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皇帝的烦闷

对老国公夫人,太后没有过多芥蒂。对于流传中袁国舅的死,她不可能放过。她接袁训母子的前后调查的清楚,闻听是诅咒,太后没多放心上。六宫之中太多的诅咒,如果诅咒能得到一切,太后早就诅咒家里的贫穷和让袁国舅胎里受惊的人。身为姐姐她最清楚,袁国舅是在娘胎就受惊,生下来有不足之症,幼年看过所有看得起的医生,贺家也去过,都说未必长寿。

老国公夫人或许是诅咒过,但袁国舅的死一定与她无关。

从太后的角度,看到的是没有老国公夫人这个坏心人,袁夫人就没有和袁国舅相遇的机会。太后再飞黄腾达,也没有见到侄子和侄女的可能。

曾看出袁夫人母子都不愿意提到老国公夫人,就太后判断,是夫妻不和导致老国公父子几乎反目,出于心疼老国公,袁训对老国公夫人素怀不屑。

太后就事先问过袁夫人,征求她的同意,赏赐老国公夫人宫衣珠花,给小十金花锦袍。怕老国公夫人生出骄傲之心,在今天的王府接船,京中权贵们接船中昏花头脑。在老国公夫人接过赏赐露出感激涕零以后,太后故意道:“大媒我是要高看一眼的,所以奉请太上皇出宫来到这里。到底这里随意些。如果在宫里见你们,今儿可见不成。”

老国公夫人的出身,让她听得出来这是实话。老国公不是了不得的功臣。就官员的旧例来说,当天进京,不让人喘口气儿就见驾,就要对别的国公也这样。如果不对别的国公也这样的话,他们难免寒心。

太后之意一听就懂,老国公夫人叩谢道:“这是太后疼爱忠毅侯,泽及到亲戚。论起来本当不起。”

太后见她明白,微微一笑命她退去。再上来,就是加寿等人。

孩子们一拥进来,闹闹哄哄中行了礼。太后喜悦的笑声里,赐平身后来到太后身边。

萧战又不消停:“加福最想太后太上皇,加福走前面。”但加福怎么会随意越过姐姐们呢?加福还是走在后面。小六苏似玉走在最前面。到太后面前,小六握住太后左手,苏似玉握住太后右手,殷殷切切地问:“想我们没有。”

小六手点在自己脑袋上:“我最想您。”苏似玉手点住小六,帮腔道:“小六最想您。”

萧战鄙夷:“大言不惭!”太后听完,把眼睛笑出来。宫人送上帕子擦拭时,小六想起来,对还在太上皇怀里的元皓不无讨好:“要让表弟是不是?表弟,要不要让你?”

太上皇满意地点头:“看来这一路上让着我们了。”元皓这会儿想到的不是夸表哥,而是得瑟,在太上皇再拱一拱,大大方方挥挥小胖手:“今天表弟让六表哥,等过会儿我要和太后亲香,可不许和我抢。”

小六道声谢,和苏似玉拉着太后说起来,看架势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太后想了起来,让他们先停下来,往外面寻找:“太子在哪里?”在孩子们队里再看一眼:“香姐儿的女婿又在哪里?”

宫人出来说过,沈老大人夫妻有了紧张,把沈沐麟送到殿外不能再送的地方,看着沈沐麟随宫人进去,心里忐忑不安。

太后一见欣喜,说生得好,近前细看了看,让他好好的对待香姐儿。皇后带着太子进来也见上一回,又宣张大学士、二老王等说辛苦。接下来宣的,是赵先生、文章老侯祖孙,好孩子。

镇南老王对赵先生赞不绝口,特意为他进言:“元皓的三年大功课,全是赵夫子所教。”元皓机灵,祖父的话一落地,摇头晃脑的背起书来。一长篇背到中间,太上皇惊喜的瞪大眼睛,太后笑的合不拢嘴,连说赏双份儿的。

赵先生谢过赏赐,元皓书是不背了,不过从太上皇怀里出来,亲手揪住韩正经往太上皇面前来,笑得眉眼儿弯弯:“这是瘦笨孩子,只比大笨小笨聪明一丁点儿。我出京会钓大鱼他才寻来,见到我玩就会哭。”

镇南老王见由着孙子在这里撒娇,太上皇太后未必听得懂事实。忙又进言:“路上陪元皓玩的好。”

张大学士一乐:“回太上皇太后,这是有名的拌嘴三差人。”元皓就又到好孩子面前,伸手去揪,好孩子不乐意让开:“到京了,要当好孩子,你忘记了吗?”

记得姨丈姨妈说过见驾的话,在这里没喊玩儿的话烽火台,但是对萧战狠盯一眼,看那意思是不是又可以讨一桌席面和一件首饰。

八岁的元皓不肯理会,还是把好孩子一揪袖子拖到太上皇太后面前,笑的小豁牙尽露:“这是好孩子,她比大笨小笨聪明一点儿,比瘦孩子笨的多。瘦孩子和我玩上好一阵子,她找了来。找来的时候下巴没了。”

好孩子不能在太上皇面前争执,憋屈的瞪着他。

太上皇和太后没听懂,忙打量好孩子,心想生得这样好,下巴没了可怎么办?而元皓得意洋洋的,沉浸在他最聪明他跟出京最早里面,没发现他说话里糊涂。

韩正经走上来,听到说他的时候不乐意,这会儿说好孩子,正经精神上来,也道:“是呢,她找来的时候酒涡没了!”

太上皇和太后瞬间明了,让逗的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笑刚止住,元皓往外面看:“我们三个就叫拌嘴三差人,加上皮匠就叫四个皮匠。”

太上皇一回一听就懂,呵呵道:“是胜过诸葛亮的皮匠?”

“是呀是呀,”元皓点动胖脑袋,央求太上皇和太后:“您宣皮匠一家一进来吧,皮匠的女婿会轻身功夫,爬树摘果子最在行。皮匠有把小木剑,皮匠的父亲会打架,皮匠的母亲会做饭。”

太上皇乐不可支,没宣以前,和太后玩笑:“你听得明白吗?”太后借机笑话了他:“我虽听不懂,但皮匠进来我就明白。”对宫人一笑,把元皓的话原样照搬:“让皮匠一家进来,皮匠的女婿,皮匠的爹娘。扑哧…。”又乐一下,而太上皇则对元皓夸赞:“你玩得好。”

小红一家进来,小红落落大方:“见过太上皇太后,民女万小红,蒙侯爷夫人带上爹娘、大路哥哥和我,蒙胖孩子队长不嫌弃我不好,同我一起玩,我们玩的好着呢。”

“是呀是呀,”元皓又点动胖脑袋:“造桥的时候嫌弃战表哥,小红开始当皮匠。”

萧战嘟囔:“这话不用提吧。”加寿姐妹在他身边,听到后忍住笑。

说到造桥,元皓的得意滔滔不绝:“我还收了小黑子,好孩子就是那时候当了伤兵,给人馒头反让人打,是我救了她。那天舅舅不在,没有元皓,伤兵可怎么办?……舅舅一天就把桥造起来,元皓在喝彩……”

好孩子没办法乱说话,闷的干瞪眼睛。

太上皇没有先见小黑子,而是从元皓的话里,把袁训再次叫到面前。仿佛不认得袁训似的,太上皇把袁训细细地看上一看,对他和蔼可亲:“元皓如今大变样儿,越看越懂事。太子也长进良多。此一行你最有功。要说赏你什么,拿什么能和太子元皓长进相比,我竟然想不起来。料来你刚到家,皇上要见,家里要安顿,亲戚们要会,这几天是忙的。等你闲下来,进宫来见我,我的东西随你挑去。再就我说过你这一行的花费归我,你细细的写下来,包括孩子们吃果子的钱,玩的钱,呈上来。”

说完,把元皓还是不舍得放手,继续摩挲胖脑袋圆滚滚身子越看越爱。

袁训谢恩过,朗朗回道:“此行本是臣的私意,皇上也有恩赏,怎么敢再领太上皇路上花费的赏赐?”

太上皇眼睛还是在元皓身上,看也不看他:“他是他的,我是我的。再多的钱,哪能和元皓相提并论。”

袁训含笑从容:“臣不敢领。”

太上皇听出话里有话,看向他。

袁训笑道:“臣能有今天,是当年太后接来所赐。臣无以为报,能为太上皇疼爱元皓之心上尽菲薄之力,是臣满门之福。”

“是这样啊。”太上皇不自觉的有了慈爱满面,嘴角勾了起来:“不枉太后在你身上花尽心血,你果然是个好的。那就罢了,钱我就不出了,改天赏你东西也罢。”

从接来袁训,难得听到太上皇有这样的夸奖出来。太后满心喜欢,却又道:“说起来元皓长进跟他不相干,元皓是自己要出的京。”

太上皇话有中肯:“我能不知道是元皓闹着跟出京,三年前我还恨他。但你看看元皓这模样就能知道,忠毅侯确是尽心对待与他。我也看得出来。”

闻言,太后有了悠然自得。

在这样的好心情下,别的人都跟着受益。关安带着小子们进来,小黑子进来,都得到太上皇和太后的笑容。

殿中欢笑,直到皇帝来人宣太子和张大学士。太后失笑:“竟然把这个忘记,太子,你和大学士快去吧。对皇帝说,中午我们在这里吃饭,宝珠刚说过路上又学新菜,让加寿加禄加福,还有称心如意做出来,还有这个,你叫好孩子,这个叫皮匠,我记住了,她们也会做。你问他要不要来吃。要来,别太大动静。”

太子和大学士答应着去了。

……

殿外,陈留郡王和刚赶来的齐王会面。自女儿定亲后,陈留郡王头一回见到女婿。翁婿走到浓荫一角说话,看样子亲密,让龙怀城又羡慕一回。

偏殿之中,小十在袁夫人怀里,对着他相似于母亲的面庞,袁夫人滚滚泪落,对老国公夫人哽咽道:“从今天起,我原谅你,咱们旧事不再提起。”老国公夫人也哭了。

加喜见父母亲,却没有哭几声。有萧战在,晃动笑容扮鬼脸儿扭身子的,加喜格格笑个不停。柳云若见到眼前灰暗,讨嫌小王爷都哄得好加喜,独他就不能,这一气非同小可,打定主意要把加喜哄好不可。

中午皇帝没有到来,和太子没有说完话,也不放太子过来,却过来一道圣旨。

袁训一行人回京,下个月的银子就此没有。但就他们修缮的路、桥、各种赈灾帮忙上算,按身份不同赏赐下来银两。好孩子、韩正经又在最末一例里,也拿了一千两银子。又拿了太上皇和太后一千两银。小红也是如此。叫上赏赐最高的胖孩子,又商议起铺子钱生钱。但胖孩子很快让太上皇叫到身边不离开,只能三个人商议。

没过多久,胖孩子跳胖孔雀舞,引得太上皇大笑不止,又把他们三个叫去一起跳。直到下午皇帝宣元皓、袁训、二老王过去,太上皇和太后才肯听宫人的劝去歇息。

……

皇帝准备一肚皮讽刺的话给表弟,但太上皇想让他欣赏元皓。事先让人对他说,让元皓带兵器进殿。皇帝就先把讽刺的话压下来,准备看外甥能给他什么惊喜?

疑惑着难道抡起十八般兵器到来不成?就见到一个精神抖擞的小胖子,身上既没有刀,也没有剑,不过就晃荡荡的一把三截木棍,再就背上一把弓箭,在他胖手指里爱惜的攥着。

跟皇帝想像中的不一样,但皇帝也和太上皇一样惊喜了。他甚至亲自走出御书案,看上去像迎了元皓几步,一开口先免去元皓行礼,再把他召到身边。

袁训等人在殿外等候召见,却听到里面放声的笑声。元皓一直是得宠的那个,他们也会意的笑了。

但接下来他们发现这宠爱来的不是时候,因为元皓在里面又跳起胖孔雀,这是他自认为讨喜欢的一手。胖身子一扭一扭的,殿外勉强能看到地上的影子,等的几个人又缩起头窃笑。

都不知道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元皓的一句问话让皇帝想起他除去听游记以外,还是个皇帝。

跳完了孔雀舞,皇帝大笑说着:“朕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过,”让元皓到身边休息一会儿。元皓问的童真:“皇舅舅,您天天在宫里,您闷吗?”

皇帝的笑嘎然止住,这话像把他从出生到现在的不满都揭出来。他反问自己,他闷吗?

要是没有表弟这一行人出游,还频频寄回来许多好吃的东西,皇帝会依然内心高傲。但他想到冬天寄来的椰子,信中写的孩子们坐在树上吃荔枝。皇帝面色阴晴不定,他不能确定自己闷还是不闷。最后,在元皓稚气的眼神里,他实话实说:“闷。”

元皓立即觉得有了事情做,胖胸脯挺出来:“皇舅舅,元皓回来了,元皓给你解闷。”

皇帝笑着抚摸下他的头,由回来的话恍然外面还有人久候着。清咳一声放开元皓,回到御书案后面,宣袁训等人进来。在袁训等平身以后,皇帝毫不客气地把准备好的讽刺,和刚才在元皓问话后出来的不悦,一古脑儿送给袁训。

嘴角挂着冷笑:“这是任性胡为的人回来了?逛了多少名山大川,这一回可玩痛快了吧!”

袁训听声气不对,老实的又跪下来。元皓扁扁嘴儿,为坏蛋舅舅觉得很委屈。只是他真的懂事许多,知道皇舅舅说话的时候不可以插话,胖脑袋为坏蛋舅舅鸣不平似的耷拉下来,适才胖孔雀那神气劲儿再也没有。

皇帝让外甥的话问的心火上升,接近口干舌燥。想到这任性的表弟要是不能干,住到天边儿去他也不管。但太后离不开他,自己栽培他又付出巨大。兵部尚书是何等重要的官职给他,他不高兴就带着一家人游山玩水三年。

虽然他揣着官印,侍郎荀川为保梁山老王带小王爷在外面无忧,累个半死的办公事保下他们这三年,整体说没耽误事。但皇帝不痛快的不是为耽误事,是为他没去过他没去看过。把袁训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胖孔雀的脑袋快垂到胸口以下,皇帝结束,收回脾气,徐徐和二老王说起话来。

------题外话------

又休息了一天,感觉满血复活。明天的更新应该不会晚。么么哒,健康仔爱你们。

第62章 ,告状第828章 ,永国公世子第404章 ,横刀自刎第265章 ,加寿抓周宴上的一派胡言第565章 ,讨回加福第298章 ,萧仪之死第104章 ,吐露第71章 ,可敬也?或可恨第527章 ,信第472章 ,愤怒的柳家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479章 ,自然第421章 ,尚书侍郎大打出手第841章 ,原来如此第587章 ,长公主产女第270章 ,接加寿的人到了第180章 ,处处慈爱为宝珠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273章 ,把加寿疼爱到底第345章 ,杜氏闹事第603章 ,回乡祭祖第706章 ,正经是个香饽饽第334章 ,石头城一战成名第812章 ,京中淫贼第330章 ,堵住小王爷的嘴第120章 ,发落第512章 ,没当官先降一等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244章 ,说亲事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惩治第754章 ,皇帝的烦闷第664章 ,谁是谁的局第588章 ,牵制的新说法第521章 ,还你的报复第438章 ,片言只语第648章 ,哎呀呀的抱怨第589章 ,梁山王府里争功劳第415章 ,宝石衣裳好第614章 ,教训江强第236章 ,缠绵第145章 ,我们家不纳妾!第104章 ,吐露第36章 ,饭堂风波第640章 ,张大学士认错第406章 ,仗势欺世子第59章 ,行善与交易第355章 ,小稀奇宝贝第238章 ,郡王乱点鸳鸯谱第102章 ,订亲第507章 ,袁二重出宅门第153章 ,我是来吃年酒的第708章 ,到苏州第184章 ,谁敢伤舅爷?第573章 ,袁训报仇第763章 ,父子谈心第227章 ,遇到登徒子第677章 ,齐王殿下做生意第27章 ,讨好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92章 ,如此服你第836章 ,皇帝在海边,安王妃出手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386章 ,别惹他们第517章 ,齐王第107章 ,凤求凰第168章 ,在乎是因为没有第110章 ,明了第398章 ,袁训出手第305章 ,人缘儿第339章 ,亲戚相遇第253章 ,父女说话第36章 ,饭堂风波第124章 ,当初,没看出来?第204章 ,担起自己的责任第181章 ,表凶最周到第325章 ,能见加寿小姑娘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顺风第221章 ,钦差在此第378章 ,名医加寿第151章 ,倾家而出去相看第305章 ,人缘儿第638章 ,我的女儿也金贵第27章 ,讨好第414章 ,别样寿桃第208章 ,挂念宝珠的亲人第470章 ,自毁长城第708章 ,到苏州第153章 ,我是来吃年酒的第523章 ,太上皇诉情意第578章 ,娘娘们对大婚的额外要求第111章 ,汤药大补第259章 ,关安的来历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522章 ,齐王清醒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726章 ,金殿斗第609章 ,哥哥姐姐声援元皓第46章 ,通风第345章 ,杜氏闹事