分外地乌澄晶莹。她扑哧一笑,掩口道:“皇上不是说了么,嘉贵人若再胡闹,便要贬她为庶人呢。且她到底是李朝人,没了心腹在身边出谋划策,瞧她怎么扑腾。”她喜滋滋地看着如懿,“皇上金口玉言,可当着皇贵妃的面亲口说的呢。”

如懿不置可否,笑意中却微露厌倦之色:“皇上是金口玉言,但有些话说说也罢了。你我都不是不知,嘉贵人出身李朝,身份不同寻常。”

嬿婉颇为不解:“那又如何?李朝原本依附前明,我大清入关后又依附于大清,一直进献女子为宫中妃嫔。既为妃嫔,就得守宫规。这次不就严惩了嘉贵人么?”

“虽然严惩,但不至于绝情。”如懿神色淡然,亦有一分无奈,“从前李朝依附前明,屡屡有女子入宫为妃。永乐皇帝的恭献贤妃权氏更因资质秾粹,善吹玉箫而宠擅一时。我大清方入关时,李朝曾有‘尊王攘夷’之说,便是要尊崇前明而抵触大清。历代先祖笼络多时,才算安稳下来。金玉妍也算是李朝第一个加入大清的宗室王女。所以无论如何,皇上都会顾及李朝颜面。如今打发了她的心腹臂膀,也算是惩戒了。”她颇有意味地看了嬿婉一眼,“再要如何,怕也不能了。”

嬿婉颇有几分失望:“可嘉贵人如此作孽——”

海兰温和一笑,浅浅打断:“作孽之人自有孽果,我等凡俗之人,又何必操心因果报应之事呢。”

嬿婉眸中一动,旋即明白,只衔了一丝温静笑意,乖巧道:“愉妃姐姐说得是,是妹妹愚昧了。”

婉茵生性胆小,一边听着,一边连连念佛道:“当初嘉贵人就不该鬼迷了心窍,污蔑皇贵妃与安吉波桑大师。不为别的,就为了佛法庄严,怎能轻易亵渎呢。皇上心里又是个尊佛重道之人,真是......”

海兰睇她一眼,玩笑道:“婉嫔心中真当是有皇上呢。”她见婉茵面泛红晕,也不欲再与她取笑,只看着如懿殿阁中供着的一尊小叶紫檀佛像,双手合十道:“安吉波桑大师曾希望嘉贵人可以体会清净圆明的自在,否则她的罪过会绵延到她的孩子身上,让他们来承受母亲的业报。波桑大师修行高深,这么说想来也有几分道理。如今看来,九阿哥的病痛,岂非嘉贵人的缘故么?”

嬿婉拿绢子绕在指尖捻着玩,笑道:“好好儿的,咱们说这些个不吉利的人不吉利的事做什么?我倒觉得奇怪呢,今年三月初三的亲桑礼,往年孝贤皇后在时,皇上有时是让皇贵妃代行礼仪的,如今孝贤皇后离世,怎么皇上反而不行此礼了呢?”

如懿叹道:“皇上顾念旧情也是有的。毕竟孝贤皇后去世不过一年,和敬公主又刚出嫁,皇上难免伤怀。”

嬿婉便笑:“也是。姐姐已经是皇贵妃,封后指日可待,也不差这些虚礼儿。也许是皇上想念孝贤皇后,这些日子去晋贵人的宫里也多,每每宠幸之后还赏赐了坐胎药,大约是希望能再有一个富察氏的孩子吧。”

海兰摇头道:“其实论起富察氏的孩子,永璜的生母哲悯皇贵妃不也是富察氏么?听说自从去年永璜遭了皇上贬斥之后,一直精神恍惚,总说梦见哲悯皇贵妃对着他哀哀哭泣。这样日夜不安,病得越发厉害。昨日他的福晋伊拉里氏来见皇贵妃,还一直哭哭啼啼。皇上也未曾亲去看望,自然,或许是前朝事多,皇上分不开身。”

如懿掐了手边一枝供着的碧桃花在手心把玩,那明媚的胭脂色衬得素手纤纤,红白各生艳雅。她徐徐道:“永璜如此,纯贵妃的永璋何尝不是。皇上虽然安慰了永璜的病情,也常叫太医去看着,对着永璋也肯说话了。只是父子的情分到底伤了。听说慧贤皇贵妃的父亲高斌,当日因为孝贤皇后的丧礼受了贬斥,到如今都还没缓过来呢。所以以后一言一行,若涉及孝贤皇后,大家也得仔细着才是。”

这样闲话一晌,便有宫人来请如懿往养心殿,说是皇帝自如意馆中取出了画师禹之鼎的名作《月波吹笛图》与她同赏。众人知道皇帝素来爱与如懿品鉴书画,偶尔兴起,还会亲自画了图样让内务府烧制瓷器,便也识趣,一时都散了。嬿婉带着春婵和澜翠回去,想着要给永寿宫里添置些春日里所用的颜色瓷器,便绕过御花园往东五所的古董房去。

正巧前头绿筠携了侍女漫步过来,看她愁眉轻锁,似有不悦之态。嬿婉忙轻轻巧巧请了个安道:“纯贵妃娘娘万福金安。娘娘怎的愁容满面?”

绿筠嘱了她起来,苦笑道:“皇上刚传了永璋去养心殿查问功课,令嫔也知道本宫这个儿子......”

嬿婉笑道:“娘娘的阿哥自然是好的。便是学识上弱些,人是最温和敦厚的性子,皇上自然是知道的。德行乃立身之本,皇上也是看着三阿哥品行不差,才对他学业这般上心。”

一席话说得绿筠眉开眼笑,连连道:“难怪皇上疼爱令嫔,果然见微知著,是个知冷知热的人。”

嬿婉忙谢了,又道:“听闻前些日子嘉贵人对娘娘不敬,幸好娘娘也是个宽厚人儿,如今她落魄,娘娘也不曾对她如何。”

可心道:“可不是?嘉贵人担心九阿哥身体,总是在阿哥所外徘徊,想要见九阿哥。但宫规所限,哪里能够呢?而且九阿哥日夜啼哭不安,我们小主可怜孩子,还叫人送了玉瓶去安枕。这般宽宏大量,也唯有小主了。”

绿筠叹息道:“永璋年幼时也不得养在我身边,母子分离之苦,我是知道的,何况九阿哥病着,我何必再去与嘉贵人计较。”

二人这般说着,便也散了。

嬿婉笑道:“这般懦弱性子,难怪身为贵妃还是一事无成,这辈子也便这样了。”

正进了古董房,掌事太监呵斥着宫人们道:“手脚仔细点儿,前儿个不知哪儿来的老鼠撞跌了一个珐琅瓶儿,叫管事的吃了二十鞭子,再毛手毛脚的,仔细你们的皮!”他正数落着,回头见是嬿婉来了,忙堆起笑奉承着。

澜翠也不理会,只管道:“如今都四月里了,我们小主想换些颜色鲜亮些的瓶儿罐儿摆在阁里,也好让皇上来了看着新鲜舒坦。可有什么好东西么?”

嬿婉眼尖,见着博古架上放着一尊白玉花瓶,看着细腻如脂,光滑莹然,便伸出纤纤玉指一晃,笑道:“那个却还不错。”

掌事太监见嬿婉喜欢那个,立刻赔了十足十的笑容道:“哎哟,令嫔娘娘眼力真好。这个玉瓶是嘉贵人生了九阿哥的时候李朝使者送来的。这回纯贵妃听说九阿哥伤风受寒,日夜啼哭,所以让奴才们把这个玉瓶儿送去阿哥所给九阿哥镇着,也是取玉器安神之效了。”

澜翠轻哼一声:“你们也太不识轻重了。九阿哥不过是个贵人生的,咱们小主可是嫔位,看上李朝进献来的东西,是抬举了他们。”

嬿婉横了一眼,澜翠忙吓得不敢作声。嬿婉温然含笑:“小丫头嘴上没个轻重,叫公公笑话永寿宫没规矩了。”

那掌事太监连声道了“不敢”,嬿婉笑吟吟道:“九阿哥乃是皇嗣,皇嗣不安,便是皇上圣心不安。有什么好东西,还是赶紧送去阿哥所吧,别耽搁了。”说罢,她随意拣选了几样瓷器,便也走了。

出了古董房,澜翠犹自不满:“纯贵妃也太会抓乖卖好了,用李朝进献的东西去给九阿哥安神,没费她什么东西,只动动嘴皮子,就给皇上落了个贤惠的印象。”

嬿婉倏然收住脚,伸出手指在她嘴上一戳,沉下脸道:“嘴皮子碰两下就是给本宫出气了么?只长了嘴没长脑子的,不配留在本宫身边伺候。”

澜翠吓得噤若寒蝉,忙跪下道:“小主,奴婢再不敢多嘴了。”

嬿婉轻嘘一口气:“真想给本宫出气,让本宫痛快的话,就去替本宫做一件事。”

澜翠忙道:“但凭小主吩咐就是。”

嬿婉举眸良久,望着幽蓝辽远的天际,轻声道:“方才他们说什么东西撞着珐琅瓶儿了?”

(|夜夜夜莺手打,转载请注明|)

038 红箩炭第十四章 舞004 步步为艰第五章 三雕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二十章 薨怿031 激怒慧贵妃037 凌辱第八章 空月幽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二章 空谷040 君心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017 慧贵妃请安第七章 春樱(下)第二十五章 绝念043 海兰惊夜016 母凭子贵043 海兰惊夜第二十五章 绝念第二十三章 巫蛊(上)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九章 死言(下)010 册封第十七章 绕颈第二十九章 豫嫔003 隐忍第三章 茶心第四章 玉痕(下)020 温文软语第七章 伏变第六章 伤情薄第十一章 相随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二十六章 女心017 慧贵妃请安第十三章 择路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十二章 永琮第二十七章 无处话凄凉(上)第十章 穿耳第八章 前事042 足伤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第十四章 伤金第十四章 茉心第二十五章 绝念第二十三章 巫蛊(上)第二十七章 烈火014 慎赞徽音035 锋芒初露030 御花园赏雪046 玉颜破第二十七章 无处话凄凉(上)第八章 凤位第十九章 琅烨018 打赏慧贵妃第一章 情心第十一章 母家第十一章 母家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二章 好逑第十六章 茂倩030 御花园赏雪001 先帝驾崩(一)第十八章 离析045 传召第十九章 暗香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第六章 伤情薄第十章 穿耳第九章 无路031 激怒慧贵妃第61章 尚书房第二十三章 巫蛊(上)第十四章 伤金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十章 穿耳第二十三章 得意040 君心第十五章 悼玉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026 清领份例第十一章 复恩014 慎赞徽音第一章 琉璃脆第二章 魂归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九章 萧墙恨(下)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一章 情心第三十章 昆艳第十二章 永琮021 六宫同沐恩泽042 足伤第十一章 复恩第六章 宝月明023 玫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