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闻恶耗不见得悲伤的谢氏

等不来苏赫,福王比定边郡王还要恼呢。但好在他筹划几十年,还有他招。

……

对谢氏说龙怀文的事情,比想像中简单得多。

正月十五那天,辅国公不能起来。宝珠不能用酒,但过年席面上总要有酒,这个团圆饭就宝珠在家用饭,桌旁是女儿香姐儿睡在小床里陪着。袁夫人陪辅国公用饭,余下人等在大厅里吃。

饭后,龙怀城让人请来谢氏。

谢氏来的时候还纳闷,对带路的丫头笑:“八奶奶有什么事情?刚才却不说。我累了一天,才进房里想歪着,这又要走路。”

丫头是八奶奶的人,伶俐地道:“大奶奶要是累了,您等着,我给您要顶小轿子去怎么样?”谢氏嫣然:“你有这份儿心就行,算了,我还能走,就是小哥儿累了?”

低头问儿子,大名龙显贵。

“显贵,你累不累?”

龙显贵比加寿大一周岁左右,四周岁,虽然玩了一天但精力旺盛。漫不在乎:“我还能跑呢。”一气跑到前面,谢氏的丫头跟上他。

谢氏在后面笑,让他慢些,龙显贵逞能,偏要一溜烟儿的在前面。

直到辅国公夫人房外,谢氏才把儿子追上。扯在手里笑着进来,见国夫人婆媳,老八全在。都对谢氏陪笑:“到里面来说。”

在里面,又见到姑母袁夫人在,谢氏也没多想。让显贵问了祖父好,自己也问过辅国公晚饭用得可好,国公夫人就亲切的唤她坐下,龙怀城转身出去。

谢氏没留心,心想今天出了什么事情?又是父亲又是姑母的,像是要说大事情,却又没有别的妯娌在,就坐下,八奶奶亲手倒茶上来,正说当不起,门帘子一揭,龙怀城换了件衣裳进来。

有辅国公在,又并没有正式发丧,龙怀城是件素淡衣裳。

但大过年你换衣裳,换成这颜色。谢氏惊得抬眸,直直瞪住龙怀城。龙怀城对着她拜下来:“大嫂节哀,大哥英勇捐躯,已经没了。”

都预备着谢氏摔茶碗,但谢氏只是呆若木鸡,还在消化龙怀城的话。房中眼眸全在她身上时,辅国公轻咳一声:“老大媳妇,你不要难过,你在这个家里,就和老大还在的时候一样。”

谢氏打个寒噤,都以为她要哭的时候,她也没有泪。只是把面上僵抖落下来,徐徐的,把手中茶碗放到几上。

怔忡地道:“八弟,是真的吗?”

龙怀城面容郑重,拜过已起来,欠着身子:“大嫂听我说,小王爷派我们去探路,同去的人有我们兄弟、小弟和太子门下一干子人,本来挺顺利,但在回来的路上,不幸遇到狼群,大哥他战死了。”

这话里虽然有出入,但龙怀文的死因是一字不差。

谢氏神思恍惚起来,眼神儿飘忽地不知该放哪里。

对面坐的是国公夫人和袁夫人,八奶奶和显贵伴在她身边,显贵还不懂,还在玩一个国公夫人给他的东西。

谢氏的眸光就落到国公夫人面上,国公夫人满面慈爱正要接,见那目光又弹跳起来,再落到袁夫人面上,袁夫人也正要接,眸光又弹跳起来,显然找不到落的地方,谢氏缓缓站了起来,梦游似的往外面去。

“母亲,”龙显贵唤她。

八奶奶抱住他,低声道:“等下给你钱,只这会子别打扰你母亲。”龙显贵就不再要母亲,由钱,看向袁夫人,也是问:“姑祖母,加寿从此不回来了吗?”

他新丧父亲,袁夫人赶着也要疼爱他,招手让他到身边,袖子里取钱给他,怜爱地道:“以后带你去京里见加寿,可好不好?加寿今年是不回来。”

龙显贵得了钱也不怎么喜欢,主要是没有和加寿一同讨钱时喜乐。哗啦着钱,低声道:“说好了讨完了钱就回来,这又骗人一年。”

“显贵啊,”辅国公招手他。

龙显贵走过来,辅国公试探着找到他,摸到他的头上,温声道:“以后你要多多来陪我才好,祖父只喜欢你来陪着。”

“可,祖父不能陪我打拳了不是吗?”四岁的小公子天真的问。

辅国公不介意孩子话,笑了:“但祖父依然可以教你打拳。”

这里安抚着龙显贵,也担心谢氏。八奶奶早使眼色,有个丫头跟着谢氏出去。不大会儿功夫回来,说大奶奶回她房里去了,八奶奶就起身:“母亲姑母,我跟去看看。”

国公夫人说好,袁夫人却道:“如果是哭得凶,由着她哭会儿。”八奶奶会意,点头出去。

……

“你们都出去。”谢氏回房,就吩咐房中的人。几个正铺床叠衣裳的丫头不明就里,放下手中活计退出。见大奶奶亲手关上房门,“格登”一下,上了门闩。

丫头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就没有地方去劝。

谢氏背着身子靠在门后,几近瘫软,心头涌上不见得狂喜,也是惊喜。

她从没有咒过丈夫死过,在他上战场后,也为他烧香祷告愿他平安。但听他的死讯,谢氏只让闷黑棍似的蒙上一下,随后浮上来,全是一颗提着的心落肚子里。

她这就不用担心大公子回来,要为了二姑娘的事发脾气。

苏赫破城,龙二姑娘乱跑,死在乱兵中。凌家匆忙的发丧,谢氏不但没有过问,人也没有到场。

有亲戚过来告诉她,说凌家像是薄皮棺材一口打发龙二姑娘,谢氏不接腔。又有亲戚说,凌家像是薄皮棺材也没有,谢氏也不接话。

她恨透了龙二姑娘,亲兄弟龙怀文又不在家,谢氏一概不管,好似不相干的人家里死了人,与她无干。

一口气是出了,但以后的担心日日夜夜。

龙怀文为人暴躁,又只有一个母亲和一个姐姐龙二姑娘,就谢氏来看,大公子把凌姨娘和二姑娘看得比自己重。

担心大公子回来要和自己生事情,谢氏就巴着宝珠不要再回京,到时候可以去投靠。又和国公夫人妯娌们打好关系,到时候也有个帮的人。

今天听到他再也回不来了,谢氏本能的轻松起来。

夫妻一场,生的也有一个儿子,但谢氏轻松的很“本能”。

她更本能的知道不能让公婆、姑母和八弟夫妻看出来,她就装得六神无主,快步的回自己房里。

在这里就可以大喘一口儿气,好好的喜悦一下。

那个凶狠吓人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自己也不用再担惊受怕。

夫妻间恩情总还有的,但想到凌姨娘和龙二姑娘,谢氏就只有恨。

她倚在门后,一步也不愿意动。尽情的想着以后的日子多么的好。古代女眷,有了儿子就有依靠。又有公婆在,妯娌们也最近尽量相处的好,还有表弟妹在隔壁,姑母又是和气的,以后不用担心了……管过家后,玩花看水,月钱给儿子存一部分,余下的可以随意的花…。谢氏舒畅的呻吟一声,满意的叹了口气。

她不会说“自由”这个词,但她此时陶醉在以后的无人约束中。她的眉她的眼,她的唇边笑,她腮边的迷醉,无不体现出她听到丈夫死讯,欢乐得尽兴。

当丈夫的泉下有知,不知作何心情?

直到八奶奶过来,外面的丫头请安,谢氏才醒过神,听外面八奶奶田氏问:“大奶奶心情可好?”谢氏忙打开门,装出悲伤模样,颦起眉头,没有眼泪没有办法,道:“八弟妹请进。”

烛光晕人面,八奶奶也没看清楚。只看到谢氏不哭,她反而放心。她来,就是劝不要哭的。

房中,和谢氏同坐下。谢氏低着头,八奶奶劝几句,谢氏到这里,才真的伤心上来。想到总是夫妻,他为人性子不好,劝了又劝,总是不听。又做许多坏事,总是连累自己在家里受气。谢氏痛哭出来。

看在八奶奶眼里,还像是大嫂先是怎么忍住,怎么难过痛的积在心里。谢氏不哭,八奶奶是放心的,谢氏痛哭出来,八奶奶也放下心。道:“哭出来就好。”

房中丫头这才知道大公子没了,一个一个也进来陪着哭,一时间哭声大作,像守灵举哀。

隔壁凌姨娘听到,让一个看她的丫头来问。谢氏邀请八奶奶:“弟妹和我一同去对她说吧。”八奶奶却不肯去。

国公夫人龙怀城是凌姨娘母子的眼中钉,八奶奶也是一样。国公夫人可以度量大,不理会凌姨娘以前的作为。凌姨娘的得势,与项城郡王不无关系。国公夫人要恨,也是恨自己的侄子项城郡王。

但八奶奶恨凌姨娘,就说不去。她过去告诉凌姨娘,凌姨娘还不以为她是看笑话的。要八奶奶表现得多伤心,又不是她房里的事。

谢氏就得以自己去告诉凌姨娘。

打发丫头出去,一样把房门关上。搬把椅子坐到离凌姨娘床前好几步的位置,抹去泪痕,谢氏和凌姨娘直视。

就在以前,龙怀文还在的时候,谢氏也是不会这样和凌姨娘对眼的。虽然凌姨娘算活在她手底下。

凌姨娘身子颤抖着,嘴唇抖动着,已经有感觉。

谢氏异常平静的告诉她,话出口前,她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平静。

“大公子没了,战死沙场。”

凌姨娘身子颤抖着,嘴唇拉动着,呆呆对着谢氏。

谢氏毫不掩饰自己的如卸重负,长长的呼一口气,就见凌姨娘眸子憎恨的火辣辣过来。谢氏还是平静告诉她:“你要寻死呢,随你。你要不死呢,我不少你一碗饭。”在这里也憎恶上来,谢氏只抱怨了这一句:“以前在你手下过日子,你可没有这样的善心…。”

说过,谢氏起身往外面走,泪水又下来。

她没了丈夫,却得了轻松,床上的那个人是她最恨的,恨的多过丈夫和龙二姑娘。但她没了女儿又没了儿子,活着也不过是个行尸走肉罢了,是了,还走不成肉,她瘫痪在床。

成亲十数年的怨气,就此一扫而空。

也不会去想什么天网恢恢的话,有时候恶人是占上风,好人是不得志。但有时候世道,还是公平的。

谢氏再没有恨,去国公夫人房里接回孩子,一心一意地悲伤起丈夫来。人总有好的地方,想到他的好,也就能哭得出来。

龙显贵披麻戴孝,准备几件龙怀文的衣裳,生前爱物,买口厚棺材装进去,第二天辅国公府正式举哀,同时也等待京中官职回复下来,出殡时写挽联也好看些。

……

一个人死了,别的人还要活。

……

正月还没有出,龙怀文追封的官职下来,谢氏的诰命也下来。丈夫当官,当妻子的不见得全有封诰,谢氏成了在八奶奶这世子夫人之前,有封诰的人。

龙怀城请封世子的折子,倒还没有回复。

上折子这东西,不是全都卡着时间批示。有的缓有的疾。谢氏就成了妯娌们中得意的第一人。

谢氏不是个糊涂人,仔细想想这封诰是从哪里来的,就不难想出,一,是姐丈陈留郡王上折子,大公子是在姐丈帐下。二是梁山王肯往上呈,王爷还要核算一遍,该打回去的就打回去。三,是京中肯认可。

京中肯认可,关键在梁山王和陈留郡王手里。梁山王肯认可,表面上也是在陈留郡王手里。

但嫁过来十数年,谢氏还能不知道,陈留郡王因妻子的缘故,和大公子半点儿也不好。大公子曾回过家来发脾气,说陈留郡王听郡王妃的话,刁难他们兄弟。

为什么听郡王妃的话就刁难龙家兄弟?

还不是为了袁家表公子训。

又知道梁山王府是袁家的亲家,在弟妹还没有生下孩子时,就把亲事在京里由中宫娘娘定好,都说这是加寿的面子,谢氏总知道加寿不过是个孩子。

只要不是太糊涂的人,都应该清楚龙怀文的官职和妻子的诰封总是借了袁家之力。谢氏跪守灵前,更没有太多的悲伤,多的是感慨。

大公子一生与袁家表公子不和,但死了死了,还要借他几分光。谢氏低低自语:“你若泉下有知,你可知羞愧吗?”

龙怀城已经离去,龙四在这里帮着守灵。一个人走来请他:“国公叫四公子去。”龙四面色微变,但不能拒绝,道:“我这就去。”

去的路上,白幡展扬,家人们身有孝衣,落人眼中总生难过。龙四的心情就更加不好。

龙五的事情出来以后,宝珠劝着他一旦事情不能扭转,要他扛下这事,龙四虽然内心交战,也答应下来。

答应扛事情虽难,和面对父亲相比,后者更难。

辅国公重伤回来,龙四也暗吐一口气。他都愿意扛事情,是不太愿意听父亲的训。但又知道躲不过去,就一天一天的等着。

这一天到来,父子总要面对商谈这件事情,也许还有责骂,龙四也无法躲避,硬着头皮过去。

国公夫人伴在床前,静静坐着,听到脚步声,柔声道:“老四来了。”国公没有回话,但循着脚步声扭过面庞。

眸子还是炯炯,但转动顾盼落点不对,显然还是不能视物。

国公夫人知趣的避出,把门帘子放下。龙四垂手,虽然父亲看不见,也不由自主垂下面庞,不敢直视于他。

“老大的事情办得可好?”辅国公缓缓问出。

龙四回道:“好。”揣摩着,难道是只问老大的丧事?也是,家里就我一个男人在家,外面事情我做主,父亲自然叫我来问。

但头上一把刀悬着,总觉得父亲不会不问五弟“通敌”之事。

第二句,国公还是说丧事:“可光彩吗?”

龙四恭恭敬敬回道:“光彩,新升官职一下来,就把挽联上旧有称呼全换掉,大哥虽然战死,也有皇恩浩荡。”

辅国公面有唏嘘,虽然看不见,也把眸子紧紧闭上,一脸的痛心模样:“自祖辈开设国公府以来,镇守边镇数代,战死的将军士兵牌位数不胜数,这又添上一个。”

“父亲不要难过,好在还有显贵,大哥后继有人,父亲您可以放心。”龙四劝道。

辅国公似没有听到,平躺在床上的他继续道:“将军宿命,就是战死沙场。死后尚有追封,也不算辱没祖宗。”

龙四的心头一紧,背上没来由的一寒,有道凉气从上往下直到脚心,这就全身透骨的寒凉。以为父亲就要说五弟的事情,却听辅国公道:“你辞官吧。”

淡淡,就这么一句。

龙四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泪水潸潸而下。

生长在官宦世家的公子们,打小儿就应该知道自己的职责是当官。龙四龙五为在军中不能出头,上有陈留郡王,上司喜好很是重要,哪怕这上司是亲戚。弃武从文。

科考不止一场,才算得中。又侥幸选官回到家乡,人头地面都熟悉,这官就好做。排挤黑幕都没有。现在父亲让他辞官。

龙四颤声道:“我……以后怎么办?父亲,我都还没到三十岁……”这就要赋闲在家,一生到头可以看出,这不是要闷死人?

辅国公倒没有凶他,放缓嗓音,是劝解的语气:“老四,我虽看不到,你却能看到,老大的丧事算是气派的。”在这里,语气一滞,有几分僵呆:“打个比方,老大要是有过错的,这丧事还能这样的好吗?”

龙四呆若木鸡听着父亲说:“老大若是名声不佳的,先不说他带累家里的声名,就说这死后,还能有这样的光彩吗?”

下面要说的话,让辅国公有了笑容:“我知道你心存也许躲过这劫的心思,还想继续为官。也许你还想认真勤政,以弥补你内心的遗憾……。”

“是……”龙四痛苦的蹲到地上,让说中内心。

辅国公叹气:“可你这心思,至少一多半是想到阿训现在圣眷高,还想沾他几分光,由他帮你解开这劫的意思?兴许,也想到加寿养在宫里,你姑母也能帮你说上话,”

龙四泪水滴滴落到地上。

“所以我劝你,趁表弟圣眷还高,辞官吧。也免得以后这事情有人翻出来,你把他也带累。也正有阿训圣眷高,你辞官后,这件事京里总要给他几分面子,纵有证据,也许会放过。老四,正是有你表弟在,你大哥死了,才能还发丧得好看啊。光彩这事情,用得光光的,以后你还用什么?”

龙四无话可回。

咀嚼一下辅国公的话,如雷轰顶。忍不住问道:“那大哥他有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辅国公叹得更如秋风寒冷:“就你是他的兄弟,你觉得他又光彩在哪里?”把龙四堵的不能再问,半晌,道:“父亲容我想想。”

“想去吧,还有你表弟在,事情就是闹出来,家里还算能得保全。”

龙四出这房门,耳边还有辅国公的话在:“百年名声,险些毁于一旦。”长长的似从远古风中来的幽叹,直挂到龙四心里。

双腿如灌铅般的走着,身边有家人行走来往,叫一声:“四公子,”就去忙他们的事。人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自己就要闲在家里。

朝看白云流水,晚对暮春逝去,这不是要生生的把人逼疯掉?

另外还有亲戚们间、知己们间、同僚们间的疑惑,用什么去面对他们猜测的眼光?以后谣言四起,以后日子怎过?

龙四头昏脑涨的回去房中,没歇上一会儿,就让人找出去。外面亲戚知己旧友同事都来吊丧,唯有四公子一个能出面的男人,他还不能歇着。

吊丧过,去用茶,寒暄来去说的全是追封的官职,又举例说明哪些人战死以后,是没有官职追封,家中妻子也没有诰封,言下尽是对国公府的艳羡和仰慕。

龙四由父亲的话想一想,如果家中通敌名声出来,还有这么些人上门吗?经过门前车水马龙,再到门前车马稀,那才是最让人难耐的吧?

说话的人越是羡慕,就越像对四公子遍身扎满刀。他强忍痛苦,还要陪着他们说些家中如何生发的话,一天过得像是十年,到晚上人累心累神累,以前觉得五弟死的苦,现在才发现活着的自己才叫苦。

……

二月初,龙怀文等来官职,随即出殡。宝珠坐在房中,听红花告诉:“四公子辞官,四奶奶又和五奶奶生了一场气,五奶奶哭着要来找奶奶说话,是国公夫人拦住,拉到她房里,国公又叫去四公子四奶奶,不知道说了什么,这就安静下来。”

宝珠轻轻点头,既没有去劝的意思,也没有就打发人给五奶奶送份儿东西表示安慰。

宝珠能做的已经做过,宝珠也不是万能的,宝珠只能做到这里。

宝珠也不是个闲人,就是现在,红花刚说过,外面就有人回话:“赵大人和余大人来见奶奶。”红花退出去,卫氏把坐在地上玩耍的两个小哥儿往外面哄,再笑眯眯对宝珠道:“不耽误你办正事,不过你想着身子,别说太久。”

袁怀瑜和袁怀璞还不乐意出去,一个屁股往地上堆不肯走,一个拿小手推卫氏,嘴里说着:“你走,你走开!”

宝珠笑道:“宝贝儿,出去不许打架哦,”

袁怀瑜袁怀璞一骨碌爬起来,争着往外面去。卫氏跟在后面撵,见明明二、三道台阶,但小小子们没费事的就下去,往通那府里的角门去。

房中也能听到卫氏的喊声:“哎,昨天才把表公子打了,是让着你们小,别去了,哎……”宝珠抚着肚子笑起来。

丫头带进赵大人和余伯南来。宝珠拿起新收的信件,说也奇怪,这信直接给了宝珠,并不是先呈赵大人。

“两位,王爷的意思,有些事情要变变才行……”

……

“王爷他是什么意思!”项城郡王皱眉。

他站在营外一个高丘上,二月春风犹寒,春草未出雪犹在,看上去一片白茫茫全无生机。而附件的军营,帐篷透着冬雪浇过的灰黄色,更无生气。

和项城郡王的脸色差不多。

一个军营,不应该是这气势。但似乎从士兵到郡王,都带着不耐烦。就是守营的兵挺直胸膛,面上也生出无奈色。

身边有几个将军,也有几个幕僚打扮的人,有一个正在回话。

他坦然道:“以卑职来看,梁山王声明他的存粮不足,近三个月内不能支应各处军粮,要各处自己供给,这是王爷一直不敢承认的粮道截断,是真事情!”

项城郡王拧眉:“当然是真的!我有消息,相信别人也都有消息。截他的粮道的人遍布几个省,”

那幕僚微笑望来。

像在等项城郡王的下一句话,但项城郡王却偏偏不说。项城郡王也看过来,用目光询问着,等着这个幕僚回话。

幕僚只是笑,一个字没有。

项城郡王激将他:“曲先生,你有好主意,你为什么不说?”幕僚左右瞟瞟。有几个人已经怒容。

论资排辈来说,这姓曲的幕僚并不是最老的人,他有什么资格当着郡王的面蔑视别人。

项城郡王见状,更是呵呵地笑着:“这里全是我信任的人,有话可以明说。”

“郡王也就猜到,这一次忽然的大乱从去年直到今年,王爷也算能支应,坚持到这就要春暖花开才吐口说他军粮自筹,没在冰天雪地里说不行,已经算厉害。”

项城郡王应道:“是。”

“郡王您也明白,现在是二月里,王爷近三月内不能给粮草,二、三、四,这三个月,又是所说青黄不接,新粮未生,旧粮已尽的时候,各家郡王就是有办法想,要自己顾全军,只怕也有难度。”

曲先生稳稳:“郡王,现在摆您面前就是两个难题。”

项城郡王眯起眼。

“一,是大乱不止,”

项城郡王眼皮子一跳,沉声道:“谁有这个能耐!”

“王爷大军全摆在外面,让苏赫系的不愿回去。大乱不止,还是有可能的。”

项城郡王旁边的人都变了面色。有人呵斥道:“曲甲,你好大的胆子,敢诬陷有人造反!”

曲先生无辜的摊开手:“不是我诬陷,咱们虽然在外面,这快近半年,也该看得清楚!情势,如此。”

项城郡王止住争论,道:“那二呢?”

“二,就是郡王您是什么打算,是在这里原地挖野菜抗过三个月,还是?”

项城郡王眯眯眼:“我可以抢粮不是?”

曲先生笑眯眯:“郡王您忘了,这里附近没有太多城池,您去哪里抢粮?游牧民族家产全在马背上,他们历朝和汉人发生冲突,就是他们总缺粮!”

眼望北方高岗:“最近可以借粮的地方,离此数百里。虽然远,但只怕也知道数处大乱,王爷和各郡王的危难。人家不打郡王您就是客气的,您去抢粮,这主意不好。”

项城郡王大笑出来:“看来,这三个月本王日子好过不了,”

“可不是,”曲先生含笑。

项城郡王亲信的家将早就不服,道:“曲先生!郡王留你当先生,是生主张,不是灭威风的!”

曲甲还没有回话,项城郡王伸手拦住他:“别不让人说话。”走到曲甲面前,项城郡王躬身一礼。

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曲甲让了让,也面有骇然:“郡王您这是何意?”

“先生看得明白通透,”

这话一出来,旁边的人个个不服。

曲甲说的话,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出。这所有的人不但是看出,而且是都有确实消息来源,梁山王的运粮道,早在去年冬天就让断掉。

据说陈留郡王之弟强行运了一批粮草,再往后,就像是没有送过。

狡兔有三窟,梁山王也算能支撑的,才到现在。

又他为什么不敢回师,这个就没有确定消息,但都猜测边城数省的大乱,与苏赫必有勾结,梁山王在这里挡苏赫呢。

他是不敢回去。

人人都知道的分析,项城郡王却只请教曲甲一个人,左右的人脸全气得通红。

项城郡王就像没看到,继续对曲甲恭恭敬敬:“先生一定有好主意教我!”

目光,都想把曲甲钉死在地上才舒服。在这样的眼光下面,一般人总会受些影响。但曲甲略一沉吟:“卑职是郡王的人,有话自然明说。”

这就也不管旁边有多少人在听,侃侃道:“郡王您现在不是过这三个月的事情,而是要把边城数省的乱,和眼前的事情结合起来。以卑职来看,如果真的是和苏赫勾结,苏赫必然来找郡王。郡王您何不找他借粮?”

“他为何带的就有足够粮草?”项城郡王眸子紧绷。

“如果勾结,苏赫随身必然是带足粮草。他要借道,您要借粮……”

“胡扯!”

“这是让郡王造反?”

指责声中,曲甲斜斜一睨,大声道:“您借到粮草,随时可以回师!没有粮草,还谈什么报国!”

一个人挺身而出:“那郡王这就有了把柄在苏赫手上!”

“总比饿死,和断粮草让困死,再来打不动仗,战死的好吧!”曲甲和他对上。

又一个人挺身而出:“梁山王怎么会放过郡王!”

曲甲冷笑:“各位还看不清眼下情势吗!战乱将起,谁生谁死有谁敢先断言!”

大家倒吸凉气,吃惊的看着曲甲。曲甲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他走后,在场的人七嘴八舌:“郡王,他的话不能听!”

项城郡王却道:“也许有理。”这就让散去,项城郡王大步回到自己帐篷,怀里抽出一封信。信是羊皮卷的,汉字所写,但最下方,换另一个人的笔迹,弯弯曲曲的文字,项城郡王认的蛮文也有,知道那是个名字。

苏赫!

信是苏赫所来。

里面开明条件,他给项城郡王粮草,项城郡王给他让出道理,让他不伤兵卒的过去。如项城郡王愿意,苏赫愿意与他平分当朝。

把信掷在案几上,项城郡王恼怒地道:“果然,福王与苏赫早有勾结,在我身边,也早安下内奸!”

迅速回想曲甲的来历。

他自称屡试不中的秀才,慕项城郡王的为人,前来投奔。算算日子,他和让项城郡王数年前杀死的那个秀才,是同一年来的。

一个留在项城郡王府中,一个跟项城郡王在军中。

项城郡王狡猾阴险,在老侯到山西那年察觉不妙,又觉得福王不可能成大事。福王找上门的时候,是各郡王怀有怨言的时候,项城郡王和别的郡王一样,会见福王,那也是很久的事情。

福王行走在外,项城郡王也帮他行过方便。和东安郡王一样,是个看笑话的心思。

一个人把自己王府都丢了,你还能作出什么大事?

直到雷不凡的事情出来,项城郡王才觉得不妙。这位办大事,别把大家一起放进去。项城郡王当时肃清府上,也肃清军中。在收到苏赫的来信以后,项城郡王就知道身边又出奸细了。

他最近总骂梁山王,苏赫就这个时候来信。在幕僚中试着找一找,这就又找出来一个。

把苏赫的信揉得紧紧的,项城郡王狞笑:“蛮夷也想占我中原,你当本王是什么人!”他为人是不怎么样,但卖国贼是不当的。

把这件事情苦苦思索之时,帐篷外有人回话,进来几位将军。品阶全都不低,有的是他的家将,有的是他的心腹。

项城郡王来了精神,手下盖的羊皮信并不遮盖。信来的第二天,这几个人也全都看过。稍有笑意:“都安排好了!”

“回郡王,按您的意思安排妥当!”

离项城郡王最近的,是他帐下有名的大将叫迟冲。笑道:“苏赫要借粮,咱们还能不要?”别的人哄地笑出了声。

笑声,让项城郡王紧结的心松软很多。跟着笑道:“他太聪明!就不想想我们血战几十年,结下多少冤仇!就不想想我的父亲是怎么的死的!”

苏赫对着袁训要报杀父仇,项城老郡王的死虽不是苏赫所杀,却和苏赫有关。

“就是真的和他借粮,也要防备他借道是假,偷袭是真!”迟冲兴冲冲:“这一回咱们把苏赫杀了,梁山王那里就不能只优待别人,好歹的,也得往太子府上,给郡王您寻门亲事。”

“哈哈哈……”

帐篷笑声更大。拿陈留郡王说起来。

“以前没见他有过多大的圣眷,忽然就三门亲事全在他家,他凭什么!”

“全是郡王,全都和皇上不是同枝,要给亲事,理当全给!”

项城郡王在这样的语声中面有陶醉,虽然他内心的主意完全不是将军说的那样。光一个梁山王的态度,就足够项城郡王担心。

项城郡王要借着狙杀苏赫的机会,把龙怀文的事情给抹过去。

几兄弟加上一帮子英勇名声出去的太子党,大家出了门,别人全胳臂腿的回来,只有龙怀文没了,说是战死的……这话可以骗天下,却骗不过和龙怀文勾结已久的项城郡王。

龙怀文只能是死于非命。

项城郡王听到他的死讯以后,哪怕他再封官,哪怕他再萌妻,也惊出无数身冷汗来。

------题外话------

节日快乐!

……。

呃,发布一个不是愚人的消息。

本月,没完没了要票票,多更要票,不多更也要票……上榜去。

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266章 ,敲诈袁家亲事的小王爷第216章 ,郡王府里会亲戚第459章 ,长公主产子第80章 ,谁最好第17章 ,笨笨的方姨妈第748章 ,斗志燃起的柳云若第78章 ,准备第1章 ,安府第786章 ,大婚第793章 ,萧战正名第331章 ,禄姐儿还是香姐儿第601章 ,还我三十七件好东西第572章 ,聪明的黄大人第59章 ,行善与交易第46章 ,通风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张第787章 ,送行战哥第590章 ,拜大年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68章 ,办完事儿理当开心第20章 ,非议第188章 ,夫妻相见恩爱浓第515章 ,下圣旨生孩子第776章 ,金殿论亲事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550章 ,火势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579章 ,萧氏兄弟大婚第135章 ,夜叉第449章 ,奔丧第384章 ,惩治欧阳第747章 ,为加喜之争第586章 ,丁前夫人来拜年第400章 ,一瞬间能平怨恨第707章 ,胖队长的荣耀席面第372章 ,一视同仁第323章 ,宝珠能压妖魔鬼怪第63章 ,糊涂人与不糊涂人第811章 ,哪吒上寿第819章 ,出走的人回来第792章 ,纸上拳脚第757章 ,念姐儿大婚第106章 ,掳走第365章 ,狐狸尾巴第93章 ,表妹很多第819章 ,出走的人回来第562章 ,禄二爷接鸡毛第717章 ,新谣言与方氏无关第17章 ,笨笨的方姨妈第587章 ,长公主产女第50章 ,问问去第199章 ,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828章 ,永国公世子第269章 ,袁大会袁二第697章 ,遇灾第260章 ,宝珠大撒英雄贴第652章 ,齐王解心病第635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547章 ,太后娘家没有好人第773章 ,两面埋伏第183章 ,送宝珠是欢欢喜喜的第835章 ,皇帝出游第152章 ,书呆子之家第696章 ,龙显贵龙显兆回家第181章 ,表凶最周到第209章 ,叮咛第506章 ,喋血大帐第374章 ,乔迁新府第第191章 ,奇怪的银子没去向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185章 ,辅国公还是好舅父第679章 ,寻访故人的镇南老王第474章 ,当年的错和错第799章 ,苏赫陨落第245章 ,钱财动凌心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209章 ,叮咛第446章 ,加寿金殿打人第525章 ,礼佛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614章 ,教训江强第349章 ,这个才是真二爷第223章 ,产女第341章 ,国公回府第833章 ,加福产子第447章 ,柳云若大骂袁家第210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第405章 ,有主见的宝珠第652章 ,齐王解心病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331章 ,倒霉的万大同第543章 ,龙书慧成亲第206章 ,御史偷窥第472章 ,愤怒的柳家第646章 ,大功课第676章 ,学菜第678章 ,商人对齐王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