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天真无邪的小王爷萧战

袁侯爷饱食餍足,宝珠沉沉睡去。额角上汗珠粒粒出来,珍珠似晶莹有光。拿起枕边天青色绣相思鸟儿帕子,袁训为宝珠擦拭干净,向她晕红面庞上一吻,翻身睡回,喃喃自语:“该闹的别扭,还是要闹的。”

他似睡着,却在久久沉思。上夜小婢见里面没有动静,蹑手蹑脚进来把起夜烛火燃上,再轻手轻脚出去。

烛光混杂着月光,把她背影辅出长长一线,直到贴墙精雕细刻的博古架上,那架上俱是珍玩,熠熠微放着光泽。

……

大门外,缓缓来了一对人。酒楼上无心猜测有心也不敢确诊的魏大人和王总兵过来。借着月光把忠毅侯府观瞧。

门上灯笼熄灭,月光把朱门铜钉半掩半映,不同于别家府第的王者气派逸于风中。

袁训一面闹别扭,一面很避嫌。他没有就官,半夜不会有紧急事情通报,不请客的日子二更后就取下灯笼,免得让人说招摇。

饶是这样,“值!”王总兵也说出这一个字,隔着街道,眸带贪婪把门上朱色和铜钉几行几排数了又数,摸脑袋艳羡不已:“这辈子忠毅侯算是值了!”

“那是人家投的胎好,你我兄弟只有羡慕的,如何能比得上他?”魏大人长声吁气,又怕惊动袁府的人,改成短声。

王总兵沉吟着不服气:“他投的好胎我们比不得,但京中权贵不全是投的好胎。”眸中飞出混杂着痴贪的笑意,向魏大人道:“你和我,敢不敢做上一回!大好男儿不为功名不为利和禄,白活这一口气。”

魏大人眨动眼神,不能说他不动心。把醉意收起,谨慎摆出来请教:“您有什么好主张?”

“呵呵,好说好说。”

背影在月下远远的去了,干刺似笑声也远远的散开来,真到不再闻见。

…。

“您请这边来,”丫头的指引声中,芙蓉色衣裳的一个妇人走入二门。悄悄的四下里看几眼,见花草翠带飘洒,垂廊绕柱,一座大的钻天假山石玲珑可观,下面流水,一簇红色鱼儿在水里游。

妇人垂下面庞,想自己拜见忠毅侯夫人是来对了。昨天拜见的两家夫人,都有女儿在宫中,对外也号称富贵气象,但和这里相比相差太远。

款款行去,见花草中掩映一间房屋,碧桃周护,绿柳周垂,正以为到了侯夫人正房,却看到只一间在此,周围皆是抱厦,不由她恍然大悟,这是见人的小客厅。

丫头让她厅下静候,她进去回话。不一会儿,里面吩咐:“请。”丫头出来含笑:“跟我来。”把妇人带进去,见黑漆百寿字大屏风摆在正中,这里有椅子,但没有人。

转过屏风,往东是小小起坐间。清一色玉色绣桃花锦垫在椅子上,临窗亮光下坐着年青的侯夫人。

妇人见到后,就伏地拜下:“郑倪氏见过侯夫人,再代我女儿彩菱见过侯夫人。”

宝珠忍不住笑,这倒一个也不少。让她起来,见倪氏生得翩然,面目不见得多出色,清清爽爽似清水中见白石,秀致可亲。

“请坐吧,难为你来看我。听说你才进京?可好生歇息过。”

妇人刚坐下,见宝珠问话,又重新起来,垂目观心的回答:“接到圣谕不敢耽搁,半个月前动的身,昨天进京。我女儿彩菱以后就要进宫,说不好侍候加寿姑娘,所以夫人这里是一定要拜见的。”

宝珠颔首,让她再坐。说不想插手宫中的事情呢,也不是完全不想了解。这个人既然在面前,也就问上一问。

先问她:“你女儿今年多大?”

倪氏陪笑:“今年十一岁。”说过,小心地向宝珠面上看上一看。而宝珠不易觉察的皱皱眉。

十一岁,这是为皇上进宫,还是为太子英敏进的宫?

又是谁指点来见自己?

有了奉旨会客,宝珠倒不担心自己见她,也不担心她女儿为着谁的宫,只是明了为加寿宝贝这就开始了。

夫妻俱在京中,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暗暗思忖,是娘娘让她来的,还是她自己起意?又向倪氏问道:“你们家已经出京好些年不是吗?这又回来可要重新安顿吧?”

“回夫人,我们家老太爷在世时,我丈夫还在京里。后来有一件事情得罪,又有一件事情受到别人牵连,全家返回原籍。但老太爷时,还曾送过姑奶奶进宫,不幸没福气,进宫第二年病逝。当时侍候老老太后,甚是怜惜,亲口说再送一个,老太爷已无姐妹,这事就作罢。但宫中有记档,皇上正月里登基开恩典,年长的宫人们恩赐出宫,宫中需要人手,就把我们家也想到,这就不敢不来。”

宝珠明白过来,什么人家往宫里送姑娘都是一定的。历朝历代里有贫苦的人家女儿进宫,但也有不是正牌小姐不能进宫。

太后就是借养父母亲戚之力,充做他们家的姑娘进的宫,太后身边的侍候人,在家里也大多是姑娘小姐一流。

现在宫中缺宫人,在照顾民间之前,自然是先照顾以往的世家,这算是给他们的恩典,也是皇上笼络人心之一。

这郑倪氏,夫家人丁已凋零,丈夫失去父萌,进学也没有中举,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祖上一点子薄面侥幸让宫中想到,自然快马加鞭的过来。

宝珠含笑,她不会问在拜见她之前,有没有先拜见过别人。一个久在京外居住的人,就是听到忠毅侯的名头儿,进京后无人指点也不敢前来拜见。

又难为她先来拜见自己,这是太后的威慑,也是加寿儿的名声远博。

平白无故的,就不肯怠慢她。和她聊上几句,才端茶送客。带路的丫头送郑倪氏出去,屏风外踱出袁训。

天清地爽,袁侯爷着一件杏白色宽袍,衣带没系,散落在两边,向宝珠边走边笑:“她来说什么?”

“初到京里拜一拜就是这样。”宝珠说过,不等袁训说,为他整理衣裳。把衣襟上盘扣扣好,拢腰带的时候,袁训淡淡道:“这一回是初进京的拜,下一回就是女儿要到寿姐儿身边的拜,再下一回,就要往东宫去,”

宝珠嫣然:“你也想到这里?但你和我可以放心,英敏殿下和加寿打小儿长大,自有情份。要说这件事情上,太后实在英明。所以我平时说,战哥儿多好,和福姐儿打小儿就玩,”袁训打断她笑:“咱们在说大女儿,你别把小女儿扯进来,”

话到这里,外面有人来回:“小王爷来见侯爷夫人。”

宝珠扑哧乐了,袁训板起脸:“看看,全是你招出来的不是?用早饭的时候,我说侥幸今天他没来,福姐儿才能心里只有我们的吃顿饭,这又来了,好在午饭我不在家里吃,免得见到他轻薄我女儿,我打心里不痛快。”

“啐呀,当长辈的,胡说的是什么?”宝珠娇嗔:“战哥儿才几岁,福姐儿又才几岁,怎么能说轻薄。”

外面脚步声过来,小步子踩得长廊踢哒踢哒,袁训急忙握住宝珠红唇嘻嘻:“他来了,别让他听见。”

宝珠轻拧他手一下,往外看时,摆出笑容可掬,见萧战摇头晃脑出现,当岳母的满心欢喜:“战哥儿,你今天怎么没来用早饭?”

背后,让袁训轻拧一下。宝珠摇摇身子,把不老实的手甩开,继续向萧战含笑。萧战欢天喜地:“岳父岳母,今天我接福姐儿家去,母亲中午给我们洗手做好吃的,祖母说带福姐儿睡中觉。”

宝珠听到这里,就强忍住笑。在她猜得也不错,她后面站的侯爷脸上不太好看起来,背地里虽抱怨,对着孩子又不能真的挂脸色,袁训挤出来笑:“战哥儿,让你岳母看着你们玩就不错,前天才去过你们家,今天就不去了吧。”

“不行!”萧战摇脑袋。

按实在的说,萧战在有些地方比他的爹他祖父生得体面,如脑袋没有他爹萧观突兀似的大,但人儿还小,小孩子不是脑袋特别小的,看上去小小身子小手脚,大人视线从上往下看,脑袋都有突出之感。又凡见过他爹的人,都对他爹的大脑袋记忆犹深,袁训就把萧战也看得跟他爹一样不体面,认为长大也是粗身子大脑袋。

见萧战一晃头,袁训先觉得头晕,后悔这亲事的心再次上来,听萧战笑眯眯又道:“在这里玩,一堆的人和我和福姐儿在一起,接回我家去,就我和福姐儿两个人玩。”

宝珠急忙向袁训面上飞一眼,见果不其然,侯爷面色就要发白。宝珠帕子掩面,装掩没来由的轻咳,其实是掩笑,也是不接话,让袁训去接,宝珠好看笑话的心思。

袁训也不用宝珠接话,他怕让宝珠说话,宝珠会同样笑眯眯说:“好啊,你接走吧。”宝珠让话头出来,袁侯爷带着抢话头,向小女婿打个哈哈,干干的:“哈,战哥儿,为什么去你家,就只有你和福姐儿两个人玩?没人看着你们吗?”

“我们玩成亲事,就两个人。”萧战天真无邪。

袁训身子晃上一晃,宝珠在帕子后面嘻嘻一声,向丈夫悄悄扮鬼脸儿,看看你女婿,早早的都学成亲事,没把岳父吓倒吧?

当岳父的代女婿尴尬:“你还小哈,成亲事这话不应该说。”

“难道我和福姐儿以后不成亲事吗?”小王爷继续天真无邪。

当岳父的让问得哑口无言,还要再说什么,宝珠推他:“要出门不是?快走吧,”袁训对妻子黑着脸原地不动。宝珠帮他又整整衣带,理得更中看些,正要推他走,外面走来袁怀瑜袁怀璞和香姐儿。

“母亲,”随着叫声出来,袁怀瑜小外衣敞着,袁怀璞小外衣在手中拿着,香姐儿抱着几只宫纱珠花。

袁怀瑜头一个腆腆小肚子:“衣带要母亲系。”

宝珠又向袁训轻捶一下,怪他:“全是你害的,孩子们全学会。”袁训对这事才不脸红,反而振振有词:“好些年我不在家,全是自己穿衣服,现在团聚,自然寻你。”

膝下,孩子们走到,袁怀璞把小外衣往父亲手里塞:“父亲帮我穿,母亲帮我系。我要进宫呢。”

香姐儿把堆纱花儿往母亲手里塞,细声细气:“帮我戴得好看些,我要进宫去。”

萧战见到,跟着学话:“我去帮福姐儿穿衣服。”甩开小步子就跑。

“哎哎,你这孩子,战哥儿,你别去,”袁训叫着,萧战头也不回的跑远。

引得宝珠又笑个不停,让孩子们先等着,把作势要追出去的袁训拉回来,先给袁怀瑜系衣带,边向袁训打趣:“侯爷走吧,别耽误你会客人,孩子们都要出门儿,你倒还磨蹭着赖家里?”

把袁怀瑜打发好,再换袁怀璞到手边。最后是香姐儿时,袁训轻叹:“我的乖乖,你今天别进宫去,往你婆家去做客好不好?”

“吓!我要进宫看太后!”香姐儿吓得小脸儿发白。袁训暗自恼火,向宝珠抱怨:“该去婆家玩的这一个倒不去?沈家多想接她住几天。”宝珠接下文,盈盈笑道:“不该去的那个去了是不是?王爷不在家,他要在,你这又是寻架打不是?”

“我倒怕他不成?”袁训嘴硬的嘀咕着,见宝珠把孩子们收拾好,带着他们出门坐车,亲自送到宫门上,有太后宫中人出来接走,这又是一玩一天,御花园、小镇、太后宫里,不到天黑不回来,有时候天黑也不回来,袁训就此丢下,自去和昨天约他的人会面。

能约到袁侯爷出来的,全是以前的旧友。不见得是太子党,像以前政敌前吏部尚书梁大人的弟弟,像教坊司的官员,出城踏青到晚上,回来向梁山王府接回福姐儿,父女同回。

……

没有几天,老太太也听到消息,过来会宝珠:“昨天请忠勇老王妃来看戏,她告诉我,说往宫里去的人,全要往太后宫中去,你可曾听到这话?”

宝珠微微一笑,不十分担忧:“这是旧年的债要发作,柳家老丞相虽没了,但以前旧事还在。太子妃现在是皇后,加寿又是太后亲手带着,虽然还小,太后允她自己管自己的宫务,许加寿自己挑宫女,寿姐儿又名字里带个寿,又有我为骗反贼编的假话,当时不知太上皇身边哪位太妃听到,如今太平了,传得沸沸扬扬,只怕有人借此要做文章。”

老太太有些头晕眼花,道:“看来我老了,还是这事情太大,这竟然经不起事?若不是太上皇对太后好,我也不辞出宫,还赖在宫里在寿姐儿身边该有多好,还能帮帮她。”

“祖母不必担心,太后虽没有对我说,也应该早虑到这一层。又有您的好孙婿使性子,闹了一通别扭,如今是奉旨会客人,再大开四门的会客也就不怕非议,有人要借此做文章,少不得我面前也有,看出来后再做对策不迟。”宝珠说到这里笑,向祖母道谢:“这是祖母的好眼力,寻来侯爷这样的能耐人。使个性子,也使出一层旨意,皇上把侯爷叫出去骂上一顿,问他折腾到几时,这不,这几天侯爷让客人缠得怕,见天儿躲出去吃酒,也不敢再说不见人。”

安老太太欣然得意在第一层,第二层,是细打量宝珠如今不怕事情,面上光华稳重又深一层。老太太多少放下心,开始自得:“这亲事有你的福气好,也有祖母我的福气好,还有你舅祖父,”

在这里皱眉:“他这是怎么了?大福气如今出来了,太后是亲戚,加寿一年大似一年,正享福的时候,他却病了?”

“春天多发时疫,想来夏天就好,才刚打发人去送东西,说舅祖父昨天按三餐用饭,能饮食就好。祖母只管放心吧,您的药呢,还继续的熬了送去。”

老太太听完,抱怨:“我的心为加寿还不够使,这老侯爷又来搅和。我还看着熬药去,给侯爷的,给掌珠的,给玉珠的,宝珠你也喝一碗,你有儿又有女,但你还欠苏大人一个女婿,”说过起身,往外走着,道:“谁也没有宝珠好,侯爷天天晚上在家,不像那清高的,如今和丈夫生分?真是奇怪,妯娌不好,关女婿什么事?不像那傲气的,丈夫不在身边…。”

宝珠跟后面送出门,含笑提醒:“大姐丈就要回来了,祖母您的话要改改了。”

“看我忘记,那没出息的大孙婿,他老子他二叔病得起不来,真是的,春天发时疫,他们也赶上这趟儿。没出息的不放心家里,他四叔又不成人,他辞官要回来?”老太太一口一个韩世拓没出息,但笑得眼睛只有一条缝儿,停下步子向宝珠悄声:“你大姐就要有孩子了?”

宝珠微笑点头:“说有快着呢。”

老太太欢欢喜喜:“好好,我老了,老侯爷要是一走,我也要跟着走。闭眼前,能看到傲气的有了,清高的有了,我也能闭眼。”

自顾自说着,在春光里离去。宝珠在后面却愣住,没来由的心头一阵酸痛,有句话叫一语成谶,祖母这说的是什么?

“老太太走了,夫人请回房。”丫头的话把宝珠打醒。她定定神,让人把昨天送药的人叫来。

以前得力的人,孔青跟着怀瑜怀璞,万大同天天在外,心在铺子上。关安跟着袁训,天豹不知让蒋德怎么教训的,把自己关起来不知捣鼓什么不见人,他是跟袁训有功的人,袁训不管他,宝珠也不说他。

家人中新提拔出来的,孔青带出来的小子,是袁夫人山西的家人,改姓袁,叫袁千。宝珠细细地问他:“亲眼见到老侯爷没有?”

“奴才全是见过老侯爷面才回来,他们府里就是不让见,夫人使唤我去,奴才是不会答应。”

“老侯爷面色可好?”

袁千年青,回答得含糊:“饮食少了,瘦了,气色不好。”

宝珠打发他出去,叫过红荷:“今天来见我的人都不见,去看老太太往侯府里送药,说我同去。”

红荷陪笑:“别的人不见也罢,几位外省老诰命怎么能不见?她们上年纪,本是请老太太见,老太太说不熟悉,又说她们冲着寿姑娘来拜,还是夫人见的好。”觑着宝珠面色,小心翼翼:“有几个下半年回京为官,不见不好。”

宝珠恼火上来,想见客舅祖父也不能就去探望,不由轻咬牙心中暗道,这等俗事真是烦心,难怪表兄要闹别扭。

只得道:“那不必去告诉老太太,”又发现自己心急,抿抿唇,再重新道:“这样也好,明天叫上侯爷我们一起去。”

红荷说是。

这就老太太一个人出门,南安侯府侍候过她的老人都不中用,老的老,病的病,两个陪房施氏何氏在,一个抱着给老侯的药,一个抱着给掌珠玉珠的,年青丫头们簇拥着,二门外上车,角门出去,先往南安侯府。

……。

说一声老姑奶奶来了,南安老侯竭力睁睁眼。眼神儿昏花模样,床前的三个儿子再次湿了眼眶。

老太太到床前,看着人倒出药汁子,钟大老爷扶起老侯,老太太亲手把药送到老侯唇边,老侯还能勉强一笑,用虚弱的嗓音开个玩笑:“妹妹生受。”把药喝了,睡下吩咐:“你们出去,还让我和你姑母说说话。”

三个儿子和家人们出去,把房门轻掩。

“昨天我又梦见她,嗐,又让我骂一顿!我说皇上仁德,看在老太上皇面上没挖你的坟,你还有太妃名号,但你儿子死得好啊,死得妙啊,我去看了,我从头看到尾,”

老太太用帕子拭泪。

福王受刑,文章侯没去看,病到今天,韩二老爷受尸,据说是亲眼看到惨状,病到今天。老侯也是看的人,回来摆家宴,请来不多的几个要好至亲庆贺,过几天也病了。

老太太泣道:“兄长不要再说死了的人吧,依我说,您这场病来得奇怪,多烧香,这是让他们缠住。”

“没缠,”老侯嘶哑着嗓子,挥手,有气无力,但精神头儿比刚才好些。他才喝过药,这就不能知道是药的效力,还是发泄的效力。

眸子有三分亮出来,继续向妹妹说梦境:“我说你害我一辈子,害我妹妹一辈子,害我全家,权当我上辈子和你有仇,你就害吧。但你也害了你儿子,不是她邪心思多,福王也不会有歪心思。我说你还害了韩家,后来我要去打她,老太上皇出来,还是当年的音容笑貌,我就醒了。”

舔舔嘴唇:“痛快!”

老太太心如刀绞,这梦见的全是死人。按迷信的说法,这是死人来叫生人,离去不远。“哥哥,你要是走了,我也随你去。”

老侯吃力的斜眼神看看,牵强的露出一丝笑容:“你再享几年福吧,太后是亲戚,哈哈哈,”不知哪来的力气,他手舞足蹈状:“这亲事好啊,哥哥我亏欠你许多,但老了你能上宫里去住几年,是哥哥我定的好亲事才致有此不是?现在你又住王府,随你游玩,”

喘上一会子气,又向老太太艰难微笑:“那贱人为儿子修造好园林,不想如今是你享用,可见凡事自有天定,他们当年出力的修,没想到现在还债到我家。”

老太太怔忡住,喃喃道:“是啊。当年修福王园子,我那不成人的嫂嫂去做客,请全京的女眷,独没有我,”

“现在归你一个人好好的玩。亲家国夫人随意亲和,小袁是个好孩子,宝珠孝敬你,你一个人搭个戏台,天天晚上唱半夜没人管你,再也不怕没有人陪,等我走了,也不担心你孤单,”老侯面上露出笑眯眯:“多好,归你用了。”

老太太骇然,这不是回光返照吧?悄步儿出去,老侯眼神时而有彩,时而涣散,看不清老太太出去,自己还在说着好园子如今归我家,老太太已到门外,悄而焦急告诉候着的三个侄子:“快请太医!”

太医飞奔而至,看过也不好说,丢下补药,只说今天明天不打紧。老太太找个地方痛哭一回,在她心里是不作恢复之想。老侯年纪在古人来说已不是短寿命,就是老太太也有人说她年纪高,默默做好老侯离去的心思,要水洗过脸,先往玉珠家里来。

看着玉珠喝药,玉珠还不情愿:“这药要天天喝吗?”

老太太语气恶劣:“宝珠就是这样喝的!”

玉珠才不信,她夫妻已分房,就是以前不生分,也是普通人家有妻有妾那种,夫妻并不天天同房,不同房,喝药认为没用。

也问过宝珠在山西生孩子前并不是这样,心里更拧。

但老祖母恶狠狠,玉珠无奈喝下。老太太懒得和她多说,出常家门上车去见掌珠,心中幽然长叹。祖母就要随舅祖父走了,走前能听到喜信儿就行。

暗骂玉珠不省事,但要走的心事不会明说。没多久,车到文章侯府,何氏捧着最后一盏药,施氏扶着老太太进去。

去常家,老太太恼怒玉珠和妯娌们生气,带累夫妻不和。也同样恼怒常大人娶的儿媳不好,委屈她的玉珠,因此送药先去常家,常家若有人来留说话,老太太也好推辞:“还有紧着去看大孙女儿,那一家子有病人。”

到文章侯府,可怜韩家让福王拖累得不行,老太太和对常家不一样,依礼先去看病人。

为方便照顾,二老爷和文章侯睡在隔壁的两间房,老太太孙氏哭得眼花看不清,侯夫人帮着她亲身守着。

见老太太来,忙就让座。

文章侯是男人,老太太占着年长,又算长辈,坐到床前去看视。寻出好话安慰他:“我的大孙婿,你的儿子,就要回来,你喜欢喜欢,病就好了。”

文章侯每每流泪:“家门不幸,出叛逆之人,我们跟着受累不打紧,只是委屈您的好孙女儿,无颜见您呐。”

“快不要说这话,大孙婿回来,你就要抱孙子,你喜欢喜欢,你的病就好了。”

看过文章侯,再去看二老爷,最后和掌珠到小厅上,看着她把药喝下去。

掌珠和玉珠不一样的心情,祖母亲自熬,亲自送,自当珍惜,不管丈夫在不在,一气饮干,老太太看着笑容满面,掌珠又问老侯的病,老太太推说时疫,过了春天就好,掌珠家里有两个病人,分身乏术,不能去看老侯。

老太太出这个门,再在心里暗叹一声,能听到喜信儿也是好的。

这般三下里送过药,心情难免不好。直到回家去,见门楣光辉,家人奉承,绣廊画径,往来会见宝珠的人不断,老太太重有笑容。回去戏台前坐下,不是老侯病重,她要招人非议继续看戏,是老太太有随老侯而去的心思,这就照看不误,锣鼓点儿一打,让她能暂时放松不少,这就再去看戏。

也就是她看过老侯回来依然看戏,才让宝珠一直没想到老侯病得很重。

戏台上一开始,宝珠就叫过陪房何氏来问老侯病情,听过更觉得等不得。一心等袁训回来,夫妻同去探视。

……

草坡向阳,几枝杏花都想闹枝头,花尖半吐,几点嫩蕊隐约可见。

下面嘻嘻哈哈不断,织锦绣衣各种颜色都有,雪白,雪青的,玉白的,绯红的,黄青紫蓝,比真正开花时颜色都全,三五做一堆,不时大笑爆发。

“小袁,你他娘的还跑不跑?”有人吆喝。

袁训带笑回骂:“去你奶奶的,不跑不成怕了你!”

说话的人斯文相貌,惫懒气质。天还没见多热,楠木扇子先握在手上,在这里倒不显突兀,马跑得热,扇子忽闪不停,听过袁训的话寻思:“你骂我奶奶,我祖母是什么人,你难道忘记?”

这位是太上皇膝下最年长的公主,最长的孙子,年纪不大,十四都不到,在这里充大人,小袁长小袁短的叫,其实论起来,低了袁训一辈。

闻言,全都乐,有人笑道:“那你骂他娘,他的娘又是什么人?”

那位小爷咧咧嘴:“好吧,咱们全是亲戚,谁也别骂谁!”

放眼看看,这里不管哪一堆儿,不是皇叔,就是皇子,不是公主门第出来的,就是七牵八绊的勋贵子弟。

清一色的富贵闲人,吃饱了没事做,别人忙得不抬头,他们先跑来游春赛马。

袁训和他上马,往远处赛一回,自然袁训的战马快,但怕他哭鼻子,回来时让他同时到,有人眼尖看出来,大声笑骂:“不要脸的送人情!”

那位骂人正不过瘾,对骂起来。袁训带笑把马缰给关安,往杏树下案几上寻茶喝,一个人走过来,向他背上轻轻一拍,道:“我案上有酒,过来喝酒和你说话。”

袁训回身看,见是排行第四的皇叔,当今皇帝的四皇兄。他现管着一些宫务,过来找自己说话,袁训脑袋瓜子飞快转动,暗未只怕是出难题来的,当下答应一同过去。

四皇叔的案几在水边儿摆着,大大的锦垫,一角还坐着几个抱琴鼓瑟的家乐,袁训先取笑:“皇上可忙着呢,”

四皇叔手点住他:“我来是过了明路,皇上说皇族子弟武艺不可荒废,我监督他们骑射,你这将军射箭有名气,所以才请你。既然来了别挑眼儿,挑我也不怕你。”

袁训皮头皮脸坐下:“给我好酒,我就不挑你。”

四皇叔大为满意:“行!以前就看你小袁爱交朋友,现在你也没有变,我的酒,给你喝个够!”

他是小玉杯,袁训握在手里轻呷,眼珠子骨碌碌乱转。四皇叔微笑:“不用担心,我就一件事同你说。昨天送进宫一批太监,有两个是我送的,中你家寿姑娘用不?”

“中她用,她说了也不算。”袁训装糊涂。

四皇叔挑挑眼皮子:“你我之间不装相,皇后娘娘还管不过来,嫔妃们都有插手,都想着老太后把宫务交卸,都想分点儿。”

袁训轻笑:“这又不是分糕饼。”

“你还不知道吧,前天张贤妃娘娘兄长来见我,说端午节宫宴摆在御花园的好,”

袁训含笑:“不错。”

“到下午欧阳容妃父亲来见我,说端午节有歌有舞好。”

袁训笑容不改:“挺好。”

“到晚上赵妃娘娘母亲来见我家王妃,又是一个主张,”

袁训笑容满面:“甚好。”

“好的很,我都快让指使得没主张!这全是娘娘们,趁皇上刚登基,娘娘刚入主中宫,还没上手,她们全上来了。再向你诉个苦,”

袁训眼皮子瞟瞟一旁的家乐,再瞟瞟手中美酒,四皇叔大笑:“你少和我打暗谜儿,这酒乐的乐,与诉苦无关。”

袁训好笑:“皇叔请说。”

“我虽是皇叔,但不敢胡乱得罪这些娘娘。她们给我算提个醒儿,我就找你来了,我送的两个太监,为人可靠,服侍上放心。让你家寿姑娘挑去用吧。”

袁训笑眯眯:“这是宫务,没有她说话的地方。”

四皇叔压低嗓音:“你又装上来!有太后在呢,这阵子瓜分宫务,你家寿姑娘再不抢点儿走,可就没了。”

“她七岁还没到,怎么抢?”袁训反问。

“有太后呢。”四皇叔露出精明,嗓音就更低:“我不是乱指使,我是从皇上登基看到今天,我是明白过来,我再不想法子,我送的人全不知道到哪个爪哇国去。我送的,你还能不放心?”

“放心,但按皇叔说的,最近是全没主张。”袁训握酒杯的手不由自主的紧一紧。

四皇叔盯着他不放,等他下文。

“我女儿不犯着掺和吧?”袁训面上谨慎出来。

四皇叔一哂:“没听说你是个傻人,今天倒说傻话。宫里年年岁岁月月日日是这德性,我宫里长大我比你清楚!放清醒,别以为小就能置身事外,大家一哄而上,谁管你小不小?这你是正牌子的国丈我告诉你,换成别人我还不说。”

把下巴一昂:“你当什么容妃贤妃她们家人不知道巴结我?我懒得搭理。”

“收两个人,这我能说话。你说抢什么抢的,你少来吓我。”袁训掀掀眼皮。

四皇叔微乐:“随你吧,只要收我的人就行,你这大放心样子,有太后好倚仗模样,也不想想和我比年纪,你年青,不信我的就算。”

“说话当心,有太后这话我从没说过。”袁训翻翻眼。

“你也别乱说话!我今儿先找的你,为你安心,我也说的有不能传的话,这样你我都放心。你嘴紧,我也嘴紧。你敢乱说,大约也清楚我的意思。”四皇叔嘿嘿。

袁训耸耸肩头:“皇叔果然是难缠的。”

……

回来的路上,袁训把四皇叔的话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他最近散闲得很,宫里的事情有的是精力打听,四皇叔说的他全知道。他还真的是有太后在,放心一半,余下一半,此时再盘算一回,也算早有准备。

太后面前都赌了一回气,不行再去赌一回。

这样想着进家门,月高挂枝头,丫头们往里回话:“侯爷回来了。”加寿先忙乱起来。

穿着长长寝衣的加寿,让母亲扶着爬下床,告诉她:“别说我回来睡,等会儿我再出来,吓爹爹一下。”

“他才不会吓到,他只会很喜欢。”宝珠说着,见女儿跑开。

袁训进来,宝珠上前帮他解衣裳,酒味儿冲天,宝珠想到老侯病重,就道:“不应该这样喝才是,是谁又灌你这么些?”

“你猜。”袁训抱住她。

“除去你,别人都有官职,都忙。柳至大人又丁忧,”

袁训撇嘴:“真是从哪头数也轮不到他丁忧!”

“丞相是他的亲伯父不是吗?”宝珠心想这个人真的喝多了不成,把这个也忘记。丢下他去取泡好的醒酒茶,袁训向榻上去坐,懒懒道:“人家侄子多得很,就他最显摆,他爹还在,他跑去丁忧!”

宝珠忍住笑:“提他你就怪话多,我就是说他不会陪你喝酒,这跟你有仇似的让你喝多的,又是谁?”

“是……说出来你也不认得。”袁训把话咽回去。

宝珠也只是随便问问,看着他喝两碗茶,闻闻酒气不多,把嗓音略提:“这衣裳也换了,也漱了口,这就可以见人。”

“见谁?”袁训虽醉也听出来,抬头好笑。

一道小身影过来,欢快的小嗓音:“爹爹,是我啊。”

袁训大受惊吓模样,宝珠含笑,又装上了,难道进门没有人告诉你?见加寿扑到袁训怀里,袁训把她举举高高的,父女一起哈哈大笑,加寿兴高采烈:“太后允我,三、五天里可以回来住一晚,爹爹,你喜不喜欢?”

“喜欢极了!”袁训把女儿往肩头一扛,父女还是哈哈大笑,在房里走了一圈,争着让宝珠看好不好。

宝珠掩耳朵摇头笑:“不好不好,吵得慌。”

把加寿哄睡,是一个时辰以后。加寿有个绣楼在父母正房后面,但她还小,宝珠把对间收拾出来,以前是给女儿午睡,这就把她抱过去,袁训舍不得,想让女儿在夫妻床上睡一晚,宝珠说有话说,和袁训在女儿床前看了会儿她睡容,携手而回。

把老侯的病情告诉袁训,袁训也没想到。“前几天我才去看过,舅祖父不让我多去,说一堆加寿在宫里,处处要当心的话,让我回来细寻思,把心放在女儿身上。我临走,还和我吃了一杯酒,我也大意了,这怪我疏忽。”

月色本来是明亮在床前,随着心情,这就幽幽。袁训想吃水不忘挖井人,能有宝珠长相伴,能有加寿怀瑜怀璞二妹和三妹,全是因为老侯做大媒。

太后过了明路,才有守得云开之想,老侯要是西去,袁训心头一疼,往床下就跳:“我现在就去看他。”

宝珠叫住他:“明儿再去,我也去呢。你现在去了不打紧,病人还以为他自己病得重。明天上午,把加寿早送回宫,我备下的有东西,和你一起去,现在你回来,我知道你难过,我也难过,同样舍不得,你我商议商议,要不要请小贺医生来?不是我不信太医,我看好些年小贺医生,孩子们出生他全在,我最信他。还有真的不行了,后事怎么办?”

说到这里,宝珠凄然泪下:“我和姐姐们都不是舅祖父面前长大,但打小儿会记人,就知道有这样一个舅祖父,他年年给祖母送银子,祖母拿银子养活我们。再就不说你我亲事是舅祖父做成,只说祖母不能接受,祖母以后可怎么办?虽有我们,却再没有手足,依我说,还是请小贺医生去吧,明儿一早让天豹回去,你看好不好?”

袁训低头想上一想:“明天看过再说。”

……

瘦骨嶙峋的老人,闭双眸似睡着。扑面而来的风烛残年,让袁训宝珠全呆住。

老太太和他们一起过来,坐在床前无声又垂泪。大老爷向袁训低声叹气:“他最不愿意你们小夫妻看到,最怕你们担心。有时候自己还说平生最得意的事,就是你们的亲事。清醒的时候,我问过,总不能一直不告诉你们,才说临去时再告诉,倒不是有意瞒你们。”

袁训急急问:“可能进饮食?”他几天前来看还不是这样,忽然瘦削,只能是吃喝上全没跟上。

二老爷也垂泪:“除去姑母送的药汁,几乎水米不进。”

“这怎么行!”袁训和宝珠齐齐出声。

老侯让惊动,缓缓睁开眼,见到是袁训两个人过来,先有一个浅浅笑容,再就道:“我大限到了吗?也是,才刚我又梦见福王,让我骂…。”

一口气没上来,眼看着就要翻白眼,袁训扑上去掐人中唤参汤,灌下去两口参汤,老侯重新清醒,他异常平静:“不要难过,都会有这时候。好好待加寿,不可大意一星半点…。”

袁训含泪听着,悄悄让宝珠去备汤水。等到送来,老侯喝上一口就摇头,袁训放他安睡,出来大家商议。

“要是能进饮食,也就能过这个关口。”他凝重地道。

钟大老爷心灰意冷:“我们试过好些法子也不行,父亲这是大仇得报,再没有念挂。要是福王没有死,父亲也许还能提起精神。”

袁训沉声:“那再找个对头出来!”肩头让宝珠轻推动,宝珠使眼色:“作什么只想对头?”袁训明白过来,眉头微展:“是啊,我有一个人可以救舅祖父!”

钟家三兄弟大喜:“你说!”

第248章 ,第777章 ,慈悲通灵第245章 ,钱财动凌心第755章 ,谣言来自安王府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请客第832章 ,侯爷的眼泪第450章 ,袁训给姐丈和亲家出的主意第450章 ,袁训给姐丈和亲家出的主意第404章 ,横刀自刎第271章 ,加寿定亲第331章 ,倒霉的万大同第386章 ,别惹他们第747章 ,为加喜之争第2章 ,方姨妈第129章 ,狡猾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59章 ,行善与交易第536章 ,各家长辈们都援手第785章 ,暂时的平息第303章 ,扼死状元当状元第677章 ,齐王殿下做生意第61章 ,方姨妈失踪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303章 ,扼死状元当状元第729章 ,酬遗愿的满足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425章 ,符的风波第668章 ,佳禄小夫妻相见第614章 ,教训江强第65章 ,鸡蛋和石头第228章 ,韩家总算出来要面子的人第367章 ,加寿请客不要钱第704章 ,搭桥第462章 ,梁山老王暂胜一筹第139章 ,攀比第562章 ,禄二爷接鸡毛第402章 ,看破第149章 ,回门第681章 ,扬州作乱第110章 ,明了第410章 ,支招儿第570章 ,不伤性命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讨喜第477章 ,袁训和柳至的情意第412章 ,又有喜第199章 ,第823章 ,占城第584章 ,萧氏兄弟哄公主第333章 ,东安旧事第664章 ,谁是谁的局第74章 ,家世(一)第475章 ,安排鲁驸马,发动第76章 ,天上掉小鬼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140章 ,搞笑的小王爷和小二第352章 ,对簿公堂第683章 ,全到新去处第71章 ,可敬也?或可恨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485章 ,步步错来步步错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92章 ,如此服你第602章 ,小女婿之争第372章 ,一视同仁第563章 ,吃了别人的火药第75章 ,家世(二)第591章 ,好孩子请客第142章 ,不爱与爱第13章 ,佳人有恨第四百九十三章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261章 ,显摆的袁二爷第431章 ,草包驸马抢差使第470章 ,自毁长城第114章 ,承担第491章 ,欧阳定毒计第252章 ,厉害的小加寿第481章 ,针对太子的争风第687章 ,齐王继续出行第832章 ,侯爷的眼泪第454章 ,丢丑第728章 ,孩子们继续长进第83章 ,应对第355章 ,小稀奇宝贝第62章 ,告状第430章 ,丞相是个程咬金。第811章 ,哪吒上寿第811章 ,哪吒上寿第347章 ,旧年仇恨第170章 ,送亲的难当第640章 ,张大学士认错第26章 ,相见第802章 ,东安世子的野心第160章 ,高中以后应感谢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642章 ,让盔甲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鸡毛第208章 ,挂念宝珠的亲人第782章 ,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